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油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0:38: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摩托车油箱和车架的连接方式一般为:油箱底端设有与车架匹配的适配凹槽,在适配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向车头方向的u型连接部,而车架上设有套设有橡胶柱的连接管,在安装油箱于车架时,通过前移油箱,以使u型连接部卡持于橡胶柱,从而实现油箱上靠近车把的一端与车架连接,其连接方式较便捷。
3.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也使得其连接后油箱相对于车架的高度固定,难以调整,难以满足使用者的调整需求。
4.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油箱连接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连接结构,其具有能够调整油箱的高度,且连接稳固的特点。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箱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8.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套住摩托车油箱上的u型连接部;
9.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背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持部,且在所述连接孔套住所述u型连接部,且所述u型连接部放置于所述摩托车车架上的连接管顶部或套于所述连接管的橡胶柱顶部时,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与所述连接管底部或所述橡胶柱底部抵持,从而连接所述油箱和所述车架,其中,所述橡胶柱用于供所述u型连接部卡持,所述第一抵持部用于与所述油箱抵持,以向所述连接管末端压持所述第一连接板。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为钣金件,所述第一抵持部为所述第一连接板上部分弯折形成的。
11.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呈锐角设置,且所述第一抵持部向下延伸设置。
12.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位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13.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沿所述u型连接部的开口方向排列设置。
14.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
接板也为钣金件,且为所述第一连接板底端折弯形成的。
15.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为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部分弯折形成的凸起,以用于抵持所述橡胶柱或所述连接管。
16.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孔边缘,且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伸入所述连接孔,或在外力的作用下退离所述连接孔。
17.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条孔,所述第一调节条孔包括依次连接第一调节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调节段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边缘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段延伸至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孔连通;
18.所述第一调节部为所述第一调节段和对应的所述连接孔边缘之间的部分。
19.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部均设置于所述连接孔的边沿,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孔与所述u型连接部顶面对应的部分,以及所述连接孔与所述u型连接部圆弧段对应的部分。
20.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21.该油箱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用于套住摩托车油箱上的u型连接部,从而连接第一连接板于油箱底部的适配凹槽侧壁上。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一连接板上背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持部,连接孔套住u型连接部,且所述u型连接部放置于所述摩托车车架上的连接管顶部或套于所述连接管的橡胶柱顶部时,第二连接板能够与连接管底部或橡胶柱底部抵持,而第一抵持部同时能够抵持与油箱,从而向连接管末端压持第一连接板,以限制第一连接板在连接管和油箱底部的适配凹槽侧壁之间的位置,提高了第一连接板套住u型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板抵住连接管或橡胶柱的稳定性,并且,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油箱前端的高度相较于常规安装方式的高度较高,实现了调节油箱高度的目的。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连接结构应用于摩托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连接结构应用于摩托车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标:20-油箱;201-u型连接部;30-车架;301-连接管;302-橡胶柱;10-油箱连接结构;11-第一连接板;110-连接孔;111-第一抵持部;116-第一调节部;1161-第一调节条
孔;1162-第一调节段;1163-第一连接段;12-第二连接板;122-第二抵持部;123-第三抵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0.实施例:
31.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连接结构10应用于摩托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连接结构10应用于摩托车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箱连接结构10,该油箱连接结构10具有能够调整油箱20的高度,且连接稳固的特点。该油箱连接结构10能够应用于摩托车、沙滩摩托车等,该油箱连接结构10应用于摩托车时,如图1和图2所示,摩托车包括油箱20和车架30,其中,油箱20底部的适配凹槽侧壁上设有u型连接部201,车架30上设有连接管301,且连接管301上可套设有橡胶柱302,u型连接部201可用于卡住橡胶柱302,使用者在使用油箱连接结构10时,u型连接部201可放置于橡胶柱302或连接管301上,而油箱连接结构10与u型连接部201连接,以及与橡胶柱302或连接管301连接,从而连接油箱20和车架30,并实现调整油箱20相对于车架30高度的目的。
