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站仪保护罩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14:44: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全站仪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站仪保护罩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全国出现了大量的大坝、边坡、隧道、桥梁和超高 层建筑等大型工程,而在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则是施工测量,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 测量主要通过测量人员使用分散测量技术实现,即使用单体的全站仪和其它测绘仪器的配合 使用来进行测量,通过测量人员现场控制测量设备的打开和关闭实现施工测量。
3.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以及微处理器为一体 的高技术测量仪器,也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和平距)以及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 的测绘仪器系统,其可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 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的全部测量工作,而被广泛 应用于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4.目前,大多数全站仪都配套有升降筒,其作为全站仪的保护罩,在全站仪未使用时,起 到保护全站仪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升降筒多采用人工开闭,这就导致在测量时以及测量完 毕后,均需要工人到现场手动开启或关闭,不仅费时费力,还降低了测量效率,因此,提供 一种全站仪保护罩的自动控制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站仪保护罩的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全站仪保护罩采用人工 开闭所存在的费时费力以及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站仪保护罩的控制装置,包括:保护罩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主 控模块,其中,所述保护罩控制模块包括保护罩开启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罩关闭驱动电路;
8.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有服务器;
9.所述保护罩开启驱动电路以及所述保护罩关闭驱动电路分别包括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一 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出端;
10.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 一端电连接供电电源;
11.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连接电机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中间触点电连接保 护罩驱动电机的控制接口,且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 接地。
12.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发明预先为保护罩配置驱动电机,以进行电力驱动,同时,与 之配套有通信模块以及保护罩控制模块,由此,即可利用通信模块建立与服务器的
通信连接, 从而利用服务器下发保护罩控制指令(如开启或关闭指令),而主控模块在接收到该指令后, 即可输出控制信号至保护罩控制模块,从而利用保护罩控制模块中的两个第一三极管来驱动 第一继电器的开闭,进而实现驱动电机的自动控制,以此来完成保护罩的自动开闭;通过上 述设计,本发明无需使用人工开闭全站仪上的保护罩,不仅省时省力,还提高了测量效率。
1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保护罩控制模块还包括:保护罩位置检测电路,其中,所述 保护罩位置检测电路包括三个光电耦合器;
14.每个光电耦合器中发光源的两引脚之间并联有第二电阻,其中,每个光电耦合器中发光 源的一引脚电连接保护罩位置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每个光电耦合器中发光源的另一引脚通 过第三电阻电连接所述电机供电电源,且所述第二电阻通过一第一双向击穿二极管接地;
15.每个光电耦合器中受光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用于将保护 罩的位置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
16.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三个光电耦合器与保护罩位置检测传感器,可实现保护罩位 置的实时检测,如是否上升到位或下降到位等,由此通过前述设计,可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 保护罩的工作状态,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17.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所述保护罩控制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其中,所 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一电容;
18.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其中,所述 温度传感器安装于保护罩内;
19.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电连接3.3v直流电源,其中,所 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20.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设置温度检测电路,可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握设备的工作温 度,从而防止保护罩内过热而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
2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保护罩控制模块还包括:保护罩风扇驱动电路,其中,所述 保护罩风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保护罩风扇驱动电路的输 出端电连接保护罩风扇的控制接口。
22.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设置保护罩风扇驱动电路,可对保护罩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各 个电子设备进行散热,从而防止设备过热而损坏,由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2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按键检测模块,其中,所述按键检测模块 包括六个检测电路;
24.所述六个检测电路中的每个检测电路分别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一二极管,其 中,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保护罩上的按键接口,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主 控模块的第三输入端,且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电连接3.3v直流电源, 以及通过所述第七电阻电连接3.3v直流电源。
25.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可在装置进行检修时,利用保护罩上的按键手动操作保护罩的锁 定、解锁、开启或关闭,从而判断保护罩是否工作正常,由此,提高了维护的便捷性。
26.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
ac-dc 转换电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以及降压电路;
27.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交流电源,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 第一滤波电路电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通信模 块以及所述主控模块的供电端;
28.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直流电源,且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 保护罩控制模块的供电端。
