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及其通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5-13 12:05: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空调及其通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通风设备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鼓风风扇并且使用制冷循环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气流的装置。空调可包括设置在室内的室内单元和设置在室外的室外单元。

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形成为允许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鼓风风扇,使空气运动;以及电机,驱动鼓风风扇从而使室内冷却或加热。

通常,为了防止在操作空调时的能量损耗,关闭包括窗户的所有通风设备。这种环境导致房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这可能影响人体。因此,可以在空调中设置包括全热交换器、进气管、排气管、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的通风设备。

然而,这种通风设备需要在用于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壁中形成两个孔,并且由于具有两个风扇和全热交换器而占据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设备和具有该通风设备的空调,可通过在壁中仅形成一个孔来安装该通风设备同时使安装空间最小化。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结合到空调的主体并且容易与空调的主体分离的通风设备以及具有该通风设备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外的方面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认识到。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主体,包括主体风扇、热交换器和用于容纳主体风扇和热交换器的主体壳体;通风软管,将室内连接到室外;以及通风模块,附接到主体壳体的外部,通风模块具有通风风扇并且被构造为在排风模式和送风模式之间切换,在排风模式下,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软管被排放到室外,在送风模式下,室外的空气通过通风软管被供应到室内。

通风模块可包括模块壳体,模块壳体被构造为容纳通风风扇,模块壳体可包括模块吸入/排放口、模块吸入口和模块排放口,通风软管到模块吸入/排放口,主体壳体可包括主体吸入口和主体排放口,并且模块排放口可位于主体壳体的外部在主体吸入口附近。

模块吸入/排放口可位于主体壳体的外部。

通风模块可包括:第一风门,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入口与模块吸入口和模块吸入/排放口中的一个连通;以及第二风门,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出口与模块吸入/排放口和模块排放口中的一个连通。

在排风模式下,第一风门可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入口与模块吸入口连通,并且第二风门可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出口与模块吸入/排放口连通。

在送风模式下,第一风门可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入口与模块吸入/排放口连通,并且第二风门可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出口与模块排放口连通。

通风模块可包括:吸入流动路径,被构造为引导通过模块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以将其导向到通风风扇的入口;排放流动路径,被构造为引导通过通风风扇的出口排放的空气以将其导向至模块排放口;以及吸入/排放流动路径,被构造为引导通过模块吸入/排放口吸入的空气以将其导向到通风风扇的入口,或者引导通过通风风扇的出口排放的空气以将其导向到模块吸入/排放口。

第一风门可包括:圆柱形风门主体,具有呈圆形形状的底表面和从底表面的边缘延伸成垂直于底表面的侧表面;以及旋转轴部,形成在底表面的中心处,以使圆柱形风门主体旋转。

圆柱形风门主体可包括:内部空间;风门入口,形成在侧表面上以允许空气被引入内部空间中;以及风门出口,形成在与底表面相对的侧部上,以允许空气流出内部空间。

第二风门可包括挡板和形成在挡板的一个边缘处以使挡板旋转的旋转轴部。

第一风门可包括挡板和形成在挡板的一个边缘处以使挡板旋转的旋转轴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主体,包括热交换器和主体风扇;以及通风模块,结合到主体,通风模块包括:通风风扇;模块壳体,被构造为容纳通风风扇,并且包括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模块吸入口、用于将空气排放到室内的模块排放口以及用于吸入室外空气或将空气排放到室外的模块吸入/排放口;第一风门,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入口与模块吸入口和模块吸入/排放口中的一个连通;以及第二风门,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出口与模块吸入/排放口和模块排放口中的一个连通。

通风模块可被构造为在排风模式和送风模式之间切换,在排风模式下,室内的空气被排放到室外,在送风模式下,室外的空气被供应到室内。

在排风模式下,第一风门可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入口与模块吸入口连通,并且第二风门可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出口与模块吸入/排放口连通。

在送风模式下,第一风门可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入口与模块吸入/排放口连通,并且第二风门可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出口与模块排放口连通。

