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容器及容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3:33: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容器及容器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容器组件在民用和商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对于容器组件,特别是容器组件中的容器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3.目前的容器组件(例如餐盒组件)通常包括容器(例如餐盒)及用于提拉该容器的提拉部件。然而,当前的餐盒组件普遍不够便捷,形式单一,没有考虑不同档次的消费场景分级,也没有考虑同时送多份餐时的快速打包便捷性;此外,目前的容器组件中的容器多以石油基材为主,极难降解,且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4.因此,需要一种在良好实现容器组件的容纳功能的基础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制造工艺简便,且能够具有良好的便捷性,适于快速打包的容器及容器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器及容器组件。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及容器组件能够在良好实现容器组件的容纳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制造成本,简化制造工艺,且能够具有良好的便捷性,适于快速打包。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容器,所述容器包括:主体,及上盖,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至少下部具有向内的凹陷区域,适于容纳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提拉部件,所述凹陷区域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横向宽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沿所述横向宽度方向在该凹陷区域的两端具有凹槽,该凹槽适于容纳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提拉部件,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具有相对于上盖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凸起的环形凸起表面,主体底部具有适于与该环形凸起表面相配合的凹入表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具有从上盖朝向主体凹入的容纳槽,该容纳槽至少部分地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器是餐盒。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是餐具容纳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餐盒为可降解材料。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降解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性材料。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容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容器,该容器包括:主体,及上盖,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至少下部具有向内的凹陷区域,适于容纳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提拉部件,所述凹陷区域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横向宽度。提拉纸带,所述提拉纸带为第一提拉部件。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容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容器,该容器包括:主体,及上盖,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至少下部具
有向内的凹陷区域,适于容纳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提拉部件,所述凹陷区域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横向宽度。提拉丝带,所述提拉丝带为第一提拉部件。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容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容器,该容器包括主体,及上盖,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至少下部具有向内的凹陷区域,适于容纳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提拉部件,所述凹陷区域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横向宽度。所述凹陷区域沿所述横向宽度方向在该凹陷区域的两端具有凹槽,该凹槽适于容纳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提拉部件,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提拉绳,所述提拉绳为第二提拉部件。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容器组件中,所述上盖具有相对于上盖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凸起的环形凸起表面,主体底部具有适于与该环形凸起表面相配合的凹入表面。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容器组件中,所述上盖具有从上盖朝向主体凹入的容纳槽,该容纳槽至少部分地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容器组件中,所述容器是餐盒。