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13:49: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2.迄今,已知有一种用于空调装置等制冷装置的压缩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所谓的全封闭式压缩机。在该压缩机的壳体内收纳有压缩机构和电动机。在压缩机构与电动机之间设有回油导向件。在回油导向件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回油通路(回油流路)。回油通路将从压缩机构排出的润滑油引向电动机的下方空间。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2000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回油通路中流动的润滑油受重力作用而流向下方。在上述回油通路中,润滑油的一部分顺着壳体的内壁面往下流,剩余的润滑油在回油通路内飞溅。飞溅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与在壳体内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一起从压缩机中喷出。
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减少向压缩机的外部流出的润滑油的量。
9.-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10.第一方面的公开是压缩机10,所述压缩机10包括壳体20、压缩机构30以及回油部件100、140,所述壳体20在底部贮存润滑油,所述压缩机构30设在所述壳体20内且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由所述回油部件100、140形成回油流路130,所述回油流路130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将从所述压缩机构30排出的润滑油引向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流路130具有:剖面形状保持一定的剖面一定流路133、143a以及与所述剖面一定流路133、143a的下端连为一体且剖面形状发生变化的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所述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下端构成所述回油流路130的出口,且沿所述壳体20的内表面延伸,就所述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的宽度而言,该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下端的该宽度大于上端的该宽度,就所述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的厚度而言,该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下端的该厚度小于上端的该厚度。
11.在第一方面中,就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的宽度而言,该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下端的该宽度大于上端的该宽度,就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的厚度而言,该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下端的该厚度小于上端的该厚度。因此,在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中朝着下方流下来的润滑油沿壳体20的内表面呈膜状,其大部分沿壳体20的内表面往下流。因此,根据该方面,在回油流路130内飞溅的润滑油的量减少。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向压缩机10的外部流出的润滑油的量。
12.第二方面的公开在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剖面变化流路
134、144a的剖面的宽度从该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上端朝向下端宽度逐渐增加,所述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的厚度从该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减小。
13.在第二方面中,因为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形状逐渐发生变化,所以能够使润滑油在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中顺畅地流动。
14.第三方面的公开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下端的剖面面积在所述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上端的剖面面积以上。
