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6:2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


背景技术:

2.已知有向透光部件(例如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射出显示图像的显示光,将该图像显示为虚像的平视显示器(hud:head-up display)装置。作为以往的hud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凹面镜单元的装置,凹面镜单元具有:使显示光向透光部件反射的凹面镜;和将凹面镜支撑为能够旋转的支撑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hud装置中,通过将支撑部从表面侧螺钉固定于壳体,从而将凹面镜单元安装于壳体(参照该文献的图6)。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20209号公报
6.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hud装置那样,在将凹面镜单元相对于壳体从表面侧进行螺钉固定的结构中,由于螺钉头位于壳体的表面侧的空间(即,显示光通过的空间),因此显示光有可能被螺钉头反射而产生杂散光(显示时不需要的光)。为了抑制杂散光,虽能够设置覆盖螺钉头的专用的罩,但如此,部件个数增加,结构也有可能复杂化。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洁的结构来抑制杂散光的平视显示器装置。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装置,
9.将显示图像的显示光向透光部件射出,将所述图像显示为虚像,其中,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
10.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生成所述显示光;
11.镜单元,所述镜单元具有:镜,所述镜使由所述显示部生成的所述显示光朝向所述透光部件反射;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镜支撑为能够以规定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和
12.壳体,所述壳体在表面侧容纳所述镜单元,
13.所述壳体在被所述支撑部从表面侧覆盖的位置具有通孔,
14.所述支撑部通过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插入到所述通孔的螺钉而固定于所述壳体。
15.实用新型效果
16.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以简洁的结构来抑制杂散光。
附图说明
17.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hud)装置的向车辆的搭载方式的图。
18.图2是hud装置的立体图。
19.图3是壳体的立体图。
20.图4是省略了壳体的hud装置的立体图。
21.图5是凹面镜单元、传递部以及驱动部的立体图。
22.图6是hud装置的俯视图。
23.图7是省略了后罩的hud装置的后视图。
24.图8是省略了后罩的hud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25.图9是用于说明各部件向壳体的组装工序例的图。
26.图10是用于说明各部件向壳体的组装工序例的图。
27.图11是用于说明各部件向壳体的组装工序例的图。
28.图12中的(a)是凹面镜单元被装配于夹具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b)是图12中的(a)所示的a-a线处的夹具以及第二支撑部的概略截面图。
29.符号说明
30.100平视显示器(hud)装置
31.101射出口
32.1车辆
33.2仪表板
34.3前挡风玻璃
35.4用户
36.l显示光
37.v虚像
38.10显示部
39.11显示用基板
40.12散热器
41.13显示用箱体
42.20平面镜
43.21保持件
44.30凹面镜单元
45.31凹面镜
46.r反射面
47.ax轴线
48.31a第一轴部
49.31b第二轴部
50.32第一支撑部
51.321台座部
52.b1、b2凸台
53.322轴承
54.33第二支撑部
55.331台座部
56.b3、b4、b5凸台
57.332轴承
58.40传递部
59.41杆
60.42移动部
61.50驱动部
62.51驱动用箱体
63.51a、51b插通孔
64.m马达
65.g引导轴
66.60电路基板
67.70壳体
68.s光路空间
69.o1~o5通孔
70.71容纳部
71.72第一载置部
72.73第二载置部
73.74固定部
74.74a孔
