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换热器排水装置、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8:17: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换热器排水装置、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排水装置用于承接换热器流下的化霜水或冷凝水,并将化霜水或冷凝水排出。
3.现有的换热器本体中的化霜水或冷凝水直接排出,不对水做集中处理,导致水无法有效排出,且水会影响空调机组内的电气,导致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换热器排水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换热器排水装置;所述换热器排水装置包括主体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且朝向靠近所述主体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换热器本体,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主体的侧面与所述主体间隔设置以形成排水槽,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第一排水孔,所述换热器本体上的水能够经所述第一排水孔流入所述排水槽内。
6.如此设置,位于排水槽上方的换热器本体上的化霜水或冷凝水能够直接快速地从流入排水槽内,能够有效地排水化霜水或冷凝水。
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包括主板及第一安装板,所述主板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及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所述第一侧板支撑所述换热器本体,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主板间隔设置;及/或,所述主体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的两端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第二连接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侧板支撑所述换热器本体,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主体间隔设置。
8.如此设置,一方面,方便换热器本体的安装,另一方面,利用第一支撑板及/或第二支撑板将换热器本体撑起来,使得冷凝水或化霜水能够更加顺利地排入排水槽内,防止水滞留在换热器本体及主板之间及/或滞留在换热器本体与主体之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段连接,且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段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的朝向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排水槽的侧面同向,所述第一面高于所述排水槽的槽底。
10.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一面上的水能够顺利地流至排水槽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包括排水段及安装段,所述排水段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安装段之间,所述安装段连接于所述排水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侧,所述安
装段朝着靠近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还包括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排水段,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导向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排水段倾斜设置。
13.如此设置,导向段起到水的导流作用,能够防止积水。
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的两端设有第三段,所述第三段朝着与所述第一面的朝向同向的方向延伸。
15.如此设置,不仅能够起到加强作用,还起到挡水作用,而且还能够安装封板。
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包括排水段及安装段,所述排水段位于所述安装段与所述第一段之间;所述安装段通过所述排水段朝着靠近所述支撑板的方向折边形成;及/或,所述第三段通过所述主体折边形成。
17.如此设置,加工方便。
1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排水装置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热器本体,及/或,所述封板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所述封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热器本体。
19.如此设置,封板起到挡风作用,防止空气从换热器本体与换热器排水装置之间的缝隙处漏出,加强换热器本体的换热效果。
2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换热器排水装置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排水槽及/或所述第二排水孔内。
21.如此设置,能够提高水的温度,防止发生冰堵。
2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排水槽外的孔口处设有排水管,且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排水槽内的孔口呈喇叭形。
