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止钢索脱槽的铝合金支架承重测试用提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8:33: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钢索脱槽的铝合金支架承重测试用提拉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大众对高品质日常生活概念的提升,电脑已经成为大众的办公或家居的日常用品。为了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能够灵活调整电脑屏幕位置的显示器支架应运而生,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压下或推高支架的转臂来对显示器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对显示器支架的承重强度有较高的要求,在支架生产中需要对其承重强度进行测试,现有的测试方法是通过人工将显示器支架的底座用螺丝固定到测试支架的工作台上,再按不同显示器负重要求来配重,在承载状况下,通过人工推动完成支架转臂的上下转动以对其能够承重的强度进行测试。为了减少工人体力消耗、加快测试效率且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准度,有一些厂商通过电动滑轮来提拉显示器以代替人力提拉,但这种方式在放下显示器时存在放出钢索过多且配重板对钢索悬垂端头进行一定支撑导致钢索悬垂段整段弯曲从滑轮滑槽中脱出、配重板摆动坠落的情况出现,存在一定危险,且将钢索复位需先将沉重的铅板卸下,会耗费大量时间,降低测试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钢索脱槽的铝合金支架承重测试用提拉装置,采用电动提拉减少对人力的消耗,可代替人反复进行测试,通过对钢索悬垂段施加竖直向下的力,即使放出钢索过多仍可使配重块与滑轮之间保持绷直状态,避免钢索弯曲导致从滑轮滑槽中脱出,进一步减少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测试的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钢索脱槽的铝合金支架承重测试用提拉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机架,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显示器支架底座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方竖直设有配重铅板,所述配重铅板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面上设有用于与显示器支架连接端连接的安装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电动葫芦,卷绕在所述电动葫芦上的钢索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上的滑槽且其悬垂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配重铅板,所述配重铅板通过所述钢索提拉进行升降,所述钢索悬垂段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定滑轮下方的配重块,当显示器支架转动到最高处时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一定滑轮之间存在间隙。
5.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电动葫芦之间设有第二定滑轮,卷绕在所述电动葫芦上的钢索依次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上的滑槽,所述第二定滑轮与所述电动葫芦之间沿所述钢索长度方向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电动葫芦电连接,所述钢索上设有限位块,当显示器支架转动到最高处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红外传感器接触且所述电动葫芦停止回收钢索。
6.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机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上
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沿显示器支架的支臂延伸方向设有悬臂,所述配重铅板和所述安装座均位于所述悬臂下方,所述悬臂的一端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一定滑轮,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电动葫芦。
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索的悬垂端上设有分叉钢索,所述分叉钢索的分叉两端分别对称连接在所述配重铅板的上端。
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定滑轮的滑槽与所述第二定滑轮的滑槽上端点对齐且所述第二定滑轮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定滑轮的水平高度。
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距离与显示器支架的尺寸相适配。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索悬垂段上设有位于第一定滑轮下方的配重块,当显示器支架转动到最高处时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一定滑轮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对钢索悬垂段施加竖直向下的力,即使放出钢索过多仍可使配重块与滑轮之间保持绷直状态,避免钢索弯曲导致从滑轮滑槽中脱出,减少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测试的效率。
12.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定滑轮与所述电动葫芦之间沿所述钢索长度方向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电动葫芦电连接,所述钢索上设有限位块,当显示器支架转动到最高处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红外传感器接触且所述电动葫芦停止回收钢索,确保钢索不会过度收回导致限位块与滑轮碰撞,自动停止提高使用体验减少事故的产生,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13.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钢索的悬垂端上设有分叉钢索,所述分叉钢索的分叉两端分别对称连接在所述配重铅板的上端。能够从配重铅板上端对称提拉,提高对配重铅板提拉效果,防止铅板倾斜受力不均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
14.第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定滑轮的滑槽与所述第二定滑轮的滑槽上端点对齐且所述第二定滑轮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定滑轮的水平高度。能够传导提拉配重铅板时的重力,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动葫芦承受的配重铅板的重力,减少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15.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18.图中,1-工作台,2-机架,3-安装座,4-配重铅板,5-安装件,6-第一定滑轮,7-电动葫芦,8-钢索,9-配重块,10-第二定滑轮,11-红外传感器,12-限位块,13-立柱,14-悬臂,15-分叉钢索,16-显示器支架。
19.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结合图1~图2可知,一种防止钢索脱槽的铝合金支架承重测试用提拉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机架2,所述工作台1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显示器支架底座的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上方竖直设有配重铅板4,所述配重铅板4靠近所述安装座3的一面上设有用于与显示器支架连接端连接的安装件5,所述机架2上设有第一定滑轮6和电动葫芦7,卷绕在所述电动葫芦7上的钢索8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6上的滑槽且其悬垂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配重铅板4,所述配重铅板4通过所述钢索8提拉进行升降,所述钢索8悬垂段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定滑轮6下方的配重块9,当显示器支架转动到最高处时所述配重块9与所述第一定滑轮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安装件5与所述安装座3之间的距离与显示器支架的尺寸相适配。
23.所述第一定滑轮6和电动葫芦7之间设有第二定滑轮10,卷绕在所述电动葫芦7上的钢索8依次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10、第一定滑轮6上的滑槽,所述第二定滑轮10与所述电动葫芦7之间沿所述钢索8长度方向设有红外传感器11,所述红外传感器11与所述电动葫芦7电连接,所述钢索8上设有限位块12,当显示器支架转动到最高处时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红外传感器11接触且所述电动葫芦7停止回收钢索8。
24.所述机架2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端面上的立柱13,所述立柱13上端沿显示器支架的支臂延伸方向设有悬臂14,所述配重铅板4和所述安装座3均位于所述悬臂14下方,所述悬臂14的一端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一定滑轮6,所述悬臂14的另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电动葫芦7。所述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10分别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悬臂一侧,所述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10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悬臂14侧面上固定设有放置台,所述电动葫芦7放置在所述放置台上。
25.所述钢索8的悬垂端上设有分叉钢索15,所述分叉钢索15的分叉两端分别对称连接在所述配重铅板4的上端。所述配重铅板4上端对称设有连接孔,所述分叉钢索15分叉两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内。
26.所述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10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10上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定滑轮6的滑槽与所述第二定滑轮10的滑槽上端点对齐且所述第二定滑轮10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定滑轮6的水平高度。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钢索脱槽的铝合金支架承重测试用提拉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首先将显示器支架16的底座固定在安装座3上,将显示器支架16的连接端与安装件5固定连接,保持配重铅板4竖直向下,启动电动葫芦7,钢索8第一定滑轮6和第二定滑轮10的滑槽内移动并逐渐伸长,配重铅板4逐渐失去钢索8的向上的拉力其自身的重量逐渐全部传递到显示器支架16上,工作人员通过检测显示器支架16是否损坏形变能够测出显示器支架16的承重强度,电动葫芦7可收卷回钢索8使得配重铅板4重新被提起,能够通过反复提拉放下来对显示器支架16的承重强度极限进行测试,得到精确的数据,大大减少的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提高测量效率。当测试显示器支架16承重强度时钢索8需放出至配重钢板4完全失去向上的拉力,此时配重块9继续对钢索8悬垂端施加向下的力,使其保持绷直,避免钢索8弯曲从滑轮滑槽中脱离,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当回收钢索8时通过红外传感器11和限位块12使得配重块9保持在第一定滑轮6下方,避免两者碰撞,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
用寿命。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