第一风门可包括:圆柱形风门主体,具有呈圆形形状的底表面和从底表面的边缘延伸成垂直于底表面的侧表面;以及旋转轴部,形成在底表面的中心处,以使圆柱形风门主体旋转。

圆柱形风门主体可包括:内部空间;风门入口,形成在侧表面上以允许空气被引入内部空间中;以及风门出口,形成在与底表面相对的侧部上,以允许空气流出内部空间。

第二风门可包括挡板和形成在挡板的一个边缘处以使挡板旋转的旋转轴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风设备,该通风设备包括:通风软管,将室内连接到室外;以及通风模块,被构造为在排风模式和送风模式之间切换,在排风模式下,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软管排放到室外,在送风模式中,室外的空气通过通风软管供应到室内,其中,通风模块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排放口和吸入/排放口,通风软管结合到吸入/排放口;通风风扇,设置在壳体内;第一风门,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入口与吸入口和吸入/排放口中的一个连通;以及第二风门,被设置为允许通风风扇的出口与吸入/排放口和排放口中的一个连通。

通风设备可附接到具有主体风扇和热交换器的空调。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空调可以通过在壁中仅形成一个孔来安装,并且便于通风设备和空调的主体之间的联接和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空调可以通过简化用于切换排风模式和送风模式的风门和流动路径的结构来便于形成和组装,并且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后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侧部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后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风门被拆卸的通风模块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风门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下的空气的流动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下的空气的流动的示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示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示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示图;以及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阐述且在本公开的构造中示出的实施例仅是最优选的实施例,并且不代表本公开的全部技术精神,因此应当理解,在本公开,它们可用各种等同方案和修改替换。

应当理解,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代。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具有”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

可使用包括类似“第一”和“第二”的序数的术语来解释各种组件,但是组件不受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的目的。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后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侧截面图,并且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平面图。

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实施例的空调1。

空调1包括主体2和通风设备50。主体2可设置在室内以吸入室内空气、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的室内空气排放到室内。然而,与该实施例不同,主体2可设置在室外,以吸入室外空气,对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的室外空气排放到室外。

通风设备50可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换气。通风设备50可可分离地附接到主体2。

主体2包括壳体4、设置在壳体4内部以允许空气流动的鼓风单元31和36以及对引入壳体4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3。

壳体4包括其中安装有鼓风单元31和36以及热交换器3的壳体11、结合到壳体11的前表面的前面板20以及结合到壳体11的后表面的过滤器框架5和8。

壳体11可在其后侧形成有第一吸入口12和第二吸入口13。第一吸入口12可形成在壳体11的后表面的上部。第二吸入口13可形成在壳体11的后表面的下部。室内空气可通过第一吸入口12和第二吸入口13吸入壳体4中。

壳体11可在其前侧形成有第一排放口14。第一排放口14可被前面板20覆盖。通过第一吸入口12引入壳体4的空气可通过热交换器3进行热交换,并通过第一排放口14排放到壳体4的前部。

第一过滤器框架5可安装在第一吸入口12上,以防止异物通过第一吸入口12被吸入壳体4中。第一过滤器框架5可包括具有网状形状的第一格栅6和被设置为过滤掉异物的第一过滤器7。第一过滤器7可包括电集尘过滤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抗菌过滤器、除臭过滤器等。

第二过滤器框架8可安装在第二吸入口13上,以防止异物通过第二吸入口13被吸入壳体4中。第二过滤器框架8可位于第一过滤器框架5下方。第二过滤器框架8可包括具有网状形状的第二格栅9和被设置为过滤掉异物的第二过滤器10。第二过滤器10可包括电集尘过滤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抗菌过滤器、除臭过滤器等。

壳体11在其前侧形成有第二排放口15。第二排放口15可形成在第一排放口14的左侧和右侧。通过第二吸入口13引入到壳体4中的空气可通过第二排放口15排放到壳体4的前部,而不经过热交换器3。通过第二排放口15排放的空气可与从第一排放口14排放的空气混合。

主体2包括将第一吸入口12连接到第一排放口14的第一流动路径S1和将第二吸入口13连接到第二排放口15的第二流动路径S2。第一流动路径S1和第二流动路径S2可彼此分开。因此,流过第一流动路径S1的空气和流过第二流动路径S2的空气可不彼此混合。隔板17可设置在主体2内部,以将第一流动路径S1与第二流动路径S2分开。

热交换器3可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S1中。第二流动路径S2可不设置有热交换器。