15.在第三方面中,因为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下端的润滑油的流速在上端的润滑油的流速以下,所以润滑油容易顺着壳体20的内表面流动。
16.第四方面的公开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面积从该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上端到下端保持一定,或者所述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面积从该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增加。
17.在第四方面中,因为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剖面形状逐渐发生变化,且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的下端的润滑油的流速在上端的润滑油的流速以下,所以易于使润滑油在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中顺畅地流动,润滑油还易于顺着壳体20的内表面流动。
18.第五方面的公开在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部件100形成为覆盖所述壳体20的内表面的板状,且在所述回油部件100与所述壳体2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所述回油流路130。
19.在第五方面中,因为回油部件100呈板状,所以能够由构造简单的回油部件100形成回油流路130。
附图说明
20.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构成的纵向剖视图;
21.图2是示出回油板的立体图;
22.图3是示出回油板的主视图;
23.图4是将图1的回油板周边放大的剖视图;
24.图5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相当于图4的图;
25.图6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回油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说明实施方式。
27.-压缩机-
28.如图1所示,压缩机10是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10例如连接在空调装置中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中。在上述制冷剂回路中,在压缩机10中被压缩后的制冷剂(流体)在冷凝器中放热并在减压机构中被减压,然后在蒸发器中蒸发后被吸入压缩机10。
29.压缩机10包括壳体20、压缩机构30、驱动轴40、罩部50、电动机60、下部轴承部件70以及油泵80。在壳体20内从上方朝向下方依次布置有压缩机构30、罩部50、电动机60、下部轴承部件70、油泵80。
30.〈壳体〉
31.壳体20由纵向高度较高的圆筒状密闭容器构成。具体而言,壳体20具有躯干部21、第一端板部22、第二端板部23以及腿部24。躯干部21形成为轴向(上下方向)的两端敞开的圆筒状。第一端板部22封闭躯干部21的轴向一端(上端)。第二端板部23封闭躯干部21的轴向另一端(下端)。腿部24设在第二端板部23的下侧,支承壳体20。
32.在壳体20上连接有吸入管27和喷出管28。吸入管27沿轴向贯穿壳体20的第一端板部22,且与压缩机构30的压缩室c连通。喷出管28朝向壳体20内的电动机60的上方的空间敞开。喷出管28沿径向贯穿壳体20的躯干部21,且与罩部50的下方空间25(更详细而言是罩部50与电动机60之间的空间)连通。
33.在壳体20的底部设有贮油部26。贮油部26中贮存用于润滑压缩机10的内部的各滑动部的润滑油。
34.〈压缩机构〉
35.压缩机构30对吸入的流体(例如制冷剂等)进行压缩并向壳体20内喷出该流体。压缩机构30设在壳体20内。压缩机构30包括静涡旋盘31和与静涡旋盘31啮合的动涡旋盘35。
36.(静涡旋盘)
37.静涡旋盘31具有静侧端板部32、静侧涡卷33以及外周壁部34。静侧端板部32形成为圆板状。静侧涡卷33形成为描绘出渐开线曲线的涡旋壁状,且从静侧端板部32的前表面(下表面)突出。外周壁部34形成为包围静侧涡卷33的外周侧,且从静侧端板部32的前表面(下表面)突出。外周壁部34的下端面(下表面)与静侧涡卷33的下端面大致齐平。
38.(动涡旋盘)
39.动涡旋盘35具有动侧端板部36、动侧涡卷37以及凸柱部38。动侧端板部36形成为圆板状。动侧涡卷37形成为描绘出渐开线曲线的涡旋壁状,且从动侧端板部36的前表面(上表面)突出。凸柱部38形成为圆筒状,且布置在动侧端板部36的背面(下表面)的中央部。此外,在凸柱部38的内周嵌入有轴瓦38a。
40.(压缩室、喷出口、喷出腔)
41.在压缩机构30中,动涡旋盘35的动侧涡卷37与静涡旋盘31的静侧涡卷33啮合。这样一来,就构成了由静涡旋盘31的静侧端板部32和静侧涡卷33以及动涡旋盘35的动侧端板部36和动侧涡卷37围成的压缩室(用于对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室c)。
42.在静涡旋盘31的静侧端板部32形成有喷出口p。喷出口p沿轴向贯穿静侧端板部32的中央部并与压缩室c连通。喷出腔s形成于静涡旋盘31与壳体20的第一端板部22之间的空间,与喷出口p连通。喷出腔s通过形成在静涡旋盘31和罩部50的喷出通路(省略图示)与罩部50的下方空间25连通。罩部50的下方空间25构成充满高压流体(例如,高压喷出制冷剂)的高压空间。