75.75配设部
76.75a连通口
77.o6、o7螺钉孔
78.76基板固定部
79.h1、h2钩
80.80后罩
81.s1~s7螺钉
82.5夹具
83.5a第一设置部
84.5b第二设置部
85.5c旋转防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86.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87.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hud:head-up display)装置100例如配设于车辆1的仪表板2内。hud装置100向前挡风玻璃3射出显示光l。通过前挡风玻璃3反射的显示光l朝向用户4(主要是车辆1的驾驶员)侧,使用户4将显示光l所显示的图像视觉识别为虚像v。虚像v经由前挡风玻璃3显示于车辆1的前方。由此,用户4能够使虚像v与前方风景重叠地进行观察。虚像v显示与车辆1相关的各种信息(以下称为车辆信息)。此外,车辆信息不仅是车辆1自身的信息,也包含车辆1的外部信息。
88.如图2~图8所示,hud装置100具备显示部10、平面镜20、包含凹面镜31的凹面镜单
元30、传递部40、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壳体70和后罩80。
89.以下,将在车辆1设置有hud装置100的情况下的、车辆1的上方作为表面侧、车辆1的下方作为背面侧来对各结构加以说明。在图中,将表面侧表示为“f”,将背面侧表示为“b”。此外,hud装置100具备作为未图示的结构的从表面侧安装于壳体70的前罩。在前罩设置有朝向表面侧开口的射出口101(参照图1),hud装置100从射出口101朝向前挡风玻璃3射出显示光l。在射出口101安装有未图示的透光性罩。
90.如图2所示,显示部10通过显示图像,将显示该图像的显示光l向上方(表面侧)发出。显示部10作为生成显示光l的结构(以下,称为显示光生成部),例如具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从背后对lcd进行照明的背光源。lcd例如是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型的lcd。背光源例如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导光部件等构成。如图7所示,显示部10除了显示光生成部之外,还具有与显示光生成部电连接的显示用基板1、具有散热片的散热器12以及由树脂等形成并容纳显示光生成部的显示用箱体13,并被单元化。此外,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省略了后罩80的hud装置100的图(后视图)。显示用基板11固定在显示用箱体13的背面侧。散热器12隔着显示用基板11安装在显示用箱体13的背面侧。关于显示部10相对于壳体70的固定方式,将在后面叙述。
91.如图2所示,平面镜20例如由冷光镜构成,将显示部10向表面侧发出的显示光l朝向凹面镜31加以反射。平面镜20经由保持件21固定于壳体70。
92.主要由图5所示,凹面镜单元30具备:凹面镜31;和将凹面镜31支撑为能够以轴线ax为中心旋转的一对的第一支撑部32以及第二支撑部33。第一支撑部32和第二支撑部33位于在轴线ax延伸的方向上夹着凹面镜31的位置。
93.凹面镜31具有将来自平面镜20的显示光l扩大,并且使其朝向前挡风玻璃3反射的反射面r。由此,被用户4视觉识别的虚像v成为显示于显示部10的图像被放大的虚像。凹面镜31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一对第一轴部31a以及第二轴部31b。一对第一轴部31a以及第二轴部31b从凹面镜31的侧面相互反向地突出,并沿着轴线ax延伸而设置。
94.第一支撑部32具有:台座部321;和设置于台座部321的表面侧,将第一轴部31a支撑为能够绕轴线ax旋转的轴承322。在台座部321设置有朝向表面侧突起的凸台b1、b2。凸台b1对应于用于将第一支撑部32固定于壳体70的螺钉s1(参照图11)。凸台b2对应于用于将第一支撑部32固定于壳体70的螺钉s2(参照图11)。
95.第二支撑部33具有:台座部331;和设置于台座部331的表面侧,将第二轴部31b支撑为能够绕轴线ax旋转的轴承332。在台座部331设置有朝向表面侧突起的凸台b3、b4、b5。凸台b3对应于用于将第二支撑部33固定于壳体70的螺钉s3(参照图11)。凸台b4对应于用于将第二支撑部33固定于壳体70的螺钉s4(参照图11)。凸台b5对应于用于将第二支撑部33固定于壳体70的螺钉s5(参照图11)。
96.此外,在凸台b1~b5上分别形成有从背面侧朝向表面侧的有底孔,且与后述的螺钉s1~s5对应的螺钉孔。因此,如下所述,即使螺钉s1~s5紧固于凸台b1~b5,螺钉s1~s5也不会在凸台b1~b5的表面侧露出。关于凹面镜单元30相对于壳体70的固定方式,将在后面叙述。