29.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发明中的驱动电机采用独立的电源,可防止电机启停对控制装 置内各个设备的干扰,由此,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同时,设置两个滤波电路, 可对两个电源进行滤波,从而尽可能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 使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从而保证对各个模块的稳定供电。
3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池供电电路,其中,所述电池供电电路 包括第二双向击穿二极管、第八电阻、第一肖特基二极管以及第二肖特基二极管;
31.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分别电连接电池,所述第 一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保护罩控制模块以及所述保护罩驱动电机的供电端;
32.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还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双向击穿二极管的正极以及第八 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双向击穿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33.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发明还设置有电池供电,由此,即可组成一用一备的供电机制, 从而保证对控制装置的不间断供电,同时,电路中的第二双向击穿二极管还可抑制瞬间过电 压,即当电路瞬间出现浪涌脉冲电压时,双向击穿二极管能迅速齐纳击穿,由高阻状态变为低 阻状态,对浪涌电压进行分流和箝位,从而保护电路中各元件不被瞬间浪涌脉冲电压损坏,由 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3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机电压检测电路以及 主供电电压检测电路;
35.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端电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电机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端电连 接所述直流电源,所述主供电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端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且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机电压检测电路以及所述主供电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 别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四输入端。
36.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设置前述各个电压检测电路,能够实时检测各个电源的电压, 从而在电池电压过低、电机电压过低和/或主供电电压过低时能够利用通信模块将电压数据 传输至服务器,从而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维护。
37.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模块 的输入端电连接全站仪,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五输入端,用 于接收全站仪的测量数据。
38.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发明利用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全站仪的测量数据,并通过通信模 块上传至服务器,由此,可实现全站仪中测量数据的实时上传,且无需布置传输线缆,不仅 降低了测量成本以及工人的工作强度,还有效解决了布线所带来的距离以及使用环境限制的 问题,增加了全站仪使用的便捷性。
3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工作指示模块,其中,所述工作指示模块 包括信号强度指示电路、按键控制电路以及设备状态指示电路;
40.所述信号强度指示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所述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
41.所述设备状态指示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用于进行所述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指 示;
42.所述按键控制电路包括一复位按键,其中,所述复位按键在按下时,用于将所述控制装 置恢复出厂设置。
43.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设置工作指示模块,可实现装置工作状态的实时指示,从而 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装置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进行及时维修;由此,进一步的 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44.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全站仪保护罩的控制装置的系统框图;
4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全站仪保护罩的控制装置与服务器连接架构示意图;
46.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罩控制模块的具体电路图;
47.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主控模块的io引脚的具体电路图;
48.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主控模块的io引脚的连接电路图;
49.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主控模块的供电电路图;
50.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芯片的具体电路图;
51.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52.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罩位置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53.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54.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检测模块的具体电路图;
55.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滤波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56.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滤波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57.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降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58.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池供电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59.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60.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电机电压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61.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主供电电压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62.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接收模块的具体电路图;
63.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信号强度指示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64.图21是本发明提供的设备状态指示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65.图22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6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 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
