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阻尼机构及门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8:21: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机构及门。


背景技术:

2.现有阻尼机构不能调节阻尼液流速的快慢,阻尼机构装设于门上时,缓冲效果不理想,不能根据需要调节,且现有的阻尼机构调节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调节阻尼液的速度且调节便捷的阻尼机构和门。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技术方案一,一种阻尼机构,包括座体,其内设有阻尼腔,所述阻尼腔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泄液孔;转动轴,其绕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轴线相对于座体转动并设有凸轮;阻尼活塞,其置于第一腔室内并沿第一方向顶抵转动轴的凸轮;减压活塞,其置于第二腔室内,其与阻尼活塞之间容置有阻尼液;针阀,其沿第一方向位置可调节地与减压活塞螺纹配合并贯穿所述泄液孔,其外径上贯穿泄液孔的部分连续变化;调节杆,其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轴线相对座体转动,其一端与针阀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止转配合,另一端沿第一方向贯穿座体;和第一弹性件,其置于第二腔室内并顶持减压活塞远离阻尼活塞的一侧。
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针阀的外径上贯穿泄液孔的部分沿第二腔室至第一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
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杆伸出座体的一端设有圆柱齿轮,所述调节杆还相对座体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调节件绕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第三轴线相对座体转动并设有与所述圆柱齿轮啮合的面齿轮;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座体轴向限位。
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减压活塞内沿第一方向延伸设有与泄液孔同轴的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内壁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调节杆设有插入所述第一贯通孔并与所述环形限位槽沿第一方向卡接的凸块。
9.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第一贯通孔内壁还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还设有插入所述第一贯通孔并与内螺纹的位置相对应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针阀插入所述插槽并相对插槽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针阀还设有伸出所述插槽并与所述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10.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座体上沿第三轴线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座体还设有垂直于第三轴线且彼此背离的支撑面和顶抵面;所述调节件贯穿第二贯通孔且其远离面齿轮的一端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所述调节件转动;所述调节件还设有用于抵接所述支撑面的抵接面;所述面齿轮还被配置为顶抵
所述顶抵面。
11.基于技术方案二至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还包括移动座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座体包括本体和抵压座;所述阻尼腔形成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内形成有隔壁,所述泄液孔开设于所述隔壁上;所述抵压座置于隔壁和阻尼活塞之间并与本体固接,所述抵压座上设有过液通道;所述移动座置于抵压座与隔壁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移动座和抵压座上;所述移动座运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所述阻尼活塞向减压活塞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移动座受第二弹性件顶持运动至抵接隔壁并封堵部分泄液孔的第一位置;所述减压活塞向阻尼活塞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移动座受阻尼液液压运动至抵接所述抵压座的第二位置。