容纳空间18形成在壳体11内部,并且驱动第二鼓风单元36和空调1所需的各种电子部件可设置在容纳空间18中。

鼓风单元31和36可包括第一鼓风单元31和第二鼓风单元36。第一鼓风单元31和第二鼓风单元36可彼此独立地被驱动。

第一鼓风单元31可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S1上。利用第一鼓风单元31可将空气通过第一吸入口12引入壳体4中。通过第一吸入口12引入的空气可沿着第一流动路径S1移动到热交换器3,空气在热交换器3中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第一排放口14从壳体4排放。第一鼓风单元31可包括第一鼓风风扇32和第一风扇驱动单元33。

第一鼓风风扇32可以是沿轴向方向吸入空气并沿轴向方向排放空气的轴流式风扇或混流式风扇。然而,第一鼓风风扇32的类型不限于此。第一风扇驱动单元33可驱动第一鼓风风扇32。第一风扇驱动单元33可设置在第一鼓风风扇32的中心。第一风扇驱动单元33可包括电机。

第二鼓风单元36可设置在第二流动路径S2上。利用第二鼓风单元36可将空气通过第二吸入口13引入壳体4中。通过13引入的空气可沿着第二流动路径S2运动并且通过第二排放口15从壳体4排放。

第二鼓风单元36可包括第二鼓风风扇37、第二风扇驱动单元和风扇壳体39。

第二鼓风风扇37可以是横流风扇。然而,第二鼓风风扇37的类型不限于此。第二风扇驱动单元可驱动第二鼓风风扇37。第二风扇驱动单元可包括电机。风扇壳体39可覆盖第二鼓风风扇37并引导空气。

热交换器3可设置在第一流动路径S1上。热交换器3可设置在第一鼓风单元31和第一排放口14之间。热交换器3可从通过第一吸入口12引入的空气吸收热量,或者可将热量传递到通过第一吸入口12引入的空气。热交换器3可包括集管、供制冷剂流过的管以及附接到管以扩大热传递面积的热交换翅片。

前面板20可具有形成为穿过前面板20的多个排放孔21。被引导到第一排放口14的空气可由于穿过多个排放孔21而具有较低的速度并排放到壳体4的外部。

多个排放孔21具有微小尺寸,并且可均匀地分布在前面板20的整个区域上。通过多个排放孔21排放的风不直接送达用户,并且可逐渐冷却或加热房间。

通风设备50可包括通风软管51和通风模块60,通风软管51被设置为将室内ID连接到室外IO,通风模块60被设置为在排风模式和送风模式之间切换,在排风模式下,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软管51排放到室外,在送风模式下,室外的空气通过通风软管51供应到室内。

通风软管51可安装在形成于将室内ID和室外IO分开的壁W中的孔中。通风软管51可设置有允许空气通过通风软管51在室内和室外之间流动或阻挡空气的打开/关闭风门52。

通风模块60可以可分离地附接到主体2的壳体4的外部。具体地,通风模块60可附接到主体2的壳体11的下部或第二过滤器框架8。

通风模块60可包括固定件63和78以结合到主体2的壳体4的外部(参见图6)。固定件63和78可包括形成在通风模块60的下侧上的下固定件63和形成在通风模块60的上侧上的上固定件78。

下固定件62和上固定件78可形成为钩的形状,以便与主体2的壳体4的外部接合。下固定件62可与形成在主体2的壳体11的下部或形成在第二过滤器框架8中的固定件凹槽(未示出)接合。上固定件78可以与第二过滤器框架8的格栅9接合。

这样,通过将固定件62和78悬挂在主体2的壳体4上,可容易地将通风模块60安装在主体2的壳体4的外部,并且相反地,通过稍微提升通风模块60,可容易地将通风模块60与主体2的壳体4的外部分离。

然而,与该实施例不同,通风模块60可通过已知的各种结合方法结合到主体2的壳体4的外部,诸如装配结合或使用单独的紧固构件(螺钉、销、螺栓、铆钉、磁体和粘合剂)的结合。

因此,由于通风模块60安装在主体2的壳体4的外部,因此不需要将通风软管51插入主体2的壳体4中,并且可容易地将通风模块60和通风软管51彼此连接。

通风模块60可包括通风风扇80和驱动通风风扇80的通风电机84。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的通风模块60可使用一个通风软管51和一个通风风扇80来执行空气排放和供应。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通风模块60的构造。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后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第一风门被拆卸的通风模块的示图,并且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风门的截面图。

