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8:00: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


背景技术:

2.圆压圆模切机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模切设备,通常由一装有模切刀版的模切辊与用于承压的底辊配合,将通过模切辊与底辊之间的带材按模切刀版的形状进行切割分离。
3.现有技术中的模切机因为带材的需要模切部分的幅面不同,而在模切辊上安装对应刀版,由于模切辊为圆柱形结构,因此模切用的刀版安装在模切辊上时刀版副面的只能是部分圆弧面,不能覆盖整个模切辊的圆周,这样,当模切辊转动到刀版与底辊接触时有模切动作,当模切辊转动带动刀版离开底辊不与底辊接触时,就不能对带材进行模切,此时带材传送需要暂停以等待刀版再一次转动到与底辊相接触才能重新模切,这种模切机的模切速度比较慢,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模切辊转动到刀版不与底辊接触时,带材需要暂停等待刀版再一次转动到与底辊相接触,这种模切机的模切速度比较慢,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包括一对墙板以及设于一对所述墙板之间的模切辊、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分设于所述模切辊的两侧,且沿所述模切辊对称布置;
7.所述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牵引机构、浮动调节机构、底辊以及设于所述牵引机构、所述浮动调节机构以及所述底辊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所述底辊与所述模切辊相配合,所述浮动调节机构包括导杆、滑座、驱动机构、第一浮动导辊和第二浮动导辊,所述导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墙板上,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滑座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沿所述导杆滑动,所述第一浮动导辊和所述第二浮动导辊上下布置地设于所述滑座上;
8.带材先依次经过所述输入组件的牵引机构、第一浮动导辊、底辊、第二浮动导辊,然后再依次经过所述输出组件的第二浮动导辊、底辊、第一浮动导辊和牵引机构。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轴、被动轴、皮带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主动轴和所述被动轴上均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绕设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被动轴的皮带轮上,所述滑座与所述皮带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主动轴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
10.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组件的第二浮动导辊与所述输出组件的第二浮动导辊之间设有对位调整机构,所述对位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带材从所述输入组件的第二浮动导辊导出
后再进入所述输出组件的底辊时的纵向位置进行调整。
11.进一步地,所述对位调整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调节轴、齿轮组、丝杆螺母组件和调节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轴连接,所述调节轴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丝杆螺母组件的丝杆连接,所述调节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丝杆螺母组件的螺母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包括一对墙板以及设于一对墙板之间的模切辊、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对称地设于模切辊的两侧,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牵引机构、浮动调节机构、底辊以及设于牵引机构、浮动调节机构以及底辊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底辊与模切辊相配合,当模切辊转动一周时,带材经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在模切辊的两侧均可完成一次模切动作,其速度是常规模切机的两倍,大大提高了模切速度和生产效率,具