33.以下将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连接结构10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34.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以及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连接结构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该油箱连接结构10包括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其中,第一连接板11上开设有连接孔110,连接孔110用于套住摩托车油箱20上的u型连接部201,从而连接第一连接板11于油箱20底部的适配凹槽侧壁上。第二连接板12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1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一连接板11上背向第二连接板12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持部111,连接孔110套住u型连接部201,且所述u型连接部201放置于所述摩托车车架30上的连接管301顶部或套于所述连接管301的橡胶柱302顶部时,第二连接板12能够与连接管301底部或橡胶柱302底部抵持,或者说,第一连接板11背向第一抵持部111的侧面与连接管301或橡胶柱302相对,连接孔110套住u型连接部201,且第二连接板12从连接管301或橡胶柱302底部抵持,从而限制u型连接部201在连接管301或橡胶柱302顶部,而同时,第一抵持部111能够抵持与油箱20,从而向连接管301末端压持第一连接板11,以限制第一连接板11在连接管301和油箱20底部的适配凹槽侧壁之间的位置,保持上述的连接状态,提高了第一连接板11套住u型连接部201以及第二连接板12抵住连接管301或橡胶柱302的稳定性,并且,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油箱20前端的高度相较于常规安装方式转较高,实现了调节油箱20高度的目的。
3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11可为钣金件,且第一抵持部111为第一连接板11上部分弯折形成的,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且相较于螺丝连接和焊接来说,其能承受较长时间的震动,不易脱落,适合摩托车油箱20的连接。
37.并且,第一抵持部111与第一连接板11呈锐角设置,且第一抵持部111向下延伸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安装油箱连接结构10时,可从橡胶柱302和适配凹槽侧壁之间的间隙向上放置油箱连接结构10,且由于第一抵持部111向下延伸凸起,其不易与适配凹槽侧壁卡住,提高了装配的便捷度。并且,对于不同摩托车上橡胶柱302和适配凹槽侧壁之间不同宽度的间隙,可通过掰动第一抵持部111折弯凸起的程度来进行调节适配,其通用性较高。
38.并且,第一抵持部111位于连接孔110和第二连接板12之间,以大致正对橡胶柱302的末端,从而较稳定的压持第一连接板11于橡胶柱302末端。
39.进一步地,第一抵持部111的数量可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抵持部111沿u型连接部201的开口方向排列设置,以共同压持第一连接板11于橡胶柱302末端,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间隔设置,且之间的间隔与橡胶柱302轴线大致对应,以较稳定地压持第一连接板11于橡胶柱302末端。
40.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第二连接板12也可为钣金件,且第二连接板12为第一连接板11底端折弯形成的,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生产,且相较于螺丝连接和焊接来说,其能承受较长时间的震动,不易脱落,适合摩托车油箱20的连接。
41.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12上可设有第二抵持部122,该第二抵持部122为第二连接板12上的部分弯折形成的凸起,以用于抵持橡胶柱302或连接管301,如图3所示,从而通过第二抵持部122压紧橡胶柱302底部或连接管301底部,并且,对于不同的摩托车,可通过掰动第二抵持部122折弯凸起的程度来进行调节适配,其通用性较高。
42.此外,第二连接板12上还设有两个第三抵持部123,两个第三抵持部123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12的两端,且第三抵持部123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翘起,以共同限制橡胶柱302或连接管301相对于第二连接板12的位置,以进一步提高油箱连接结构10连接橡胶柱302或连接管301的稳定性。
43.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第一连接板11上可开设有第一调节部116,该第一调节部116设置于连接孔110边缘,且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伸入连接孔110,或在外力的作用下退离连接孔110,从而改变连接孔110的口径,以适配不同大小的u型连接部201,进一步提高油箱连接结构10的通用性。
44.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1上开设有第一调节条孔1161,第一调节条孔1161包括依次连接第一调节段1162和第一连接段1163,第一调节段1162与对应的连接孔110边缘平行,第一连接段1163延伸至连接孔110,并与连接孔110连通,如图1和图3所示,且第一调节部116为第一调节段1162和对应的连接孔110边缘之间的部分,其结构简单,通过激光等方式直接切割便可成型,其便于制造和生产,并且,对于不同尺寸的u型连接部201,其可通过掰动第一调节部116即可进行调节连接孔110口径得到动作,其操作简单。
4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部1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调节部116均设置于连接孔110的边沿,且分别位于连接孔110与u型连接部201顶面对应的部分,以及连接孔110与u型连接部201圆弧段对应的部分,从而适配不同高度和不同宽度的u型连接部201。
46.综上所述: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箱连接结构10,其具有能够调整油箱20的高度,且连接稳固的特点。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