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2022-04-06 18: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管状带式输送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生产技术以及散料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特点成为了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发展方向。托辊组作为管状带式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多、磨损快、更换频繁成为目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特点。
3.而现有管状带式输送机,仅能通过检测机构检测到托辊是否发生故障,但当检测到有托辊发生故障时,无法对发生故障的托辊进行自动更换,托辊的更换需要人工操作,更换时间长、效率低且工作强度大。
4.而在对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托辊进行更换时,如何简化人工操作、提升更换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在对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托辊进行更换时,能够有效简化人工操作、提升更换效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和更换机构;所述机架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安装架,各所述安装架分别设有同轴布置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设置有托辊组,所述托辊组包括若干个串联的托辊;所述更换机构能够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更换机构包括存储部、第二滑道和驱动部,所述存储部用于存储所述托辊组,所述第二滑道能够连通于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存储部之间以形成更换滑道,所述驱动部能够作用于所述托辊组沿所述更换滑道滑动。
7.当有托辊组的托辊发生故障时,可通过更换机构对该托辊组进行更换。驱动部先驱动第一滑道内发生故障的托辊组沿更换滑道滑动至存储部,然后再驱动存储部的新的托辊组沿更换滑道滑动至第一滑道内,即可完成托辊组的更换。
8.通过在安装架设置第一滑道,并在更换机构设置第二滑道和存储部,通过驱动部驱动托辊组滑动以实现自动更换发生故障的托辊组,无需人工进行更换操作,可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便于提高托辊更换效率。
9.可选地,所述存储部包括小车,所述小车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三滑道,所述第三滑道用于放置所述托辊组,所述小车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滑道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三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连通。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和所述第三滑道均为截面呈c型结构的滑槽。
11.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件和驱动链,所述驱动链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更换滑道滑动,且所述驱动链的端部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与所述托辊组可拆卸连接。
12.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电磁件,所述连接件通电时能够与所述托辊组的端部通过磁力作用连接,并带动所述托辊组沿所述更换滑道滑动,所述连接件断电时可与所述托辊组脱离。
13.可选地,所述托辊组的端部还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托辊组沿滑道滑动。
14.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转轴、扭簧和卡板,所述转轴与所述托辊组的端部固定,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转轴外,所述卡板与所述扭簧的支腿连接,并可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与所述滑道抵接,以限制所述托辊组沿所述滑道滑动;所述连接件处于通电状态时,能够作用于所述卡板绕所述转轴转动至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并使所述卡板与所述滑道脱离。
15.可选地,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各所述托辊是否发生故障。
16.可选地,还包括滑动平台,所述滑动平台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部,并可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更换机构均设于所述滑动平台。
17.可选地,所述托辊组的两端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托辊之间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中间轴,所述托辊的端部套接于所述中间轴外并可绕所述中间轴转动,且所述中间轴能够沿滑道滑动。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是图2的局部仰视图;
21.图4是图1中托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4中a的剖视图;
