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车辆后桥电液主动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00:13: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辆后桥电液主动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物流运输及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物流车、大型工程车辆需求增加显著,同时,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大型军用轮式车辆需求显著增加。这种车辆质量大、轴距大、轴数多,其高机动性,高通过性显得尤为重要,后桥转向技术应运而生,由于出色的性能电控液压式后桥转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电控液压式后桥转向系统分为转向动力、转向对中整体式和转向动力、转向对中分置式两种。整体式系统由于需要对转向动力缸进行特殊的设计,其结构复杂,价格较贵;分置式系统中转向动力电液控制系统和转向对中液压回路独立控制,其控制逻辑复杂,可靠性低,动态响应慢。实际使用中急需一套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控制和高可靠性的车辆后桥主动转向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车辆后桥电液主动转向系统,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得液控回路更加简便,灵敏度更高。
4.本实用新型方案如下:
5.一种新型车辆后桥电液主动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控制回路。
6.所述转向动力控制回路包括转向进油路和转向出油路,所述转向进油路包括第一转向泵、电液比例多路阀和转向动力缸,所述转向动力缸通过电液比例多路阀和第一转向泵连通于转向油箱,所述转向出油路包括液控单向阀,所述转向动力缸通过液控单向阀连通于转向油箱。
7.所述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包括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包括转向对中缸、第二转向泵和第二单向阀,所述转向对中缸的进油口通过单向阀和第二转向泵连通于转向油箱,第一油路连接有蓄能器,第一油路与液控单向阀耦接,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一电磁控制阀,转向对中缸的进油口通过第一电磁控制阀连通于转向油箱,转向对中缸的出油口连通于转向油箱。
8.通过设置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转向对中液压回路通过液控单向阀与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耦接,可将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电液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达到简化系统控制逻辑,提高系统可靠性,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的效果,当第一电磁控制阀处于中位时,液控单向阀处于关闭,转向对中缸处于随动状态,转向动力控制回路处于工作状态;当第一电磁控制阀得电时,液控单向阀打开,转向动力缸处于随动状态,转向轮处于对中锁紧状态。
9.进一步的,所述蓄能器用于保持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压力稳定,所述转向对中油缸
的进油口与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单元连通,当转向对中油缸的进油口通油液时,能够同时控制液控单向阀关闭。
10.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与第一电磁控制阀并联,还包括第二电磁控制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二电磁控制阀、第二溢流阀分别与第二转向泵并联,通过设置第二转向泵,使得第一油路能够达到蓄能器和转向动力缸所需的压力等级,此外,为了避免转向对中液压回路长时间高压溢流,设置了第二电磁控制阀,当蓄能器的压力低于其设定压力的80%时,第二电磁控制阀得电,以补充蓄能器的压力,同时为了防止路面激励使蓄能器压力超限,提供了第一溢流阀。
11.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对中缸包括对中缸体和连接于对中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对中缸体设有两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于左浮动活塞和右浮动活塞之间,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对中缸体,所述转向对中缸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左浮动活塞和右浮动活塞之间,所述两个进油口分别设于转向对中缸的两端,所述出油口设于左浮动活塞和右浮动活塞之间,所述转向对中液压回路通过单向阀与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耦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转向对中液压回路通过液控单向阀与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耦接,可将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电液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达到简化系统控制逻辑,提高系统可靠性,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双转向后桥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对中缸结构示意图。
16.1-第一转向泵;2-电液比例多路阀;3-液控单向阀;4-转向动力缸;5-转向对中缸;51-活塞杆;52-对中缸体;521-环形凸台;53-左浮动活塞;54-右浮动活塞;6-第一电磁控制阀;7-第一溢流阀;8-第二电磁控制阀;9-第二溢流阀;10-单向阀;11-蓄能器;12-第二转向泵;p-进油口;t-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实用新型阐述的实施例中。