体地,带材在经过输入组件时,输入组件的底辊与模切辊配合进行第一次模切,随着模切辊的转动刀版与输入组件的底辊分离,此时,输入组件的牵引机构仍按设定速度供应待模切的带材,通过输入组件对应的驱动机构驱动滑座沿着导杆向上滑动调节,使输入组件的第一浮动导辊向上运动设定距离,使得输入组件的第一浮动导辊与输入组件的底辊之间的带材行进路径变短从而将带材释放,使带材上设定长度未模切部分通过模切辊,在输入组件的第一浮动导辊向上调节时,对应滑座上的第二浮动导辊也向上移动设定距离,如此,即增加输入组件的第二浮动导辊与输出组件的第二浮动导辊之间的带材路径长度,这样,由输入组件的第一浮动导辊释放以及输入组件的牵引机构供应的设定长度未模切的带材储存在路径中,以输入组件的底辊与模切辊配合进行一次模切及释放一段未模切带材为一个节拍,当模切辊上的刀版转至输出组件的底辊处时,则前n个节拍释放的带材上一段未模切部分亦同步到达,这样模切辊上的刀版与输出组件的底辊配合完成未模切部分的带材的模切工作,即第二次模切;同样的,当模切辊上的刀版转离输出组件的底辊时,通过输出组件对应的驱动机构驱动对应滑座沿着导杆向下滑动调节,使输出组件的第一浮动导辊向下运动设定距离,使得输出组件的第一浮动导辊与输出组件的底辊之间的带材行进路径变长并与输出组件的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叠加,从而将带材上已第一次模切过的部分拉过模切辊,此时,对应的第二浮动导辊也向下移动设定距离将带材释放对应长度;同样的当输入组件的底辊与模切辊配合进行第一次模切时对应的第一浮动导辊和第二浮动导辊下行设定距离在模切辊进料前端储存待模切的带材,同时向输出组件一侧释放设定距离的包括未模切及已第一次模切的带材;当模切辊与输出组件的底辊配合第二次模切时,对应的第一浮动导辊和第二浮动导辊上行,一方面输出组件的第二浮动导辊将输入组件释放的多余带材进行动态储存,使第二次模切时的带材线速度及张力稳定,另一方面,输出组件的第二浮动导辊将对应储存的完成模切后的成品带材释放给输出组件的牵引机构,使其可以匀速牵引;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当模切辊转动一周时,带材经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在模切辊的两侧均可完成一次模切动作,在同样模切幅面条件下是常规圆压圆模切机速度的两倍,且能通过浮动调节机构进行带材缓存,以便于在模切辊转动时不需要将牵引机构进行暂停等待,保证牵引机构等的正常运转,同时提高模切速度。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的带材输送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墙板;2、模切辊;3、输入组件;4、输出组件;5、对位调整机构;31、牵引机构;32、浮动调节机构;33、底辊;34、输送辊;311、牵引伺服电机;312、牵引辊;321、导杆;322、滑座;323、第一浮动导辊;324、第二浮动导辊;325、主动轴;326、被动轴;327、皮带;328、第一伺服电机; 501、第二伺服电机;502、调节轴;503、齿轮组;504、丝杆;505、螺母;506、调节辊。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双回拉间歇圆模切机,包括一对墙板1以及设于一对墙板1之间的模切辊2、输入组件3和输出组件4,其中墙板1用于对输入组件3和输出组件4起到支撑作用,模切辊2上设有刀版,刀版用于与底辊进行配合以实现对带材进行模切操作,本实施例中的模切辊2上的刀版安装在模切辊2的圆弧面上,输入组件3和输出组件4分设于模切辊2 的两侧,且沿模切辊2对称布置;输入组件3和输出组件4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牵引机构31、浮动调节机构32、底辊33以及设于牵引机构31、浮动调节机构 32以及底辊33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34,底辊33与模切辊2相配合,浮动调节机构32包括导杆321、滑座322、驱动机构、第一浮动导辊323和第二浮动导辊324,导杆321竖直设置于墙板1上,滑座322滑动连接于导杆321,驱动机构与滑座322连接并用于驱动滑座322沿导杆321滑动,第一浮动导辊323和第二浮动导辊324上下布置地设于滑座322上;带材先依次经过输入组件3的牵引机构31、第一浮动导辊323、底辊33、第二浮动导辊324,然后再依次经过输出组件4的第二浮动导辊324、底辊33、第一浮动导辊323和牵引机构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牵引机构31采用现有技术,通过牵引伺服电机 311驱动一对牵引辊312动作以对带材进行牵引输送。
