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20:30: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


背景技术:

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
3.目前,现有技术的车记录仪镜头精磨操作大多由人工手动打磨,虽然具有机械自动打磨装置,但是装置不便于自动上料,也需要人工将镜头片手动固定在卡座上,并且现有的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的打磨液,常常因为混入了碎末只使用一次就直接倒掉,容易造成浪费,所以现有的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具有不便于自动上料和不便于回收打磨液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位于传送带的上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镜头片放置槽,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导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滑块的一侧面开设有缺口,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端设置有打磨头,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漏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漏斗的内侧壁位于储存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
8.所选的,所述卡槽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
9.所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与滑块的内侧壁传动连接。
10.所选的,所述导轨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与凹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11.所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固定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长度足够支撑滑块移动至导轨的一端,所述滑块的下表面通过限位杆插接于滑块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柱适配的限位孔。
12.所选的,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贯穿储存箱的一侧面,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机械臂的内部设置有管道。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通过传送带、镜头片放置槽、传送轨道和固定块的设置,使该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具备了自动上料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可直接将多个镜头片重叠放置于镜头片放置槽的内部,之后通过传送带将镜头片逐个通过传送轨道传送到固定块上,从而达到了便于自动上料的目的。
16.2、该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通过漏斗、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储存箱的设置,使该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具备了便于回收打磨液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打磨液使用后,可直接掉落至漏斗的内部,经过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两层过滤,将打磨液与碎屑分离,之后储存在储存箱的内部,可直接通过水泵对其进行再利用,从而达到了便于回收打磨液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工作台;2、支撑腿;3、底板;4、支撑板;5、第一电机;6、转轮;7、传送带;8、卡槽;9、凹槽;10、镜头片放置槽;11、支撑柱; 12、导轨;13、丝杆;14、滑块;15、缺口;16、第二电机;17、传送轨道; 18、卡块;19、电动伸缩杆;20、限位柱;21、固定块;22、抽气泵;23、导管;24、挡板;25、机械臂;26、打磨头;27、漏斗;28、第一滤网;29、第二滤网;30、储存箱;31、水泵;32、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气泵22,抽气泵22的输入端通过导管23与固定块2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导管23的长度足够支撑滑块14移动至导轨12的一端,滑块14的下表面通过限位杆插接于滑块14 的上表面,固定块21的下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柱20适配的限位孔,工作台1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3,工作台 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轮6,转轮6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 7,传送带7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8,卡槽8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传送带7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9,工作台1的上表面位于传送带7的上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镜头片放置槽10,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轨12,导轨12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送轨道17,传送轨道17的一端设置有卡块18,卡块18的一端与凹槽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导轨1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4,导轨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3,丝杆13的外表面与滑块14的内侧壁传动连接,滑块14的一侧面开设有缺口15,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9,限位柱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滑块14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块21,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4,工作台1的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机械臂25,机械臂25的一端设置有打磨头 26,工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27,漏斗2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8,漏斗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存箱30,漏斗27的内侧壁位于储存箱 3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29,储存箱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31,水泵31 的输入端贯穿储存箱30的一侧面,水泵31的输出端通过水管32与机械臂25 固定连接,机械臂25的内部设置有管道。
26.使用时,将需要打磨的多个镜头片直接重叠放置在镜头片放置槽10的内部,当第一电机5带动转轮6转动时,将带动传送带7在转轮6的外表面传动,传送带7上表面的卡槽8的设置,在卡槽8移动硅脂镜头片放置槽10的下方时,镜头片将卡在卡槽8的内部,通过传送带7继续向右端移动,移动至传送轨道17的一端后,通过卡块18卡接在电动伸缩杆19的内部,从而可通过卡块18将镜头片从卡槽8的内部取出,从而通过传送轨道17使其掉落在固定块21的上表面,之后通过第二电机16转动,带动滑块14在导轨12 的内部移动至右端,移动至最右端后,电动伸缩杆19带动限位柱20升起,从而将固定块21从滑块14的上表面抬升起来,通过抽气泵22的作用将在固定块21的内底壁吸气,从而将镜头片牢牢吸附在固定块21的内底壁,最后通过机械臂25带动个转轮6对镜头片进行打磨的操作,打磨时,可通过机械臂25的管道,对准打磨头26的打磨处喷出打磨液,从而可对镜头片进行精磨,打磨液将通过工作台1的上表面通孔流入漏斗27的内部,挡板24的作用可防止碎屑的迸溅,流入漏斗27内部的打磨液首先经过第一滤网28的过滤,将较多数的碎屑进行过滤去除,之后通过第二滤网29再次过滤,从而可将打磨液进行更好的处理,处理好的打磨液将流入储存箱30的内部,当需要使用时,可直接通过水泵31对储存箱30内部的打磨液进行抽取,再通过水管32倒入机械臂25内部的管道,再次喷洒在镜头片的上表面,从而达到了对打磨液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生产资源。
27.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7、镜头片放置槽10、传送轨道17和固定块21的设置,使该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具备了自动上料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可直接将多个镜头片重叠放置于镜头片放置槽10的内部,之后通过传送带7将镜头片逐个通过传送轨道17
传送到固定块21上,从而达到了便于自动上料的目的,通过漏斗27、第一滤网28、第二滤网29和储存箱30 的设置,使该行车记录仪镜头精磨装置具备了便于回收打磨液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打磨液使用后,可直接掉落至漏斗27的内部,经过第一滤网28 和第二滤网29的两层过滤,将打磨液与碎屑分离,之后储存在储存箱30的内部,可直接通过水泵31对其进行再利用,从而达到了便于回收打磨液的目的。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