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容器组件中,所述容纳槽是餐具容纳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容器组件中,所述餐盒为可降解材料。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容器组件中,所述可降解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性材料。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附图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24.图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容器100的立体图;
25.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100的主体110的细节图;
26.图1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100的仰视图;
27.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100沿图1a中的a-a线得到的剖面图;
28.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提拉部件200为提拉纸带200a的示意图,其中该提拉纸带与该容器处于未组装状态;
29.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提拉部件为提拉纸带200a的示意图,其中提拉纸带与该容器已组装;
30.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提拉部件200为提拉丝带200b的示意图;
31.图5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有第二提拉部件300的容器100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提拉部件与容器处于未组装状态;
32.图5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有第二提拉部件300的容器100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提拉部件与该容器已组装;
33.图5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经由第二提拉部件提拉多个容器的示意图;
34.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100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而易见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如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37.目前的容器组件(例如餐盒组件)通常包括容器(例如餐盒)及用于提拉该容器的提拉部件。然而,当前的餐盒组件普遍不够便捷,形式单一,没有考虑不同档次的消费场景分级,也没有考虑同时送多份餐时的快速打包便捷性;此外,目前的容器组件中的容器多以石油基材为主,极难降解,且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38.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良好实现容器组件的容纳功能的基础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制造工艺简便,且能够具有良好的便捷性,适于快速打包的容器及容器组件。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容器。图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容器100的立体图。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100的主体110的细节图。图1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100的仰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100沿图1a中的a-a线得到的剖面图。
40.参照图1a,所述容器100包括:主体110及上盖120。其中,上盖120安装在所述主体110上。例如,上盖可以经由卡扣结构安装至主体,或者也可以根据其他安装方式安装至主体。应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上盖与该主体的具体安装方式的限制。
41.参照图1b,所述主体110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至少下部具有向内的凹陷区域111。
42.所述相对的侧壁是指该主体中位置相对的侧壁。例如,参照图1a,其中主体110例如包括侧壁110a、110b、110c、110d,其中110a与110b为相对的侧壁,110c与110d为相对的侧壁。其中,参照图1a及图2,凹陷区域例如设置在侧壁110a与110b的下部区域。然而,应了解,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侧壁设置在110c与110d的下部区域。
43.参照图2,所述凹陷区域111是指朝向该容器内部凹入的区域。该凹陷区域例如可以仅设置在壳体相对的侧壁的下部,或者也可以设置在该壳体的相对的侧壁的下部及中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凹陷区域在该壳体侧壁上的具体延伸长度及面积的限制。
44.该凹陷区域111适于容纳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提拉部件200(图3a及图4中分别示出了该第一提拉部件200的两种具体实施例200a及200b),所述凹陷区域111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横向宽度lh。
45.所述第一提拉部件为用于提拉该容器的部件,例如若该容器为餐盒,则该提拉部件为用于提拉该一个或多个餐盒的提拉部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第一提拉部件的具体材质、形状及其类型的限制。
