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3-19 22:53: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球笼保持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汽车球笼包括内球笼和外球笼,内球笼是连接变速箱差速器部位的,外球笼是连接车轮部位的,外球笼的作用不管是动力输出的还有车辆转弯时都是外球笼在起作用。
3.球笼保持架是等速万向节的组成部件,其侧壁均匀布置有多个窗孔,现有技术中,现需要对球笼侧壁进行划线,再通过冲孔机床进行冲孔,由于球笼保持架侧壁布置有多个窗孔,冲孔加工时,冲压块依次冲压一个孔,这就导致每冲一个孔后需要工人将球笼保持架进行旋转九十度,工人手动转动难以保证旋转角度准确,会导致加工误差大,如果出现失误,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另外,使用手去拨动球笼保持架,亦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被冲压块挤压伤到手;另外球笼保持架在进行冲压时需要进行夹紧,但现有的夹紧设备体积较大部件较多,操作起来步骤繁琐不够方便;另外现有的冲压块长期冲压容易损坏,需要进行更换,但现有的冲压块拆装起来比较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对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手动转动球笼保持架难以保证旋转角度准确,会导致加工误差大,以及现有的夹紧设备体积较大部件较多,操作起来步骤繁琐不够方便,以及但现有的冲压块拆装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自动间隔转动机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冲压更换组件;所述自动间隔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台顶部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间隔转动板,所述间隔转动板的底部与工作台的顶部接触,所述间隔转动板的前后左右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间隔转动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转板,所述半圆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尺寸与凹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转杆的底端贯穿工作台并延伸至工作台的底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顶部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中包括开设在第一圆盘顶部的环槽,所述第一圆盘的上方设置有球笼,所述球笼的底部贯穿环槽并延伸至环槽的内部,所述球笼与环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球笼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贯穿第二圆盘并延伸至第二圆盘的顶部,所述竖杆的
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圆盘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第二圆盘并延伸至第二圆盘的顶部,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第二圆盘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第二圆盘的底部与球笼的顶部接触挤压。
6.优选的,所述冲压更换组件中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左右两侧的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连接板。
7.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与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杆,两个所述竖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
8.优选的,两个所述液压杆的活塞端均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连接板的外部,两个所述液压杆的活塞端均活动连接有冲压块。
9.优选的,两个所述液压杆的前后侧均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冲压块相远离的一侧的前后方均固定连接有横杆,四个所述横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
10.优选的,四个所述固定管相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的相对端均贯穿固定管并延伸至圆槽的内部,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均与圆槽的内表面卡接,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板。
11.优选的,四个所述滑板的外表面均与固定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四个所述弹簧的相对端均与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弹簧相远离的一端均与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
12.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箱,两个所述液压杆均通过液压管与液压箱内部的液压泵连通。
1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4.s1、首先将球笼进行划线,进一步将划线完后的球笼放置在第一圆盘的顶部,同时使得球笼插进环槽内部,进一步转动转动转动把手,使得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同时螺纹杆带动第二圆盘沿着竖杆的外表面向下移动,最终第二圆盘挤压并夹住球笼,实现对球笼的固定;
15.s2、进一步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转动,同时第二转杆带动半圆转板转动,同时半圆转板带动固定杆转动,当固定杆转进间隔转动板上的凹槽中时,固定杆带动间隔转动板转动,同时启动液压杆,使得液压杆带动冲压块对球笼进行冲孔,通过与自动间隔转动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对球笼边旋转边冲孔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
16.s3、当需要更换冲压块时,拉动两个固定把手,使得固定把手带动两个限位杆背向移动,同时两个限位杆带动两个滑板沿着固定管的内表面背向滑动,同时滑板对弹簧进行挤压压缩,当限位杆滑出圆槽时,即可拆卸下冲压块,安装时,松开两个固定把手,受弹簧弹力作用,弹簧复位的同时带动两个限位杆滑进圆槽即可实现安装。
1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圆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杆与凹槽的尺寸相适配。
18.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球笼放置在第一圆盘的顶部,同时使得球笼插进环槽内部,进一步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转动,同时第二转杆带动半圆转板转动,同时半圆转板带动固定杆转动,当固定杆转进间隔转动板上的凹槽中时,固定杆带动间隔转动板转动,同时间隔转动板带动第一转杆、第一圆盘和球笼转动,通过自动间隔转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间隔旋转换面的功能,避免了每冲一个孔后需要工人将球笼保持架进行旋转,保证了旋转角度的准确,进一步降低了加工误差,提升了产品合格率,而且避免了用手去拨动球笼保持架,增强了安全性。
21.(2)、该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使得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同时螺纹杆带动第二圆盘沿着竖杆的外表面向下移动,最终第二圆盘挤压并夹住球笼,实现对球笼的固定,通过夹紧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快速球笼的快速夹紧固定,方便进一步进行冲孔,与传统的夹紧设备相比,该夹紧机构体积小部件少,而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很强。
