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堆高机支撑装置和堆高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10:28: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堆高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和一种堆高机。


背景技术:

2.堆高机是港口物流环节常见的机械设备之一,常用于集装箱的搬运、堆码等作业。在实际应用中,堆高机的驾驶室多设计成高度可调的结构,以便于改变驾驶室的高度。其中,现有技术的一些堆高机中,驾驶室调节机构采用了相互嵌套的支架和支撑架的结构,并通过底部的液压缸驱动支撑架实现高度调节。然而,在该方案中,驾驶室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过于复杂,加工设计难度大,且需要额外的限位条对支撑架进行限位,当应用到堆高机时,若单独使用受力较为集中,无法对驾驶室进行有效支撑,稳定性差,需要额外装配辅助支撑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堆高机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和一种堆高机。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顶部设有驾驶室安装平台,支撑组件构造为与堆高机的两个车架纵梁滑动连接,且至少部分支撑组件能够沿高度方向滑动;顶升组件,与两个车架纵梁对应设置,顶升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顶升组件构造为驱动至少部分支撑组件滑动,且顶升组件能够对支撑组件进行定位。
5.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板,在车架纵梁的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与对应的一个车架纵梁滑动连接;安装顶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安装顶板的上端面形成驾驶室安装平台。
6.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导轨槽,分别设置于两个车架纵梁的内侧壁上,两个导轨槽均沿高度方向延伸,且每个导轨槽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
7.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板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导轨槽,车架纵梁上与第一支撑板对应的位置设有导轨,导轨槽和导轨均沿高度方向延伸,且每个导轨与对应的一个导轨槽滑动连接。
8.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顶升组件包括:多个顶升油缸,与多个第一支撑板对应设置,顶升油缸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连接,顶升油缸的底部与对应的车架纵梁连接。
9.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顶升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穿设于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上,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顶升油缸的顶部连接。
10.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顶升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每个第一支撑板上与顶升油缸对应的一侧,且第二连接杆与对应的顶升油缸的顶部连接。
11.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顶升组件还包括:多个油缸限位件,分别连接于每个第
一支撑板的侧壁上,油缸限位件套设于对应的顶升油缸的外侧。
1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对应设置,第二支撑板构造为安装堆高机的驾驶室扶梯,在车架纵梁的纵向方向上,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前方,每个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与安装顶板连接,且第二支撑板由上至下逐渐向第一支撑板的前方倾斜;两个滑槽,分别设于两个车架纵梁的外侧,滑槽沿高度方向延伸,且每个第二支撑板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13.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导轨槽上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且多个第二定位孔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定位孔能够通过连接件与任一第二定位孔形成配合,以对第一支撑板进行定位。
14.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加强板,设于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且中间加强板与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堆高机,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架、驾驶室和上述任一项中的堆高机支撑装置,堆高机支撑装置的支撑组件和顶升组件设于车架的车架纵梁上,驾驶室设于支撑组件的顶部;执行机构,连接于车体。
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7.1、堆高机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设计和装配;
18.2、在装配于堆高机时,能够同时对驾驶室起到支撑和高度调节的作用,且能够实现定位,无需额外装配支撑结构和定位结构,有利于降低整体的设计和加工成本;
19.3、受力分布较为均衡,能够从多个不同的位置对驾驶室进行支撑和同步顶升操作,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20.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2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的示意图。
2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2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2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在纵向视角下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2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在纵向视角下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2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在横向视角下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2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板和导轨槽的示意图。
2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
……
)仅用于
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另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堆高机支撑装置1,可以应用于堆高机2。
33.如图1和图2所示,堆高机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组件11和顶升组件12。支撑组件11能够装配于堆高机2,并与堆高机2的两个车架纵梁2111形成滑动连接,以使支撑组件11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相对于车架纵梁2111在高度方向上进行滑动;支撑组件11的顶部设置有驾驶室安装平台110,用于安装驾驶室212,以通过支撑组件11对驾驶室212提供支撑。顶升组件12与堆高机2的两个车架纵梁2111对应设置,并与支撑组件11相连接,以通过顶升组件12驱动支撑组件11的部分结构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进而带动驾驶室212发生位移,实现对驾驶室212的高度调节。同时,顶升组件12能够在任意高度对支撑组件11进行定位,以在高度调节操作结束后实现对驾驶室212的定位。
