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纳米银溶液制备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4:23: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银溶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溶液制备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纳米银溶液具有强效杀菌的作用且不产生抗药性,因而纳米银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医疗、纺织、生态环境等领域。
3.在纳米银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硝酸银溶液加热至沸腾后才开始加入还原剂与包覆剂进行混合搅拌,而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人工配合进行监控,不能够自动的控制还原剂与包覆剂的添加,影响纳米银溶液的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银溶液制备用混合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有效利用资源,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6.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银溶液制备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且混合罐的外表面开设有注入口,所述混合罐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混合罐的内部连通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连通有注液机构,所述混合罐的内部设置有分流器;
9.所述注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合罐上表面的壳体,且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扇叶,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穿透过混合罐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其内部,且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搅拌桨。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环形结构,且限位槽倾斜环绕开设在,转盘的表面,并且限位槽的最低处开设有通孔。
12.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上方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配合,且注液管的上端穿透过空腔的顶面并延伸至外部,并且注液管的下端包覆有缓冲橡胶。
13.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器的内部为中空,所述分流器的内部连通有接收管,且分流器的内部底面为梯形圆台结构,所述分流器的下表面连通有多组分流管。
14.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管的上端穿透过混合罐的内部顶面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且接收管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注液管的直径。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注液机构,进而在制备纳米银溶液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加热产生的蒸气作为动力源,而且能够控制还原剂与包覆剂间歇的加入,实现节约资源,加快制备效率的目的。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流器和分流管,进而使得加入的还原剂与包覆剂能够分成多股加入硝酸银溶液中,进而增加接触面积,便于快速混合。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液机构剖面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剖面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25.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混合罐;101、注入口;2、电机;201、搅拌桨;3、导向管;4、注液机构;401、壳体;402、空腔;403、转盘;404、扇叶;405、限位槽;406、通孔;407、注液管;5、分流器;501、接收管;6、分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8.实施例:一种纳米银溶液制备用混合装置,参照附图1-附图5,包括混合罐1,便于纳米银溶液的制备,且混合罐1的外表面开设有注入口101,便于硝酸银溶液的注入,混合罐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2,为搅拌提供动力源,电机2的输出轴的一端穿透过混合罐1的下表面并延伸至其内部,且电机2的输出轴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搅拌桨201,在纳米银溶液制备的过程中,通过电机2的启动,进而带动搅拌桨201进行旋转,开始进行搅拌,在混合罐1的内部连通有导向管3,通过设置导向管3,进而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气能够通过导向管3的引导来驱动注液机构4,导向管3的一端连通有注液机构4,该注液机构4采用蒸气作为动力源,用于控制还原剂与包覆剂的间歇性加入,进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混合罐1的内部设置有分流器5,便于将加入的还原剂与包覆剂分成多股,加快混合的效率;
29.注液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合罐1上表面的壳体401,用于保护内部零件,且确保加入的还原剂与包覆剂不会被污染;且壳体40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02,便于转盘403的安装与旋转。空腔40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盘403,转盘40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扇叶404,在
导向管3将蒸气引出并进入壳体401内部时,会吹动扇叶404带动转盘403开始转动。转盘403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05,限位槽405倾斜环绕开设在转盘403的表面,且限位槽405的最低处开设有通孔406,在转盘403开始转动时,通孔406也开始转动,当通孔406的位置转动到注液管407的下方时,注液管407被完全打开,还原剂和包覆剂会通过通孔406进入到接收管501的内部,当通孔406与注液管407分离时,注液管407的下端会与限位槽405进行接触,同时在转盘403转动过程中,注液管407流出的还原剂与包覆剂会沿着限位槽405流向通孔406。通孔406的上方设置有注液管407,注液管407的外表面与限位槽405的内壁滑动配合,且注液管407的上端穿透过空腔402的顶面并延伸至外部,并且注液管407的下端包覆有缓冲橡胶,通过设置注液管407,用于注入还原剂和包覆剂,而设置缓冲橡胶,真是防止限位槽405对注液管407产生磨损,同时能够有效密封注液管407。
30.分流器5的内部为中空,分流器5的内部连通有接收管501,且分流器5的内部底面为梯形圆台结构,当还原剂与包覆剂通过接收管501进入到分流器5的内部后,会在分流器5的内部底面的作用下向四周流动,进而通过多组分流管6进入到硝酸银的溶液中,接收管501的上端穿透过混合罐1的内部顶面并延伸至空腔402的内部,且接收管501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注液管407的直径,便于更好的接收还原剂与包覆剂,减少浪费;分流器5的下表面连通有多组分流管6,便于将还原剂与包覆剂分成多股加入,增加混合的速率,提高制备效率。
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