43.〈驱动轴〉
44.驱动轴40在壳体20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具体而言,驱动轴40从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上端沿壳体20的轴向(上下方向)延伸到壳体20的底部(油贮油部26)。在该例中,驱动轴40具有主轴部41和偏心轴部42。主轴部41沿壳体20的轴向(上下方向)延伸。偏心轴部42设在主轴部41的上端。偏心轴部42的外径形成为小于主轴部41的外径,偏心轴部42的轴心相对于主轴部41的轴心偏离规定距离。
45.驱动轴40的上端部(即偏心轴部42)能够滑动地与动涡旋盘35的凸柱部38相连结。在该例中,驱动轴40的偏心轴部42通过轴瓦38a由动涡旋盘35的凸柱部38支承着能够旋转。
46.在驱动轴40的内部形成有沿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供油路43。
47.〈罩部〉
48.罩部50形成为沿壳体20的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且设在壳体20内动涡旋盘35的下方。驱动轴40插入在罩部50的内周。在该例中,罩部50形成为其上侧部分的外径大于下侧部分的外径,其上侧部分的外周面固定在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内周面上。这样一来,罩部50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罩部50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25。
49.罩部50形成为其上侧部分的内径大于其下侧部分的内径,在其上侧部分的内周收纳有动涡旋盘35的凸柱部38,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由其下侧部分的内周支承着能够旋转。在罩部50的上侧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51,该凹部51构成收纳动涡旋盘35的凸柱部38的曲柄室55。
50.在罩部50的下侧部分,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罩部50并与曲柄室55连通的主轴承部52,该主轴承部52支承着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能够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中,在主轴承部52的内周嵌合有轴瓦52a,主轴承部52通过该轴瓦52a支承着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能够旋转。
51.〈电动机〉
52.电动机60通过驱动轴40驱动压缩机构30。电动机60设在壳体20内压缩机构30的下方。具体而言,电动机60设在壳体20内罩部50的下方。电动机60具有定61和转子65。在转子65的下端安装有平衡重66。
53.(定子)
54.定子61形成为圆筒状。定子61固定在壳体20的躯干部21。定子61与驱动轴40同轴布置。定子61被布置成包围转子65。定子61具有铁芯62。
55.铁芯62形成为圆筒状。铁芯62的外周面固定在壳体20的内周面上。在铁芯6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铁芯切口62b。
56.铁芯切口62b以规定间距沿铁芯62的周向形成。铁芯切口62b是从铁芯62的上端到下端沿上下方向形成的槽。铁芯切口62b的剖面呈近似v字形。铁芯切口62b的宽度在上下方向上保持一定。
57.由铁芯切口62b形成在壳体20与铁芯62之间(定子61的外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气体通路61a。第一气体通路61a是由铁芯切口62b和壳体20的内表面形成的通路。
58.在第一气体通路61a中,从压缩机构30喷出的制冷剂气体朝向下方流动。第一气体通路61a将从压缩机构30喷出的制冷剂气体中所含有的润滑油引向壳体20的底部。利用通过第一气体通路61a的制冷剂气体对电动机60进行冷却。
59.第一气体通路61a在铁芯62的外侧从铁芯62的上端沿上下方向延伸到下端。第一气体通路61a的宽度在上下方向上保持一定。
60.(转子)
61.转子65形成为圆筒状。转子65能够旋转地插入在定子61的内周。转子65与驱动轴40同轴布置。转子65以旋转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布置。驱动轴40插入并固定在转子65的内周。
62.在转子65的内部形成有贯穿上下方向(旋转轴方向)的转子气体通路65a。换言之,转子气体通路65a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电动机60的比第一气体通路61a靠旋转轴一侧(径向内侧)的位置处。转子气体通路65a以规定间距沿转子65的周向形成。
63.(平衡重)
64.为了抵消因压缩机构30的旋转运动而产生的不平衡力,设有平衡重66。平衡重66形成为圆筒状。平衡重66的占据其周向大概半周的部分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配重部67。
