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冷却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4-16 14:52: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机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促使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以井喷式的速度快速发展,我国数据中心经历了从楼宇式、仓储式到模块化的发展阶段,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着建设周期长、能耗高、运维困难等瓶颈问题,为了应对这些市场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对数据中心提出了快速交付、灵活配置及可快速扩展的新要求。
3.在数据中心巨大的耗电量中,有近半由空调制冷产生,提高冷却效率、大幅降低制冷能耗,才能够做到节约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当前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高能耗,特别是近年的“复合蒸发冷却技术”更是在业界内广受关注。根据数据中心的全天候运行的特点,数据中心用空调机组采用复合蒸发冷却技术,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以自然冷却为主,机械制冷为辅。而在自然冷却与机械制冷间切换时如何保持稳定制冷,以使数据中心稳定运转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模式切换时能够保持稳定制冷,以使数据中心稳定运转的冷却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应用于复合蒸发冷却系统,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冷却板换模块和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用于提供冷冻水,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冷却板换模块用于在不同冷却模式下对所述冷冻水进冷却;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上设置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用于控制第一通断关系和第二通断关系,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之间的通断关系,所述第二通断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冷却板换模块之间的通断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6.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
7.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
8.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
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控制装置,应用于复合蒸发冷却系统,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冷却板换模块和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用于提供冷冻水,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冷却板换模块用于在不同冷却模式下对所述冷冻水进冷却;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上设置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用于控制第一通断关系和第二
通断关系,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之间的通断关系,所述第二通断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冷却板换模块之间的通断关系;所述装置包括:
1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
11.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
12.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
13.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14.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
15.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
16.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
17.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18.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
19.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
20.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
21.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应用于复合蒸发冷却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本发明通过包含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的阀门控制方案,能够根据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准确的控制多个开关的通断,使得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在模式切换期间能够保持稳定制冷,从而使得数据中心稳定运转。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24.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冷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5.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冷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6.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冷却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27.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中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结构图。该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预冷模块与冷却模块,所述预冷模块包括换热芯体110、预冷喷淋111、预冷风机112以及预冷水接水盘113;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水接水盘114、冷却填料115、冷却喷淋116、第一冷却管道117、冷却风机118、第二冷却管道119、冷却板换模块120以及第三冷却管道121。所述换热芯体110固定于所述预冷水接水盘113上方,所述预冷喷淋111固定于所述换热芯体110上方,所述预冷风机112固定于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外壳、位于所述预冷喷淋111上方;所述冷却填料115固定于所述冷却水接水盘114上方,所述冷却填料115上方固定有所述冷却喷淋116,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固定于所述冷却喷淋116上方,所述冷却风机118固定于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上方;室外空气在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依次经过所述换热芯体110、所述冷却填料115、所述冷却喷淋116、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和所述冷却风机118。
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板换模块120包括冷却水进水口1201与冷却水出水口1202。所述冷却喷淋116通过所述第三冷却管道121的一支与所述冷却水出水口1202连接,所述第三冷却管道121的一支上安装有冷却水泵;所述冷却水接水盘114通过所述第三冷却管道121的另一支与所述冷却水进水口1201连接;所述冷却水泵将冷却水通过与所述冷却水出水口1202连接的第三冷却管道121的一支送入所述冷却喷淋116,并经过所述冷却喷淋116喷淋到所述冷却填料115中,然后回落到所述冷却水接水盘114中,最后经过与所述冷却水进水口1201连接的第三冷却管道121的另一支流回所述冷却板换模块120。通过将冷却水喷淋到所述冷却填料115中,实现对冷却水的冷却。
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19上设置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至少包括第一阀门1191、第二阀门1192、第三阀门1193以及第四阀门1194;所述冷却板换模块120还包括冷冻水进水口1203以与冷冻水出水口1204。所述第一阀门1191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19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阀门1192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19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三阀门1193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板转换模块的冷冻水进水口1203之间,所述第四阀门1194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19和冷却板转换模块的冷冻水出水口1204之间。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19用于提供冷冻水,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进水口与所述多个阀门之间设置有冷冻水泵。