23.图6是托辊组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连接件与限位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1-图7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6.1-机架,11-安装架,12-第一滑道,13-滑轨,14-卡槽;
27.2-检测机构;
28.3-更换机构,31-存储部,311-小车,312-第三滑道,32-第二滑道,33-驱动部,331-驱动件,332-驱动链,333-连接件;
29.4-托辊组,41-托辊,42-限位件,421-转轴,422-扭簧,423-卡板,43-连接部,431-中间轴,432-压簧,433-卡件,434-滑动件;
30.5-滑动平台,5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如图1所示,该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1、检测机构2和更换机构3,其中,机架1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架11,各安装架11分别设有同轴布置的第一滑道12,该第一滑道12内设有托辊组4,托辊组4包括若干个相互
连接的托辊41。也就是说,托辊组4内,各托辊41依次首尾连接。具体的,安装架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33.检测机构2用于检测各托辊41是否发生故障,并且当检测机构2检测到有托辊组4的托辊41发生故障时,更换机构3可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发生故障的托辊41所在的位置,并对对应的托辊组4进行更换。具体的,检测机构2具备光学、温度等检测能力,对于检测机构2是如何对托辊41是否发生故障进行检测,属于现有技术,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34.具体的,每个托辊组4内托辊41的数量相同,但是对于每个托辊组4内的托辊41数量不做限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托辊组4包括三个托辊41,第一滑道12呈圆弧形结构,三个托辊41沿圆弧形结构布置,并且该圆弧形结构的中心位于其上方,安装架11设置的托辊41的数量可以仅仅是托辊组4内所包含的三个托辊41,还可以包括位于托辊组4上方的托辊41,即安装架11设有多个托辊41,位于下方的三个托辊41形成首尾依次连接的托辊组4,此部分托辊41在使用过程中,为主要受力部件,因此容易发生损坏,当发生损坏时,可通过更换机构3对其更换,相较于将所有的托辊41全部更换的方案来说,能够提高经济性。
35.更换机构3包括存储部31、第二滑道32和驱动部33,其中,存储部31用于存储托辊组4,第二滑道32能够连通于第一滑道12和存储部31之间,并且当存储部31、第二滑道32和第一滑道12依次连通后,能够形成更换滑道,驱动部33能够驱动位于更换滑道内的托辊组4沿更换滑道滑动。如驱动部33先驱动第一滑道12内发生故障的托辊组4沿更换滑道滑动至存储部31,然后再驱动存储部31的新的托辊组4沿更换滑道滑动至第一滑道12内,即可完成托辊组4的更换。
3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状带式输送机,通过在安装架11设置第一滑道12,并在更换机构3设置第二滑道32和存储部31,通过驱动部33驱动托辊组4滑动以实现自动更换发生故障的托辊组4,无需人工进行更换操作,可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便于提高托辊41更换效率。
37.检测机构2够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对各个安装架11的托辊组4的各托辊41进行检测,同时,更换机构3也能够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对各安装架11的托辊组4进行更换。
38.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滑动平台5,检测机构2和更换机构3均设置该滑动平台5,滑动平台5能够相对于机架1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并带动检测机构2和更换机构3同时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或者,还可以将检测机构2和更换机构3设置为相互独立,并可单独相对于机架1移动,而滑动平台5的设置,能够简化整体结构。
39.当然,也可以将滑动平台5单独设置,并可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而将滑动平台5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时,能够简化整体结构,并减少占用空间。
40.机架1的顶部沿方向还设有滑轨13,该滑轨1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组卡槽组,各卡槽组分别与各安装架11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个卡槽组分别包括多个卡槽14。滑动平台5设有能够沿滑轨13滑动的滑轮51,滑动平台5的滑轮51能够分别与卡槽组的各卡槽14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滑轮51能够沿滑轨13滑动至部分位于卡槽14内,以对该滑动平台5的滑动进行限位。
41.详细的讲,每个卡槽组的各卡槽14的位置都是与一个安装架11的位置对应设置的,当滑动平台5的滑轮51沿滑轨13滑动,至各滑轮51分别部分位于同一个卡槽组的各卡槽14内时,该滑动平台5的滑动受阻,说明此时,该滑动平台5带动检测机构2和/或更换机构3
滑动至一个安装架11所在位置,检测机构2可以对该安装架11的托辊41进行检测,若托辊41发生故障,则更换机构3可对该安装架11的托辊组4进行更换,若该安装架11的托辊41无故障,则滑动平台5可继续沿滑轨13滑动至下一卡槽组。
42.滑轮51部分位于卡槽14内,卡槽14能够通过滑轮51对滑动平台5进行限位,并可在驱动力(此处可另设驱动机构,如电机和丝杆组件,或者电机、齿轮和齿条组件)的驱动作用下继续沿滑轨13滑动即可。当滑轮51部分位于卡槽14内时,可以是滑轮51底部1/3高度位于滑槽内即可。