97.主要如图5所示,传递部40是用于将驱动部50的动力向凹面镜31传递的结构,具有设置于凹面镜31的平板状的杆41和根据驱动部50的动作而移动的移动部42。杆41在图5中
位于左侧的第二轴部31b的下方,从凹面镜31的侧面突出地设置。移动部42例如以夹入杆41的形状形成。
98.驱动部50是通过经由传递部40向凹面镜31传递动力以对凹面镜31进行旋转驱动的结构。如图5、图7或者图8所示,驱动部50具有马达m和安装马达m的驱动用箱体51。马达m例如由步进马达构成,通过安装于电路基板60的控制部的控制而被驱动。如图5所示,在驱动用箱体51上安装有沿着杆41的主面所朝向的方向延伸的引导轴g。马达m经由未图示的齿轮机构,使移动部42沿着引导轴g移动。伴随着移动部42的移动,被夹入移动部42的杆41也移动。如此,驱动部50通过使移动部42以及杆41移动,使凹面镜31绕轴线ax旋转驱动。关于驱动部50相对于壳体70的固定方式,将在后面叙述。
99.电路基板60是形成有各种电路且安装有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的印刷电路板。电路基板60与显示部10(具体而言为显示用基板11)以及驱动部50(具体而言为马达m)分别经由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等布线而电连接。安装于电路基板60的控制部是控制hud装置100的整体动作的,经由驱动部50控制凹面镜31的旋转驱动,控制显示部10的显示动作。控制部与控制车辆1的各部分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系统进行通信,使表示车辆信息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0。
100.壳体70由合成树脂、金属形成为具有遮光性的箱状,将显示部10、平面镜20、凹面镜单元30、传递部40以及驱动部50分别容纳在满足上述功能的位置。
101.首先,参照图2、图3以及图6,对壳体70的表面侧进行说明。在壳体70的表面侧形成有供显示光l通过的光路空间s。另外,在相当于壳体70的底的部分形成有容纳凹面镜31的容纳部71。如图6所示,在壳体70中的容纳部71的两侧设置有载置第一支撑部32的第一载置部72和载置第二支撑部33的第二载置部73。第一载置部72和第二载置部73位于在轴线ax延伸的方向上隔着容纳部71的位置。
102.接着,参照图7以及图8,对壳体70的背面侧进行说明。在壳体70中的第二载置部73的背面侧设置有固定驱动部50的固定部74。另外,在壳体70中的与固定部74邻接的部分形成有将壳体70的背面侧与表面侧连通的孔74a。该孔74a是为了使位于驱动部50与凹面镜31之间的传递部40通过而形成的,驱动部50固定于设置在壳体70的背面侧的固定部74,凹面镜31容纳在壳体70的表面侧的容纳部71内。孔74a形成为不妨碍传递部40的移动的大小。
103.另外,在壳体70的背面侧设置有配设显示部10的配设部75。在配设部75上形成有将壳体70的背面侧与表面侧连通的连通口75a。从背面侧固定在配设部75内的显示部10从该连通口75a朝向壳体70的表面侧射出显示光l。
104.另外,在壳体70中的容纳部71的背面侧设置有固定电路基板60的基板固定部76。电路基板60例如通过设置于基板固定部76的钩h1、h2而被卡定,并固定于壳体70的背面侧。
105.后罩80由具有遮光性的部件构成,如图2所示,从背面侧安装于壳体70。后罩80例如通过利用了钩的卡合单元而固定于壳体70。后罩80从背面侧覆盖固定于壳体70的背面侧的显示部10、驱动部50以及电路基板60。即,显示部10、驱动部50以及电路基板60位于后罩80与壳体70之间。
106.在如上那样构成的hud装置100中,从显示部10发出并按照平面镜20、凹面镜31的顺序反射的显示光l,从射出口101射出到hud装置100的外部,朝向前挡风玻璃3。该显示光l被前挡风玻璃3反射,由此,从用户4观察,在前挡风玻璃3的前方显示虚像v。
107.(凹面镜单元30、驱动部50以及显示部10的相对于壳体70的固定方式)
108.以下,对凹面镜单元30、驱动部50以及显示部10的相对于壳体70的固定方式进行说明。
109.凹面镜单元30通过从壳体70的背面侧插入的螺钉s1~s5(参照图1)固定于壳体70。
110.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壳体70中的从表面侧载置第一支撑部32的第一载置部72上形成有贯通壳体70的通孔o1、o2。第一支撑部32通过从壳体70的背面侧穿过通孔o1而紧固于凸台b1的螺钉s1和从壳体70的背面侧穿过通孔o2而紧固于凸台b2的螺钉s2,相对于壳体70固定。另外,如图7所示,在从表面侧载置第二支撑部33的第二载置部73上形成有贯通壳体70的通孔o3~o5。第二支撑部33通过从壳体70的背面侧穿过通孔o3而紧固于凸台b3的螺钉s3、从壳体70的背面侧穿过通孔o4而紧固于凸台b4的螺钉s4、以及从壳体70的背面侧穿过通孔o5而紧固于凸台b5的螺钉s5,相对于壳体70固定。如此,凹面镜单元30从壳体70的背面侧插入,通过紧固于第一支撑部32和第二支撑部33的螺钉s1~s5,相对于壳体70固定。