46.所述第一宽度是指该第一提拉部件自身所具有的宽度数值。具体地,例如参照图
3a,其中示出了第一提拉部件200(在该实施例中为提拉纸带200a)所具有的第一宽度l1。应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第一提拉部件所具有的第一宽度的具体数值的限制。
47.所述凹陷区域的横向宽度lh是指该凹陷区域的两端部沿该主体的侧壁的长度方向所具有的距离。应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要凹陷区域的横向宽度lh能够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提拉部件的第一宽度l1即可。例如,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凹陷区域例如可以仅设置在该侧壁的中央区域部分且其横向宽度为该侧壁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或者,该凹陷区域也可以在该侧壁的三分之二的长度上延伸。
48.例如,根据实际需要,该第一提拉部件200例如可以为呈大体长方形形状的提拉纸带或提拉丝带。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提拉部件200为提拉纸带200a的示意图,其中该提拉纸带与该容器处于未组装状态。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提拉部件为提拉纸带200a的示意图,其中提拉纸带与该容器已组装。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提拉部件200为提拉丝带200b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200a(200)”表征第一提拉部件200为提拉纸带200a的实施例,附图标记“200b(200)”表征第一提拉部件200为提拉丝带200b的实施例。
49.接下来将参照图3a至图3b更具体地说明当该第一提拉部件为提拉纸带时,该提拉纸带200a与该容器100的组装过程。如图3a所示,该提拉纸带200a例如将放置在该容器的底部表面之下,由于该提拉纸带所具有的第一宽度小于该凹陷区域的横向宽度,因此该提拉纸带能够经由该容器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中的凹陷区域良好地相对于该容器的底部表面定位。其后,该提拉纸带将进一步地沿着该容器的设置有凹陷区域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向上延伸,且该提拉纸带的两个端部能够在容器的上盖上方接合固定。具体地,参照图3a及图3b,其中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的提拉纸带的两端部接合固定的方式,例如在该提拉纸带的一端设置有接合部220,该接合部220能够与设置在该提拉纸带的另一端的接合狭缝230相配合,例如,该接合部220能够穿过该接合狭缝230并弯折,从而实现接合纸带的两个端部的接合固定。此外,如图3a所示出的,在该提拉纸带的具有接合部220的一端上还设置有提手生成部210,该提手生成部包括两个相邻的相同圆形提手孔,该提手生成部可以通过沿该两个圆形提手孔之间的折线对折来形成提手部240。基于此,当该提拉纸带与该容器组装后,使用者例如可以通过该提拉纸带的提手部240来提拉该容器。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提拉纸带可以用于与多个堆叠的容器进行组装,且该提拉纸带例如可以设置有多个接合狭缝,以便根据实际所提拉的容器的个数来调节该提拉纸带两个端部的接合固定位置。
51.接下来将参照图4更具体地说明当该第一提拉部件为提拉丝带200b时,该提拉丝带200b与该容器100的组装过程。参照图4,该提拉丝带例如设置在该容器的底部表面之下,由于该提拉丝带所具有的第一宽度小于该凹陷区域的横向宽度,因此该提拉丝带能够经由该容器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中的凹陷区域良好地相对于该容器的底部表面定位,且该提拉丝带将进一步地沿着该容器的设置有凹陷区域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延伸,进而使用者能够在该容器的上盖上方通过将该提拉丝带的两个端部打结来形成结合部(参照图4),从而实现提拉丝带与容器的良好组装。
52.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形成的结合部的位置,使得当需要提拉多个容器时,可以首先将多个容器垂直堆叠,其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打结位置,以实现对多个容器的
提拉。
53.基于上述,通过设置在该主体的至少相对的侧壁上的凹陷区域,且设置该凹陷区域的横向宽度大于该第一提拉部件的第一宽度,使得当经由该第一提拉部件提拉该容器时,该第一提拉部件能够良好地定位在该凹陷区域内,使得该第一提拉部件与该容器实现良好的配合,从而在良好实现容器的容纳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具有良好的便捷性,适于经由第一提拉部件将该容器简单便捷地提拉或移动。此外,该第一提拉部件也可以良好稳定地定位在该凹陷区域内,提高了容器与第一提拉部件组装后的容器组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实际需要及使用场景更换不同类型或材质的第一提拉部件,提高了容器使用的灵活性及鲁棒性。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111沿所述横向宽度方向在该凹陷区域的两端具有凹槽112(参照图1b及图1c)。
55.该凹槽112为适于容纳第二提拉部件300(图5b中示出了该第二提拉部件)的槽状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其例如可以为狭缝结构,或者也可以为具有特定形状的槽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槽状结构的具体组成及其槽口深度的限制。
56.图5a至图5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有第二提拉部件300的容器的示意图。其中,图5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有第二提拉部件300的容器100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提拉部件与容器处于未组装状态。图5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有第二提拉部件300的容器100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提拉部件与该容器已组装。图5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经由第二提拉部件提拉多个容器的示意图。