18.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若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在本实用新型中被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19.应当理解,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
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20.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21.实施例1:
2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车辆后桥电液主动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控制回路;
23.所述转向动力控制回路包括转向进油路和转向出油路,所述转向进油路包括第一转向泵1、电液比例多路阀2和转向动力缸4,所述转向动力缸4通过电液比例多路阀2和第一转向泵1连通于转向油箱,所述转向出油路包括液控单向阀3,所述转向动力缸4通过液控单向阀3连通于转向油箱;
24.所述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包括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包括转向对中缸5、第二转向泵12和第二单向阀10,所述转向对中缸5的进油口p通过单向阀10和第二转向泵12连通于转向油箱,第一油路连接有蓄能器11,第一油路与液控单向阀耦接,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一电磁控制阀6,转向对中缸5的进油口p通过第一电磁控制阀6连通于转向油箱,转向对中缸5的出油口t连通于转向油箱。
25.通过设置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转向对中液压回路通过液控单向阀3与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耦接,可将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电液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达到简化系统控制逻辑,提高系统可靠性,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的效果。
26.当第一电磁控制阀6处于中位时,液控单向阀3处于关闭,转向对中缸5处于随动状态,转向动力控制回路处于工作状态;当第一电磁控制阀6得电时,液控单向阀3打开,转向动力缸4处于随动状态,转向轮处于对中锁紧状态。
27.实施例2:
28.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车辆后桥电液主动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控制回路。
29.所述转向动力控制回路包括转向进油路和转向出油路,所述转向进油路包括第一转向泵1、电液比例多路阀2和转向动力缸4,所述转向动力缸4通过电液比例多路阀2和第一转向泵1连通于转向油箱(图中未标出),所述转向出油路包括液控单向阀3,所述转向动力缸4通过液控单向阀3连通于转向油箱。
30.所述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包括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包括转向对中缸5、第二转向泵12和第二单向阀10,所述转向对中缸5的进油口p通过单向阀10和第二转向泵12连通于转向油箱,第一油路连接有蓄能器11,第一油路与液控单向阀耦接,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一电磁控制阀6,转向对中缸5的进油口p通过第一电磁控制阀6连通于转向油箱,转向对中缸5的出油口t连通于转向油箱。
31.通过设置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转向对中液压回路通过液控单向阀3与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耦接,可将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和转向动力电液系统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达到简化系统控制逻辑,提高系统可靠性,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的效果。
32.当第一电磁控制阀6处于中位时,液控单向阀3处于关闭,转向对中缸5处于随动状态,转向动力控制回路处于工作状态;当第一电磁控制阀6得电时,液控单向阀3打开,转向动力缸4处于随动状态,转向轮处于对中锁紧状态。
33.所述蓄能器11用于保持转向对中液压回路压力稳定。
34.所述转向对中油缸的进油口p与液控单向阀3的液控单元连通。
35.当转向对中油缸的进油口p通油液时,能够同时控制液控单向阀3关闭。
36.还包括第一溢流阀7,所述第一溢流阀7与第一电磁控制阀6并联。
37.还包括第二电磁控制阀8和第二溢流阀9,所述第二电磁控制阀8、第二溢流阀9分别与第二转向泵12并联。
38.通过设置第二转向泵12,使得第一油路能够达到蓄能器11和转向动力缸4所需的压力等级。
39.此外,为了避免转向对中液压回路长时间高压溢流,设置了第二电磁控制阀8,当蓄能器11的压力低于其设定压力的80%时,第二电磁控制阀8得电,以补充蓄能器11的压力,同时为了防止路面激励使蓄能器11压力超限,提供了第一溢流阀7。
40.所述转向对中缸5包括对中缸体52和连接于对中缸体52内的活塞杆51,所述对中缸体52设有两个进油口p和一个出油口t,所述活塞杆51的一端设于左浮动活塞53和右浮动活塞54之间,活塞杆51的另一端伸出对中缸体52。
41.所述转向对中缸5设有环形凸台521,所述环形凸台521位于左浮动活塞53和右浮动活塞54之间。
42.所述环形凸台521设有两个,所述出油口t设于两个环形凸台521之间。
43.所述两个进油口p分别设于转向对中缸5的两端,所述出油口t设于左浮动活塞53和右浮动活塞54之间。
44.所述转向对中液压回路通过单向阀10与转向动力控制回路耦接。
45.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多后桥转向的结构。
46.当车辆处于全轮转向工况行驶时,所述第一电磁控制阀6处于中位时,液控单向阀3关闭,所述转向对中缸5的进油口p通过第一电磁控制阀6与转向油罐连通,所述转向对中缸5处于随动状态,所述转向动力缸4推动转向轮转动实现后桥转向;当车辆处于前轮转向工况行驶时,所述转向动力缸4推动所述转向对中缸5的活塞杆51回到中位状态后第一电磁控制阀6得电,第二转向泵12推动转向对中缸5的左浮动活塞53和右浮动活塞54回到中位,实现转向轮的对中闭锁功能,在此过程中当所述左浮动活塞53和右浮动活塞54回到中位后,转向对中液压回路中的压力升高,所述液控单向阀3开启使所述转向动力缸4处于随动状态。
4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4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