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净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0:03: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结构。


背景技术:

2.通常,空气净化装置已经被广泛用于通过处理房屋、多用途设施、工业 场所等的空气中包含的诸如细菌、恶臭、挥发性有机物或有害物质的污染物 来提供清洁的空气。
3.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空气从无纺布层下方穿过内部无规则分布的活性碳并从上方流出,利用多孔性的含碳物质,孔隙结构构成了一个强大吸附力场,从而赋予了活性炭所特有的吸附性能,活性炭孔周围强大的吸附力场将有害气体分子吸入孔内,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活性碳的吸附效果有限,空气净化效果差,而且,过快的风速产生的气流对净化装置震动力大,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化效果差,噪音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结构,此装置净化效果好,噪音小。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净化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排布有若干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上设有减震套,前后方向上的两个减震套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进风管,箱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 靠近进风管的所述箱体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右侧的所述箱体内设有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所述等离子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等离子组件,所述等离子组件包括若干根等离子管,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之间设有阻风单元,所述阻风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靠近进风管,右侧板靠近出风管,所述左侧板的上侧固定在箱体上端,左侧板与箱体下侧之间留有左通道,所述右侧板的下侧固定在箱体下端,右侧板与箱体上侧之间留有右通道。
6.本实用新型中,空气从箱体的进风管流入箱体内,空气先经过滤网,过滤网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过滤掉后流入一个等离子净化单元,等离子管同时产生的正离子与负离子在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对箱体内空气中的细菌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进行灭菌,同时,大量携能电子轰击废气分子,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成无毒无害的物质,正负离子使废气中的微粒原子内的电子转换成带电的离子,有效去除废气中的臭味,净化后的空气继续流至阻风单元,在阻风单元的作用下,空气停留在等离子净化单元的时间延长,空气从左通道和右通道进入下一个等离子净化单元,进行二次净化,二次净化后的空气从箱体的出风管排出,在净化空气过程中,快速流通的空气气流对装置产生较大的震动力,固定座、固定杆、减震套和固定脚将震动力进行传递和衰减,保护装置,减少噪音;本实用新型中等离子净化单元的设置,净化效果好;固定机构的设置,对装置减震,减少噪音,保护装置;可应用于空气的净化工作中。
7.为了对装置实现减震,还包括减震螺栓,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固定孔一,所述减震套上设有固定孔二,所述减震螺栓可依次穿过固定孔一和固定孔二连接在固定座上,固定杆上方的减震螺栓上设有减震螺母,所述减震螺母可将减震螺栓锁紧在固定杆上。
8.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固定脚包括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设有竖直部,所述减震螺栓与竖直部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部与竖直部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加强筋。
9.为了进一步减震,所述固定座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排布有若干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座上端,减震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座下端。
10.为了实现等离子管的通电,所述等离子组件还包括连接在箱体内壁上的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设有若干个电源块,所述电源块与等离子管电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盒上设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排布有若干个固定通孔,所述等离子管可插接在固定通孔上。
12.为了提高支撑架的支撑强度,稳定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上支撑脚,所述上支撑脚经上连接螺栓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本体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下支撑脚,所述下支撑脚经下连接螺栓与固定盒相连接。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等离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17.图5为图4的b-b向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等离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箱体,101 进风管,102 出风管,2 过滤网,3 等离子净化单元,301 等离子组件,302 等离子管,303 固定盒,304 电源块,305 支撑架,305a 支撑本体,305b 上支撑脚,305c 上连接螺栓,305d 下支撑脚,305e 下连接螺栓,306 固定板,307 固定通孔,308 插座,309 安装孔,4 阻风单元,401 左侧板,402 右侧板,403 左通道,404 右通道,5 固定座,501 减震弹簧,6 固定机构,601 固定脚,601a 水平部,601b 竖直部,601c 弹性加强筋,602 减震套,602a 固定孔二,603 固定杆,603a 固定孔一,604 减震螺栓,605 减震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如图1~7所示的一种空气净化结构,包括固定座5,固定座5具有安装腔,安装腔内排布有若干个减震弹簧501,减震弹簧501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座5上端,减震弹簧501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座5下端,固定座5的下端排布有若干个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脚601,固定脚601包括水平部601a,水平部601a上设有竖直部601b,减震螺栓604与竖直部601b螺纹连接,水平部601a与竖直部601b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加强筋601c,固定脚601上设有减震
套602,前后方向上的两个减震套602上设有固定杆603,固定座5固定连接在固定杆603上,还包括减震螺栓604,固定杆603上设有固定孔一603a,减震套602上设有固定孔二602a,减震螺栓604可依次穿过固定孔一603a和固定孔二602a连接在固定座5上,固定杆603上方的减震螺栓604上设有减震螺母605,减震螺母605可将减震螺栓604锁紧在固定杆603上;固定座5的上端设有箱体1,箱体1的一端设有进风管101,箱体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102, 靠近进风管101的箱体1内设有过滤网2,过滤网2右侧的箱体1内设有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3,等离子净化单元3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等离子组件301,等离子组件301包括若干根等离子管302,等离子组件301还包括连接在箱体1内壁上的固定盒303,固定盒303内设有若干个电源块304,电源块304与等离子管302电连接,固定盒303上设有两个支撑架305,两个支撑架305之间连接有固定板306,固定板306上排布有若干个固定通孔307,等离子管302可插接在固定通孔307上;支撑架305包括支撑本体305a,支撑本体305a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上支撑脚305b,上支撑脚305b经上连接螺栓305c与固定板306相连接,支撑本体305a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下支撑脚305d,下支撑脚305d经下连接螺栓305e与固定盒303相连接,固定盒303上设有若干个与等离子管302一一对应的插座308,插座308上开有与固定盒303相连通的安装孔309,等离子管302安装在插座308内时,等离子管302的电线经安装孔309伸入固定盒303内与电源块304电连接;两组等离子净化单元3之间设有阻风单元4,阻风单元4包括间隔设置的左侧板401和右侧板402,左侧板401靠近进风管101,右侧板402靠近出风管102,左侧板401的上侧固定在箱体1上端,左侧板401与箱体1下侧之间留有左通道403,右侧板402的下侧固定在箱体1下端,右侧板402与箱体1上侧之间留有右通道404。
23.本实用新型中,空气从箱体1的进风管101流入箱体1内,空气先经过滤网2,过滤网2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过滤掉后流入一个等离子净化单元3,快速流通的空气进入等离子净化单元3,气流扰动等离子管302,若干根等离子管302被支撑架305和固定板306牢牢的支撑住,防止等离子管302受力剧烈晃动,保护等离子管302的正常工作,等离子管302同时产生的正离子与负离子在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对箱体1内空气中的细菌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进行灭菌,同时,大量携能电子轰击废气分子,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成无毒无害的物质,正负离子使废气中的微粒原子内的电子转换成带电的离子,有效去除废气中的臭味,净化后的空气继续流至阻风单元4,在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作用下,空气停留在等离子净化单元3的时间延长,空气从左通道403和右通道404进入下一个等离子净化单元3,进行二次净化,二次净化后的空气从箱体1的出风管102排出,在净化空气过程中,快速流通的空气气流对装置产生较大的震动力,固定座5内的减震弹簧501先对震动力减震和吸收,残余的震动力再由固定杆603、减震套602和固定脚601进行传递和衰减,保护装置,减少噪音;本实用新型中等离子净化单元3的设置,净化效果好;固定机构6的设置,对装置减震,减少噪音,保护装置;可应用于空气的净化工作中。
24.本实用新型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