34.本实施例中的堆高机支撑装置1,能够同时实现对驾驶室212的支撑和高度调节作用,且能够实现定位功能,无需额外装配支撑结构和定位结构,有利于降低整体的设计和加工成本,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设计和装配;能够从多个不同的位置对驾驶室212进行支撑和同步顶升操作,受力分布较为均衡,稳定性更强。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组件11包括第一支撑板111和安装顶板113,其中,第一支撑板111的数量为多个。具体地,在车架纵梁2111的横向方向上,多个第一支撑板111间隔设置,并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2111对应设置,且每个第一支撑板111均与对应的一个车架纵梁2111滑动连接,例如图3中示出的两个第一支撑板111,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2111滑动连接,以能够相对于车架纵梁2111在高度方向上滑动;安装顶板113位于多个第一支撑板111的顶部,并与多个第一支撑板111固定连接;安装顶板113的上端面形成有用于安装驾驶室212的驾驶室安装平台110。
3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组件11还包括多个导轨槽112,多个导轨槽112分别设在两个车架纵梁2111的内侧壁上,每个导轨槽112均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支撑板111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撑板111能够在该导轨槽112内沿高度方向滑动,以利用导轨槽112对第一支撑板111起导向作用,保证滑动方向的准确性,防止发生偏移。需要说明的是,导轨槽112的位置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示出的车架纵梁2111的内侧壁,根据第一支撑板111与车架纵梁2111相对位置不同,导轨槽112也可以
设置在车架纵梁2111的顶部或外侧壁。
37.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板111和导轨槽112的数量均为两个,并在车架纵梁2111的横向方向上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支撑板111与一个导轨槽112滑动配合。其中,导轨槽112朝向车架纵梁2111的内侧的端部可以设置为如图3中示出的部分开口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封闭式结构,以在车架纵梁2111的横向方向对第一支撑板111起限位作用。
3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支撑板111上还设有导轨槽112,导轨槽112具体位于第一支撑板111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对应地,每个车架纵梁2111上还设有导轨2112;导轨2112与导轨槽112对应设置,且均沿高度方向设置;每个车架纵梁2111上的导轨2112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11上的导轨槽112滑动连接,以利用导轨2112与导轨槽112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第一支撑板111相对于车架纵梁2111的滑动,进而调节驾驶室212的高度。具体地,导轨2112的位置不限于图4中示出的车架纵梁2111的内侧壁,根据导轨槽112的位置不同,导轨2112也可以设置在车架纵梁2111的顶部或外侧壁。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顶升组件12包括多个顶升油缸121。顶升油缸121与第一支撑板111对应设置,且每个顶升油缸121的顶部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支撑板111连接,底部与对应的车架纵梁2111连接。当需要对驾驶室212的高度进行调整时,通过顶升油缸121的活塞的伸缩运动,驱动第一支撑板111以及安装顶板113上升或下降,进而实现对驾驶室212的高度调整。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当第一支撑板111的数量为两个时,顶升油缸121的数量可以也设置两个,且顶升油缸121位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11的侧方,例如图3和图5中示出的第一支撑板111的外侧。当然,每个第一支撑板111也可以对应设置多个顶升油缸121,以增大驱动力。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顶升组件12还包括穿设于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一连接杆122。第一连接杆122沿车架纵梁2111的横向方向设置,并穿设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111中;第一连接杆122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第一支撑板111的外侧,并与对应的顶升油缸121的顶部连接。当两侧的顶升油缸121进行伸缩运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122传递动力,驱动两侧的第一支撑板111在高度方向上运动。其中,第一连接杆122的受力分布较为均衡,能够使支撑组件11的两侧实现同步运动,有利于增强稳定性。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顶升组件12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1的第二连接杆123。第二连接杆123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第一支撑板111上与顶升油缸121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第二连接杆123;第二连接杆123与第一支撑板111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23与对应的顶升油缸121的顶部相连接。例如图6中的示例,当第一支撑板111和顶升油缸121的数量均为两个时,第二连接杆123的数量也为两个。当两侧的顶升油缸121进行伸缩运动时,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杆123传递动力,驱动两侧的第一支撑板111在高度方向上运动。其中,多个第二连接杆123能够同时向支撑组件11传递动力,受力分布较为均衡,能够使支撑组件11的两侧实现同步运动,有利于增强稳定性。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或图6所示,顶升组件12还包括油缸限位件124。油缸限位件124的数量为多个,具体与顶升油缸121的数量相匹配。油缸限位件124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1的侧壁上,并与顶升油缸121位于同一侧;油缸限位件124套设在顶升油缸121上,以对顶升油缸121进行径向限位。例如,油缸限位件124可以设置有与顶升油缸121的径向尺寸向匹配的通孔,在安装时,顶升油缸121穿过油缸限位件124上的通孔后,在