32.所述第一阀门1191与所述第四阀门1194打开,并且所述第二阀门1192与所述第三阀门1193关闭时,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19中的冷却水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的进水口流入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的出水口流回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19,冷冻
水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中与经过所述第一冷却管道117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实现对冷冻水的冷却,此时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的是干模式。
33.所述第一阀门1191与所述第四阀门1194关闭,并且所述第二阀门1192与所述第三阀门1193打开时,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19中的冷却水从所述冷却板换模块120的冷冻水进水口1203流入所述冷却板换模块120、从所述冷却板换模块120的冷冻水出水口1204流回所述第二冷却模块,冷冻水在所述冷却板换模块120中与冷却后的却冷水进行冷热交换,实现对冷冻水的冷却,此时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的是湿模式。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应用于复合蒸发冷却系统,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冷却板换模块和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用于提供冷冻水,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冷却板换模块用于在不同冷却模式下对所述冷冻水进冷却;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上设置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用于控制第一通断关系和第二通断关系,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之间的通断关系,所述第二通断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之间的通断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35.步骤202,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
36.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第一冷却管道117。所述冷却板换模块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板换模块120。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第二冷却管道119。
37.其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干模式和湿模式,所述干模式为由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进行冷热交换,通过空气对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进行冷却,以对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内的冷冻水冷却的模式。所述湿模式是指通过将冷却水添加在冷却填料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回到所述冷却板换模块,然后由所述冷却板换模块进行冷热交换,以对所述冷却板换模块内的冷冻水冷却的模式。所述模式切换信息包括干模式切湿模式的模式切换信息与湿模式切干模式的模式切换信息。
38.步骤204,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
39.步骤206,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
40.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和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控制顺序。所述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是指: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并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之间的通断切换顺序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
41.具体的,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所述通断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之间的通断切换顺序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
42.其中,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是指: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之间的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冷却
板换模块之间的通断关系同时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匹配;例如,若模式切换信息为干模式切湿模式,则与模式切换信息匹配的是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关闭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冷却板换模块打开;若切换模式为湿模式切干模式,则与模式切换信息匹配的是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打开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冷却板换模块关闭。
43.其中,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之间的通断切换顺序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是指:控制第一通断关系涉及的阀门与第二通断关系涉及的阀门之间的通断切换顺序与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
44.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阀门至少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板转换模块的冷冻水进水口之间,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和冷却板转换模块的冷冻水出水口之间;所述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包括:若所述模式切换信息为由所述湿模式切换到所述干模式,则确定阀门控制方案为:先控制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再打开所述第四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
45.其中,所述第一阀门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第一阀门1191。所述第二阀门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第二阀门1192。所述第三阀门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第三阀门1193。所述第四阀门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第四阀门1194。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与第四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则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处于干模式;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一阀门与第四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则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处于湿模式。若所述模式切换信息为湿模式切干模式,则先控制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再打开所述第四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通过先打开第一阀门,能够在湿模式停止运行前便开始运行干模式进行冷却,保证在湿模式停止运行时依旧能够及时制冷,从而避免因直接关闭湿模式而导致的冷却不稳定。
47.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包括: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在延时预设时长后,打开所述第四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
48.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是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并使复合蒸发冷却系统60s后,再打开所述第四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通过运行预设时长后再停止湿模式的运行,能够在湿模式停止运行前便使干模式进行实现冷却目标,保证在湿模式停止运行时依旧能够及时制冷,从而避免因直接关闭湿模式而导致的冷却不稳定。
49.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还包括:若所述模式切换信息为由所述干模式切换到所述湿模式,则确定阀门控制方案为:先控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再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