开的特定 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 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67.实施例
6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站仪保护罩的控制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 各个全站仪上升降筒(保护罩)的远程控制,该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指令, 并基于该控制指令实现保护罩驱动电机的自动控制,以此来完成保护罩的上升、下降以及停 止,由此,该控制装置的使用,实现了全站仪上保护罩的自动控制,不仅省时省力,还提高 了测量效率,适用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69.参见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站仪保护罩的控制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保护罩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主控模块,其中,在具体应用时,参见图2所示,所述主控 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有服务器,而服务器则通信连接有各个客户端,由此,主控 模块即可利用通信模块接收各个客户端下发的控制指令,以便基于该控制指令实现保护罩的 自动控制。
70.同时,本实施例为全站仪的保护罩配置有驱动电机,即利用驱动电机来驱动保护罩开启 或关闭,因此,本实施例只需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即可完成保护罩的远程控制。
71.可选的,在具体应用时,举例所述保护罩控制模块包括保护罩开启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罩 关闭驱动电路,以便实现保护罩的开启和关闭,参见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保护罩 开启驱动电路以及所述保护罩关闭驱动电路可以但不限于分别包括第一继电器(图3中的k2 和k3)以及第一三极管(图3中的q8和q9),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 (图3中的r77和r83)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 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即图3中第一继电器的第5管脚),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图 3中第一继电器的第4管脚)的另一端电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图3 中第一继电器的第3管脚)电连接电机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中间触点(图3中第一 继电器的第1管脚)电连接保护罩驱动电机的控制接口,且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图 3中第一继电器的第2管脚)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接地。
72.由此通过前述对两个驱动电路的详细电路阐述,主控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即可向 第一三极管输出高低电平信号,从而导通或截止第一三极管,进而使第一继电器得电或失电, 由此,即可控制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实现保护罩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
73.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可在前述两驱动电路中设置保护元器件,以起到电路保护作用, 参见图3所示,如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并联电阻(即图3中的电阻r80和r84), 以此来保护第一三极管,从而在输入电压时,保证第一三极管可靠截止;同时,还可在第一 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一二极管(图3中的二极管d43和d44)来保护继电器,从而防止继 电器损坏以及避免击穿与继电器连接的元器件。
74.同时,在具体实施时,可将本控制装置集成在控制盒中,并与全站仪配套安装,从而在 实现全站仪保护罩自动控制的同时提高安装的便捷性。
75.参见图4~8所示,下述提供前述控制装置中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
76.首先,在具体应用时,举例主控模块可以但不限于采用stm32f745vet6型控制芯片及其 外围电路,具体电路图可参见图4、图5和图6所示;当然,主控模块的外围电路则可以
但 不限于包括:晶振、复位、时钟以及只读存储器电路等等,其为主控模块的必要外围电路, 在此不多加赘述,且主控模块与前述两驱动电路的具体连接电路图可参见图5、图4和图3 所示。
77.其次,在具体实施时,举例4g通信模块采用ec2x_eg2x-g型4g通信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其具体电路图可参见图7所示,当然,该4g通信芯片的外围电路则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供电 电路以及电平转换电路,其中,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5v直流电源,供电单元的输出端 输出3.8v直流电压,分别电连接4g通信芯片的第一供电端以及电平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而 电平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则输出1.8v直流电压,电连接4g通信芯片的第二供电端。
78.最后,参见图7和图8所示,具体应用时,举例前述4g通信芯片的供电电路可以但不 限于使用mic29302wu-tr型低压差稳压芯片及其外围电路,而举例电平转换电路则可以但不 限于为txb0108pwr型电平转换芯片。
79.由此通过前述对控制装置的详细阐述,本发明能够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指令,并基于 该控制指令实现保护罩驱动电机的自动控制,以此来完成保护罩的上升、下降以及停止,由 此,本发明实现了全站仪上保护罩的自动控制,不仅省时省力,还提高了测量效率。
80.参见图3、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第二方面在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为保护罩 控制模块提供更为丰富的外围电路,以进一步提高对保护罩的控制功能,具体设置如下:
81.首先,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保护罩位置检测电路,以此来实时检测保护罩的位置,从而将 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服务器下发至各客户端,以便工作人员得知保护罩的运行状态。
82.具体应用时,举例保护罩位置检测电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三个光电耦合器,且同时在全 站仪上安装保护罩位置检测传感器,如利用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实现位置检测;参见 图9所示,其中,三个光电耦合器中的每个光电耦合器中发光源的两引脚之间并联有第二电 阻(图9中的r49、r50以及r65),每个光电耦合器中发光源的一引脚电连接保护罩位置检 测传感器的输出端(即与图9中的p13连接),每个光电耦合器中发光源的另一引脚通过第 三电阻(即图9中的r78、r81以及r85)电连接所述电机供电电源,所述第二电阻通过一第 一双向击穿二极管(图9中的d50-d52)接地,且每个光电耦合器中受光器的输出端分别电 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用于将保护罩的位置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
83.前述保护罩位置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保护罩上升、下降或停止 在指定位置时,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传输至光电耦合器中,从而点亮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源, 以此接通光电耦合中受光器,从而输出电信号至主控模块,而输出的信号则为位置信号;在 本实施例中,举例可设置三个位置检测点,如上升指定位、下降指定位以及中间停止位,即 实现保护罩的三个位置检测;同时,还可将位置状态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服务器,从而在各 个客户端上进行可视化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