57.参照图5a至图5c,所述第二提拉部件300为用于提拉该容器且不同与上述第一提拉部件的提拉件。其中,该第二提拉部件例如具有第二宽度l2,所述第二宽度l2小于所述第一宽度l1。例如,参照图5a,该第二提拉部件例如可以为提拉绳或提拉线等。
58.接下来将结合图5a至图5c更具体地说明当该第二提拉部件300为提拉绳时,该第二提拉部件与该容器的组装过程。例如,参照图5a,该提拉绳例如可以是封闭为圆圈形的绳状物,其例如设置在该容器的底部表面之下并在该容器的两侧形成两个提手部段:第一提手部段310、第二提手部段320。该提拉绳能够定位于设置在相对的侧壁中凹陷区域的两端部的凹槽内,进而良好地相对于该容器定位,并进一步地沿着该容器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延伸,进而使用者能够在该容器的上盖上方将该提拉绳的两个提手部段310、320进行交叉,例如将提手部段310穿过提手部段320,交叉后的第二提手部段320例如形成为第二提手340,并且例如在交叉后继续令该第一提手部段310围绕该容器卷绕,并再次经过容器的底部表面,且该提拉绳此时仍旧能够良好地定位在所设置的凹槽内,其后该第一提手部段310继续沿着容器的侧壁延伸并形成第一提手330。此时用户可以基于该第一提手330和第二提手340实现简单便捷地提拉及移动该容器的操作。
5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经由第一提拉部件或第二提拉部件来提拉多个堆叠的容器。图5c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用第二提拉部件来提拉多个容器的示意图。
60.参照图5c,其中示出了沿竖直方向堆叠放置的两个容器101、102,其中,容器101堆叠在容器102的上方。且每一个容器根据如前所述的步骤经由第二提拉部件(此处为提拉绳)进行打包,由此,容器101在经由提拉绳301打包后形成用于提拉的第一提手331及第二提手341,容器102在经由提拉绳302打包后形成用于提拉的第一提手332及第二提手342。当
用户需要同时提拉该两个容器时,如图5c中的箭头所示出的,仅需将该容器101的第一提手331穿过该容器102的第一提手332,将该容器101的第二提手341穿过该容器102的第二提手342,使得该两个容器能够经由容器101的第一提手331和第二提手341进行提拉。从而能够简单便捷地实现对多个容器的提拉及移动,且能够良好地实现提拉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61.应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第一提拉部件、第二提拉部件仅旨在用于区分具有不同宽度且设置在容器的不同位置的提拉部件(第一提拉部件容纳在凹陷区域中,第二提拉部件容纳在凹槽中),而并非旨在对该第一提拉部件、第二提拉部件的材质及其组成进行限制。
62.应了解,上述第一提拉部件及第二提拉部件例如可以组合使用,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使用第一提拉部件及第二提拉部件中的一个。
63.基于上述,通过沿所述横向宽度方向在该凹陷区域的两端设置凹槽,并设置通过该凹槽来容纳具有第二宽度(其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提拉部件,使得根据实际需要,用户还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不同于该第一提拉部件的第二提拉部件(例如提拉绳)来实现对该容器的提拉。使得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该容器的使用灵活性,增强其所能适配的提拉部件的类型,同时提高该容器的便捷性及可靠性。
64.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100的侧视图,参照图1a至图1c、图2及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20具有相对于上盖120的中心区域125和边缘126凸起的环形凸起表面123,主体110底部具有适于与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相配合的凹入表面113。
65.参照图2,所述环形凸起表面123旨在表征该凸起表面相对于该上盖的中心区域及边缘朝向背离该容器的方向f1突出且具有弧形的表面形状。应了解,此处上盖的中心区域是指上盖的中心点及其周围的区域,例如参照图1a,其为上盖中心点及以该中心点为圆心形成的圆心中心区域。然而,应了解,根据实际需要,该中心区域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中心区域的具体形状及其区域面积的限制。
66.所述凹入表面113旨在表征该主体底部的表面朝向该容器内部凹入的表面。所述凹入表面113与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相配合,是指该凹入表面113能够和该环形凸起表面适配以实现多个容器的堆叠。具体地,例如将两个容器100沿竖直方向堆叠放置时(一个容器在上部,另一个容器在下部),位于上部的容器的底部的凹入表面能够与位于下部的容器的上盖的环形凸起表面相配合,从而使得该位于上部的容器能够良好地定位在位于下部的容器的上盖之上,从而实现两个容器堆叠时的稳固性及鲁邦性(图5c示出了两个容器堆叠放置的示意图)。
67.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该容器的上盖具有相对于中心区域和边缘凸起的环形凸起表面,主体底部具有适于与该环形凸起表面相配合的凹入表面,使得当多个容器沿垂直方向堆叠放置时,相邻容器的上下表面能够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容器相对于彼此的良好定位及平稳放置。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多个容器堆叠,并采用提拉部件(第一提拉部件或第二提拉部件)提拉多个容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该容器使用时的灵活性及便捷度。
68.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参照图1a及图6,所述上盖120具有从上盖120朝向主体110凹入的容纳槽124,该容纳槽124至少部分地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123。