进行连接固定。当然,油缸限位件124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给出的示例,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对顶升油缸121起径向限位作用的结构,例如卡箍结构、钩形结构等。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支撑组件11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114和两个滑槽115。两个第二支撑板114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2111相对应,且在车架纵梁2111的纵向方向上,两个第二支撑板114均位于第一支撑板111的前方,以用于安装堆高机2的驾驶室扶梯。具体地,第二支撑板114的顶部均与安装顶板113相连接,底部分别延伸至对应的车架纵梁2111的外侧;两个滑槽115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114对应设置,并位于两个车架纵梁2111的外侧;第二支撑板114由上至下逐渐向第一支撑板111的前方倾斜,以使驾驶室扶梯呈倾斜状,以便于驾驶人员上下梯;滑槽115沿高度方向设置,每个第二支撑板114的底部与对应的一个滑槽115滑动连接,以在进行驾驶室212高度调节操作时,第二支撑板114能够随安装顶板113同步运动,以实现驾驶室扶梯与驾驶室212的高度相适配。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支撑板11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61,对应地,导轨槽112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162,当支撑板滑动至第一定位孔1161与任一第二定位孔1162对位时,可以通过连接件1163(例如销轴)穿设于第一定位孔1161和第二定位孔1162中,实现对第一支撑板111的定位。例如,图8中的示例,第一定位孔1161为一排(包含两个第一定位孔1161),第二定位孔1162为两排(每排包含两个第二定位孔1162)。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孔1161、第二定位孔1162和连接件1163,可以在顶升油缸121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套机械定位系统,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增强支撑组件11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在顶升油缸121发生故障(例如漏油)或意外情况时,利用机械定位使驾驶室212仍然能够保持稳定,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组件11还包括中间加强板117。中间加强板117设置在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111之间,并与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111固定连接,以进一步增强支撑组件11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其中,中间加强板11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需要说明的是,中间加强板117上还可以设置有连接结构,以作为散热器安装板,用于安装堆高机2的散热器。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堆高机支撑装置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堆高机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组件11和顶升组件12。
47.如图2、图5和图9所示,支撑组件11包括第一支撑板111、导轨槽112、安装顶板113、第二支撑板114、滑槽115和中间加强板117,顶升组件12包括顶升油缸121、第一连接杆122和油缸限位件124。第一支撑板111、导轨槽112和第二支撑板114的数量均为两个,顶升油缸121和油缸限位件124的数量也均为两个。
48.具体地,在车架纵梁2111的横向方向上,两个第一支撑板111间隔设置,并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2111对应设置;两个导轨槽112分别设在两个车架纵梁2111的内侧壁上,每个导轨槽112均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板111滑动连接。安装顶板113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111的顶部,并与两个第一支撑板111固定连接;安装顶板113的上端面形成有用于安装驾驶室212的驾驶室安装平台110。中间加强板117设置在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板111之间,并与两个第一支撑板111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板114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2111相对应,且在车架纵梁2111的纵向方向上,两个第二支撑板114均位于第一支撑板111的前方,以用于安装堆高机2的驾驶室扶梯。第二支撑板114的顶部均与安装顶板113相连接,底
部分别延伸至对应的车架纵梁2111的外侧;两个滑槽115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114对应设置,并位于两个车架纵梁2111的外侧;第二支撑板114由上至下逐渐向第一支撑板111的前方倾斜,以使驾驶室扶梯呈倾斜状,以便于驾驶人员上下梯;滑槽115沿高度方向设置,每个第二支撑板114的底部与对应的一个滑槽115滑动连接。
49.两个顶升油缸121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111对应设置,并位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11的外侧。第一连接杆122沿车架纵梁2111的横向方向设置,并穿设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111中;第一连接杆122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第一支撑板111的外侧,并与对应的顶升油缸121的顶部连接。两个油缸限位件12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板111的侧壁上,并与对应的顶升油缸121位于同一侧;油缸限位件124套设在顶升油缸121上,以对顶升油缸121进行径向限位。例如,油缸限位件124可以设置有与顶升油缸121的径向尺寸向匹配的通孔,在安装时,顶升油缸121穿过油缸限位件124上的通孔后,在进行连接固定。
50.当两侧的顶升油缸121进行伸缩运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122传递动力,驱动两侧的第一支撑板111在高度方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安装顶板113以及驾驶室212发生位移,实现驾驶室212的高度调节操作。与此同时,第二支撑板114随安装顶板113同步运动,以实现驾驶室扶梯与驾驶室212的高度相适配。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堆高机2,如图1和图2所示,堆高机2包括车体21和执行机构22。
52.车体21包括车架211、驾驶室212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堆高机支撑装置1。堆高机支撑装置1设置在车架211上,具体地,堆高机支撑装置1的支撑组件11和顶升组件12设置在车架211的车架纵梁2111上,且支撑组件11与车架纵梁2111滑动连,驾驶室212设置在支撑组件11的顶部,以通过支撑组件11对驾驶室212提供支撑。其中,顶升组件12与支撑组件11相连接,并能够驱动至少部分支撑组件11相对于车架纵梁2111在高度方向上进行滑动,进而带动驾驶室212在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实现对驾驶室212的高度调节操作;当驾驶室212调节至目标高度后,能够通过顶升组件12对驾驶室212进行定位,以使驾驶室212保持稳定。执行机构22连接于车体21,用于对集装箱等物品进行搬运、堆码等作业。其中,执行机构22可以设置在车体21的前方,以便于操作。
53.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堆高机2还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堆高机支撑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5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55.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56.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和设备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方案。
57.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5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