65.在平衡重66的内部,形成有贯穿上下方向(旋转轴方向)的配重块气体通路66a。配重块气体通路66a形成在周向的与转子气体通路65a对应的位置。换言之,配重块气体通路66a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与转子气体通路65a重合。配重块气体通路66a以规定间距沿平衡重66的周向形成。
66.(盖板)
67.在转子65的下部,安装有覆盖转子65的下端面和平衡重66的盖板68。盖板68用于减少与转子65一起旋转的平衡重66搅拌壳体20内的制冷剂气体而产生的动力的损耗。盖板68与转子65同轴布置。盖板68的横剖面形成为圆形盖状。在盖板68的底面上,形成有供制冷剂气体通过的气孔68a。气孔68a贯穿轴向。
68.此处,由转子气体通路65a、配重块气体通路66a以及气孔68a构成第二气体通路121。第二气体通路121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电动机60的比第一气体通路61a靠旋转轴一侧(径向内侧)的位置处。
69.〈下部轴承部件〉
70.下部轴承部件70形成为沿壳体20的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且设在壳体20内电动机60与壳体20的底部(贮油部26)之间。驱动轴40插入在下部轴承部材70的内周。在该例中,下部轴承部件70的一部分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固定在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内周面上。
71.下部轴承部件70形成为其上侧部分的内径小于其下侧部分的内径,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由其上侧部分的内周支承着能够旋转,在其下侧部分的内周收纳有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的下端部。在下部轴承部件70的下侧部分,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下部凹部71,在该下部凹部71收纳有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的下端部。
72.在下部轴承部件70的上侧部分,形成有沿轴向贯穿下部轴承部件70并与下部凹部71的内部空间连通的下部轴承部72,该下部轴承部72支承着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能够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中,在下部轴承部72的内周嵌合有轴瓦72a,下部轴承部72通过该轴瓦72a支承着驱动轴40的主轴部41能够旋转。
73.〈油泵〉
74.油泵80设在驱动轴40的下端部,以封闭下部轴承部件70的下部凹部71的方式安装在下部轴承部件70的下表面上。在该例中,设有吸入喷嘴81,吸入喷嘴81是用于吸油的吸入部件。吸入喷嘴81构成容积式油泵80。吸入喷嘴81的吸入口81a在壳体20的贮油部26敞开。吸入喷嘴81的喷出口以与下部凹部71连通的方式连接。由吸入喷嘴81从贮油部26吸上来的润滑油经过下部凹部71在供油路43中流动,并供往压缩机10的滑动部分。
75.〈排油导向件〉
76.在罩部50,形成有用于将滞留在曲柄室55的润滑油向罩部50的外部排出的排油通
路56。排油通路56使曲柄室55与罩部50的下方空间25连通。具体而言,排油通路56从罩部50的凹部51向径向外侧延伸且到达罩部50的侧面。
77.在排油通路56的下游侧连接有排油导向件90。具体而言,后述的排油导向件90的圆管部92连接在排油通路56的流出端。排油导向件90是用于将从排油通路56流出的润滑油朝着罩部50的下方空间25引导的部件。排油导向件90包括导向部91和圆管部92。
78.导向部91是中空扁平长方体状部件。导向部91的上端封闭,其下端敞开。圆管部92贯穿导向部91的侧壁部而设。圆管部92沿着排油通路56而设。导向部91沿着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内周面而设。在排油导向件90的内部形成有供润滑油通过的排油导向通路90a。该排油导向通路90a具有第一排油通路92a和第二排油通路91a。
79.第一排油通路92a从排油通路56的流出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二排油通路91a从第一排油通路92a的径向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第二排油通路91a沿着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内周面形成。第二排油通路91a的下端部朝着罩部50的下方空间25敞开。第二排油通路91a的下游侧插入后述的回油板100内。
80.〈回油板〉
81.如图1所示,在壳体20内设有用于将从压缩机构30排出的润滑油朝着下方引导的回油板100(回油部件)。回油板100是沿上下方向覆盖壳体2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的板状部件。回油板100设在压缩机构30与电动机60之间。回油板100在它与壳体2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回油流路130。
82.如图2所示,回油板100具有主体部110和凸缘部120。主体部110是从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内周面向中心侧凹陷的板状部分。凸缘部120是在主体部110的两侧分别沿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内周面弯曲着延伸的板状部分。
