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

2022-05-06 10:06: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主体(100),用于驾驶员的驾驶;拍摄模块(110),共有三个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安装在汽车主体(100)靠近挡风玻璃最近的车顶位置处,其中轴线与汽车的中轴线重合,用于获取外部影像,产生视频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120);图像处理模块(120),其设置在显示模块(140)内,用于对拍摄模块(110)拍摄到的影像分析;感知转化模块(130),由一个方向盘角度转化传感器、两个雷达信号发生与接收器及一个车速传感器组成;其中,方向角度转化传感器,其设置在其汽车主体(100)内部驾驶室方向盘位置处,用于对汽车主体(100)的轨迹监测,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方向盘转动的方向及方向盘转动角度信息会传入方向盘角度转化传感器内,然后通过该传感器调整显示模块(140)内提醒的两侧偏移方向以及偏移弧度;车速传感器,其安装在汽车主体(100)发动机输出轴侧面,用于时刻监视汽车主体(100)在行进过程中的速度,同时用于对车速计算;雷达信号发生与接收器,其对称设置在汽车主体(100)前方主灯下方,用于接收车速传感器的信号,同时发射雷达信号来检测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当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信号时,将信号传递给危险警告模块(160);危险警告模块(160),由一个与门电路构成,且与门电路存在三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三个输出端分别与图像处理模块(120)、车速传感器、雷达信号发生和接收器连接,且输出端与显示模块(140)连接,当危险警告模块(160)同时接收到以上三个信号时,会将危险警告信号传递给显示模块(140),实现警告功能;显示模块(140),即车载液晶显示屏,安装在汽车主体(100)内部靠近驾驶室侧面位置处,用于对拍摄模块(110)获取的外部影像接收,其中显示模块(140)还包括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危险警告模块(160)的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图像处理模块,其工作步骤在于:s1:将接收到的图像进行二值化;s2:用自适应阈值算法将图像分成6个区域自动调整图像局部阈值;s3: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整体的阈值进行调整;s4:将图像rgb值转化为hsv值;s5:用深度卷积对图像进行去杂处理;s6:用边缘轮廓提取算法对图像的边缘轮廓进行提取;s7:将提取到的轮廓顶点相连;s8:提取画面中本车前端轮廓线以及车道线;s9:以汽车前端轮廓线为下底边,整个画面的中线为上底边,车道线为两侧边画一个梯形;s10:接收方向盘角度转化传感器的信号,时刻调整梯形的左右两边;s11:将梯形与之前整合修正过的图像叠加;
s12:进行图像直方图均衡化;s13:将画面传递给显示模块(140);s14:当检测到物体轮廓线与梯形轮廓有交点时,将信号传递给危险警告模块(1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8和s9中,首次使用时,需要将汽车主体(100)驾驶到有车道线的地方利用拍摄模块(110)对车道线提取,保证s9中的提醒能够准确绘制成功,后续使用时,该提醒就会自动显示在显示模块(140)屏幕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显示模块(140)还包括视觉显示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画面显示,同时当接收到危险警告模块(160)的信号时会闪烁警告画面;听觉显示模块当接收到危险警告模块(160)的信号时会发出警告的声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显示模块(140)还包括一个由存储卡制作而成的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显示模块中接收到的画面,便于日后查看汽车主体(100)在行驶过程中前方的画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速传感器的车速等级为:当车速大于0km/h时,将信号传递给雷达信号发生与接收器,使其工作;当车速大于10km/h时,将信号传递给危险警告模块(16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模块(110)剩余两个摄像头分别对称安装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位b柱梁位置处,用于扩大拍摄模块(110)的拍摄范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辆智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检测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主体,用于驾驶员的驾驶;拍摄模块,共有三个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安装在汽车主体靠近挡风玻璃最近的车顶位置处,其中轴线与汽车的中轴线重合,用于获取外部影像,产生视频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其设置在显示模块内,用于对拍摄模块拍摄到的影像分析;通过对图像处理模块、雷达信号发生和接收模块及车速传感器三者的同时判断,比单一传感器的障碍物输出信息更加精确,大大地提高了汽车的感知能力,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能够为汽车环境感知能力提供更精确及可靠的参考依据。及可靠的参考依据。及可靠的参考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应艺豪 吴阳 王秋悦 罗思思 吴蔚 徐丁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太湖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2/5/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