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体输送用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20:0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输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体输送用蠕动泵。


背景技术:

2.蠕动泵通过对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蠕动泵具有稳定的输送能力,是一种密封性好、维护简单的输送设备,在医药、生物以及食品领域应用非常普遍。
3.在蠕动泵运行过程中,输送软管通过压辊的挤压实现液体的输送,输送软管在压辊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自进液口至出液口方向的位移,同时也会发生压辊轴向的位置窜动,不仅影响后续液体的稳定输送、还容易造成输送软管的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输送用蠕动泵,能够利用限位座限位输送软管的位置,避免输送软管随挤压辊的挤压作用移动错位。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体输送用蠕动泵,包括:
6.基座,设有开口朝向一侧的圆形容纳腔,基座的上部设有延伸至圆形容纳腔内的出液管,下部设有与圆形容纳腔连通的进液管;圆形容纳腔的开口侧设有透明观察板;
7.输送软管,设置于圆形容纳腔内,且贴合于圆形容纳腔的内周壁上,输送软管的一端与进液管的出口端相连、另一端与输送出液管的进口端相连,用于容纳液体;
8.挤压臂,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圆形容纳腔内、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用于挤压输送软管以使输送软管中的液体自进液管一侧向出液管一侧流动的挤压辊;
9.其中,圆形容纳腔内设有靠近进液管设置的限位座,限位座上设有供输送软管通过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周壁上设有向限位孔的轴心处凸起、且向靠近进液管一侧倾斜的抵接环。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座靠近进液管一侧还一体成型有用于导送输送软管至限位孔内的导入部,导入部上设有导入孔,导入孔的内径自靠近进液管的一端至远离进液管的一端逐渐变小。
11.一些实施例中,抵接环在限位孔的轴向上间隔排布有若干个。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座的外侧设有旋转驱动件,旋转驱动件的驱动轴延伸至圆形容纳腔内、且与转轴相连。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圆形容纳腔的周壁上设有用于容纳输送软管以限定输送软管延伸方向的限位凹槽。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液管和出液管位于基座的同侧,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沿圆形容纳腔的切向延伸。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座的底部设有平行于圆形容纳腔的主轴设置的前
梁,前梁位于基座靠近进液管的一侧,前梁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
16.基座的底部设有两个分别向圆形容纳腔的主轴两端下方延伸的后支腿,后支腿的两端也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
17.一些实施例中,基座设有后支腿的一侧还连接有两个向后上方延伸的推动杆,推动杆的上端设有沿转轴的轴向延伸的扶手。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推动杆与扶手之间还分别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绕线杆。
19.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座为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构件。
20.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设置在圆形容纳腔内的限位座对输送软管进行限位,挤压辊挤压输送软管时对输送软管形成向远离进液管一侧的带动力,抵接环向进液管一侧倾斜与上述带动力形成反作用力,形成对输送软管外壁的抵接阻挡作用,避免输送软管被带动移位,保证了输送软管的位置稳定,增强了输送的稳定性,透明观察窗便于观测内部构件运行情况,有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输送用蠕动泵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限位座和导入座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a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扶手以及绕线架的b向结构示意图。
2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8.1、基座;11、圆形容纳腔;12、进液管;13、出液管;14、透明观察板;15、限位凹槽;2、输送软管;3、挤压臂;31、挤压辊;4、限位座;41、限位孔;42、抵接环;5、导入部;51、导入孔;6、旋转驱动件;61、转轴;71、前梁;72、滚轮;73、后支腿;74、扶手;75、推动杆;8、绕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
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输送用蠕动泵进行说明。液体输送用蠕动泵,包括基座1、输送软管2以及挤压臂3,基座1设有开口朝向一侧的圆形容纳腔11,基座1的上部设有延伸至圆形容纳腔11内的出液管13,下部设有与圆形容纳腔11连通的进液管12;圆形容纳腔11的开口侧设有透明观察板14;输送软管2设置于圆形容纳腔11内,且贴合于圆形容纳腔11的内周壁上,输送软管2的一端与进液管12的出口端相连、另一端与输送出液管13的进口端相连,用于容纳液体;挤压臂3的中部通过转轴61转动连接于圆形容纳腔11内、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用于挤压输送软管2以使输送软管2中的液体自进液管12一侧向出液管13一侧流动的挤压辊31;
32.其中,圆形容纳腔11内设有靠近进液管12设置的限位座4,限位座4上设有供输送软管2通过的限位孔41,限位孔41的周壁上设有向限位孔41的轴心处凸起、且向靠近进液管12一侧倾斜的抵接环42。
