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2:50: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车体结构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2.单节车体履带车体由履带底盘、车体平台组成。履带底盘选用钢制履带片,耐磨、强度高。车体平台固接在履带底盘的横梁上,用来安装固定主机、泵站和操纵台等部件。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车车体结构大多数为单节车体,具有水陆两栖性能数量更少,即使具备水陆两栖性能车体多数为浅滩涉水,很少具有浮渡性能。主要是单节履带车车体多数为加厚装甲钢板和加强筋组合形成的,其形状多为t字形结构。车体结构主要采用宽而短的几何形状设计,这样大大增加了车体重量。内部空间相对非常紧凑,同时车体外部左右设计的行走空间相对较小,导致履带接地面积较小。所以一些复杂的环境单节履带车车体结构很难适应,比如沼泽河流湖泊雪地等。双节履带车车体更难采用此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克服上述履带车车体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它解决了履带车车体重量大,浮力储备不足,履带接地面积较小等问题,从而实现了双节履带车辆适合复杂环境的水陆两栖功能的车体结构。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其特征在于:前车体连接于后车体前面形成窄而长的船型几何形结构;前车体包括前桥、后桥和密闭腔室,差速器支架总成焊接于前桥内部;前桥后端与密闭腔室焊接,密闭腔室后端与后桥焊接;密闭腔室上面焊接有发动机地脚;密闭腔室侧面安装有前车体阳极固定块;后车本包括前桥、后桥和密闭腔室,前桥后端与密闭腔室焊接,密闭腔室后端与后桥焊接;前桥的前端安装导向套总成,前桥内部安装有差速器支架总成;密闭腔室外面安装有阳极固定块;密闭腔室上面安装有油箱支架。
5.进一步地,所述前车体的前桥前侧下部是斜面结构,形成前桥前端尖形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前车体的中部扭杆支架焊接于密闭腔室内底部;在密闭腔室和后桥上面和内部焊接有桁架,所述桁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纵横杆焊接的支架、若干竖杆和桁架板,竖杆下端分别焊接于密闭腔室焊接和后桥顶面,桁架板呈之字形设置于密闭腔室内,最前端的桁架板上端与前桥焊接、下端与周边与中部扭杆支架及密闭腔室内表面焊接,后部的桁架板下端与中部扭杆支架连接、周边与密闭空间内表面及竖杆焊接,桁架板将密封腔室形成多个独立的密封空间。
7.进一步地,所述前车体的中部扭杆支架焊接于密闭腔室内底部;在密闭腔室和后桥上面和内部焊接有桁架,所述桁架包括水平架和若干桁架板,水平架分别焊接于密闭腔
室焊接和后桥顶面,桁架板呈之字形设置于密闭腔室内,桁架板下端与中部扭杆支架连接、上端与密闭腔室内壁和水平架焊接。桁架板将密封腔室形成多个独立的密封空间。
8.本发明优点:1、前后车体采用密闭腔室结构,减小重量,增加车体浮力;2、车体整体为窄而长的船型几何形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行进过程中的阻力,适合于双节履带车在复杂环境下行进。
9.3、本发明利用了薄板盒型结构,还设置带有纵向、横向和斜向的加强筋梁,多种独立密封闭空腔,采用焊接技术解决了履带车车体重量大,浮力储备不足,履带接地面积较小等缺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前车体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c-c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后车体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b向视图。
11.图中符号说明:前车体前桥q1,前车体差速器支架总成q2,前车体发动机地脚q3,前车体中部扭杆支架q4,前车体桁架q5,支架q5-1,竖杆q5-2,桁架板q5-3,前车体密闭腔室q6,前车体阳极固定块q7,前车体后桥q8;前桥h1,导向套总成h2,差速器支架总成h3,中部扭杆支架h4,桁架h5,水平架h5-1,桁架板h5-2,密闭腔室h6,油箱支架h7,阳极固定块h8,后桥h9。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13.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前车体连接于后车体前面形成窄而长的船型几何形结构。
14.如图1-2所示,前车体包括前桥、后桥和密闭腔室,前桥前侧下部是斜面结构,形成前桥前端尖形结构,该结构与船头结构一样;差速器支架总成焊接于前桥内部;前桥通过焊接工装固定将差速器支架总成采用焊接方式焊接至前桥内部。前桥后端与密闭腔室焊接,密闭腔室后端与后桥焊接;密闭腔室上面焊接有发动机地脚;密闭腔室侧面安装有前车体阳极固定块。