2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包括主板及第一安装板,所述主板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主体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的两端设有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主体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主体的侧面及位于所述主体两端的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主体的侧面齐平设置。
24.如此设置,方便安装换热器本体。
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6.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及上述的换热器排水装置,所述换热器排水装置设于所述换热器本体底部。
2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8.一种空调机组,包括检测元件、控制器及上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排水装置包括加热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件通信连接,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到的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启/闭。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排水装置,在主体上设置用于支撑换热器本体的支撑板,支撑板朝向主体的侧面与主体间隔设置以形成排水槽,位于支撑板上的换热器本体上的化霜水或冷凝水能够直接从第一排水孔流入排水槽内,化霜水或冷凝水能够快速直接地排走,不会形成积水。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排水装置的立体图;
31.图2为换热器排水装置的主视图;
32.图3为换热器的主视图;
33.图4为换热器的侧视图;
34.图5为换热器的俯视图。
35.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36.100、换热器排水装置;10、主体;11、第一段;111、第一面;12、第二段;121、排水段;122、安装段;123、导向段;13、第三段;14、第二安装板;141、第二连接板;142、第二侧板;20、支撑板;201、主板;21、第一排水孔;22、第一安装板;220、第一连接板;221、第一侧板;30、排水槽;31、第二排水孔;32、排水管;50、封板;200、换热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0.请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排水装置100(以下简称排水装置100),安装于换热器本体200的底部,用于承接换热器本体200的化霜水或冷凝水,并将化霜水或冷凝水排出。换热器安装于空调机组中,用于介质与外界环境的换热。
41.现有的换热器本体中的化霜水或冷凝水直接从换热器本体中流出,即,底部不设置排水装置,不对于化霜水做集中处理,会导致化霜水无法及时排出而滞留于换热器本体内,导致换热器本体结霜甚至结冰;而化霜水不集中处理会影响空调机组中的电路的正常工作。
4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装置100包括主体10及支撑板20,支撑板20设于主体10的两侧,且朝向靠近主体10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支撑板20用于支撑换热器本体200,支撑板20朝向主体10的侧面与主体10间隔设置以形成排水槽30,支撑板20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21,第一排水孔21与排水槽30连通。换热器本体200上的化霜水能够流到支撑板20上,进入第一排水孔21,再进入排水槽30内,实现对于化霜水的集中处理。如此设置,换热器本体200直接位于排水槽30的上方,能够将化霜水及时地排至排水槽30内,且不会形成化霜水的滞留。需要解释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主体10的中心线指的是经过主体10的中心,并与支撑
板20的长度方向的平行的线。
43.第一排水孔21为多个,多个对第一排水孔21相互交错并均匀地分布于支撑板20上,使得尽可能将换热器本体200上的所有水都排入第一排水孔21内。
44.主体10包括第一段11及第二段12,第二段12位于第一段11的两侧,并与第一段11连接,支撑板20与第二段12远离第一段11的一侧连接。
45.进一步地,第一段11具有第一面111,第一面111为第一段11靠近换热器本体200的侧面,第一面111的朝向与支撑板20远离排水槽30的侧面的朝向同向,第一面111的高度高于排水槽30的槽底,使得化霜水或冷凝水都能够聚集在排水槽30内。
46.第二段12包括排水段121及安装段122,排水段121位于第一段11与安装段122之间,安装段122连接于排水段121远离第一段11的一侧,安装段122朝向靠近支撑板20方向延伸并与支撑板20连接,使得排水段121与支撑段间隔设置。
47.优选地,第二段12还包括导向段123,导向段123的一侧连接于第一段11,另一侧连接于排水段121,导向段123相对于第一段11及排水段121倾斜设置,形成斜坡,使得主体10呈“几”字型,以使水能够顺畅地流动至排水槽30内,不会引起积水,
48.导向段123通过第一段11折边形成,安装段122通过排水段121折边形成,加工方便。
49.请参见图2,主体10的两端设有第三段13,第三段13朝向与第一面111的朝向同向的方向延伸,不仅起到加强的作用,还起到挡水的作用,使得化霜水都能流到排水槽30内。
50.安装段122、排水段121、导向段123、第三段13以及支撑板20围成排水槽30。
51.支撑板20通过焊接或销接连接于安装段122,或者支撑板20通过安装段122折弯形成,加工方便。当然支撑板20还可倾斜设置,支撑板20靠近第一段11的一侧相对远离第一段11的一侧更靠近排水段121设置,即,支撑板20靠近第一段11的一侧比远离第一段11的一侧矮,使化霜水或者冷凝水进入排水槽30内而不外溢至安装段122外侧。
52.主体10的长度短于主体10的宽度,如此设置,使得尽可能多的换热器本体200位于支撑板20上,大部分化霜水或冷凝水能够直接排入排水槽30中,加快排水速度。需要解释的是,主体10的长度指的是,以图2作为主视图时,一侧的支撑板20到另一侧的支撑板20的距离,主体10的宽度指的是,支撑板20的长度,即,设有第三段13的主体10两端的距离。
53.具体地,支撑板20包括主板201及第一安装板22,主板201与主体10连接,第一安装板22与主板201连接,第一安装板22用于安装换热器本体200。