111.驱动部50通过螺钉s3、s4从壳体70的背面侧固定于壳体70的固定部74。具体而言,在驱动用箱体51上,如图7以及图11所示,形成有与设置于壳体70的通孔o3、o4对应的插通孔51a、51b。驱动用箱体51通过从壳体70的背面侧穿过插通孔51a和壳体70的通孔o3而紧固于凸台b3的螺钉s3、和从壳体70的背面侧穿过插通孔51b和通孔o4而紧固于凸台b4的螺钉s4,相对于壳体70固定。其结果是,在凸台b3、b4与螺钉s3、s4的头部之间夹设有壳体70以及驱动用箱体51。即,螺钉s3、s4将第二支撑部33以及驱动用箱体51这两者相对于壳体70固定。
112.显示部10通过螺钉s6、s7(参照图11)从壳体70的背面侧固定于壳体70的配设部75。具体而言,在壳体70的配设部75上例如设置有两个朝向背面侧突起的凸台(未图示),在一个凸台上设置有螺钉孔o6,在另一个凸台上设置有螺钉孔o7。另外,在显示部10的显示用箱体13上,设置有与螺钉孔o6、o7分别对应的、供螺钉s6、s7插通的通孔。通过从背面侧朝向表面侧紧固的螺钉s6、s7将显示用箱体13固定在壳体70上,显示部10配设在设置于壳体70的背面侧的配设部75上。
113.(各部件向壳体70的组装工序例)
114.以下,主要参照图9~图12,对各部件向壳体70的组装工序例进行说明。
115.首先,如图9所示,将凹面镜单元30和保持于保持架21上的平面镜20(以下,称为平面镜单元)装配于设置在平坦面上的夹具5。此时,将凹面镜单元30以及平面镜单元与在车辆1上搭载hud装置100的状态上下颠倒地装配于夹具5。因此,hud装置100中的表面侧“f”成为图9中的下侧。
116.在夹具5上除了设置有装配凹面镜单元30的第一支撑部32的第一设置部5a、装配第二支撑部33的第二设置部5b以外,还设置有装配平面镜单元等的设置部。此外,如图12中的(a)所示,在夹具5中的与第二设置部5b邻接的位置,设置有将设置于凹面镜31的杆41夹入、防止组装时的凹面镜31的旋转(相对于第一支撑部32以及第二支撑部33的旋转)的旋转防止部5c。通过该旋转防止部5c,能够相对于壳体70的容纳部71以期望的姿势容纳凹面镜31。
117.另外,凹面镜单元30相对于夹具5的对位利用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2以及第二支撑
部33的凸台b1~b5的突起来进行。若代表性地对凸台b3加以说明,则如图12中的(b)中截面所示,在夹具5的第二设置部5b形成有供凸台b3嵌入的槽。凸台b1、b2与第一设置部5a的关系、凸台b4、b5与第二设置部5b的关系也相同。此外,在图12中的(b)中,对形成于凸台的背面侧的螺钉孔标注与该螺钉孔对应的凸台的符号b3、b4。
118.如上所述,将壳体70相对于装配于夹具5的凹面镜单元30以及平面镜单元,以表面侧朝向下方的方式覆盖。此时,凹面镜单元30以及平面镜单元分别被容纳于在壳体70的表面侧的适当的位置。
119.接着,如图10所示,在壳体70的背面侧设置驱动部50(组装有移动部42的部件。以下省略。)、显示部10和电路基板60。具体而言,在壳体70的背面侧,在固定部74设置驱动部50,在配设部75设置显示部10,在基板固定部76设置电路基板60。此外,该设置中的各部分相对于壳体70的对位例如通过将设置于壳体70和规定部件中的一方的定位用的突起插入设置于另一方的定位用的孔等来进行。关于参照图9说明的凹面镜单元30以及平面镜单元相对于壳体70的各自的对位也是同样的。另外,在将驱动部50向固定部74设置时,以将组装于驱动部50的移动部42经由孔74a(参照图8),将设置于凹面镜31的杆41夹入的方式进行装配。即,传递部4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孔74a的形成部位。
120.关于电路基板60,如上所述,通过钩h1、h2固定于基板固定部76。此外,利用树脂等,与基板固定部76一体地设置钩h1、h2的情况下,由于受到成型用的模具的制约,在钩h1、h2的附近会产生孔。然而,在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ud装置100中,产生这样的孔的基板固定部76的表面侧成为容纳凹面镜31的容纳部71。因此,能够通过凹面镜31遮盖这样的孔,能够防止该孔的像反射而被用户4看到。
121.在将驱动部50、显示部10以及电路基板60设置于壳体70的背面侧之后,将驱动部50以及显示部10分别以未图示的fpc等布线与电路基板60连接。
122.在壳体70的背面侧设置驱动部50、显示部10以及电路基板60,在通过布线将驱动部50以及显示部10分别与电路基板60连接之后,如图11所示,利用从壳体70的背面侧朝向表面侧紧固的螺钉s1~s7,将各部件相对于壳体70固定。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利用螺钉s1、s2将凹面镜单元30的第一支撑部32相对于壳体70固定。另外,利用螺钉s3~s5将第二支撑部33相对于壳体70固定。在这些螺钉s3~s5中,螺钉s4、s5与将驱动部50固定于壳体70的背面侧的螺钉共用。另外,利用螺钉s6、s7将显示部10固定在壳体的背面侧。此外,当将驱动用箱体51向壳体70固定时,如图12中的(b)所示,壳体70以及驱动用箱体51介于凸台b3与螺钉s3的头部之间。虽然未图示,但壳体70和驱动用箱体51也介于凸台b4与螺钉s4的头部之间。