33.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输送用蠕动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输送用蠕动泵,通过设置在圆形容纳腔11内的限位座4对输送软管2进行限位,挤压辊31对输送软管2挤压时对输送软管2形成向远离进液管12一侧的带动力,抵接环42向进液管12一侧倾斜与上述带动力形成反作用力,形成对输送软管2外壁的抵接阻挡作用,避免输送软管2被带动移位,保证了输送软管2的位置稳定,增强了输送的稳定性,透明观察窗便于观测内部构件运行情况,有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34.具体的,限位座4为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构件。限位座4用于对输送软管2的轴向位置进行限位,避免输送软管2在挤压辊31的挤压作用下沿圆形容纳腔11的周壁向出液管13一侧移动,在利用抵接环42与输送软管2抵接时,为了避免对输送软管2造成损坏,限位座4采用柔性材质制作而成,如硅胶或橡胶材质,该材质的限位座4既能增大抵接环42与输送软管2之间的摩擦力,又能更好的保护输送软管2不受到挤压损伤。
3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限位座4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限位座4靠近进液管12一侧还一体成型有用于导送输送软管2至限位孔41内的导入部5,导入部5上设有导入孔51,导入孔51的内径自靠近进液管12的一端至远离进液管12的一端逐渐变小。
36.导入部5的设置,可以辅助限位座4对输送软管2进行限位,连接在进液管12的出口端的输送软管2线进入导入部5的导入孔51,在导入孔51的内径逐渐变小的作用下,输送软管2被抱紧在导入孔51内。挤压辊31对输送软管2挤压时对输送软管2形成向远离进液管12一侧的带动力,导入孔51对输送软管2的抱紧作用形成对上述带动力的反作用力,避免挤压辊31的带动下发生位置错动。导入部5能够配合限位部对输送软管2进行位置限定,最大限度的避免挤压辊31带动输送软管2沿圆形容纳腔11的内周壁移动,保证输送软管2与进液管1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保证液体的有序输送。
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抵接环42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抵接环42在限位孔41的轴向上间隔排布有若干个。能够有效的增强限位座4对输送软管2的限位作用,保证输送软管2的位置稳定,能够在挤压辊31的带动下有序的向出液管13一侧供送液体。
3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3,基座1的外侧设有旋转驱动件6,旋转驱动件6的驱动轴延伸至圆形容纳腔11内、且与转轴61相连。挤压臂3通过旋转驱动件6进行驱动,挤压辊31随挤压臂3的旋转摆动移动至靠近进液管12一侧与输送软管2外壁接触的位置,并形成对输送软管2的挤压作用,使输送软管2的周壁被挤压至贴合在圆形容纳腔11的周壁上,使输送软管2中的液体在挤压辊31的推动作用下向出液管13一侧输送,达到有序输送液体的效果。
3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圆形容纳腔11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圆形容纳腔11的周壁上设有用于容纳输送软管2以限定输送软管2延伸方向的限位凹槽15。
40.在利用限位座4对输送软管2延伸方向的外置进行限定的同时,还在圆形容纳腔11的腔壁上设置了限位凹槽15,限位凹槽15沿圆形容纳腔11的轴向延伸,对输送软管2的两侧壁进行限位,避免输送软管2受挤压辊31的挤压作用时偏离其延伸方向,进而避免输送软管2脱离挤压辊31的挤压区域,限位凹槽15的槽底壁能够配合挤压辊31挤压输送软管2,保证输送软管2能够稳定的受到挤压辊31的挤压作用实现液体的有序输送。
41.具体的,限位凹槽15的槽底壁为平面,且槽底壁的宽度与输送软管2被挤压辊31压扁厚度宽度一致,可形成对输送软管2的两侧有效的限定,保证软管的轴心与挤压辊31的轴向中部的有效对应,提高挤压的有效性。
4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位于基座1的同侧,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分别沿圆形容纳腔11的切向延伸。
43.本实施例中,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位于基座1的同侧,实现液体从基座1下部进入、上部排出的效果,使液体在圆形容纳腔11半个周长的距离上受到挤压辊31的挤压推送作用,有效的控制了液体的供应速度,提高了液体速度控制的精准性。
4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基座1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基座1的底部设有平行于圆形容纳腔11的主轴设置的前梁71,前梁71位于基座1靠近进液管12的一侧,前梁7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72;
45.基座1的底部设有两个分别向圆形容纳腔11的主轴两端下方延伸的后支腿73,后支腿73的两端也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72。
46.本实施例中,由于设备的自身重量较大,存在搬运不便的问题。为了便于进行设备的位置转移,在基座1的侧部设置了前梁71(也就是靠近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的一侧),基座1位于前梁71的中部,前梁71能够对基座1的前部进行有效承托,并借助前梁71下方的滚轮72方便的进行设备的推动,方便了设备的转移和搬运。
47.在此基础上,还在基座1的后侧(也就是远离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的一侧)设置了后支腿73,后支腿73采用向外下方倾斜延伸的方式,且后支腿73的底部也设有滚轮72,配合前梁71使用,可以方便的进行设备的转移。
48.在利用滚轮72推动基座1转移位置的基础上,参见图2,基座1设有后支腿73的一侧还连接有两个向后上方延伸的推动杆75,推动杆75的上端设有沿转轴61的轴向延伸的扶手74。扶手74方便了操作人员对基座1进行施力,在滚轮72的作用下,设备可以方便的转移至任何合适的位置。滚轮72上设有锁定件,达到所需位置后可通过锁定件进行设备位置的锁
定。
4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基座1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两个推动杆75与扶手74之间还分别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绕线杆8,绕线杆8垂直于转轴61的轴向设置。绕线杆8用于缠绕设备的线缆,在利用滚轮72进行设备的推动时,可将线缆临时缠绕在绕线杆8上,避免行走过程中拖动线缆造成线缆的磨损。
5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