50.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包括: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
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与第四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则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处于干模式;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一阀门与第四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则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处于湿模式。若所述模式切换信息为干模式切湿模式,则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再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
5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换模块还包括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回水口;所述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若所述进水温度小于预设进水温度,则执行所述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的步骤。
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先获取冷却水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能够预先判断冷却水的温度能否使得冷冻水冷却到目标温度,若冷却水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小于预设进水温度,则说明冷却水足够冷,此时控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完成模式切换。
54.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应用于复合蒸发冷却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本发明通过包含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的阀门控制方案,能够根据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准确的控制多个开关的通断,使得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在模式切换期间能够保持稳定制冷,从而使得数据中心稳定运转。
55.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在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并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以根据阀门控制方案完成模式切换之前,还需要确定干模式与湿模式的最佳切换点,从而准确的进行干模式与湿模式的切换,降低冷却系统的能源消耗。
56.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填料和第一冷却管道,其中,空气在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依次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和所述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确定干模式与湿模式的最佳切换点,包括:
57.步骤302,获取所述空气在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前的进风温度和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所述失能点温度为干模式下无法满足冷却需求的临界点温度。
58.其中,所述冷却填料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填料115。
59.其中,所述干模式是指由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进行冷热交换,通过空气对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进行冷却,以对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内的冷冻水冷却的模式。此模式下,只有冷却风机转动,以使得空气在复合冷却系统中流动。通过调节冷却风机的转速能够调节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空气流速,从而调节冷却温度。
60.其中,所述进风温度是指空气经过预冷模块预冷后、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前的冷却空气温度。所述失能点温度为干模式下无法满足冷却需求的临界点温度,若进风温度大于失能点温度,则说明通过干模式已经不能把第一冷却管道中冷冻水的温度降到目标温度,也就是通过空气冷却(自然冷却)已经不能满足冷却需求。
61.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还包括预冷模块,其中,空气在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依次经过所述预冷模块、所述冷却填料、所述第一冷却管道;所述获取冷却空气在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前的进风温度,包括:获取空气经过所述预冷模块后的出风温度,并将所述预冷模块的出风温度作为所述进风温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预冷模块,能够降低空气进入冷却填料前的温度,从而提升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
6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板换模块,所述冷却板换模块包括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出水口;其中,冷却水在所述湿模式下,通过所述冷却水出水口流入所述冷却填料,并经由所述冷却水进水口流回所述冷却板换模块,所述冷却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冷热交换;所述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包括:获取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与所述冷却水出水口的出水温度;获取与所述湿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根据所述进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和所述预设换热效率确定所述失能点温度。
63.其中,所述冷却板换模块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板换模块120。
64.其中,与所述湿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是指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在湿模式下的冷热交换效率,具体的,是指冷却板换模块的冷热交换效率。
65.其中,湿模式是指通过将冷却水添加在冷却填料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回到所述冷却板换模块,然后由所述冷却板换模块进行冷热交换,以对所述冷却板换模块内的冷冻水冷却的模式。
66.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所述冷却水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以及与所述湿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后,便可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公式为:
[0067][0068]
其中,η1为与湿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t
g1
为冷却水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t
g2
为冷却水出水口的出水温度,t
s1
为失能点温度。
[0069]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干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确定所述失能点温度。所述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进水口的水温、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出水口的水温以及与所述干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根据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进水口的水温、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出水口的水温以及与所述干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确定所述失能点温度。具体的,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公式为:
[0070][0071]
其中,与所述干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是指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在干模式下的冷热交换效率,具体的,是指第一冷却管道的冷热交换效率。
[0072]
其中,η2为与干模式对应的预设换热效率,t
a1
为第一冷却管道的进水口的水温,t
a2
为第一冷却管道的出水口的水温,t
b1
为失能点温度。
[0073]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失能点温度既可以是控制中心按照预设程序实时计算得出的,也可以是用户预设后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
[0074]
