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22:15: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数控机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但是数控机床上料过程中,多是通过人工手动将工件抬至机床的卡盘处进行固定,故用于数控机床的上料装置因此而诞生。
3.由于传统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上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调节工件的高度和工件的位置,从而导致上料效率低,同时传统的装置不具有可以带动装置进行移动的机构,从而导致装置的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上料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槽的内腔设有升降机构,且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滚动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握把,且两个所述握把为前后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放置板的底部,所述外壳内腔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外壳内腔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腔,且所述齿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外壳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矩形口,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穿过矩形口的内腔,并与放置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齿条板的右侧啮合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动轴,所述外壳内腔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转柄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与t形杆相匹配的盲孔,所述t形杆的底端插接在其中一个盲孔的内腔,且所述t形杆的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拨片。
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槽的左侧靠近顶部处,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固定槽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贯穿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底部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设有链条,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固定槽内腔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转轴的左端插接在第三轴承的内腔。
11.进一步的,所述链条右侧靠近顶部的前侧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矩形框的前后两侧处均设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均与固定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二滑槽的内腔,所述矩形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与外壳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设置在壳体内腔靠近底部处,所述壳体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且所述竖板靠近壳体底部中心的一侧设有滚轮,所述壳体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活动轴,两个所述活动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相邻的滚轮,并与竖板活动连接,所述横板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相反的的一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壳体内腔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与第三滑块相匹配的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三滑槽的内腔,两个所述第三滑块上均开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的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分别与相邻第三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壳体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杆的顶端穿过通孔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配重块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且所述凸轮位于推板的顶部。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动机构,通过横板、滚轮、活动杆、凸轮、驱动电机、支撑板、滑板、限位杆和第一弹簧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带动装置进行移动以及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后对滚轮收起,从而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和调节机构,通过链条、伺服电机、承重板、活动块、固定板、矩形框、限位板、外壳、连接杆、转动齿轮、齿条板、第二弹簧、t形杆、转柄和转动轴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放置工件的放置板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可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工件与数控机床的卡盘精确对接。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的固定槽矩形右侧视剖面图;
19.图3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b处放大图。
21.图中:1、握把;2、侧板;3、配重块;4、支撑块;5、滚动机构;50、横板;51、滚轮;52、活动杆;53、凸轮;54、驱动电机;55、支撑板;56、滑板;57、限位杆;58、第一弹簧;6、固定槽;7、升降机构;70、链条;71、伺服电机;72、承重板;73、活动块;74、固定板;75、矩形框;76、限位板;8、外壳;9、放置板;10、连接杆;11、转动齿轮;12、齿条板;13、第二弹簧;14、t形杆;15、转柄;16、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槽6,固定槽6的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放置板9,放置板9顶部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放置板9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放置板9的底部设有调节机构,固定槽6的内腔设有升降机构7,且固定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板2,侧板2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握把1,且两个握把1为前后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握住握把1带动装置进行移动,壳体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配重块3,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矩形开口,壳体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且壳体的内腔设有滚动机构5;
26.调节机构包括外壳8,外壳8设置在放置板9的底部,外壳8内腔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齿条板12,齿条板12的右侧啮合有转动齿轮11,转动齿轮11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动轴16,外壳8内腔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转动轴16的底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柄15,外壳8的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t形杆14,转柄15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与t形杆14相匹配的盲孔,t形杆14的底端插接在其中一个盲孔的内腔,且t形杆14的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拨片,便于对转柄15进行固定,从而避免意外使其转动,齿条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外壳8内腔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一
滑槽的内腔,且齿条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外壳8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矩形口,连接杆10的顶端穿过矩形口的内腔,并与放置板9固定连接,便于对放置板9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上料;
27.升降机构7包括承重板72,承重板72固定连接在固定槽6的左侧靠近顶部处,承重板7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71,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固定槽6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传动轴的右端贯穿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底部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设有链条70,链条70右侧靠近顶部的前侧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块73,活动块7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矩形框75,矩形框75的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矩形框75的前后两侧处均设有限位板76,两个限位板76的底部均与固定槽6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且两个限位板7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二滑槽的内腔,矩形框7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4,固定板74的右侧与外壳8固定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70传动连接,第二链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固定槽6内腔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转轴的左端插接在第三轴承的内腔,便于对放置板9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工件的高度进行调节;
28.滚动机构5包括横板50,横板50设置在壳体内腔靠近底部处,壳体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且竖板靠近壳体底部中心的一侧设有滚轮51,壳体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活动轴,两个活动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相邻的滚轮51,并与竖板活动连接,横板50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板56,两个滑板56相反的的一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壳体内腔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与第三滑块相匹配的第三滑槽,两个第三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三滑槽的内腔,两个第三滑块上均开设有穿孔,且穿孔的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57,两个限位杆57的底端分别与相邻第三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57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58,且第一弹簧5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横板5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52,壳体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活动杆52的顶端穿过通孔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推板,配重块3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5,支撑板55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53,且凸轮53位于推板的顶部,便于带动装置进行移动以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对滚轮51进行收起,便于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29.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的过程中,先将待加工工件放在放置板9的顶部,卡槽可提高工件与放置板9之间的稳定性,然后通过外接电源启动伺服电机71,伺服电机71工作的时候其输出轴会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会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由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70传动连接,所以第一链轮转动会带动第二链轮和链条70转动,链条70转动会通过活动块73带动矩形框75在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下向上移动,矩形框75向上移动会通过固定板74带动外壳8和放置板9一起向上移动,当放置板9上升至与数控机床卡盘高度相同时,使伺服电机71停止运行即可,然后通过外接电源启动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工作的时候其输出轴会带动凸轮53转动,当凸轮53转动到与推板接触时会推动推板向下移动,推板向下移动会通过活动杆52带动横板50在滑板56、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的限位下向下移动,同时第一弹簧58也会挤压收缩,横板50向下移动会带动若干个滚轮51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对装置进行移动,装置推动过程中,配重块3可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当待加工工件
处于卡盘的前方时,停止对装置进行移动和再次启动驱动电机54,使其输出轴继续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继续转动会远离推板,从而会使横板50向上移动恢复原位,可以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然后向上移动拨片,拨片向上移动会带动t形杆14向上移动,从而使t形杆14远离其中一个盲孔的内腔,然后转动转柄15,转柄15转动会带动转动轴16转动,转动轴16转动会带动转动齿轮11转动,转动齿轮11转动会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板12在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限位下向卡盘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使待加工工件与机床卡盘进行对接,然后停止转动转柄15,松开拨片,使t形杆14在第二弹簧13弹力的作用下插进入其中一个盲孔的内腔,便于对转柄15进行固定,避免意外使其出现转动。
3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