69.所述容纳槽为用于容纳与容器相关的部件的槽状部。例如当该容器为餐盒时,该容纳槽例如可以用于容纳餐具或餐具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容纳槽所容纳的具体部件的限制。
70.所述容纳槽例如可以具有矩形的槽形结构,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该容纳槽具有其他形状。且例如可以设置该容纳槽的槽口深度,以使得容纳槽的槽口底表面与该上盖的中心区域处于同一平面,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槽口深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容纳槽的具体形状及其槽口深度的限制。
71.所述容纳槽例如可以仅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的面积的六分之一,或者也可以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的面积的五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容纳槽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的具体面积的限制。
72.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该容器的上盖中设置从上盖朝向主体凹入的容纳槽,且设置该容纳槽至少部分地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使得能够经由该容纳槽容纳与该容器相关的部件(例如容纳用于餐盒的餐具),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用户在使用该容器时的用户体验,将与该容器使用相关联的部件良好地放置在该容器上,进一步地提高该容器使用的灵活性及便捷性。
7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器100是餐盒。通过设置该容器为餐盒,使得能够经由本实用新型中的容器结构,提高餐盒的便捷性,使得一个或多个餐盒能够经由第一和/或第二提拉部件实现快速打包;且该餐盒结构具有更好地适配性,针对于不同档次的消费场景,能够简单便捷地置换提拉部件的材质或样式(例如将提拉纸带替换为提拉丝带),而无需更换餐盒,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该餐盒使用的灵活性。
7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124是餐具容纳槽。通过设置该容纳槽为餐具容纳槽,使得与餐盒配套使用的餐具能够直接地放置于餐盒上盖之中,且在餐盒的提拉及移动中与餐盒共同移动,避免了使用者用餐时再去额外领取或寻找餐具的步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有利于对餐具的良好收纳,进一步提高了该容器的使用灵活性。
7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餐盒为可降解材料。
76.所述可降解材料是指,由天然高分子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组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且扔掉后能被自然界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降解的材料。应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所选取的具体可降解材料的类型及组成的限制。
77.基于上述,通过应用可降解材料来制造该餐盒,使得该餐盒能够在被使用后,经由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良好地降解,相较于应用极难降解的石油基材来制造餐盒而言,能够更好地实现该餐盒的降解,优化该餐盒的使用,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7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降解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性材料。所述天然纤维性材料例如可以为由竹浆、甘蔗浆等制作而成的纸塑材料。
79.通过设置该可降解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性材料,可以通过应用天然纤维性材料便于实现该餐盒使用后的降解,且可以兼顾餐盒的材料环保与其结构功能,从而良好地实现对该餐盒的优化。
8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容器组件400(参照图3a及图3b),所述容器组件400包括:容器100及提拉纸带200a。所述提拉纸带200a为第一提拉部件200。
81.其中,该所述容器100例如包括:主体110及上盖120。该上盖120安装在所述主体
110上。且所述主体110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至少下部具有向内的凹陷区域111,适于容纳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提拉部件200,所述凹陷区域111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横向宽度。相关部件的具体组成及相对关系如前结合附图所详细说明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82.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容器组件具有设置在该主体的至少相对的侧壁上的凹陷区域,且设置该凹陷区域的横向宽度大于该第一提拉部件的第一宽度,使得当经由该第一提拉部件提拉该容器时,该第一提拉部件能够良好地定位在该凹陷区域内,使得该第一提拉部件与该容器实现良好的配合,从而在良好实现容器的容纳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具有良好的便捷性,适于经由第一提拉部件将该容器简单便捷地提拉或移动。此外,该第一提拉部件也可以良好稳定地定位在该凹陷区域内,提高了容器与第一提拉部件组装后的容器组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该第一提拉部件为提拉纸带,使得能够灵活便捷地实现容器的打包及提拉过程,同时降低制作成本。
8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容器组件500(参照图4),所述容器组件500包括:容器100及提拉丝带200b,所述提拉丝带200b为第一提拉部件200。
