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塑胶壳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1:22: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胶壳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塑胶壳组装机,可调节性较差,从而导致装置只能对特定尺寸的壳体进行组装;再者,现有的塑胶壳组装机自动化性能较差,在对塑胶壳进行组装时,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这样不仅会导致组装精度较低,还较为耗费人力,从而导致组装机的实用性较差。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塑胶壳自动组装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壳自动组装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壳自动组装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从动齿轮,两所述从动齿轮周侧面均与驱动齿轮啮合,两所述从动齿轮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丝杆,两所述第一螺纹丝杆周侧面螺纹连接有压板,所述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有下组装座,所述压板内壁固定连接有上组装座,所述下组装座和上组装座内部均设置有调节组件。
5.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支脚,所述压板表面开设有两与第一螺纹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6.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直杆,一组所述直杆周侧面均与压板滑动配合。
7.优选的,两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两第二螺纹丝杆,每所述第二螺纹丝杆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下组装座和上组装座转动连接,所述下组装座侧面转动连接有把手,两所述把手一端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上组装座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第二驱动电机,两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丝杆固定连接,每所述第二螺纹丝杆周侧面均螺纹连接有两固定板,所述第二螺纹丝杆周侧面设置有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
8.优选的,所述下组装座和上组装座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导向杆,每所述导向杆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固定板滑动配合。
9.优选的,所述下组装座顶面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上组装座底面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下组装座、上组装座和调节组件的设计,固定板的间距可以根据所要组装的壳体尺寸进行调节,从而使装置能够对多种不同尺寸的壳体进行组装,进而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螺纹丝杆和压板的设计,在对下壳体和上壳体进行组装时,利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螺纹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进行自动化组装,进而显著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提升了组装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6.图3为图1另一截面的剖视图;
17.图4为底座、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剖视图;
18.图5为压板和上组装座的零件爆炸图;
19.图6为下组装座和调节组件的零件爆炸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底座,2-驱动齿轮,3-第一驱动电机,4-从动齿轮,5-第一螺纹丝杆,6-压板,7-下组装座,8-上组装座,9-调节组件,10-第二螺纹丝杆,11-把手,12-第二驱动电机,13-固定板,14-下壳体,15-上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胶壳自动组装机,包括底座1,底座1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2,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与驱动齿轮2固定连接,底座1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从动齿轮4,两从动齿轮4周侧面均与驱动齿轮2啮合,两从动齿轮4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丝杆5,两第一螺纹丝杆5周侧面螺纹连接有压板6,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有下组装座7,压板6内壁固定连接有上组装座8,下组装座7和上组装座8内部均设置有调节组件9。
24.其中如图1所示,底座1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支脚,压板6表面开设有两与第一螺纹丝杆5相配合的螺纹孔。
25.其中如图1所示,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直杆,一组直杆周侧面均与压板6滑动配合。
26.其中如图6所示,两调节组件9均包括两第二螺纹丝杆10,每第二螺纹丝杆10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下组装座7和上组装座8转动连接,下组装座7侧面转动连接有把手11,两把手11一端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丝杆10固定连接,上组装座8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第二驱动电机12,两第二驱动电机12输出轴的一端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螺纹丝杆10固定连接,每
第二螺纹丝杆10周侧面均螺纹连接有两固定板13,第二螺纹丝杆10周侧面设置有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
27.其中如图6所示,下组装座7和上组装座8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导向杆,每导向杆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固定板13滑动配合。
28.其中如图2所示,下组装座7顶面设置有下壳体14,上组装座8底面设置有上壳体15,下壳体14和上壳体15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
29.首先,将下壳体14放置在下组装座7上,随后转动把手11,把手11带动第二螺纹丝杆10转动,第二螺纹丝杆10带动固定板13移动,利用四个固定板13对下壳体14的尺寸进行确认定位,使下壳体14刚好能够从固定板13中拿出,且在下壳体14位于固定板13中时,下壳体14不会发生移动,随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第二螺纹丝杆10转动,第二螺纹丝杆10带动固定板13移动,利用四个固定板13对上壳体15的尺寸进行确认定位,使下壳体14刚好能够从固定板13中拿出,且在下壳体14位于固定板13中时,下壳体14不会发生移动,同时,使上壳体15的边缘能够与下壳体14的边缘重合;在对上壳体15下壳体14进行组装时,首先,将下壳体14放在下组装座7上,随后将上壳体15放进上组装座8的固定板13中,随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第二螺纹丝杆10转动,第二螺纹丝杆10带动固定板13移动,利用四个固定板13对上壳体15进行夹紧,从而将上壳体15固定在上组装座8上,随后,将胶水涂在下壳体14的上边缘,随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驱动齿轮2转动,驱动齿轮2带动从动齿轮4转动,从动齿轮4带动第一螺纹丝杆5转动,第一螺纹丝杆5带动压板6向下移动,压板6带动上壳体15向下移动,与下壳体14接触并压紧,从而完成组装,组装完毕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固定板13轻微远离,使固定板13不再对上组装座8进行夹紧,随后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将压板6上移,随后便可将组装完毕后的壳体取出。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