参照图5至图8,通风模块60可包括通风风扇80、模块壳体61、第一风门90和第二风门100。

通风风扇80可以是在轴向方向85(图12)上吸入空气并在径向方向上排放空气的离心风扇。通风风扇80可由通风电机84驱动。

模块壳体61可包括主壳体70和结合到主壳体70的外部的盖壳体62和65。盖壳体62和65可包括第一盖壳体62和第二盖壳体65。第一盖壳体62和第二盖壳体65可被设置为围绕主壳体70的一部分。第一盖壳体62和第二盖壳体65可以彼此结合。

第一盖壳体62可结合到主体2。上述下固定件63可形成为从第一盖壳体62的面向主体2的一个表面突出。其上安装有通风电机84的电机安装部64可形成在第一盖壳体62的相对表面上。

第二盖壳体65可设置有模块吸入口66。通过模块吸入口66吸入的空气可通过主壳体70的入口72被引导到主壳体70的内部。过滤器可以安装在模块吸入口66处,以防止异物通过模块吸入口66被吸入。

主壳体70可设置有安装在其中的通风风扇80。主壳体70包括通风风扇的入口81、通风风扇的出口(图11和图12中的82)以及旋涡部83,空气通过通风风扇的入口81被吸入通风风扇80,空气通过通风风扇的出口(图11和图12中的82)从通风风扇80被排放,旋涡部83形成为将从通风风扇80排放的空气引导到通风风扇的出口82。

主壳体70包括主壳体入口72、模块排放口73和模块吸入/排放口71,通过模块吸入口66吸入的空气通过主壳体入口72被吸入主壳体70,空气通过模块排放口73从主壳体70的内部排放到室内,通风软管51结合到模块吸入/排放口71且室外空气通过模块吸入/排放口71流入或流出主壳体70。上述上固定件78可形成为从主壳体70突出。

模块吸入口66、模块排放口73和模块吸入/排放口71可全部位于主体2的壳体4的外部。

模块排放口73可被设置为邻近主体2的吸入口13。因此,通过模块排放口73从通风模块60排放的空气可通过主体2的吸入口13平稳地吸入主体2的内部。

通风模块60可具有通过通风软管51将室内空气排放到室外的排风模式和通过通风软管51将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的送风模式,并且可被设置为在排风模式和送风模式之间切换。

为此,通风模块60具有第一风门90和第二风门(图12中的100),第一风门90允许通风风扇80的入口81与模块吸入口66和模块吸入/排放口71中的一个连通而不与另一个连通,第二风门(图12中的100)允许通风风扇80的出口82与模块吸入/排放口71和模块排放口73中的一个连通而不与另一个连通。

第一风门90可具有圆柱形风门主体91和形成为使风门主体91旋转的旋转轴部98,并且可被构造为可旋转。主壳体70可设置有安装在其上的第一风门电机99以驱动第一风门90。

圆柱形风门主体91可具有底表面92和从底表面92的边缘延伸成垂直于底表面92的侧表面93。旋转轴部98可形成在底表面92的中心处。

圆柱形风门主体91可包括内部空间95、通过使侧表面93的一部分敞开而形成以允许空气流入内部空间95的风门入口96以及通过使与底表面92相对的表面敞开而形成以允许空气流出内部空间95的风门出口97。

第二风门100可具有挡板101和形成在挡板101的一个边缘处以使挡板101旋转的旋转轴部108,并且第二风门100可被构造为可旋转(参见图12)。主壳体90可设置有安装在其上的第二风门电机109,以驱动第二风门100。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下的空气的流动的示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截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截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截面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下的空气的流动的示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截面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截面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截面图。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通风模块60的排风模式(图9至图12)和送风模式(图13至图16)。

通风模块60可包括吸入流动路径76、排放流动路径77以及吸入/排放流动路径75,吸入流动路径76引导通过模块吸入口66吸入的空气以将其导向到通风风扇80的入口81,排放流动路径77引导从通风风扇80排放的空气以将其导向到模块排放口73,吸入/排放流动路径75引导通过模块吸入/排放口71吸入的空气以将其导向到通风风扇80的入口81,或者引导通过风扇80的出口82从通风风扇80排放的空气以将其导向到模块吸入/排放口71。