84.由此通过前述设计,本发明可实现保护罩位置的实时检测,如是否上升到位或下降到位, 等,其可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保护罩的工作状态,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85.其次,本实施例还设置有温度检测电路,以便实时检测保护罩内的温度,从而防止保护 罩内温度过高而造成设备烧损,具体应用时,参见图10所示,举例所述温度检测电路
可以 但不限于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四电阻(图10中的r31)的 一端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图10中的u10,当然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保护罩内)的输出端以 及所述第五电阻(图10中的r29)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图 10中的c51)的一端分别电连接3.3v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且所述第四 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由此,可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握设备的工 作温度,从而防止保护罩内过热而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当然,还可在客户端设置声光 报警器,从而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进行声光报警,以便提示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 施。
86.最后,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保护罩风扇驱动电路,以便驱动保护罩内的风扇进行散热,其 可以和前述温度检测电路配合工作,在温度达到阈值时,开启风扇进行散热;当然,也可在 驱动电机一工作时,进行散热,其具体的驱动条件,可根据实际使用而设定;参见图3所示, 在具体应用时,举例保护罩风扇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k4以及第二三极管q10,其具体连 接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前述保护罩开启驱动电路一致,于此不多加赘述;由此通过前述设计, 即可控制风扇对保护罩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各个电子设备进行散热,从而防止设备过热而损 坏,由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87.参见图11~22所示,本实施例第三方面在前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对该控 制装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保证对整个装置的供电,以及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和功能性。
88.首先,为本控制装置提供一种供电模块,在具体应用时,举例该供电模块可以但不限于 包括ac-dc转换电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以及降压电路,其中,220v交流电源通 过ac-dc转换电路变为220v直流电源(图12中的p9作为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接口),然 后再经过第一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后输出至降压单元降压为各个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最后再 输出至各个模块的供电端,从而完成对各模块的供电,即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 接交流电源,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电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 入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主控模块的供电端,为前述 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供电。
89.可选的,举例ac-dc转换电路可以但不限于me8113ad7g型ad-dc电源转换芯片及其外 围电路,同时举例第一滤波电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电阻r58、二极管d36、双向击穿二极管 d37以及多个相互并联的电容(图12中的c56-c60),其具体电路可参见图12所示,由此, 利用电阻以及多个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可尽可能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 其直流成分,使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从而保证对各个模块的稳定 供电,同时,电路中的双向击穿二极管还可抑制瞬间过电压,即当电路瞬间出现浪涌脉冲电 压时,双向击穿二极管能迅速齐纳击穿,由高阻状态变为低阻状态,对浪涌电压进行分流和箝 位,从而保护电路中各元件不被瞬间浪涌脉冲电压损坏,进而提高整个电路工作的安全性。
90.具体实施时,举例降压电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xl4015e1型开关降压型dc-dc转换芯片 以及ams1117-3.3型正向低压降稳压芯片,其中,xl4015e1型开关降压型dc-dc转换芯片将 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降压为5v,为通信模块中的供电电路供电,而ams1117-3.3型正向 低压降稳压芯片则将5v直流电压降压为3.3v,为前述主控模块供电,同时,降压单
元的具 体电路图可参见图14所示。
91.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一直流电源,其作为独立电源为驱动电机供电,以便 防止电机启停对控制装置内各个设备的干扰;参见图13所示,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 电连接直流电源,且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保护罩控制模块的供电端;在本 实施例中,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则为电机供电电源,而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则为前 述供电电源。
9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与第一滤波电路结构相同,其原理不再赘述, 其具体电路图可参见图13所示。
93.同时,在具体应用时,为保证为本控制装置的不间断供电,本实施例还设置有电池供电 电路,参见图15所示,所述电池供电电路包括第二双向击穿二极管d35、第八电阻r57、第 一肖特基二极管d33以及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34,前述各个器件的连接结构为:
94.参见图15所示,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33的正极和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3的正极 分别电连接电池,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33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即 xl4015e1型开关降压型dc-dc转换芯片的第5管脚),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34的负极电 连接所述保护罩控制模块(即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以及所述保护罩驱动电机的供电端,所 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33的正极还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双向击穿二极管d35的正极以及第八 电阻r57的一端,所述第二双向击穿二极管d35的负极以及第八电阻r57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由此,即可组成一用一备的供电机制,以在交流电源(即市电)断电时,能够使用电池进行 供电,从而保证整个控制装置的不间断供电,当然,电路中的第二双向击穿二极管d35所起 的作用可参见前述电池供电电路,于此不多加赘述。