123.如上所述,在将各部件固定于壳体70之后,将后罩80安装于壳体70的背面侧。之后,固定各部件,并且在安装了后罩80的壳体70加以翻转后,将未图示的前罩安装到壳体70的表面侧。
124.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以及附图。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增加变更(也包括构成要素的删除)。
125.显示部10不限于使用lcd的显示部,也可以采用使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部。另外,显示部10例如也可以使用dmd(digital micro 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装置)、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液晶覆硅)等反射型显示装置。
126.另外,在连结平面镜20和凹面镜31的显示光l的光路中,也可以设置平面镜20以外的平面镜。能够根据设计适当地变更平面镜的使用个数、如何对显示光l的光路进行折返。另外,也可以代替作为镜单元的一例的凹面镜单元30,而采用具有凹面镜31以外的镜的镜单元。该凹面镜31以外的镜只要是使显示光l朝向透光部件(前挡风玻璃3等)反射的镜即可,只要是平面镜或者自由曲面镜等即可。此外,使显示光l朝向透光部件反射的镜只要是在显示光l的光路中使显示光l向透光部件侧反射的镜即可,只要是设置于由该镜反射的显示光l最终到达透光部件的位置的镜即可。
127.另外,显示光l的投射对象(透光部件)不限于车辆1的前挡风玻璃3,也可以是通过板状的半反射镜、全息元件等构成的组合件。
128.另外,hud装置100所搭载的车辆1的种类没有限定,可以适用于自动四轮车、自动两轮车等各种车辆。另外,hud装置100也可以搭载在飞机、船舶、雪车(动力雪橇)等车辆1以外的交通工具上。
129.另外,在上述中,示出了由设置于凹面镜31的杆41和由驱动部50控制移动的移动部42构成传递部40的例子,但传递部40的结构不限于此,是任意的。例如,传递部40也可以是夹入不具备杆41的凹面镜31并且通过驱动部50控制移动的部件。另外,传递部4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第一齿轮部,其设置于凹面镜31;以及第二齿轮部,其与第一齿轮部啮合,并且被驱动部50旋转驱动。
130.另外,只要能够解决课题,用于将各部分固定于壳体70的螺钉的根数、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2以及第二支撑部33的螺钉的根数、设置于壳体70的通孔的个数等是任意的。
131.另外,以上示出了驱动部50与第二支撑部33对应地设置于第二支撑部33的背面侧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驱动部50也可以与第一支撑部32对应地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2的背面侧。
132.以上说明的hud装置100将显示图像的显示光l朝向透光部件(例如,前挡风玻璃3)射出,将图像显示为虚像v。hud装置100具备:生成显示光l的显示部10;凹面镜单元30(技术方案中的镜单元的一个例子);以及在表面侧容纳凹面镜单元30的壳体70。凹面镜单元30具有:使由显示部10生成的显示光l朝向透光部件反射的凹面镜31(技术方案中的镜的一例);以及将凹面镜31支撑为能够以轴线ax为中心旋转的支撑部(第一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3)。
133.(1-1)在hud装置100中,壳体70在从表面侧被支撑部(第一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3)覆盖的位置具有通孔o1~o5。另外,支撑部通过从壳体的背面侧插入通孔o1~o5的螺钉s1~s5而固定于壳体70。
134.根据该结构,用于将凹面镜单元30固定于壳体70的螺钉的头位于壳体70的背面侧,并且螺钉的轴(头部以下)被支撑部覆盖。这样,用于将凹面镜单元30固定于壳体70的螺钉不会在形成于壳体70的表面侧的光路空间s露出,也不需要设置用于覆盖螺钉的专用的罩。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显示光l被螺钉反射而产生杂散光。此外,从防止由螺钉引起的杂散光的观点出发,驱动部50相对于壳体70的固定方式是任意的,也可以将驱动部50固定于壳体70的表面侧。
135.(1-2)另外,hud装置100具备旋转驱动凹面镜31的驱动部50,作为支撑部,具有在轴线ax延伸的方向上位于夹着凹面镜31的位置的一对第一支撑部32和第二支撑部33。驱动