83.主体部110由上侧铅直凹部111、上侧倾斜凹部112、下侧铅直凹部113以及下侧倾斜凹部114构成。上侧铅直凹部111、上侧倾斜凹部112、下侧铅直凹部113以及下侧倾斜凹部114从上往下按照该顺序连续着形成。
84.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和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形成为沿铅直方向延伸的矩形。如图3所示,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形成为其长边沿左右方向延伸,其短边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的高度(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小于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的高度。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形成为其长边沿上下方向延伸,其短边沿左右方向延伸。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的高度在主体部110的各部分的高度中是最大的。
85.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和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形成为各自的宽度(周向长度)在上下方向上保持一定。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宽度小于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宽度。换言之,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的宽度小于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的宽度。
86.如图4所示,上侧铅直凹部111和下侧铅直凹部113形成为各自的深度保持一定。下侧铅直凹部113的深度小于上侧铅直凹部111的深度。换言之,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比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靠近壳体20的内周面而设。
87.上侧倾斜凹部112的底面部112a连接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与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上侧倾斜凹部112的底面部112a连接宽度较大的上侧铅直凹部111
的底面部111a与宽度较小的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换言之,上侧倾斜凹部112的底面部112a越往下方则宽度越小。
88.就上侧倾斜凹部112的深度而言,其下端的该深度小于上端的该深度。上侧倾斜凹部112的底面部112a越往下方则越来越浅。换言之,上侧倾斜凹部112的底面部112a以越往下方则越接近壳体20的内周面的方式倾斜。
89.下侧倾斜凹部114的底面部114a的上端与下侧铅直凹部113的底面部113a的下端连为一体。就下侧倾斜凹部114的底面部114a的宽度而言,其下端的该宽度大于上端的该宽度。下侧倾斜凹部114的底面部114a越往下方则宽度越来越大。下侧倾斜凹部114的底面部114a的下端的宽度大于上侧铅直凹部111的底面部111a的宽度。换言之,下侧倾斜凹部114的底面部114a的下端的宽度在主体部110的各部分的宽度中是最大的。
90.就下侧倾斜凹部114的深度而言,其下端的该深度小于上端的该深度。下侧倾斜凹部114的深度越往下方则越来越浅。换言之,下侧倾斜凹部114的底面部114a以越往下方则越接近壳体20的内周面的方式倾斜。下侧倾斜凹部114的深度在主体部110的各部分的深度中是最小的。
91.下侧倾斜凹部114插入第一气体通路61a内。具体而言,下侧倾斜凹部114的底面部114a以越往下方则离电动机60的铁芯切口62b越远的方式倾斜。
92.如图4所示,回油流路130使罩部50的排油通路56与电动机60的第一气体通路61a沿上下方向连通。回油流路130具有第一流路131、第二流路132、第三流路133(剖面一定流路)以及第四流路134(剖面变化流路)。第一流路131、第二流路132、第三流路133以及第四流路134从上往下按照该顺序形成。
93.第一流路131形成在壳体20的内周面与回油板100的上侧铅直凹部111之间。第二流路132形成在壳体20的内周面与回油板100的上侧倾斜凹部112之间。第三流路133形成在壳体20的内周面与回油板100的下侧铅直凹部113之间。第四流路134形成在壳体20的内周面与回油板100的下侧倾斜凹部114之间。第一流路131的上端构成回油流路130的入口,第四流路134的下端构成回油流路130的出口。
94.第一流路131和第三流路133形成为其横剖面的形状以周向为长边且以径向为短边的近似矩形。换言之,第一流路131的横剖面形状呈长边的长度为w1且短边的长度为d1的矩形。第三流路133的横剖面形状呈长边的长度为w3且短边的长度为d3的矩形。