95.其次,在具体应用时,本实施例还设置有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机电压检测电路以及主 供电电压检测电路,以便进行电池电压、电机电压以及装置主供电电压的实时监测,即所述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端电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电机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端电连接所述直 流电源,所述主供电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端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电 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机电压检测电路以及所述主供电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的第四输入端;由此,可将检测到的电压数据实时传输至服务器,从而在电池 电压过低、电机电压过低和/或主供电电压过低时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维护,以便提高对 装置的保障能力。
96.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机电压检测电路以及主供电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 结构相同,下述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为例,进行详细电路的阐述:
97.参见图16所示,举例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二二极管d11、第三二极 管d8、电阻r32、电阻r33以及电容c54,其中,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作为电池电压检测电 路的检测端,电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第二二极管d1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32的一端,电 阻r32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电容c54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8的正极以及电阻r33的一端, 同时,第三二极管d8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也就是电连接3.3v直流电 压),电容c54和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且电阻r32的另一端还作为电池电压检测电 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由此,通过电阻r3即可对电池进行电压采样,并将采 样电压信号传输至主控模块,最后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服务器,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及时查看。
98.同理,电机电压检测电路以及主供电电压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原理与前述电池电
压检测 电路相同,于此不多加赘述,二者的具体电路图可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
99.最后,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还设置有按键检测模块,以便在装置维护时,通过按键 检测模块实现驱动电机的手动检测,其中,所述按键检测模块包括六个检测电路,参见图11 所示,所述六个检测电路中的每个检测电路分别包括第六电阻(图11中的r71、r73、r75、 r89、r90以及r91)、第七电阻(图11中的r66、r68、r70、r72、r74以及r76)以及第一 二极管(图11中的d31、d32以及d46-d49),其中,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保护罩上的 按键接口(在保护罩上设置有检测按键,用于进行驱动电机的锁定、解锁以及工作控制), 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输入端,且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 述第一二极管电连接3.3v直流电源,以及通过所述第七电阻电连接3.3v直流电源;通过前 述设计,本发明可在装置进行检修时,利用保护罩上的按键手动操作保护罩的锁定、解锁、 开启或关闭,从而判断保护罩是否工作正常,由此,提高了维护的便捷性。
100.另外,在具体应用时,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多个功能电路,以提高装置整体使用的便捷性。
101.例如,设置有数据接收模块,以便接收全站仪上的测量数据,并利用通信模块上传至服 务器,从而完成测量数据的实时上传,即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全站仪,所述数 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五输入端,用于接收全站仪的测量数据;由此, 全站仪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需布置传输线缆,不仅降低了测量成本以及工人的工作强度,还 有效解决了布线所带来的距离以及使用环境限制的问题,增加了全站仪使用的便捷性。
102.可选的,举例数据接收模块可以但不限于采用rs485/rs232隔离收发器,其具体电路图 参见图19所示,即采用rsm3485echt型芯片和nc_rsm232型芯片,以rsm3485echt型芯片 为例,其第8和第9管脚作为输入端,电连接全站仪的数据传输接口,当然,两个管脚之间 可设置保护元器件,如图19中的电阻r17、电阻r18以及双向击穿二极管d3-d5,从而达到 对芯片的保护功能;同理,rsm3485echt型芯片的第3和4管脚,则作为输出端,电连接 stm32f429vgt6型处理芯片的第一数据传输端,二者的连接i/o(input/output)引脚可参 见图19、图4和图5,于此不多加赘述。
103.同时,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工作指示模块,以便进行工作状态指示。
104.具体的,举例所述工作指示模块包括信号强度指示电路、按键控制电路以及设备状态指 示电路,参见图20-22所示,所述信号强度指示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即图20中 的d12-d16),用于指示所述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其中,该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所 述通信模块的信号强度,即强度高,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点亮个数越多,反之,则越少;由此, 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信号强度的查看。
105.具体应用时,参见图21所示,举例所述设备状态指示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即 图21中d17-d30),用于进行所述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指示,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指示市 电输入指示、电池输入指示、供电输出指示、风扇运行指示、设备故障指示、保护罩开启指 示、保护罩闭合指示、保护罩上按键锁定指示、保护罩上按键解锁指示、保护罩手动控制指 示、保护罩自动控制指示等等,其具体的指示功能可根据实际使用而具体设定,于此不限定 于前述指示功能。
106.具体应用时,参见图22所示,举例所述按键控制电路包括一复位按键,其中,所述
复 位按键在按下时,用于将所述控制装置恢复出厂设置,当然,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具体设 置该按键的功能,如强制复位、开关机等等。
107.由此通过前述阐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8.(1)本发明实现了全站仪上保护罩的自动控制,不仅省时省力,还提高了测量效率, 适用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109.(2)本发明可实现保护罩位置的实时检测,从而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保护罩的工作状 态,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110.(3)本发明设置有温度检测电路,可实时检测保护罩内的温度,从而可便于工作人员 实时掌握设备的工作温度,以便防止保护罩内过热而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
111.(4)本发明设置有保护罩风扇驱动电路,可对保护罩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各个电子设备 进行散热,从而防止设备过热而损坏,由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112.(5)本发明中的驱动电机采用独立的电源,可防止电机启停对控制装置内各个设备的 干扰。
113.(6)本发明可实现全站仪中测量数据的实时上传,且无需布置传输线缆,不仅降低了 测量成本以及工人的工作强度,还有效解决了布线所带来的距离以及使用环境限制的问题, 增加了全站仪使用的便捷性。
11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