20.具体地,输入组件3和输出组件4对称地设于模切辊2的两侧,输入组件 3和输出组件4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牵引机构31、浮动调节机构32、底辊33以及设于牵引机构31、浮动调节机构32以及底辊33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34,底辊33与模切辊2相配合,当模切辊2转动一周时,带材经输入组件3和输出组件4在模切辊2的两侧均可完成一次模切动作,其速度是常规圆压圆模切机的两倍,大大提高了模切速度和生产效率,具体地,带材在经过输入组件3时,输入组件3的底辊33与模切辊2配合进行第一次模切,随着模切辊2的转动刀版与输入组件3的底辊33分离,此时,输入组件3的牵引机构31仍按设定速度供应待模切的带材,通过输入组件3对应的驱动机构驱动滑座322沿着导杆 321向上滑动调节,使输入组件3的第一浮动导辊323向上运动设定距离,使得输入组件3的第一浮动导辊323与输入组件3的底辊33之间的带材行进路径变短从而将带材释放,使带材上设定长度未模切部分通过模切辊,在输入组件 3的第一浮动导辊323向上调节时,对应滑座322上的第二浮动导辊324也向上移动设定距离,如此,即增加输入组件3的第二浮动导辊324与输出组件4 的第二浮动导辊324之
间的带材路径长度,这样,由输入组件3的第一浮动导辊323释放以及输入组件3的牵引机构31供应的设定长度未模切的带材储存在路径中,以输入组件3的底辊33与模切辊2配合进行一次模切及释放一段未模切带材为一个节拍,当模切辊2上的刀版转至输出组件4的底辊33处时,则前 n个节拍释放的带材上一段未模切部分亦同步到达,这样模切辊2上的刀版与输出组件4的底辊33配合完成未模切部分的带材的模切工作,即第二次模切;同样的,当模切辊2上的刀版转离输出组件4的底辊33时,通过输出组件4对应的驱动机构驱动对应滑座322沿着对应导杆321向下滑动调节,使输出组件 4的第一浮动导辊323向下运动设定距离,使得输出组件4的第一浮动导辊323 与输出组件4的底辊之间的带材行进路径变长并与输出组件4的牵引机构31的牵引速度叠加,从而将带材上已第一次模切过的部分拉过模切辊2,此时,对应的第二浮动导辊324也向下移动设定距离将带材释放对应长度;同样的当输入组件3的底辊33与模切辊2配合进行第一次模切时对应的第一浮动导辊323 和第二浮动导辊324下行设定距离在模切辊2进料前端储存待模切的带材,同时向输出组件4一侧释放设定距离的包括未模切及已第一次模切的带材;当模切辊2与输出组件4的底辊33配合第二次模切时,对应的第一浮动导辊323和第二浮动导辊324上行,一方面输出组件4的第二浮动导辊324将输入组件3 释放的多余带材进行动态储存,使第二次模切时的带材线速度及张力稳定,另一方面,输出组件4的第二浮动导辊324将对应储存的完成模切后的成品带材释放给输出组件4的牵引机构31,使其可以匀速牵引,当完成第二次模切后,模切辊2继续转动使其上的刀版转至与输入组件3的底辊33进行配合模切,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当模切辊2转动一周时,带材经输入组件3和输出组件4在模切辊2的两侧均可完成一次模切动作,在同样模切幅面条件下是常规圆压圆模切机速度的两倍,且能通过浮动调节机构31进行带材缓存,以便于在模切辊 2转动时不需要将牵引机构进行暂停等待,保证牵引机构等的正常运转,同时提高模切速。
21.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轴325、被动轴326、皮带327和第一伺服电机328,主动轴325和被动轴326上均设有皮带轮,皮带327绕设在主动轴 325和被动轴326的皮带轮上,滑座322与皮带327连接,第一伺服电机328 与主动轴325连接并用于驱动主动轴325正反向转动,带动皮带327沿着皮带轮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滑座322沿着导杆321上下滑动。
22.本实施例中的输入组件3的第二浮动导辊324与输出组件4的第二浮动导辊324之间设有对位调整机构5,对位调整机构5用于对带材从输入组件3的第二浮动导辊324导出后再进入输出组件4的底辊33时的纵向位置进行调整,即,当带材在模切辊2与输入组件3的底辊33处完成部分副面的模切后经由输入组件3的第二浮动导辊324导出输出,在进入输出组件4的底辊33时通过对位调整机构5对带材行进时的纵向位置进行修正调整,保证输出组件4的底辊33与模切辊2配合模切时的位置正确。
23.具体地,对位调整机构5包括第二伺服电机501、调节轴502、齿轮组503、丝杆螺母组件和调节辊506,在调节辊506两侧各设置有一根位置固定的输送辊34,带材从左侧的一根输送辊34下方穿入,然后经由调节辊506上方再从右侧的一根输送辊34下方穿出,第二伺服电机501的输出端与调节轴502连接,调节轴502通过齿轮组503件与丝杆螺母组件的丝杆504连接,调节辊506的两端分别与丝杆螺母组件的螺母505连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501驱动调节轴 502转动经齿轮组503传动后带动丝杆螺母组件的丝杆504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组件的螺母505沿着丝杆504上下运动,当带材由输入组件3的底辊33 导出送入输出组件
4的底辊33与模切辊2之间时,被检测出现前时的位置有超前将导致模切错位现象时,则调节螺母505向上运动,将带材回拉修正位置;带材被检测出缩后将导致模切错位时,则调节螺母505向下运动,以放松输出组件4侧的带材进行向前补偿,通过该对位调整机构5的调节,可保证带材第二次模切的位置都能对齐,保证带材模切质量,这里检测带材行进时位置超前或缩后的技术为现有的光电检测或视频检测技术。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