95.如图3所示,第一流路131的宽度w1(周向长度)和第三流路133的宽度w3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保持一定。第三流路133的宽度w3小于第一流路131的宽度w1(w3<w1),且在回油流路130的各流路的宽度中是最小的。
96.如图4所示,第一流路131的厚度d1(径向长度)和第三流路133的厚度d3分别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保持一定。第三流路133的厚度d3小于第一流路131的厚度d1(d3<d1)。第一流路131和第三流路133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其横剖面的形状大致保持一定。第三流路133的剖面面积小于第一流路131的剖面面积(w3
×
d3<w1
×
d1)。
97.如图3所示,第三流路133的高度h3(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流路131的高度h1(h3>h1),且在回油流路130的各流路的高度中是最大的。第一流路131的下端与第二流路的上端连为一体。第三流路133的上端与第二流路132的下端连为一体,其下端与第四流路134的上端连为一体。
98.第二流路132形成为其横剖面的形状以周向为长边且以径向为短边的近似矩形。第二流路132连接第一流路131与第三流路133。具体而言,第二流路132的上端与第一流路131的下端连为一体,第二流路132的下端与第三流路133的上端连为一体。第二流路132的宽度越往下方则越来越小。第二流路132的厚度越往下方则越来越小。
99.第二流路132连接横剖面面积较大的第一流路131与横剖面面积较小的第三流路133。换言之,第二流路132的横剖面面积越往下方则越来越小。
100.从第一流路131到第二流路132的中央部位插入有排油导向件90的下游侧部分。换言之,排油导向件90的下端位于回油流路130的第二流路132的中央部位。
101.第四流路134形成为其横剖面的形状以周向为长边且以径向为短边的近似矩形。具体而言,第四流路134的上端的横剖面形状呈长边的长度为w41且短边的长度为d41的矩形。此外,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横剖面形状呈长边的长度为w42且短边的长度为d42的矩形。第四流路134的上端与第三流路133的下端连为一体。
102.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宽度w42大于上端的宽度w41(w41<w42)。第四流路134的横剖面的宽度朝向下方(具体而言是从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增加。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宽度w42大于第一流路131的宽度w1(w42>w1)。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宽度w42在回油流路130的各流路的宽度中是最大的。
103.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厚度d42小于上端的厚度d41(d41>d42)。第四流路134的横剖面的厚度朝向下方(具体而言是从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减小。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厚度d42在回油流路130的各流路的厚度中是最小的。换言之,第四流路134的横剖面的形状(具体而言是宽度和厚度)伴随着往下而发生变化。
104.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横剖面面积与其上端的横剖面面积相等(w41
×
d41=w42
×
d42)。第四流路134的横剖面面积形成为从其上端到下端保持一定。第四流路134的下端沿壳体20的内周面延伸。第四流路134的下端插入形成在电动机60与壳体20之间的第一气体通路61a中。
105.凸缘部120从主体部110的两侧端开始与该主体部110的两侧端连为一体且沿周向和上下方向延伸。凸缘部120的横剖面形成为圆弧状。凸缘部120的外侧面的曲率半径形成为与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内周面对应。回油板100以凸缘部120的外侧面紧贴着壳体20的躯干部21的内流面的方式固定在壳体20上。
106.-压缩机的运转动作-
107.下面说明压缩机10的运转动作。
108.电动机60一工作,驱动轴40就旋转,压缩机构30的动涡旋盘35即被驱动。动涡旋盘35在自转受限的状态下以驱动轴40的轴心为中心公转。这样一来,低压流体(例如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吸入管27被吸入压缩机构30的压缩室c并被压缩。在压缩室c中被压缩后的流体(即高压流体)通过静涡旋盘31的喷出口p被喷出到喷出腔s。
109.流入喷出腔s的高压流体(例如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形成在静涡旋盘31和罩部50的喷出通路(省略图示)向罩部50的下方空间25流出。流入下方空间25的高压流体通过喷出管28被喷出到壳体20的外部(例如制冷剂回路的冷凝器)。
110.-润滑油的流动情况-
111.下面,说明压缩机10内的润滑油的流动情况。
112.贮存在贮油部26的润滑油被吸入油泵80,并被喷出到供油路43。喷出的润滑油在供油路43中上升,并被供往压缩机构30。用于润滑压缩机构30的凸柱部38的润滑油流入曲柄室55,通过排油导向件90而被送回贮油部26。
