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供水泵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0: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供水泵。


背景技术:

2.供水泵作为流体输送过程中重要的用于对流体做功的设备,在现有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均有广泛的运用。
3.现有的供水泵在其工作时,其工作原理是靠电机驱动偏心组件发生旋转,偏心组件驱动感压隔膜并对增压腔进行挤压,增压腔体积增大时,将外部的源水从进水腔吸入,增压腔体积减小时,增压腔被挤压并将源水挤出到出水腔,在增压腔频繁的一吸一合的状态下,使得供水泵内部形成连续的水流脉冲,水流脉冲波动会对其他部件产生共鸣、谐振现象,水流脉冲的幅度较大,不易于整个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供水泵,用以降低水流脉冲的幅度,避免水流脉冲对其他部件造成较大的共鸣、谐振现象,更有利于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6.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供水泵,包括泵头体,所述泵头体内设有进水腔、出水腔、增压腔,进水腔、出水腔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接通,增压腔与进水腔、出水腔之间分别通过进水单向结构、出水单向结构接通,进水单向结构和出水单向结构均为现有技术,用于控制水流只能单向流通,进水单向结构可以避免水返回进水腔,出水单向结构可以避免水从出水腔返回,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周边与泵头体本体密封匹配连接,封板与进水腔、出水腔的外壁之间构成气腔,气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气腔分隔成进水气腔、出水气腔,进水气腔通过第一通孔与进水腔接通,出水气腔通过第二通孔与出水腔接通,隔板下端与封板密封匹配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目前的供水泵是通过电机驱动偏心组件发生偏心的旋转,偏心组件对增压腔产生挤压或者拉扯,使得增压腔的体积减小或者增大,增压腔体积增大时,增压腔将水通过进水单向结构直接从进水口吸入到进水腔,进水腔通过流道进入到增压腔,增压腔体积减小时,增压腔将内部的水直接挤压到出水腔,再经出水单向结构泵出到出水口。本方案中,在进水腔、出水腔的侧面分别设有进水气腔、出水气腔,在增压腔的体积增大时,进水单向结构开启,增压腔产生的吸力先是吸入部分空气到进水气腔,然后再吸入部分源水,源水进入到增压腔,增压腔体积减小,先将部分空气经出水单向结构挤压到出水腔,在将部分源水挤压到增压腔,这样由于吸入有空气的原因,单向结构不会出现连续开启的状态,随着内部空气逐渐的被排出,单向结构的开启逐渐增大,由于空气占据部分空间,这样吸入和泵出的水量相比现有的供水泵减少了,使得产生的水流脉冲波幅度也相应减小,有效的降低对其他部件产生共鸣、谐振的现象,更利于整个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7.优选的,所述封板中间及两周边分别设有便于泵头体及隔板卡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橡胶垫圈。使得进水气腔和出水气腔之间能有效的被阻断。
8.优选的,所述泵头体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泵头体、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底端连接有底盖,第一盖板上部分与泵头体之间压紧有第一橡胶垫,第二盖板上部分与泵头体另一端之间压紧有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底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感压隔膜、第二感压隔膜,第一感压隔膜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一盖板与泵头体之间,第二感压隔膜周向密封压紧于泵头体另一侧之间,第一盖板与第一感压隔膜、第二盖板与第二感压隔膜通过与泵头体的配合构成所述增压腔。
9.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压隔膜与第二感压隔膜之间连接有偏心组件,偏心组件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底盖下方。偏心件为现有供水泵中常用的部件,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偏心件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偏心转动,进而对第一感压隔膜、第二感压隔膜造成挤压或者拉扯,使得增压腔的体积减小或者增压,进而到达吸水和泵水的作用。
10.优选的,所述进水单向结构包括上进水单向结构和下进水单向结构,出水单向结构包括上出水单向结构和下出水单向结构,增压腔与进水单向结构、出水单向结构之间分别通过进水流道、出水流道接通。
11.优选的,所述进水流道包括上进水流道、下进水流道,出水流道包括上出水流道、下出水流道,所述增压腔分为第一增压腔、第二增压腔,第一增压腔通过上进水流道、上出水流道分别与上进水单向结构的出口、上出水单向结构的出口接通,第二增压腔通过下进水流道、下出水流道分别与下进水单向结构的出口、下出水单向结构的出口接通。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上设有进腔凹陷、出腔凹陷、增压凹陷、进水凹陷和出水凹陷,进腔凹陷与进水腔匹配,出腔凹陷与出水腔匹配,增压凹陷与增压腔匹配,进水凹陷与进水流道匹配,出水凹陷与出水流道匹配。盖板形成的凹陷,便于更好与相应部位的贴合安装固定。
1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水腔、出水腔的侧面分别设有进水气腔、出水气腔,在增压腔的体积增大时,进水单向结构开启,增压腔产生的吸力先是吸入部分空气到进水腔,然后再吸入部分源水,源水进入到增压腔,增压腔体积减小,先将部分空气经出水单向结构挤压到出水腔,再将部分源水挤压到增压腔,这样由于吸入有空气的原因,单向结构不会出现瞬间开启的状态,随着单向结构的开启逐渐增大,由于空气占据部分空间,这样吸入和泵出的水量相比现有的供水泵减少了,使得产生的水流脉冲波幅度也相应减小,有效的降低对其他部件产生共鸣、谐振的现象,更利于整个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竖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4的仰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6的横截面示意图。