84.其中,所述容器100例如包括:主体110及上盖120。该上盖120安装在所述主体110上。且所述主体110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至少下部具有向内的凹陷区域111,适于容纳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提拉部件200,所述凹陷区域111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横向宽度。相关部件的具体组成及相对关系如前结合附图所详细说明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85.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容器组件具有设置在该主体的至少相对的侧壁上的凹陷区域,且设置该凹陷区域的横向宽度大于该第一提拉部件的第一宽度,使得当经由该第一提拉部件提拉该容器时,该第一提拉部件能够良好地定位在该凹陷区域内,使得该第一提拉部件与该容器实现良好的配合,从而在良好实现容器的容纳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具有良好的便捷性,适于经由第一提拉部件将该容器简单便捷地提拉或移动。此外,该第一提拉部件也可以良好稳定地定位在该凹陷区域内,提高了容器与第一提拉部件组装后的容器组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该第一提拉部件为提拉丝带,使得能够灵活便捷地实现容器的打包及提拉过程,同时可以提升该容器组件的美观度,优化用户体验。
8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容器组件600(参照附图5a至5c),所述容器组件600包括:容器100及提拉绳,所述提拉绳为第二提拉部件。
87.其中,所述容器100例如包括:主体110及上盖120。该上盖120安装在所述主体110上。且所述主体110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的至少下部具有向内的凹陷区域111,适于容纳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提拉部件200,所述凹陷区域111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的横向宽度。且所述凹陷区域111沿所述横向宽度方向在该凹陷区域的两端具有凹槽112,该凹槽112适于容纳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提拉部件300,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相关部件的具体组成及相对关系如前结合附图所详细说明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88.基于上述,在该容器组件中,在容器设置有凹陷区域的基础上,通过沿所述横向宽度方向在该凹陷区域的两端设置凹槽,并设置通过该凹槽来容纳具有第二宽度(其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提拉部件,使得根据实际需要,用户还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不同于该第一提拉部件的第二提拉部件(例如提拉绳)来实现对该容器的提拉。使得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该容器的使用灵活性,增强其所能适配的提拉部件的类型,同时提高该容器的便捷性及可靠性。且通过设置该第二提拉部件为提拉绳,使得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便于对容器进行快速打
包及提拉。
8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a至图1c、图2及图6,在前述的容器组件400、500、600中,所述上盖120具有相对于上盖120的中心区域125和边缘126凸起的环形凸起表面123,主体110底部具有适于与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相配合的凹入表面113。
90.参照图2,所述环形凸起表面123旨在表征该凸起表面相对于该上盖的中心区域及边缘朝向背离该容器的方向f1突出且具有弧形的表面形状。应了解,此处上盖的中心区域是指上盖的中心点及其周围的区域,例如参照图1a,其为上盖中心点及以该中心点为圆心形成的圆心中心区域。然而,应了解,根据实际需要,该中心区域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中心区域的具体形状及其区域面积的限制。
91.所述凹入表面113旨在表征该主体底部的表面朝向该容器内部凹入的表面。所述凹入表面113与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相配合,是指该凹入表面113能够和该环形凸起表面适配以实现多个容器的堆叠。具体地,例如将两个容器100沿竖直方向堆叠放置时(一个容器在上部,另一个容器在下部),位于上部的容器的底部的凹入表面能够与位于下部的容器的上盖的环形凸起表面相配合,从而使得该位于上部的容器能够良好地定位在位于下部的容器的上盖之上,从而实现两个容器堆叠时的稳固性及鲁邦性(图5c示出了两个容器堆叠放置的示意图)。
92.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该容器的上盖具有相对于中心区域和边缘凸起的环形凸起表面,主体底部具有适于与该环形凸起表面相配合的凹入表面,使得当多个容器沿垂直方向堆叠放置时,相邻容器的上下表面能够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容器相对于彼此的良好定位及平稳放置。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多个容器堆叠,并采用提拉部件(第一提拉部件或第二提拉部件)提拉多个容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该容器组件使用时的灵活性及便捷度。
93.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参照图1a及图6,在前述的容器组件400、500、600中,所述上盖120具有从上盖120朝向主体110凹入的容纳槽124,该容纳槽124至少部分地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123。
94.所述容纳槽为用于容纳与容器相关的部件的槽状部。例如当该容器为餐盒时,该容纳槽例如可以用于容纳餐具或餐具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容纳槽所容纳的具体部件的限制。