12.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移动座包括套设于所述针阀上的套管和围设于套管外壁并靠近所述隔壁的挡板;所述抵压座包括套设于所述套管上的套筒和围设于套筒外壁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本体固接,所述过液通道形成于所述环形凸缘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挡板和套筒的筒底;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抵接隔壁并封堵部分泄液孔;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避让所述过液通道抵接环形凸缘。
13.基于技术方案八,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所述套筒的筒底设有供所述套管贯穿的第三贯通孔。
14.技术方案十,一种门,包括门体、门框和技术方案一至九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机构;所述座体与门框固接,所述转动轴与门体固接;所述阻尼活塞向减压活塞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门体运动至关闭位置;所述减压活塞向阻尼活塞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门体运动至打开位置。
15.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6.1、技术方案一中,转动轴绕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二方向可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轴的凸轮顶抵阻尼活塞并推动阻尼活塞沿第一方向向减压活塞运动,阻尼活塞即推动阻尼液向减压活塞的方向流动,阻尼液推动减压活塞运动,第一弹性件压缩储能,由于针阀沿第一方向位置可调节地与减压活塞螺纹配合,针阀随着减压活塞一起运动,针阀即相对泄液孔向远离阻尼活塞的方向运动,由于针阀的外径上贯穿泄液孔的部分连续变化,针阀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也发生改变,泄液孔的泄液速度也相应的改变;转动轴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转动轴的凸轮不再顶抵阻尼活塞,第一弹性件释能,第一弹性件顶持减压活塞沿第一方向向阻尼活塞运动,减压活塞推动阻尼液向阻尼活塞的方向运动,同时,针阀随着减压活塞一起相对泄液孔向靠近阻尼活塞的方向运动,针阀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也发生改变,泄液孔的泄液速度也相应的改变,因此,泄液孔的泄液速度可以随着转动轴的转动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得转动轴绕不同的方向转动时可对应不同的泄液速度,实现不同的缓冲效果。此外,技术方案一的显著之处还在于,可通过调节杆调节针阀相对于减压活塞沿第一方向的位置,调节时操作便捷,操作时,可使调节杆伸出座体的部分转动,由于调节杆与针阀可滑动地止转配合,调节杆带动针阀转动,由于针阀与减压活塞螺纹配合,针阀即相对减压活塞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增大或减小针阀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从而可实现对泄液孔的泄液速度的事先设定;如事先调节调节杆使得泄液
速度较快,则无论转动轴是绕第二方向转动还是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虽然在转动轴转动的过程中针阀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面积仍会改变,但泄液孔的泄液速度相较于未进行事先调节的情况而言,仍然更快,因此,转动轴转动得更为顺畅,使得开关门更为轻松顺畅;反之,如事先调节调节杆使得泄液速度较慢,则转动轴转动时的阻力较大,开关门的缓冲效果更好。