在排风模式(图9至图12)下,第一风门90旋转使得通风风扇80的入口81与模块吸入口66连通,并且第二风门100旋转使得通风风扇80的出口82与模块吸入/排放口71连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风门90防止通风风扇80的入口81与模块吸入/排放口71连通,并且第二风门100防止通风风扇80的出口82与模块排放口73连通。

在排风模式下,当通风风扇80操作时,室内的空气可顺序地通过模块吸入口66、吸入流动路径76、通风风扇80、吸入/排放流动路径75、模块吸入/排放口71和通风软管51,之后空气可被排放到室外。

在送风模式(图13至图16)下,第一风门90允许通风风扇80的入口81与模块吸入/排放口71连通,并且第二风门100允许通风风扇80的出口82与模块排放口73连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风门90防止通风风扇80的入口81与模块吸入口66连通,并且第二风门100防止通风风扇80的出口82与模块吸入/排放口71连通。

在排风模式下,当操作通风风扇80时,室外的空气可顺序地通过通风软管51、模块吸入/排放口71、吸入/排放流动路径75、通风风扇80、排放流动路径77和模块排放口73,之后可以将空气供应到室内。

通过模块排放口73从通风模块60排放的空气可通过主体2的鼓风风扇37的吸入力通过主体2的吸入口13流入主体2的内部,之后空气可通过设置在主体2中的过滤器10净化并供应到室内。

如上所述,通风模块60可通过一个通风风扇80和一个通风软管51实现送风和排风,并且可通过多个风门执行送风和排风的切换。因为风门具有简单的形状,所以可便于形成和组装,并且可确保操作的可靠性。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示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示图。

参照图17和图18,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相同的附图标记可被分配给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并且可省略其描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圆柱形风门用作第一风门,并且扁平风门用作第二风门。然而,风门的形状不限于此,并且类似于第二风门,扁平风门可用作第一风门。

根据实施例的通风模块260可包括模块壳体61、通风风扇、第一风门200和第二风门100。模块壳体61可形成有模块吸入口66、模块排放口73和模块吸入/排放口71。

第一风门200可允许通风风扇的入口与模块吸入口66和模块吸入/排放口71中的一个连通而不与另一个连通。第二风门100可允许通风风扇的出口与模块吸入/排放口71和模块排放口73中的一个连通而不与另一个连通。

第一风门200可具有挡板201和形成在挡板201的一个边缘处以使挡板201旋转的旋转轴部208,并且第一风门200可被构造为可旋转。模块壳体61可设置有安装在其上的第一风门电机209以驱动第一风门200。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排风模式的示图。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送风模式的示图。

参照图19至图20,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通风模块。可将相同的附图标记分配给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并且可省略其描述。

根据实施例的通风模块360包括模块壳体361、通风风扇380、用于驱动通风风扇380的通风电机384以及风扇壳体381,通风风扇380和通风电机384安装在风扇壳体381上。

模块壳体361可形成有第一吸入/排放口371和第二吸入/排放口372。将室内连接到室外的通风软管可以结合到第一吸入/排放口371。

风扇壳体381可形成有通风风扇380的入口382和通风风扇380的出口383。风扇壳体381可被构造为在模块壳体361内可旋转。如图19和图20所示,风扇壳体381可具有以预定角度θ旋转的中心轴线385a或385b。

在排风模式(图19)下,风扇壳体381可旋转,使得第二吸入/排放口372与通风风扇的入口382连通,并且第一吸入/排放口371与通风风扇的出口383连通。当通风风扇380操作时,室内的空气可通过第二吸入/排放口372被吸入通风模块360中,之后空气通过第一吸入/排放口371排放到室外。

在送风模式(图20)下,风扇壳体381可旋转,使得第一吸入/排放口371与通风风扇的入口382连通,并且第二吸入/排放口372与通风风扇的出口383连通。当通风风扇380操作时,室外的空气可通过第一吸入/排放口371吸入通风模块360的内部中,之后空气可通过第二吸入/排放口372供应到室内。

尽管已经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公开的几个实施例,但是上述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这些实施例中进行改变和修改,本公开的范围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中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