95.所述容纳槽例如可以具有矩形的槽形结构,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该容纳槽具有其他形状。且例如可以设置该容纳槽的槽口深度,以使得容纳槽的槽口底表面与该上盖的中心区域处于同一平面,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槽口深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容纳槽的具体形状及其槽口深度的限制。
96.所述容纳槽例如可以仅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的面积的六分之一,或者也可以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的面积的五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该容纳槽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123的具体面积的限制。
97.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该容器的上盖中设置从上盖朝向主体凹入的容纳槽,且设置该容纳槽至少部分地占据该环形凸起表面,使得能够经由该容纳槽容纳与该容器相关的部件(例如容纳用于餐盒的餐具),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用户在使用该容器时的用户体验,将与该容器使用相关联的部件良好地放置在该容器上,进一步地提高该容器
组件使用的灵活性及便捷性。
9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容器组件400、500、600中,所述容器100是餐盒。通过设置该容器为餐盒,使得能够经由本实用新型中的容器结构,提高餐盒的便捷性,使得一个或多个餐盒能够经由第一和/或第二提拉部件实现快速打包;且该餐盒结构具有更好地适配性,针对于不同档次的消费场景,能够简单便捷地置换提拉部件的材质或样式(例如将提拉纸带替换为提拉丝带),而无需更换餐盒,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该餐盒使用的灵活性。
9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容器组件400、500、600中,所述容纳槽124是餐具容纳槽。通过设置该容纳槽为餐具容纳槽,使得与餐盒配套使用的餐具能够直接地放置于餐盒上盖之中,且在餐盒的提拉及移动中与餐盒共同移动,避免了使用者用餐时再去额外领取或寻找餐具的步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有利于对餐具的良好收纳,进一步提高了该容器组件的使用灵活性。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餐盒为可降解材料。
101.所述可降解材料是指,由天然高分子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组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且扔掉后能被自然界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降解的材料。应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受所选取的具体可降解材料的类型及组成的限制。
102.基于上述,通过应用可降解材料来制造该餐盒,使得该餐盒能够在被使用后,经由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良好地降解,相较于应用极难降解的石油基材来制造餐盒而言,能够更好地实现该餐盒的降解,优化该餐盒的使用,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降解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性材料。所述天然纤维性材料例如可以为由竹浆、甘蔗浆等制作而成的纸塑材料。
104.通过设置该可降解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性材料,可以通过应用天然纤维性材料便于实现该餐盒使用后的降解,且可以兼顾餐盒的材料环保与其结构功能,从而良好地实现对该餐盒的优化。
105.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第一/第二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106.除非另有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在通常字典里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107.上面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对其的限制。尽管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教学和优点的前提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因此,所有这些修改都意图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应当理解,上面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的修改意图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定。
108.附图标记列表
109.100、101、102容器
110.110主体
111.110a、110b、110c、110d侧壁
112.111凹陷区域
113.112凹槽
114.113凹入表面
115.120上盖
116.123环形凸起表面
117.124容纳槽
118.125上盖的中心区域
119.126上盖的边缘
120.200第一提拉部件
121.200a提拉纸带
122.200b提拉丝带
123.210提手生成部
124.220接合部
125.230接合狭缝
126.240提手部
127.300、301、302第二提拉部件
128.310第一提手部段
129.320第二提手部段
130.330、331、332第一提手
131.340、341、342第二提手
132.400、500、600容器组件
133.a-a剖面线
134.lh横向宽度
135.l1第一宽度
136.l2第二宽度
137.f1背离该容器的方向。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