17.2、技术方案二中,针阀的外径上贯穿泄液孔的部分沿第二腔室至第一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即,转动轴绕第二方向转动时,针阀外径逐渐变大的部分逐渐与泄液孔配合,针阀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面积减小,泄液速度慢,而转动轴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针阀外径逐渐变小的部分逐渐与泄液孔配合,针阀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面积变大,泄液速度快;一般而言,转动轴绕第二方向转动时,门逐渐关闭,转动轴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门逐渐打开,从而实现了关门较慢开门较快的效果,更为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此外,调节杆的这种结构设置也便于阻尼机构的安装。
18.3、技术方案三中,调节件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转动调节件使调节杆伸出座体的部分转动,从而调节针阀沿第一方向相对减压活塞的位置,实际应用中,座体一般固接于门框内,转动轴固接于门上,如此设置更为便于用户操作;调节杆设有圆柱齿轮,调节件设置与圆柱齿轮啮合的面齿轮,圆柱齿轮和面齿轮的生产加工更为简单,且不必使得调节杆与座体沿第一方向轴向限位,简化了阻尼机构的结构,安装更为简单。
19.4、技术方案四中,调节杆与减压活塞沿第一方向卡接,因此,减压活塞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调节杆也可随着减压活塞一起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调节杆相对座体沿着第一方向滑动;调节杆与减压活塞的卡接设置,简化了座体的结构,且安装更为简单。
20.5、技术方案五中,调节杆与减压活塞的配合简单,调节杆与针阀之间的配合简单,针阀与减压活塞的配合简单,整个结构设置简单实用,且加工简单。
21.6、技术方案六中,调节件和座体的配合稳固实用。
22.7、技术方案七中,转动轴绕第二方向转动时,移动座受第二弹性件顶持运动至抵接隔壁并封堵部分泄液孔的第一位置,泄液孔的泄液速度进一步变慢,也即关门时速度较慢,缓冲效果较佳;其中抵压座的设置和第二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移动座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更为快速;转动轴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移动座受阻尼液液压运动至抵接抵压座的第二位置,泄液孔未被部分封堵,泄液孔的泄液速度快,从而实现了关门较慢开门较快的效果。
23.8、技术方案八中,移动座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阻尼液从仅能从套管与针阀之间的间隙流向泄液孔与针阀之间的间隙进而通过过液通道流入第二腔室,阻尼液的流动速度慢;移动座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阻尼液一方面从泄液孔与针阀之间的间隙流入挡板与隔壁之间的间隙进而通过过液通道流入第一腔室,另一方面从泄液孔与针阀之间的间隙流入套管与针阀之间的间隙进而通过过液通道流入第一腔室,阻尼液的流动速度慢,从而实现了关门较慢开门较快的效果。
24.9、技术方案九中,移动座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由于套管贯穿套筒的第三贯通孔,阻尼液从仅能从套管与针阀之间的间隙流向泄液孔与针阀之间的间隙进而流入第二腔室,阻尼液的流动速度慢;移动座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阻尼液一方面从泄液孔与针阀之间的间隙流入挡板与隔壁之间的间隙进而通过过液通道流入第一腔室,另一方面从泄液孔与针阀之
间的间隙流入套管与针阀之间的间隙,阻尼液的流动速度慢,从而实现了关门较慢开门较快的效果。
25.10、技术方案十中,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门,该门由于采用上述的阻尼机构,可根据需要调节开关门的速度和缓冲效果,并能实现关门较慢而开门较快的效果,更为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体的剖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阀的立体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轴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调节杆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的面积大时的剖视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轴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调节杆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的面积小时的剖视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轴绕第二方向转动时,调节杆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的面积大时的剖视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轴绕第二方向转动时,调节杆与泄液孔之间的间隙的面积小时的剖视图。