步骤304,若所述进风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失能点温度,则获取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和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干模式总功率;所述湿模式总功率是指通过湿模式进行冷却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功率;所述干模式总功率是指通过所述干模式进行冷却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功率。
[0075]
其中,在湿模式下,冷却风机转动使得空气在复合冷却系统中流动,同时冷却水泵将冷却水通过与所述冷却水出水口连接的第三冷却管道的一支送入所述冷却喷淋。通过调节冷却风机的转速能够调节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空气流速、通过冷却水泵调节冷却喷淋的流量,从而调节冷却温度。
[0076]
其中,所述湿模式总功率是指通过湿模式进行冷却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功率,也就是冷却水泵的功率与湿模式下冷却风机的功率之和。
[0077]
其中,所述干模式总功率是指通过所述干模式进行冷却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功率,也就是干模式下冷却风机的功率。
[0078]
其中,获取到空气在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前的进风温度和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后,便可通过比较进风温度与失能点的大小来初步确定使用干模式进行冷却,还是通过湿模式进行冷却。若所述进风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失能点温度,则初步确定使用干模式进行冷却;若所述进风温度大于所述失能点温度,则直接确定使用湿模式进行冷却。
[0079]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进风温度大于所述失能点温度,则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湿模式。
[0080]
其中,在确定运行所述湿模式后,若当前运行的是所述干模式,则需要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具体的是干模式切湿模式的模式切换信息,然后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以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湿模式。
[0081]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风机,其中,空气在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依次经过所述冷却填料、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冷却风机;所述获取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干模式总功率,包括:获取所述干模式下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所述冷却风机的第一转速;将所述冷却风机在所述第一转速下的第一功率作为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干模式总功率。
[0082]
其中,所述冷却风机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中的冷却风机118。
[0083]
其中,在冷却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进风温度对应有不同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越低、风机转速越慢;进风温度越高、风机转速越快。在实际应用中,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储存有预设的进风温度-风机转速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与进风温度匹配的风机转速,提升冷却控制的准确性。
[0084]
其中,在获取到与进风温度对应的第一风机转速后,便可根据风机转速与风机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冷却风机在第一转速下的第一功率。由于干模式下只有冷却风机转动,因此,将冷却风机在所述第一转速下的第一功率作为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干模式总功率。
[0085]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风机,其中,空气在所述复
合蒸发冷却系统依次经过所述冷却填料、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冷却风机;所述获取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包括:获取湿模式下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所述冷却风机的第二转速;根据所述冷却风机在所述第二转速下的第二功率,确定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
[0086]
其中,在冷却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进风温度对应有不同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越低、风机转速越慢;进风温度越高、风机转速越快。在实际应用中,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储存有预设的进风温度-风机转速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应关系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与进风温度匹配的风机转速,提升冷却控制的准确性。
[0087]
其中,在获取到与进风温度对应的第二风机转速后,便可根据风机转速与风机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冷却风机在第二转速下的第二功率,从而根据冷却风机在第二转速下的第二功率,确定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
[0088]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水泵,所述冷却水在所述湿模式下通过所述冷却水泵添加进所述冷却填料,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功率确定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包括:获取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所述冷却水泵的水泵功率;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和所述水泵功率确定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
[0089]
其中,由于湿模式下除了冷却风机转动,还有冷却水泵运转,因此,为了准确计算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还需要获取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所述冷却水泵的水泵功率。可以理解的,复合蒸冷却系统预先储存有进风温度与水泵功率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该关系,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所述冷却水泵的水泵功率,从而将所述第二功率与所述水泵功率确定相加便可确定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
[0090]
步骤306,若所述湿模式总功率小于所述干模式总功率,则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湿模式。
[0091]
其中,若所述湿模式总功率小于所述干模式总功率,则说明在当前进风温度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冷却目标,干模式的耗能大于湿模式的耗能,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湿模式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其中,在确定运行所述湿模式后,若当前运行的是所述干模式,则需要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具体的是干模式切湿模式的模式切换信息,然后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以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湿模式。
[0092]
步骤308,若所述湿模式总功率大于所述干模式总功率,则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干模式。
[0093]
其中,若所述湿模式总功率大于所述干模式总功率,则说明在当前进风温度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冷却目标,湿模式的耗能大于干模式的耗能,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干模式,更加节能。
[0094]
其中,在确定运行所述干模式后,若当前运行的是所述湿模式,则需要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具体的是湿模式切干模式的模式切换信息,然后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以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干模式。
[0095]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比较所述空气在经过冷却填料前的进风温度和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能够准确判断干模式能否满足当前的冷却需求,从而准确的进
行干模式与湿模式的切换,降低冷却系统的能源消耗。通过进一步判断干模式总功率与湿模式总功率的大小,能够在满足当前冷却需求的前提下筛选出耗能更加低的工作模式,进一步保证冷却系统的低耗能运行,从而使数据中心总运行成本降至最低。