15.中部扭杆支架焊接于密闭腔室内底部;在密闭腔室和后桥上面和内部焊接有桁架,所述桁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纵横杆焊接的支架、若干竖杆和桁架板,竖杆下端分别焊接于密闭腔室焊接和后桥顶面,桁架板呈之字形设置于密闭腔室内,最前端的桁架板上端与前桥焊接、下端与周边与中部扭杆支架及密闭腔室内表面焊接,后部的桁架板下端与中部扭杆支架连接、周边与密闭空间内表面及竖杆焊接,桁架板将密封腔室形成多个独立的密封空间。
16.前桥后端连接中部扭杆支架配合加强筋和密闭腔室用焊接方式进行组合,将后桥连接固定。再将发动机地脚和桁架及u型加强筋组合通过焊接方式焊接至前车体内部及上
部,最后将阳极固定块焊接至前车体左右两侧密闭腔室外表面,完成前车体盒型结构。
17.如图3-5所示,后车本包括前桥、后桥和密闭腔室,前桥后端与密闭腔室焊接,密闭腔室后端与后桥焊接;前桥的前端安装导向套总成,前桥内部安装有差速器支架总成;后车体前桥通过焊接工装固定将导向套总成和差速器支架总成采用焊接方式焊接至前桥前部及内部。密闭腔室外面安装有阳极固定块;密闭腔室上面安装有油箱支架。
18.中部扭杆支架焊接于密闭腔室内底部;在密闭腔室和后桥上面和内部焊接有桁架,所述桁架包括水平架和若干桁架板,水平架分别焊接于密闭腔室焊接和后桥顶面,桁架板呈之字形设置于密闭腔室内,桁架板下端与中部扭杆支架连接、上端与密闭腔室内壁和水平架焊接。桁架板将密封腔室形成多个独立的密封空间。
19.连接中部扭杆支架配合加强筋和密闭腔室及油箱支架用焊接方式进行组合,将后桥连接固定。再将桁架及u型加强筋组合通过焊接方式焊接至前车体内部及上部,最后将阳极固定块焊接至后车体左右两侧密闭腔室外表面,完成后车体盒型结构。
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采用窄而长的船型几何形状的结构,通过多种独立总成和高强度薄板冲压成型及桁架加强结构等,再配合机械加工工艺和焊接工艺共同完成车体设计。其组成由前车体和后车体两节车体结合使用,其中前车体结构包括前桥,差速器支架总成,发动机地脚,中部扭杆支架,桁架,密闭腔室,阳极固定块,后桥等组成。后车体结构包括前桥,导向套总成,差速器支架总成,中部扭杆支架,桁架,密闭腔室,油箱支架,阳极固定块,后桥等组成。
21.前后车体上的阳极固定块是为保护某金属不被腐蚀。采用比这种金属具有更强还原性的金属与其连接,这种还原性强的金属称为阳极块。阳极固定块安装于接触水位置以下部分,可以安装锌块,来防止外壳等的腐蚀,这锌块就是阳极固定块。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其特征在于:前车体连接于后车体前面形成窄而长的船型几何形结构;前车体包括前桥、后桥和密闭腔室,差速器支架总成焊接于前桥内部;前桥后端与密闭腔室焊接,密闭腔室后端与后桥焊接;密闭腔室上面焊接有发动机地脚;密闭腔室侧面安装有前车体阳极固定块;后车本包括前桥、后桥和密闭腔室,前桥后端与密闭腔室焊接,密闭腔室后端与后桥焊接;前桥的前端安装导向套总成,前桥内部安装有差速器支架总成;密闭腔室外面安装有阳极固定块;密闭腔室上面安装有油箱支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的前桥前侧下部是斜面结构,形成前桥前端尖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的中部扭杆支架焊接于密闭腔室内底部;在密闭腔室和后桥上面和内部焊接有桁架,所述桁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纵横杆焊接的支架、若干竖杆和桁架板,竖杆下端分别焊接于密闭腔室焊接和后桥顶面,桁架板呈之字形设置于密闭腔室内,最前端的桁架板上端与前桥焊接、下端与周边与中部扭杆支架及密闭腔室内表面焊接,后部的桁架板下端与中部扭杆支架连接、周边与密闭空间内表面及竖杆焊接,桁架板将密封腔室形成多个独立的密封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的中部扭杆支架焊接于密闭腔室内底部;在密闭腔室和后桥上面和内部焊接有桁架,所述桁架包括水平架和若干桁架板,水平架分别焊接于密闭腔室焊接和后桥顶面,桁架板呈之字形设置于密闭腔室内,桁架板下端与中部扭杆支架连接、上端与密闭腔室内壁和水平架焊接。桁架板将密封腔室形成多个独立的密封空间。

技术总结
一种水陆两栖双节履带车新型车体结构,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前车体连接于后车体前面形成窄而长的船型几何形结构;前车体包括前桥、后桥和密闭腔室,差速器支架总成焊接于前桥内部;前桥后端与密闭腔室焊接,密闭腔室后端与后桥焊接;密闭腔室上面焊接有发动机地脚;密闭腔室侧面安装有前车体阳极固定块;后车本包括前桥、后桥和密闭腔室,前桥后端与密闭腔室焊接,密闭腔室后端与后桥焊接;前桥的前端安装导向套总成,前桥内部安装有差速器支架总成;密闭腔室外面安装有阳极固定块;密闭腔室上面安装有油箱支架。解决了履带车车体重量大,浮力储备不足,履带接地面积较小等问题,从而实现了双节履带车辆适合复杂环境的水陆两栖功能的车体结构。两栖功能的车体结构。两栖功能的车体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曲振东 王继旭 叶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北方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8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