35.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6.座体10;本体11;第一腔室111;第二腔室112;隔壁113;泄液孔1131;凹槽114;第二贯通孔115;支撑面116;顶抵面117;抵压座12;套筒121;环形凸缘122;过液孔1221;第三贯通孔123;转动轴20;凸轮21;阻尼活塞30;减压活塞40;第一贯通孔41;环形限位槽411;限位环412;环槽42;针阀50;锥形阀杆51;螺纹头52;第一配合面521;第二配合面522;第一螺纹面523;第二螺纹面524;调节杆60;圆柱齿轮61;凸块62;插槽63;调节件70;面齿轮71;抵接面72;调节部73;移动座80;套管81;挡板82;第一弹性件90;第二弹性件100。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9.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
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40.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41.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42.参见图1-8,图1-8示出了一种阻尼机构,包括座体10、转动轴20、阻尼活塞30、减压活塞40、针阀50、调节杆60、调节件70、移动座80、第一弹性件90和第二弹性件100。
43.座体10包括本体11和抵压座12,如图2所示,本体11内设有阻尼腔,阻尼腔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腔室111、第二腔室112以及位于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之间的泄液孔1131,本体11内形成有隔壁113,泄液孔1131开设于隔壁113上。本体11还于第一腔室111靠近隔壁113的内壁形成有一开口背离隔壁113的凹槽114。本体11远离第一腔室111的一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轴线设有第二贯通孔115,本体11还设有垂直于第三轴线且彼此背离的支撑面116和顶抵面117,其中支撑面116和顶抵面117分别位于第二贯通孔115两端的端口所在的端面上。在实际应用中,本体11由多个部分可拆卸地固接形成,以便于零件的安装。
44.如图3和图5所示,抵压座12置于第一腔室111内并与本体11固接,抵压座12上设有过液通道。具体地,抵压座12包括套筒121和围设于套筒121外壁的环形凸缘122,套筒121的开口朝向隔壁113,套筒121的筒底设有与泄液孔1131同轴的第三贯通孔123;环形凸缘122围设于套筒121开口处的外壁上并设有若干过液孔1221,过液孔1221形成过液通道,环形凸缘122与本体11固接,具体地,环形凸缘122置于凹槽114内并与凹槽114的槽底铆接固定。
45.转动轴20绕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轴线相对于座体10转动并设有凸轮21,第一轴线与第三轴线平行。凸轮21属于现有技术,其径向长度连续变化,如心形状的凸轮,转动轴20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运动传递给紧靠凸轮21的物体,从而改变该物体沿第一方向的位置。
46.如图5-8所示,阻尼活塞30置于第一腔室111内并沿第一方向顶抵转动轴20的凸轮21,阻尼活塞30位于抵压座12背离隔壁113的一侧,即抵压座12置于隔壁113与阻尼活塞30之间。阻尼活塞30的外壁上套有密封圈以与第一腔室111的腔壁形成密封。
47.减压活塞40置于第二腔室112内,其与阻尼活塞30之间容置有阻尼液。减压活塞40内沿第一方向延伸设有与泄液孔1131同轴的第一贯通孔41,第一贯通孔41内壁设有台阶孔,台阶孔的小孔内设有内螺纹,台阶孔的大孔内螺接有限位环412,限位环412与台阶孔的孔肩配合形成环形限位槽411。实际应用中,减压活塞40的外壁上凸出设有环槽42,环槽42内套设有密封圈,以与第二腔室112的腔壁形成密封。
48.针阀50沿第一方向位置可调节地与减压活塞40螺纹配合并贯穿泄液孔1131,其外
径上贯穿泄液孔1131的部分连续变化。如图4所示,针阀50包括锥形阀杆51和固接于锥形阀杆51端部的螺纹头52,螺纹头52与减压活塞40螺纹配合,螺纹头52上相对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面521和第二配合面522,螺纹头52上还相对设置有第一螺纹面523和第二螺纹面524,第一配合面521、第一螺纹面523、第二配合面522和第二螺纹面524围合形成螺纹头52的侧壁。锥形阀杆51贯穿泄液孔1131,锥形阀杆51的外径沿第二腔室112至第一腔室111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图4中为从左至右逐渐增大。