113.从压缩机构30流出的润滑油经过排油通路56和排油导向件90而流入回油流路130。从排油导向件90的下端流出的润滑油沿壳体20的对应于回油流路130的内壁,以油膜的状态受重力作用而流向下方。
114.到达第四流路134的润滑油随第四流路134的宽度增加,而一边沿壳体20的内壁向周向扩散一边向下方流去。此时,形成厚度在第四流路134的厚度的1/2以下的油膜。因为大部分润滑油顺着壳体20的内壁流动,所以在从第一气体通路61a的下端流到壳体20的底部的过程中被制冷剂气体吹走的油的量减少。
115.从回油流路130流出的润滑油被引向一条第一气体通路61a。被引入一条第一气体通路61a的润滑油沿该一条第一气体通路61a从第一气体通路61a的上端朝向下端向下流动。到达第一气体通路61a的下端的润滑油直接顺着壳体20的内壁流向壳体20的底部。这样一来,润滑油就不会含在制冷剂气体中而返回壳体20的底部。
116.-实施方式的特征(1)-
117.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包括壳体20、压缩机构30以及回油板100,壳体20在底部贮存润滑油,压缩机构30设在壳体20内且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由回油板100形成回油流路130,回油流路130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将从压缩机构30排出的润滑油引向下方。并且,回油流路130具有剖面形状保持一定的第三流路133和与第三流路133的下端连为一体且剖面形状发生变化的第四流路134。第四流路134的下端构成回油流路130的出口,且沿壳体20的内表面延伸。就第四流路134的剖面的宽度而言,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该宽度大于上端的该宽度,就第四流路134的剖面的厚度而言,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该厚度小于上端的该厚度。
118.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中,就第四流路134的剖面的宽度而言,该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该宽度大于上端的该宽度,就第四流路134的剖面的厚度而言,该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该厚度小于上端的该厚度。因此,在第四流路134中流向下方的润滑油沿壳体20的内表面呈膜状,润滑油的大部分沿壳体20的内表面流下。因此,根据该方面,在回油流路130内飞溅的润滑油的量减少。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向压缩机10的外部流出的润滑油的量。
119.-实施方式的特征(2)-
120.就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而言,第四流路134剖面的宽度从第四流路134的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增加,第四流路134剖面的厚度从第四流路134的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减小。
121.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中,因为第四流路134的剖面形状逐渐发生变化,所以能够使润滑油在第四流路134中顺畅地流动。
122.-实施方式的特征(3)-
123.就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而言,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剖面面积在第四流路134的上端的剖面面积以上。
124.就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而言,因为润滑油在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流速大于或者等于润滑油在上端的流速,所以润滑油容易顺着壳体20的内表面流动。
125.-实施方式的特征(4)-
126.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中,第四流路134的剖面面积从第四流路134的上端到下
端保持一定,或者第四流路134的剖面面积从第四流路134的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增加。
127.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中,因为第四流路134的剖面形状逐渐发生变化,且润滑油在第四流路134的下端的流速大于或等于润滑油在上端的流速,所以易于使润滑油在第四流路134中顺畅地流动,润滑油还易于顺着壳体20的内表面流动。
128.-实施方式的特征(5)-
129.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的回油部件100形成为覆盖壳体20的内表面的板状,且在回油部件10与壳体2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回油流路130。