22.附图标记:01-进水口,02-第一通孔,03-泵头体,04-底盖,05-电机,06
‑ꢀ
偏心组
件,07-封板,08-第二通孔,09-出水口,10-出水腔,11-出水气腔,12
‑ꢀ
进水气腔,13-进水腔,14-第一盖板,15-第一感压隔膜,16-第二感压隔膜,17
‑ꢀ
第二盖板,18-第二增压腔,19-第二橡胶垫,20-固定螺栓,21-第一橡胶垫,22
‑ꢀ
第一增压腔,23-下进水单向结构,24-下进水流道,25-下出水流道,26-下出水单向结构,27-上出水单向结构,28-上出水流道,29-上进水流道,30-上进水单向结构,31-进腔凹陷,32-出腔凹陷,33-增压凹陷,34-橡胶垫圈,35-隔板,36
‑ꢀ
出水凹陷,37-进水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
27.如图1-7所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供水泵,包括泵头体03,所述泵头体 03内设有进水腔13、出水腔10、增压腔,进水腔13、出水腔10分别与进水口 01、出水口09接通,增压腔与进水腔13、出水腔10之间分别通过进水单向结构、出水单向结构接通,还包括封板07,所述封板07周边与泵头体03本体密封匹配连接,封板07与进水腔13、出水腔10的外壁之间构成气腔,气腔内设有隔板35,隔板35将气腔分隔成进水气腔12、出水气腔11,进水气腔12通过第一通孔02与进水腔13接通,出水气腔11通过第二通孔08与出水腔10接通,隔板35下端与封板07密封匹配连接。
28.本实施例中,在现有供水泵的基础上,在进水腔13、出水腔10的侧面分别设有进水气腔12、出水气腔11,在增压腔的体积增大时,进水单向结构开启,增压腔产生的吸力先是吸入部分空气到进气腔12,然后再吸入部分源水,源水进入到增压腔,增压腔体积减小,先将部分空气经出水单向结构挤压到出水腔 10,再将部分源水挤压到增压腔,这样由于吸入有空气的原因,单向结构不会出现瞬间开启的状态,随着内部空气逐渐的被排出,单向结构的开启逐渐增大,由于空气占据部分空间,这样吸入和泵出的水量相比现有的供水泵减少了,使得产生的水流脉冲波幅度也相应减小,有效的降低对其他部件产生共鸣、谐振的现象,更利于整个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29.具体的,所述封板07中间及两端分别设有便于泵头体03及隔板35卡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橡胶垫圈34,橡胶垫圈34使得进水气腔12和出水气腔11之间能有效的被阻断,橡胶垫圈34为两个一体的矩形框构成,呈横放的日字形,两个矩形框型与增压腔对应,而且便
于与进水气腔12和出水气腔11匹配,封板 07为矩形框型,用于将橡胶垫圈34固定压紧。
30.具体的,所述泵头体03两侧分别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盖板14和第二盖板 17,泵头体03、第一盖板14及第二盖板17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底盖04,第一盖板14、第二盖板17、隔板35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20固定在一起,第一盖板 14上部分与隔板35一端之间压紧有第一橡胶垫21,第二盖板17上部分与隔板 35另一端之间压紧有第二橡胶垫19,第一橡胶垫21、第二橡胶垫19底端分别连接有橡胶材质的第一感压隔膜15、第二感压隔膜16,第一感压隔膜15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一盖板14与泵头体03之间,第二感压隔膜16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二盖板17与泵头体03另一侧之间,第一盖板14与第一感压隔膜15、第二盖板17与第二感压隔膜16分别与泵头体之间构成所述增压腔。
31.具体的,所述第一感压隔膜15与第二感压隔膜16之间连接有偏心组件06,偏心组件06连接有电机05,电机05固定在底盖04下方。偏心件为现有供水泵中常用的部件,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偏心件在电机05的驱动下,发生偏心转动,进而对第一感压隔膜15、第二感压隔膜16造成挤压或者拉扯,使得增压腔的体积减小或者增压,进而到达吸水和泵水的作用。
32.具体的,所述进水单向结构包括上进水单向结构30和下进水单向结构23,出水单向结构包括上出水单向结构27和下出水单向结构26,上进水单向结构30、增压腔与进水单向结构、出水单向结构之间分别通过进水流道、出水流道接通。
33.具体的,所述进水流道包括上进水流道29、下进水流道24,出水流道包括上出水流道28、下出水流道25,所述增压腔分为第一增压腔22、第二增压腔18,第一增压腔22通过上进水流道29、上出水流道28分别与上进水单向结构30的出口、下出水单向结构26的出口接通,第二增压腔18通过下进水流道24、下出水流道25分别与下进水单向结构27的出口、下出水单向结构26的出口接通。
34.具体的,所述第一盖板14、第二盖板17上设有进腔凹陷31、出腔凹陷32、增压凹陷33、进水凹陷36和出水凹陷37,进腔凹陷31与进水腔13匹配,出腔凹陷32与出水腔10匹配,增压凹陷33与增压腔匹配,进水凹陷36与进水流道匹配,出水凹陷37与出水流道匹配。盖板形成的凹陷,便于更好与相应部位的贴合安装固定。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供水泵工作时,通过电机05驱动偏心组件06发生偏心的旋转,偏心组件06对增压腔产生挤压或者拉扯,使得增压腔的体积减小或者增大,在增压腔的体积增大时,进水单向结构开启,增压腔产生的吸力先是吸入部分空气到进水腔12,然后再吸入部分源水,源水进入到增压腔,增压腔体积减小,先将部分空气经出水单向结构挤压到出水腔10,再将部分源水挤压到增压腔,这样由于吸入有空气的原因,单向结构不会出现瞬间开启的状态,随着内部空气逐渐的被排出,单向结构的开启逐渐增大,由于空气占据部分空间,这样吸入和泵出的水量相比现有的供水泵减少了,使得产生的水流脉冲波幅度也相应减小,有效的降低对其他部件产生共鸣、谐振的现象,更利于整个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