49.调节杆60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轴线相对座体10转动并相对座体10沿第一方向滑动,其一端与针阀50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止转配合,另一端沿第一方向贯穿座体10并设有圆柱齿轮61,圆柱齿轮61可拆卸地固接于调节杆60上。具体地,调节杆60设有插入第一贯通孔41并与环形限位槽411沿第一方向卡接的凸块62,从而使得调节杆60可随着减压活塞40一起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调节杆60相对座体10沿着第一方向滑动,调节杆60与减压活塞40的卡接设置,简化了座体10的结构,且安装更为简单。调节杆60还设有插入第一贯通孔41并与内螺纹的位置相对应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插槽63;针阀50插入插槽63并相对插槽63沿第一方向滑动,针阀50还设有伸出插槽63并与第一贯通孔41的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具体为螺纹头52的第一配合面521和第二配合面522均插入插槽63并可相对插槽63沿第一方向滑动,螺纹头52的第一螺纹面523和第二螺纹面524伸出插槽63并设有与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50.调节件70绕第三轴线相对座体10转动并设有与圆柱齿轮61啮合的面齿轮71,调节件70还相对座体10轴向限位。具体而言,调节件70一端设有用于抵接支撑面116的抵接面72,另一端设有面齿轮71,面齿轮71还被配置为顶抵顶抵面117,从而使得调节件70相对座体10轴向限位,面齿轮71可拆卸地固接于调节件70上。调节件70贯穿第二贯通孔115且其远离面齿轮71的一端还设有调节部73,调节部73被配置为适于驱动调节件70转动,调节件70和座体10的配合稳固实用。在实际应用中,调节部73设有六角孔,可通过内六角扳手等工具驱动调节部73转动,进而驱动调节件70转动。圆柱齿轮61和面齿轮71的生产加工更为简单,且不必使得调节杆60与座体10沿第一方向轴向限位,简化了阻尼机构的结构,安装更为简单。
51.调节杆60与减压活塞40的配合简单,调节杆60与针阀50之间的配合简单,针阀50与减压活塞40的配合简单,整个结构设置简单实用,且加工简单。
52.第一弹性件90置于第二腔室112内并顶持减压活塞40远离阻尼活塞30的一侧,具体地,第一弹性件90为第一复位弹簧,其套设于减压活塞40上,其两端分别顶抵本体11和环槽42远离阻尼活塞30的槽壁。
53.移动座80置于抵压座12和隔壁113之间,移动座80包括套设于针阀50上的套管81和围设于套管81外壁并靠近隔壁113的挡板82,挡板82围设于套管81的一端,挡板82为方形,套管81插入抵压座12的套筒121并贯穿套筒121的筒底,挡板82往返运动于隔壁113和环形凸缘122之间。
54.第二弹性件100置于抵压座12和移动座80之间。更具体地,第二弹性件100为第二复位弹簧,其套设于套筒121外,其两端分别作用于挡板82和套筒121的筒底。
55.本实施例中,移动座80运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阻尼活塞30向减压活塞40的方向运动时,移动座80受第二弹性件100顶持运动至抵接隔壁113并封堵部分泄液孔
1131的第一位置,具体为挡板82抵接隔壁113并封堵部分泄液孔1131;减压活塞40向阻尼活塞30的方向运动时,移动座80受阻尼液液压运动至抵接抵压座12的第二位置,具体为,挡板82避让各过液孔1221抵接环形凸缘122。
56.安装过程如下:
57.如图5-8所示,将未安装面齿轮71的调节件70自上而下贯穿第二贯通孔115,并使得抵接面72抵接支撑面116,随后将面齿轮71安装于调节件70靠近顶抵面117的一端并使面齿轮71顶抵顶抵面117;
58.将针阀50的螺纹头52插入未固接圆柱齿轮61的调节杆60的插槽63内并使第一螺纹面523和第二螺纹面524伸出插槽63,随后将相连接的调节杆60和针阀50自左端插入未安装限位环411的减压活塞40内,螺纹头52的第一螺纹面523和第二螺纹面524与减压活塞40的内螺纹配合,调节杆60自左端伸出减压活塞40,锥形阀杆51自右端伸出减压活塞40,将限位环411套入调节杆60螺接于第一贯通孔41内,调节杆60即与减压活塞40沿第一方向轴向限位;将第一弹性件90套在减压活塞40左端的外壁上并使第一弹性件90的右端与环槽42左端的槽壁抵接,将上述组装好的组件装入由多个部分可拆卸地固接形成的第二腔室112内;锥形阀杆51即插入泄液孔1131,第一弹性件90则抵接本体11靠近第二贯通孔115一端的端壁,同时,调节杆60伸出本体11外,在调节杆60的外端固接圆柱齿轮61并使圆柱齿轮61与面齿轮71啮合;
59.将移动座80的套管81套设于锥形阀杆51外,在套管81上套设第二弹性件100,随后将抵压座12的套筒121套设于套管81上并使得套管81贯穿套筒121的筒底,将抵压座12的环形凸缘122通过铆钉固接于凹槽114上,第二弹性件100的两端即分别作用于套筒121的筒底和挡板82上;