130.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中,因为回油部件100呈板状,所以能够由构造简单的回油部件100形成回油流路130。
131.-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132.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30中,回油部件可以是排油导向件90和回油板100形成为一体的部件。具体而言,回油部件也可以是形成为管状的回油管140。回油管140将从排油通路56流出的润滑油引向电动机60的第一气体通路61a。
133.回油管140与排油通路56相连接,且纵剖面形成为近似l字形。具体而言,回油管140从排油通路56的径向外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后,朝向下方折弯,沿壳体20的内周面向下方延伸,并在电动机60的第一气体通路61a内敞开。回油管140包括水平管部141和铅直管部142。
134.水平管部141的流入端与排油通路56的流出端部相连。水平管部141形成为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内径保持一定的笔直管状。水平管部141从排油通路56向径向外侧延伸。水平管部141与铅直管部142连续着形成。
135.铅直管部142是从水平管部141的流出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管。铅直管部142沿壳体20的内周面延伸。铅直管部142由直管部143和扁平部144构成。直管部143和扁平部144从上往下按照该顺序连续着形成。直管部143形成为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内径保持一定的笔直管状。扁平部144与直管部143的下端连续着形成。扁平部144形成为上端呈圆管状且下端呈椭圆形的扁平管状。
136.在回油管140的内部形成有回油流路130。回油流路130具有水平流路141a、铅直流路143a(剖面一定流路)以及倾斜流路144a(剖面变化流路)。水平流路141a、铅直流路143a以及倾斜流路144a从上往下按照该顺序连为一体。水平流路141a形成在水平管部141的内部。铅直流路143a形成在直管部143的内部。倾斜流路144a形成在扁平部144的内部。
137.水平流路141a的端部构成回油流路130的入口,倾斜流路144a的下端构成回油流路130的出口。水平流路141a从排油通路56的流出端向径向外侧延伸。水平流路141a的剖面形成为圆形。水平流路141a的直径在径向上保持一定。
138.铅直流路143a从水平流路141a的径向外侧端部沿壳体20的内周面向下方延伸。铅直流路143a的剖面形成为圆形。铅直流路143a的直径在上下方向上保持一定。
139.倾斜流路144a从铅直流路143a的下端部沿壳体20的内周面向下方延伸。倾斜流路144a的上端的剖面形成为圆形。倾斜流路144a的下端的剖面形成为沿壳体20的内壁延伸的方向为长径的椭圆形。具体而言,倾斜流路144a的下端的宽度w52大于其上端的宽度w51(w51<w52),倾斜流路144a的宽度越往下方则越来越大。倾斜流路144a的下端的厚度d52小于其上端的厚度d51(d51>d52),倾斜流路144a的厚度越往下方则越来越小。
140.倾斜流路144a的下端的横剖面面积与其上端的横剖面面积相等。倾斜流路144a的横剖面面积形成为从其上端到下端保持一定。倾斜流路144a的下端沿壳体20的内周面延伸。倾斜流路144a的下端插入形成在电动机60与壳体20之间的第一气体通路61a中。
141.(其他实施方式)
142.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以下构成。
143.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也可以是涡旋压缩机以外的压缩机(例如旋转式压缩机)。
144.此外,也可以不安装上述实施方式的盖板68。
145.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排油导向件90也可以不用管状部件构成。
146.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剖面变化流路134、144a也可以是其下端的剖面面积在其上端的剖面面积以上,其剖面面积也可以是从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增加。
147.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形态和详情进行各种变更。只要不影响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和替换。
148.-产业实用性-
149.综上所述,本公开对压缩机很有用。
150.-符号说明-
151.10
ꢀꢀꢀꢀ
压缩机
152.20
ꢀꢀꢀꢀ
壳体
153.28
ꢀꢀꢀꢀ
喷出管
154.30
ꢀꢀꢀꢀ
压缩机构
155.40
ꢀꢀꢀꢀ
驱动轴
156.50
ꢀꢀꢀꢀ
罩部
157.60
ꢀꢀꢀꢀ
电动机
158.100
ꢀꢀꢀ
回油板(回油部件)
159.110
ꢀꢀꢀ
主体部
160.130
ꢀꢀꢀ
回油流路
161.133
ꢀꢀꢀ
第三流路(剖面一定流路)
162.134
ꢀꢀꢀ
第四流路(剖面变化流路)
163.140
ꢀꢀꢀ
回油管(回油部件)
164.143a
ꢀꢀ
铅直流路(剖面一定流路)
165.144a
ꢀꢀ
倾斜流路(剖面变化流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