部50与第一支撑部32和第二支撑部33的一方对应地设置,相对于壳体70从背面侧加以固定。
136.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利用螺钉(例如,螺钉s1~s5)将凹面镜单元30紧固于壳体70的方向(从背面朝向表面的方向)和将驱动部50相对于壳体70固定的方向设为相同方向,组装将变得容易。此外,驱动部50相对于壳体70的固定方法是任意的,但优选利用螺钉(例如,螺钉s3、s4)。
137.(1-3)另外,hud装置100具备与显示部10和驱动部50分别电连接的电路基板60。并且,壳体70在表面侧具有容纳凹面镜31的容纳部71,电路基板60固定于壳体70中的容纳部71的背面侧(例如,基板固定部76)。
138.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利用螺钉将凹面镜单元30紧固于壳体70的方向(从背面朝向表面的方向)与将驱动部50和电路基板60相对于壳体70固定的方向设为相同方向,组装将变得容易。
139.(1-4)另外,壳体70在背面侧具有配设显示部10的配设部75,在配设部75上设置有将壳体70的背面侧和表面侧连通的连通口75a。并且,显示部10相对于壳体70从背面侧固定并配设于配设部75,从连通口75a朝向壳体70的表面侧射出到达凹面镜31的显示光l。
140.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利用螺钉将凹面镜单元30紧固于壳体70的方向(从背面朝向表面的方向)与将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以及显示部10相对于壳体70固定的方向设为相同方向,组装将变得容易。另外,若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以及显示部10全部位于壳体70的背面侧,则电路基板60与驱动部50以及显示部10各自的布线的连接作业将变得容易。
141.(2-1)与上述(1-1)不同的观点所涉及的hud装置100除了具备显示部10、凹面镜单元30以及壳体70之外,还具备:驱动部50,其经由传递部40向凹面镜31传递动力,从而旋转驱动凹面镜31;和电路基板60,其固定于壳体70的背面侧,与驱动部50电连接。并且,在壳体70中的驱动部50与凹面镜31之间形成有使传递部40通过的孔74a,驱动部50与第一支撑部32和第二支撑部33中的一方对应地设置,相对于壳体70从背面侧加以固定。
142.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电路基板60以及驱动部50分别相对于壳体70固定的方向(从背面朝向表面的方向)设为相同方向,并且电路基板60以及驱动部50位于壳体70的背面侧,因此利用布线连接两者的作业变得容易。即,根据该结构,组装性质良好。
143.(2-2)另外,显示部10从背面侧固定于壳体70并配设于配设部75,从连通口75a朝向壳体70的表面侧,射出到达凹面镜31的显示光l。
144.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以及显示部10分别相对于壳体70固定的方向设为相同方向,组装将变得容易。另外,若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以及显示部10全部位于壳体70的背面侧,则电路基板60与驱动部50以及显示部10各自的布线的连接作业将变得容易。
145.(2-3)另外,电路基板60固定于壳体70中的容纳部71(壳体70的表面侧的容纳凹面镜31的部分)的背面侧。
146.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电路基板60位于与第一支撑部32和第二支撑部33的一方对应地设置的驱动部50的附近,因此,特别是电路基板60与驱动部50的布线的连接作业将变得容易。另外,还能够抑制布线的布局的复杂化。
147.(2-4)hud装置100具备从背面侧安装于壳体70的后罩80,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以
及显示部10位于后罩80与壳体70之间的位置。
148.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以及显示部10分别相对于壳体70固定的方向(从背面朝向表面的方向)与在该固定后相对于壳体70安装后罩80的方向设为相同方向,组装将变得容易。另外,能够利用后罩80将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以及显示部10一同从背面侧覆盖起来加以保护,因此,不仅组装容易,而且能够抑制hud装置100的结构的复杂化。
149.在以上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适当省略了公知的技术事项的说明。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