60.随后将阻尼活塞30及其他零件装设于由多个部分可拆卸地固接形成的第一腔室111内,将转动轴20装设于第一腔室111内并使凸轮21顶抵阻尼活塞30的一端。其中,减压活塞40和阻尼活塞30的安装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赘述。工作原理如下:
61.如图7-8所示,转动轴20绕第二方向转动时,一般是关门的情况下,第二方向可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轴20的凸轮21顶抵阻尼活塞30并推动阻尼活塞30沿第一方向向减压活塞40运动,阻尼活塞30即推动阻尼液向减压活塞40的方向流动,即阻尼液向左流动,阻尼液推动减压活塞40向左运动,第一弹性件90压缩储能,由于针阀50沿第一方向位置可调节地与减压活塞40螺纹配合,针阀50随着减压活塞40一起向左运动,由于锥形阀杆51的外径从左至右逐渐增大,针阀50与泄液孔1131之间的间隙的面积逐渐减小,泄液孔1131的泄液速度变慢;另一方面,阻尼活塞30向左运动时,移动座80的挡板82受第二弹性件100顶持运动至抵接隔壁113并封堵部分泄液孔1131的第一位置,由于套管81贯穿套筒121的第三贯通孔123,阻尼液仅能从套管81与锥形阀杆51之间的间隙流向泄液孔1131与锥形阀杆51之间的间隙进而流入第二腔室112,阻尼液的流动速度慢。
62.如图5-6所示,转动轴20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一般是开门的情况下,转动轴20的凸轮21不再顶抵阻尼活塞30,第一弹性件90释能,第一弹性件90顶持减压活塞40沿第一方向向阻尼活塞30运动,减压活塞40推动阻尼液向阻尼活塞30的方向运动,即阻尼液向右流动,同时,针阀50随着减压活塞40一起向右运动,由于锥形阀杆51的外径从左至右逐渐增大,锥形阀杆51与泄液孔1131之间的间隙的面积逐渐增大,泄液孔1131的泄液速
度变快;另一方面,阻尼活塞30向右运动时,移动座80的挡板82受阻尼液液压运动至抵接环形凸缘122的第二位置,阻尼液一方面从泄液孔1131与针阀50之间的间隙流入挡板82与隔壁113之间的间隙进而通过过液通道流入第一腔室111,另一方面从泄液孔1131与针阀50之间的间隙流入套管81与针阀50之间的间隙,泄液孔1131的泄液速度进一步变快。
63.因此,本实施例的阻尼机构在转动轴20绕不同的方向转动时可对应不同的泄液速度,实现不同的缓冲效果。应用于门上时,只有使得转动轴20绕第二方向转动时对应关门的方向,转动轴20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对应开门的方向,即可使得在将该阻尼机构运用于门上时实现关门慢和开门快的效果,从而更为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64.本实施例的显著之处在于,可通过驱动调节件70转动调节针阀50相对于减压活塞40沿第一方向的位置,实际应用中,座体10一般固接于门框内,转动轴20固接于门上,如此设置更为便于用户操作。
65.如图5-8所示,需要调节针阀50相对于减压活塞40沿第一方向的位置时,可通过内六角扳手驱动调节件70转动,由于调节件70上的面齿轮71与调节杆60的圆柱齿轮61啮合,调节杆60绕第二轴线转动;由于调节杆60与针阀50可滑动地止转配合,调节杆60带动针阀50转动,由于针阀50与减压活塞40螺纹配合,针阀50即相对减压活塞40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增大或减小锥形阀杆51与泄液孔1131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从而可实现对泄液孔1131的泄液速度的事先设定;如事先调节调节杆60使得泄液速度较快,如图5和7所示,则无论转动轴20是绕第二方向转动还是绕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虽然在转动轴20转动的过程中锥形阀杆51与泄液孔1131之间的间隙面积仍会改变,但泄液孔1131的泄液速度相较于未进行事先调节的情况而言,仍然更快,因此,转动轴20转动得更为顺畅,从而使得开关门的速度均变快,使得开关门更为轻松顺畅;反之,如图6和8所示,如事先调节调节杆60使得泄液速度较慢,则转动轴20转动时的阻力较大,开关门的缓冲效果更好。
66.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门(图中未示出),包括门体、门框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阻尼机构;座体10与门框固接,转动轴20与门体固接;阻尼活塞30向减压活塞40的方向运动时,门体运动至关闭位置;减压活塞40向阻尼活塞30的方向运动时,门体运动至打开位置。可知,该门由于采用上述的阻尼机构,可根据需要调节开关门的速度和缓冲效果,并能实现关门较慢而开门较快的效果,更为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67.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