54.第一安装板22包括第一连接板220及第一侧板221,第一连接板220连接于主板201,第一侧板221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20远离主板201的一端,第一侧板221用于支撑换热器本体200,第一连接板220朝向远离主板201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一侧板221与主板201靠近支撑板20的侧面间隔设置,使得换热器本体200上的水能够更顺利地排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20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板220分别设于第一侧板221的两侧,当然,第一连接板220还可为四个。
55.第一侧板221上设置有通孔,方便换热器本体200的安装以及排水至第一排水孔21内。
56.在本实施例中,每块主板201上设有两块第一安装板22,能够安装两个换热器本体200,在其他实施例中,每块主板201上还可设置一块第一安装板22,或三块及三块以上第一
安装板22,还可通过两块第一安装板22安装一个换热器本体200,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57.换热器本体200可呈l型或u型。
58.具体地,第一段11两端靠近第三段13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板14,由于换热器本体200呈l型或u型,则有一段换热器本体200位于第一段11之上,在第一段11设置第二安装板14,则能够加强换热器本体200与排水装置100安装的牢固性。
59.第二安装板14包括第二连接板141及第二侧板142,第二侧板142连接于第二连接板141远离第一段11的一端,第二连接板141连接于第一段11,第二侧板142用于支撑换热器本体200,第二连接板141朝向远离主体10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二侧板142与第一段11朝向第二安装板14的侧面间隔设置。在主体10两端之上的换热器本体200的化霜水或冷凝水能够流入到主体10上并通过导向段123进入到排水槽30中排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141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141分别设于第二侧142的两侧,当然,第二连接板141还可为四个。
60.第二侧板142上开设有通孔,方便换热器本体200的安装及排水。
61.优选地,位于主体10两侧的第一侧板221远离排水槽30的侧面、位于第一段11两端的第二侧板142远离第一段11的侧面相互齐平设置,方便换热器本体200的安装。
62.排水槽30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排水孔31,化霜水从排水槽30内流入第二排水孔31内排出。
63.第二排水孔31为多个,多个第二排水孔31在排水槽30的槽底均匀地分布,以加大排水量。
64.第二排水孔31位于排水槽30外的孔口处设有排水管32,排水管32对于水流动起到引导作用,将水引流至指定位置,防止水四处乱溅。
65.第二排水孔31位于排水槽30内的孔口呈喇叭形,对于水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
66.排水装置100还包括加热件(图未示),加热件设于排水槽30或第二排水孔31内,或同时设于排水槽30及第二排水孔31内,加热件能够加热水,在低温的环境中,水不会因温度过低而发生冰堵。
67.优选地,加热件为电热带,电热带均匀地分布于排水槽30及第二排水孔31内,电热带呈扁平状且能够弯折,方便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还可为电加热丝或其他能够加热的元件。
68.利用空调机组原有自带的检测元件及控制器,当检测元件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t℃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开启,当检测元件检测到换热器本体200除霜结束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开启n分钟,在不必要开启加热件的时候关闭加热件,能够节省能源,在必要的时候开启加热件,能够防止冰堵。在本实施例中,t为可为-12,n为10,在其他实施例中,t还可为-5、0等,n还可为8、5等,可根据实际需求做出调整。本实用新型通过空调机组自带的检测元件及控制器控制加热件的启闭,无需额外设置检测元件及控制器。
69.请参见图3,排水装置100还包括封板50,封板50设于主体10的两端,封板50的一端与第三段13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本体200连接,封板50能够封住换热器本体200与主体10之间的间隙,防止漏风,能够让空气尽可能地多地经过翅片换热,加强换热效果。
70.参见图4,主体10的两侧也可设置封板50,该处的封板50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段122,另一端连接于换热器本体200,封板50能够封住换热器本体200与主体10之间的间隙,防止
漏风,进一步对化霜水或冷凝水进行阻挡,增加排水装置100的排水性能。
71.请参见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200及上述的排水装置100,排水装置100设于换热器本体200的底部。
7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检测元件、控制器及上述的换热器,控制器与检测元件通信连接,排水装置100中的加热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检测元件能够检测到环境温度、换热器的化霜情况等,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信号控制加热件的启闭。需要解释的是,通信连接指的是电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73.在工作过程中,当换热器本体200上具有冷凝水或化霜水时,冷凝水或化霜水从换热器本体200流下,位于支撑板20上的那部分换热器本体200上的水直接从第一排水孔21进入排水槽30内,再从第二排水孔31排出;位于第一段11上的那部分换热器本体200上的水从第一段11经导向段123流动至排水槽30中排出。当检测元件检测到环境温度太低或检测到换热器本体200刚刚完成除霜,则加热件加热,能够防止发生冰堵。
7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