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径铰刀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3:27: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径铰刀。


背景技术:

2.机械加工中通常使用铰刀加工孔径,以保证孔径大小,长期使用会导致铰刀磨损,当铰刀直径小于加工孔径下偏差时,铰刀需要报废,铰刀寿命较短,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同时铰刀加工孔径时,直径无法调节,导致有时加工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径铰刀,当铰刀磨损时可以通过调整改变铰刀直径,避免报废,当铰刀加工不合格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铰刀直径使铰刀加工孔径合格。
4.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变径铰刀,包括铰刀体、刀片、胀体、刀柄;所述铰刀体前端存在台阶孔,台阶孔的第一段为圆柱形内孔,第二段为圆锥形内孔,第三段为螺纹孔;铰刀体侧面开设有调节缝,调节缝与台阶孔连通;胀体分三段,第一段为圆柱形体,第二段为圆锥形体,第三段为外螺纹圆柱体;所述刀片分布在铰刀体的外壁上,刀柄连接在铰刀体的后端,胀体装配在所述台阶孔内。
6.进一步地,所述胀体的端部开设有调节槽,用于调节时拧紧或放松。
7.进一步地,所述铰刀体台阶孔的第一段圆柱形内孔直径大于胀体第一段圆柱形体外径。
8.进一步地,所述铰刀体台阶孔的第二段圆锥形内孔的锥度与胀体第二段圆锥形体外径锥度相匹配。
9.进一步地,所述铰刀体台阶孔的第三段螺纹孔的规格与胀体第三段外螺纹圆柱体外径相匹配。
10.进一步地,所述胀体总长度小于铰刀体台阶孔总深度。
11.进一步地,所述胀体外螺纹长度小于铰刀体螺纹孔的螺纹有效深度。
12.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为合金刀片。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4.本实用新型的变径铰刀,当铰刀磨损时可以通过调整改变铰刀直径,避免报废,当铰刀加工不合格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铰刀直径使铰刀加工孔径合格。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铰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铰刀体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胀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胀体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说明:1-铰刀体、2-刀片、3-胀体、4-刀柄,5调节缝,11圆柱形内孔,12圆锥形内孔,13螺纹孔,31圆柱形体,32圆锥形体,33螺纹圆柱体,34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径铰刀,包括铰刀体1、刀片2、胀体3、刀柄4;所述铰刀体1前端存在台阶孔,台阶孔的第一段为圆柱形内孔11,第二段为圆锥形内孔12,第三段为螺纹孔13;铰刀体1侧面开设有调节缝5,调节缝5与台阶孔连通;胀体3分三段,第一段为圆柱形体31,第二段为圆锥形体32,第三段为外螺纹圆柱体33;所述刀片2分布在铰刀体1的外壁上,刀柄4连接在铰刀体1的后端,胀体3装配在所述台阶孔内。
22.所述胀体3的端部开设有调节槽34,用于调节时拧紧或放松;即可通过工具,例如扳手等卡入到调节槽34内进行旋转,使得胀体3在外螺纹圆柱体33与台阶孔内螺纹孔13的配合下,旋入或退出台阶孔;旋入过程中,由于锥形内孔和圆锥形体32的配合,使得调节缝5变大,从而改变了铰刀体1的实际外径;而退出过程中,由于铰刀体1存在弹性,使得调节缝5变小,铰刀体1外径变小,实现铰刀外径的可调。
23.本方案中,所述铰刀体1台阶孔的第一段圆柱形内孔11直径大于胀体3第一段外径。
24.所述铰刀体1台阶孔的第二段圆锥形内孔12的锥度与胀体3第二段锥形外径锥度相匹配。
25.所述铰刀体1台阶孔的第三段螺纹孔13的规格与胀体3第三段外螺纹外径相匹配。
26.所述胀体3总长度小于铰刀体1台阶孔总深度,所述胀体3外螺纹长度小于铰刀体1螺纹孔13的螺纹有效深度。
27.本方案中,所述刀片2为合金刀片,而刀柄4与车床相匹配。
2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变径铰刀的使用过程如下:
29.1.观察图纸需加工的尺寸公差。
30.2.测量铰刀外径实际值。
31.3.通过胀体上开槽调节铰刀直径实际值,将实际值调整至需加工尺寸公差内。
32.4.使用铰刀加工零件。
33.5.检验零件孔径大小,根据孔径大小再次调节铰刀直径实际值。
34.6.使用调节铰刀加工零件。
35.7.检验零件孔径大小,如不合格则重复步骤5-6,合格后即可正常使用。
36.本实用新型的变径铰刀,当铰刀磨损时可以通过调整改变铰刀直径,避免报废,当铰刀加工不合格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铰刀直径使铰刀加工孔径合格。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径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铰刀体(1)、刀片(2)、胀体(3)、刀柄(4);所述铰刀体(1)前端存在台阶孔,台阶孔的第一段为圆柱形内孔(11),第二段为圆锥形内孔(12),第三段为螺纹孔(13);铰刀体(1)侧面开设有调节缝(5),调节缝(5)与台阶孔连通;胀体(3)分三段,第一段为圆柱形体(31),第二段为圆锥形体(32),第三段为外螺纹圆柱体(33);所述刀片(2)分布在铰刀体(1)的外壁上,刀柄(4)连接在铰刀体(1)的后端,胀体(3)装配在所述台阶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胀体(3)的端部开设有调节槽(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体(1)台阶孔的第一段圆柱形内孔(11)直径大于胀体(3)第一段圆柱形体(31)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体(1)台阶孔的第二段圆锥形内孔(12)的锥度与胀体(3)第二段圆锥形体(32)外径锥度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体(1)台阶孔的第三段螺纹孔(13)的规格与胀体(3)第三段外螺纹圆柱体(33)外径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胀体(3)总长度小于铰刀体(1)台阶孔总深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胀体(3)外螺纹长度小于铰刀体(1)螺纹孔(13)的螺纹有效深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2)为合金刀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径铰刀,包括铰刀体、刀片、胀体、刀柄;所述铰刀体前端存在台阶孔,台阶孔的第一段为圆柱形内孔,第二段为圆锥形内孔,第三段为螺纹孔;铰刀体侧面开设有调节缝,调节缝与台阶孔连通;胀体分三段,第一段为圆柱形体,第二段为圆锥形体,第三段为外螺纹圆柱体;所述刀片分布在铰刀体的外壁上,刀柄连接在铰刀体的后端,胀体装配在所述台阶孔内。本实用新型的变径铰刀,当铰刀磨损时可以通过调整改变铰刀直径,避免报废,当铰刀加工不合格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铰刀直径使铰刀加工孔径合格。工孔径合格。工孔径合格。


技术研发人员:于德庆 赵波 周礼旎 王军 关晴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