43.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滑道32和驱动部33均设于滑动平台5,存储部31包括小车311,小车311设置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第三滑道312,第三滑道312用于放置托辊组4,该小车311设于滑动平台5,并可相对于滑动平台5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第三滑道312和第二滑道32连通。也就是说,通过滑动平台5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能够带动第二滑道32移动至与对应的第一滑道12连通,然后小车311能够在滑动平台5上滑动,并带动对应的第三滑道312与第二滑道32连通,从而形成更换滑道,以便于对托辊组4进行更换。
44.具体的,存储部31的各第三滑道312中,至少有一条第三滑道312是空置的,用于放置发生故障的托辊组4,其余的第三滑道312可放置新的或无故障的托辊组4。
45.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12、第二滑道32和第三滑道312均为截面呈c型结构的滑槽,驱动链332位于滑槽内并可沿滑槽滑动,或者也可以将各滑道设置为轨道,驱动链332通过设置能够沿轨道滑动的滑块,以实现沿轨道滑动即可。而将滑道设置为滑槽的结构时,能够简化整体结构。
46.驱动部33包括驱动件331和驱动链332(如图2所示),其中,驱动链332能够在驱动件331的驱动下沿更换滑道滑动,并且驱动链332的端部还设有连接件333,该连接件333能够与托辊组4可拆卸连接,当驱动链332需要带动托辊组4沿更换滑道滑动时,连接件333与托辊组4的端部连接,当更换完成时,连接件333与托辊组4的端部脱离即可。
47.本实施例中,对于驱动件331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如可将其设置为包括电机和驱动轮,驱动链332缠绕于驱动轮的外周,电机驱动驱动轮转动,通过收放驱动链332,使得驱动链332带动连接件333沿更换滑道滑动。或者,还可以将该驱动件331设置为包括电机和驱动轴的结构,驱动链332可以是钢丝绳等并缠绕于驱动轴的外周,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通过收放驱动链332,使得驱动链332带动连接件333沿更换滑道滑动即可。
48.连接件333为电磁件,当连接件333通电时具有磁性,能够通过磁吸作用与托辊组4的端部连接,然后在驱动件331的作用下带动托辊组4沿更换滑道滑动,而当连接件333断电时,磁吸作用消失,连接件333与托辊组4脱离。通过电磁作用实现连接件333与托辊组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能够简化整体结构和可拆卸操作。
49.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状带式输送机,还包括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滑动平台5沿滑轨13滑动、控制检测机构2对托辊41进行检测,并当检测到有托辊41发生故障时,可通过更换机构3对托辊组4进行更换操作,具体控制小车311沿滑动平台5滑动,并控制驱动部33驱动托辊组4更换。具体的,该控制机构如何通过程序进行上述控制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是熟知的现有技术,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50.托辊组4的端部还设有限位件42,该限位件42能够与滑道作用,并限制托辊组4件沿滑道滑动。对于位于存储部31内的托辊组4来说,其限位件42能够限制托辊组4沿第三滑
道312滑动,对于位于第一滑道12内的托辊组4来说,限位件42能够限制托辊组4沿第一滑道12滑动,进而保证托辊组4的位置稳定。
51.如图6所示,限位件42包括转轴421、扭簧422和两个卡板423,其中,转轴421与托辊组4的端部固定,扭簧422套接于转轴421外,卡板423与扭簧422的支腿连接,并可在扭簧422的作用下与滑道抵接,从而起到限制作用。连接件333处于通电状态时,能够通过磁吸作用,与卡板423连接,使得卡板423绕转轴421转动并与滑道脱离,从而解除了该限位件42的限位作用,然后托辊组4沿滑道滑动不受限,驱动链332能够带动托辊组4沿滑道滑动,从而对托辊组4进行更换。
52.具体的,卡板423和滑道之间如何通过抵接,以限制托辊组4滑动,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制,如可以是卡板423与滑道的侧壁抵接,通过摩擦作用实现限位,或者,还可以在滑道设置限位结构,通过卡板423与限位结构抵接以实现限位均可。并且,卡板42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两个,当只有一个卡板423时,扭簧422的一个支腿与转轴421固定,扭簧422的另一个支腿与卡板423连接,当有两个卡板423时,扭簧422的两个支腿分别与两个卡板423连接,连接件333位于两个卡板423之间并在通电状态下,能够通过磁吸作用使得两个卡板423沿图6中的箭头方向相互靠近并与连接件333连接(如图7所示),两个卡板423分别与滑道脱离。
53.当驱动链332带动托辊组4沿滑道滑动至目标位置(第三滑道312或第一滑道12)时,连接件333断电,磁力作用解除,卡板423在扭簧422的作用下回至原位并与滑道作用以实现限位。
54.如图4所示,托辊组4的两端以及相邻两个托辊41之间分别设有连接部43,如图5所示,该连接部43包括中间轴431,托辊41的端部套接于中间轴431外并可绕中间轴431转动,该中间轴431能够沿滑道滑动。
55.也就是说,每个托辊4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部43,托辊41的两端能够分别套设于两个中间轴431,该中间轴431的轴线与托辊41的轴线垂直,连接部43能够对托辊41提供支撑安装,并能够使得相邻两个托辊41之间能够在通过连接部43连接的同时,还能够相对绕中间轴431转动,从而实现铰接连接。
56.对于托辊41的端部和中间轴43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如图5所示,中间轴431设有卡件433,托辊41的端部套于中间轴431后,通过压簧432限位,进而限制托辊41与中间轴431脱离,并可保证托辊41稳定地绕中间轴431转动。
57.中间轴431能够沿滑道滑动,具体的,当滑道为截面呈c型结构的滑槽时,中间轴431的底部可设置有滑动件434,该滑动件434的宽度要大于滑槽的开口宽度,滑动件434位于滑槽内,可沿滑槽滑动并限制与滑槽脱离。当滑道为轨道时,中间轴431可设置为具有c型结构的滑动件434,滑动件434沿轨道滑动,并可防止与轨道脱离。
5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