22.(3)、该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拉动两个固定把手,使得固定把手带动两个限位杆背向移动,同时两个限位杆带动两个滑板沿着固定管的内表面背向滑动,同时滑板对弹簧进行挤压压缩,当限位杆滑出圆槽时,即可拆卸下冲压块,安装时,松开两个固定把手,受弹簧弹力作用,弹簧复位的同时带动两个限位杆滑进圆槽即可实现安装,通过冲压更换组件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对球笼的冲孔,而且方便对冲压块进行快速拆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后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间隔转动机构立体图;
26.图4为本发明的球笼与第一圆盘的分离状态图;
27.图5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立体图;
28.图6为本发明的冲压更换组件立体图;
29.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8为本发明的固定管剖视图;
31.图9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前视图;
32.图10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俯视图。
33.图中:1-工作台、2-支撑腿、3-自动间隔转动机构、4-冲压更换组件、31-第一转杆、32-间隔转动板、33-凹槽、34-第二转杆、35-半圆转板、36-固定杆、37-电机、38-第一圆盘、39-夹紧机构、391-环槽、392-球笼、393-第二圆盘、394-竖杆、395-固定块、396-螺纹杆、397-转动把手、41-竖板、42-连接板、43-连接杆、44-液压杆、45-冲压块、46-圆槽、47-横杆、48-固定管、49-限位杆、410-滑板、411-弹簧、412-固定把手、5-液压箱、6-液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2,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自动间隔转动机构3,工作台1顶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冲压更换组件4;自动间隔转动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顶部的第一转杆31,第一转杆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间隔转动板32,间隔转动板32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接触,间隔转动板32的前后左右均开设有凹槽33,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间隔转动板3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34,第二转杆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转板35,半圆转板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6,固定杆36的一端贯穿凹槽33并延伸至凹槽33的内部,固定杆36的尺寸与凹槽33的尺寸相适配,第二转杆34的底端贯穿工作台1并延伸至工作台1的底部,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7,电机37为三相异步电机,电机37受外部开关控制,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3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杆3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杆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38,第一圆盘38的顶部设置有夹紧机构39;夹紧机构39中包括开设在第一圆盘38顶部的环槽391,环槽391与球笼392的尺寸相适配,第一圆盘38的上方设置有球笼392,球笼392的底部贯穿环槽391并延伸至环槽391的内部,球笼392与环槽391的尺寸相适配,球笼39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圆盘393,第一圆盘38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394,竖杆394的顶端贯穿第二圆盘393并延伸至第二圆盘393的顶部,竖杆39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95,第一圆盘38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96,螺纹杆396的顶端贯穿第二圆盘393并延伸至第二圆盘393的顶部,螺纹杆396的外表面与第二圆盘39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螺纹杆39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397,第二圆盘393的底部与球笼392的顶部接触挤压,冲压更换组件4中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部左右两侧的竖板41,两个竖板4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连接板42,两个连接板42与竖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杆43,两个竖板41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4,液压杆44为现有技术,受液压箱5内部的液压泵控制,液压泵推出液压油通过液压管6流入液压杆44,液压杆44进行工作,使得两个液压杆44的活塞端均贯穿连接板42并延伸至连接板42的外部,两个液压杆44的活塞端均活动连接有冲压块45,两个液压杆44的前后侧均开设有圆槽46,两个冲压块45相远离的一侧的前后方均固定连接有横杆47,四个横杆47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48,四个固定管48相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9,四个限位杆49的相对端均贯穿固定管48并延伸至圆槽46的内部,四个限位杆49的外表面均与圆槽46的内表面卡接,四个限位杆49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板410,四个滑板410的外表面均与固定管4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四个限位杆49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411,四个弹簧411的相对端均与滑板410的一侧固定连接,四个弹簧411相远离的一端均与固定管48的内壁固定连接,四个限位杆49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412,工作台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箱5,两个液压杆44均通过液压管6与液压箱5内部的液压泵连通。
3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韧性球笼保持架的自动化制备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7.s1、首先将球笼392进行划线,进一步将划线完后的球笼392放置在第一圆盘38的顶部,同时使得球笼392插进环槽391内部,进一步转动转动转动把手397,使得转动把手397带动螺纹杆396转动,同时螺纹杆396带动第二圆盘393沿着竖杆394的外表面向下移动,最
终第二圆盘393挤压并夹住球笼392,实现对球笼392的固定;
38.s2、进一步启动电机37,使得电机37带动第二转杆34转动,同时第二转杆34带动半圆转板35转动,同时半圆转板35带动固定杆36转动,当固定杆36转进间隔转动板32上的凹槽33中时,固定杆36带动间隔转动板32转动,同时启动液压杆44,使得液压杆44带动冲压块对球笼392进行冲孔,通过与自动间隔转动机构3的配合,实现了对球笼392边旋转边冲孔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
39.s3、当需要更换冲压块45时,拉动两个固定把手412,使得固定把手412带动两个限位杆49背向移动,同时两个限位杆49带动两个滑板410沿着固定管48的内表面背向滑动,同时滑板410对弹簧411进行挤压压缩,当限位杆49滑出圆槽46时,即可拆卸下冲压块45,安装时,松开两个固定把手412,受弹簧411弹力作用,弹簧411复位的同时带动两个限位杆49滑进圆槽46即可实现安装,限位杆49与圆槽46的尺寸相适配,固定杆36与凹槽33的尺寸相适配。
40.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