[0096]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控制装置,应用于复合蒸发冷却系统,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冷却板换模块和第二冷却管道,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用于提供冷冻水,所述第一冷却管道和所述冷却板换模块用于在不同冷却模式下对所述冷冻水进冷却;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上设置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用于控制第一通断关系和第二通断关系,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之间的通断关系,所述第二通断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与所述冷却板换模块之间的通断关系;所述装置包括:
[0097]
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
[0098]
确定模块404,用于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
[0099]
控制模块406,用于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
[0100]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一种冷却控制装置、或与一种冷却控制装置连接的终端或服务器。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一种冷却控制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一种冷却控制方法。网络接口用于与外接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0101]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虚拟内容信息批量推送装置的各个程序模板。比如,获取模块402,确定模块404,控制模块406。
[0102]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按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控制顺序,在到达各个阀门的通断控制顺序时,根据各个阀门的通断状态控制各个阀门。
[010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包括:若所述模式切换信息为由所述湿模式切换到所述干模式,则确定阀门控制方案为:先控制打
开所述第一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再打开所述第四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
[010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包括: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在延时预设时长后,打开所述第四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
[010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还包括:若所述模式切换信息为由所述干模式切换到所述湿模式,则确定阀门控制方案为:先控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再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
[010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包括: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
[010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换模块还包括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回水口;所述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若所述进水温度小于预设进水温度,则执行所述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的步骤。
[010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填料,其中,空气在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依次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和所述第一冷却管道;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干模式和湿模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获取所述空气在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前的进风温度和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所述失能点温度为干模式下无法满足冷却需求的临界点温度;若所述进风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失能点温度,则获取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和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干模式总功率;所述湿模式总功率是指通过湿模式进行冷却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功率;所述干模式总功率是指通过所述干模式进行冷却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功率;若所述湿模式总功率小于所述干模式总功率,则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湿模式;若所述湿模式总功率大于所述干模式总功率,则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干模式。
[0109]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模式切换信息;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所述阀门控制方案包括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其中,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控制顺序用于使所述第一通断关系和所述第二通断关系与模式切换后的运行模式相匹配;按所述多个阀门的通断控制顺序,在到达各个阀门的通断控制顺序时,根据各个阀门的通断状态控制各个阀门。
[0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包括:若所述模式切换信息为由所述湿模式切换到所述干模式,则确定阀门控制方案为:先控制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再打开所述第四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
[01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包括: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在延时预设时长后,打开所述第四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
[01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模式切换信息相匹配的阀门控制方案,还包括:若所述模式切换信息为由所述干模式切换到所述湿模式,则确定阀门控制方案为:先控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再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
[011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阀门控制方案控制各个阀门的通断,包括:关闭所
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
[01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换模块还包括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回水口;所述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若所述进水温度小于预设进水温度,则执行所述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的步骤。
[011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填料,其中,空气在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依次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和所述第一冷却管道;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包括干模式和湿模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获取所述空气在经过所述冷却填料前的进风温度和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失能点温度;所述失能点温度为干模式下无法满足冷却需求的临界点温度;若所述进风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失能点温度,则获取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湿模式总功率和与所述进风温度对应的干模式总功率;所述湿模式总功率是指通过湿模式进行冷却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功率;所述干模式总功率是指通过所述干模式进行冷却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的功率;若所述湿模式总功率小于所述干模式总功率,则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湿模式;若所述湿模式总功率大于所述干模式总功率,则控制所述复合蒸发冷却系统运行所述干模式。
[011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0117]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18]
以上该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