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的制作方法

2022-05-25 20:0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方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见的制氧系统主要分为机动制氧系统和就地制氧系统,机动制氧系统一般采用制氧车集成形式,即制氧系统集成安装在货箱内,货箱与底盘固化安装,无法拆分,存在储运空间小、运输方式单一等问题,且在底盘故障时无法实现分离转运,大大限制了其保障功能。
3.以往制氧系统功能配置单一,系统外形较大,空间利用率低。同时制氧方法不适合快速机动制氧要求,制氧时间长、效率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制氧系统空间利用率低、制氧时间长、效率慢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包括制氧舱主体,所述制氧舱主体内部从前至后划分为制氧室和充瓶室,该制氧室内设有制氧主机、空压机、氧气增压机、空气储罐、氧气储罐和过滤器组,所述制氧主机设在制氧舱主体内部前侧,所述氧气增压机设在制氧舱主体内部左后侧,所述空压机设在制氧舱主体内部后侧,所述空气储罐设在氧气储罐后侧,所述空气储罐和氧气储罐均设在制氧舱主体内部顶端,所述过滤器组设在空压机一侧,该充瓶室内部设有氧气瓶、气瓶分配装置二、自动充供氧装置和充供氧接口箱,所述充供氧接口箱设在制氧舱主体内部远离制氧主机的一侧,所述氧气瓶设在充瓶室内部,所述自动充供氧装置设在气瓶分配装置二一侧,所述自动充供氧装置和气瓶分配装置二设在充供氧接口箱左侧。
7.进一步地,所述制氧舱主体底部开设有两个叉车孔,所述制氧舱主体顶壁预设钢梁,所述制氧舱主体内壁壁板骨架局部采用钢骨架结构,通过两个叉车孔能够满足叉车搬运要求。
8.进一步地,所述制氧舱主体右壁一侧开设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顶部设有防爆风机一,所述维修门设在过滤器组远离空压机的一侧,便于通过开启维修门方便维修人员对制氧主机进行维修。
9.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组与空压机之间设有高效除油器,所述高效除油器设在制氧舱主体内部后侧,所述空压机顶部设有散热风道。
10.进一步地,所述制氧舱主体左右壁两侧开设有气瓶搬运门,所述气瓶搬运门设在空压机远离维修门的另一侧,便于通过气瓶搬运门完成氧气瓶的搬运工作。
11.进一步地,所述制氧舱主体右壁上安装有气瓶分配装置一,所述气瓶分配装置一设在气瓶搬运门顶部,通过将气瓶分配装置一、气瓶分配装置二与自动充供氧装置联合控
制,可实现气瓶充氧自动控制。
12.进一步地,所述充供氧接口箱一侧开设有出入门,所述出入门左侧设有防爆风机,所述防爆风机安装在充供氧接口箱的后壁上,通过出入门能够方便进出。
13.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增压机、制氧主机和空压机的底部均安装有底部隔振器,通过设置底部隔振器能够使其不受机械振动影响,起到良好的减振、缓冲作用。
14.进一步地,所述制氧主机顶部一侧安装有背部隔振器,位于所述制氧主机的背部隔振器的数量为三个,通过设置背部隔振器能够使制氧主机不受机械振动影响,起到良好的减振、缓冲作用。
15.进一步地,所述氧气瓶通过卡箍固定在充供氧接口箱后壁和自动充供氧装置侧间壁上,所述氧气瓶底部设置有橡胶板,所述充供氧接口箱设有两个供氧接口和四个充氧接口,可实现对气瓶的灌装功能,提升了灌装能力。
16.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的特点及优点是:
17.1、本实用新型中的制氧舱主体内部设置空气储罐、氧气储罐、氧气瓶,空气储罐和氧气储罐吊装在舱体顶部,充分利用了制氧舱主体的高度空间,即合理利用了顶壁空间,又不会影响人员操作,同时为保证强度在制氧舱主体顶壁预设钢梁及舱体其他壁板骨架局部采用钢骨架结构,经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方舱结构进行了分析,满足强度要求;
18.2、本实用新型中的氧气瓶安装在充瓶室,底部采用橡胶板进行隔振处理,瓶体采用卡箍进行固定,形成刚性固定结构,确保氧气瓶在运输及充氧过程中稳定可靠,同时为方便氧气瓶的快速更换;
19.3、本实用新型中的制氧舱主体中的制氧主机制氧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psa制氧技术,可快速高效的取得纯度较高的氧气;空压机采用变频启动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启动冲击大的问题,且具有强大的现场快速压缩空气的特点;气瓶分配装置一、气瓶分配装置二和自动充供氧装置之间的控制采用双路自动切换技术,实现氧气瓶灌装过程的自动换瓶,提升了罐装的连续性及气瓶的利用率,保证设备连续运行的稳定性,确保连续供氧能力。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舱主体的侧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舱主体内部布局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充供氧装置的布局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增压机的布局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主机布局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布局图。
26.图中:1制氧舱主体、2氧气增压机、3制氧主机、4维修门、5高效除油器、6过滤器组、7防爆风机一、8气瓶搬运门、9空压机、10气瓶分配装置一、11空气储罐、12氧气储罐、13充供氧接口箱、14出入门、15防爆风机二、16氧气瓶、17气瓶分配装置二、18自动充供氧装置、19底部隔振器、20背部隔振器、21散热风道、22叉车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包括制氧舱主体1,所述制氧舱主体1底部开设有两个叉车孔22,所述制氧舱主体1顶壁预设钢梁,所述制氧舱主体1内壁壁板骨架局部采用钢骨架结构,通过两个叉车孔22能够满足叉车搬运要求,可在运输状态时垂直堆码六个本实用新型,满足公路、铁路及空运运输接口要求,实现了快速集中转运功能、提升了存储空间利用率及降低了维修维护成本。
29.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所述制氧舱主体1内部从前至后划分为制氧室和充瓶室,该制氧室内设有制氧主机3、空压机9、氧气增压机2、空气储罐11、氧气储罐12和过滤器组6,所述制氧主机3设在制氧舱主体1内部前侧,所述氧气增压机2设在制氧舱主体1内部左侧,所述空压机9设在制氧舱主体1内部右侧,所述过滤器组6与空压机9之间设有高效除油器5,所述高效除油器5设在制氧舱主体1内部右侧,所述空压机9顶部设有散热风道21,所述空气储罐11设在氧气储罐12右侧,所述空气储罐11和氧气储罐12均设在制氧舱主体1内部顶端,所述过滤器组6设在空压机9一侧,该充瓶室内部设有氧气瓶16、气瓶分配装置二17、自动充供氧装置18和充供氧接口箱13,所述充供氧接口箱13设在制氧舱主体1内部远离制氧主机3的一侧,所述氧气瓶16设在充瓶室内部,所述氧气瓶16通过卡箍固定在后壁和自动充供氧装置18侧间壁上,所述氧气瓶16底部设置有橡胶板,所述充供氧接口箱13设有两个供氧接口和四个充氧接口,可实现对零时气瓶的灌装功能,提升了灌装能力,所述自动充供氧装置18设在气瓶分配装置二17一侧,所述自动供氧装置18和气瓶分配装置二17设在充供氧接口箱13左侧。
30.所述制氧舱主体1右壁一侧开设有维修门4,所述维修门4顶部设有防爆风机一7,所述维修门4设在过滤器组6远离空压机9的一侧,便于通过开启维修门4方便维修人员对制氧主机进行维修。
31.所述制氧舱主体1左右壁两侧开设有气瓶搬运门8,所述气瓶搬运门8设在空压机9远离维修门4的另一侧,便于通过气瓶搬运门8完成氧气瓶16的搬运工作,所述制氧舱主体1右壁上安装有气瓶分配装置一10,所述气瓶分配装置一10设在气瓶搬运门8顶部,通过将气瓶分配装置一10、气瓶分配装置二17与自动充供氧装置18联合控制,可实现气瓶充氧自动控制。
32.所述充供氧接口箱13一侧开设有出入门14,所述出入门14左侧设有防爆风机15,所述防爆风机15安装在充供氧接口箱13的后壁上,通过出入门14能够方便进出。
33.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制氧舱主体1中的制氧主机3在制氧的过程中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psa制氧技术,可快速高效的取得纯度较高的氧气;空压机9采用变频启动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启动冲击大的问题,且具有强大的现场快速压缩空气的特点;气瓶分配装置一10、气瓶分配装置二17和自动充供氧装置18之间的控制采用双路自动切换技术,实现氧气瓶16灌装过程的自动换瓶,提升了罐装的连续性及气瓶的利用率,保证设备连续运行的稳定性,确保连续供氧能力。
34.如图4和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所述氧气增压机2、制
氧主机3和空压机9的底部均安装有底部隔振器19,通过设置底部隔振器19能够使其不受机械振动影响,起到良好的减振、缓冲作用。
35.如图5和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高原移动制氧方舱,所述制氧主机3顶部一侧安装有背部隔振器20,位于所述制氧主机3背部隔振器20的数量为三个,通过设置背部隔振器20能够使制氧主机3不受机械振动影响,起到良好的减振、缓冲作用。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