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4:33: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自卸车适用于砂石、土方、煤炭、矿石等各种散装物料的短途运输,动力强劲,具有顶升机构可以带动车厢转动,方便快速进行卸料。
3.在自卸车车厢的尾部设置有可以开合和关闭的尾门,方便在卸料时打开尾门进行卸料,而运输物料时,关闭尾门进行运输,方便物料的运输和卸料。
4.在现有技术中,自卸车的尾门通常为转动时式,再设有固定机构对尾门进行定位,这就导致闭合或者打开尾门时都需要操作固定机构,不但操作不便,而且在卸料过程中需要物料冲开尾门,尾门会对物料造成遮挡,不方便物料的快速卸料。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解决了自卸车在卸料过程中需要物料冲开尾门,尾门会对物料造成遮挡,不方便物料的快速卸料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包括:自卸车车厢;
8.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自卸车车厢的尾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自卸车车厢两侧上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顶板,所述升降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自卸车车厢尾部进行封闭的尾门;
9.两个定位柱,两个所述定位柱均固定于所述尾门的底部;
10.两个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孔均开设于所述自卸车车厢上;
11.其中,当两个所述定位柱随着所述尾门下降时,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落入到两个所述定位孔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所述自卸车车厢上,所述尾门设置于所述自卸车车厢的内部。
13.优选的,所述尾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自卸车车厢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和所述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尾门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板,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尾门的底部。
15.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管,所述定位轴和所述橡胶套管均固定于所述缓冲垫板的底部。
16.优选的,还包括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设置于所述自卸车车厢的底部,所述卡紧组件包括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内部设置有张力弹簧,所述张力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
倾斜卡板,并且倾斜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杆。
17.优选的,所述控制槽开设于所述自卸车车厢的底部,所述倾斜卡板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定位孔的内部,所述定位柱的一侧开设有和所述倾斜卡板配合使用的卡紧槽。
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通过设计可升降的尾门对自卸车车厢的尾部进行封闭,既可以方便运输,又可以方便进行卸料,使得在卸料过程中尾门不会对物料造成阻挡,提升卸料的速度,避免当不需卸料时,定位柱会穿过定位孔,使得尾门在自卸车车厢移动时更加稳定,抗冲击能力更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的自卸车车厢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所示的尾门内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
25.1、自卸车车厢;
26.2、升降装置,21、液压缸,22、升降顶板,23、尾门;
27.3、定位柱,31、定位轴,32、橡胶套管;
28.4、定位孔,5、限位滑槽,6、限位轴;
29.7、缓冲组件,71、凹槽,72、缓冲弹簧,73、缓冲垫板;
30.8、卡紧组件,81、控制槽,82、张力弹簧,83、倾斜卡板,84、控制杆;9、卡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2.第一实施例
3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自卸车车厢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尾门内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包括:自卸车车厢1;
34.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设置于所述自卸车车厢1的尾部,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固定在所述自卸车车厢1两侧上的液压缸21,所述液压缸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顶板22,所述升降顶板2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自卸车车厢1尾部进行封闭的尾门23;
35.两个定位柱3,两个所述定位柱3均固定于所述尾门23的底部;
36.两个定位孔4,两个所述定位孔4均开设于所述自卸车车厢1上;
37.其中,当两个所述定位柱3随着所述尾门23下降时,两个所述定位柱3分别落入到两个所述定位孔4的内部。
38.自卸车车厢1用于物料的运输,整体为金属材料,在自卸车车厢1两个侧壁的内部都安装有液压缸21,两个侧壁上的液压缸21共享控制开关,会同时同步进行伸展或者收缩。
39.所述液压缸21固定于所述自卸车车厢1上,所述尾门23设置于所述自卸车车厢1的
内部。
40.尾门23则位于自卸车车厢1的两侧侧壁之间。
41.所述尾门23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5,所述自卸车车厢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轴6,所述限位轴6和所述限位滑槽5滑动连接。
42.当尾门23上升或者下降时,限位轴6相对的在限位滑槽5之中活动,通过限位轴6和限位滑槽5的滑动连接,可以保证尾门23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不会产生偏斜。
43.所述尾门23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7,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凹槽71,所述凹槽7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72,所述缓冲弹簧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板73,所述凹槽71开设于所述尾门23的底部。
44.缓冲垫板73为钢板制作,外部包覆有一层缓冲橡胶垫。
45.所述定位柱3包括定位轴31,所述定位轴31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管32,所述定位轴31和所述橡胶套管32均固定于所述缓冲垫板73的底部。
46.通过缓冲垫板73和橡胶套管32作为尾门23和自卸车车厢的接触面。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48.当需要进行卸料时,液压缸21伸展并带动升降顶板22向上移动,升降顶板22带动尾门23向上移动,此时自卸车车厢1的尾部处于打开状态,即可从自卸车车厢1的尾部进行卸料;
49.完成卸料后,液压缸21收缩带动升降顶板22向下移动,升降顶板22带动尾门23向下移动,尾门23对自卸车车厢1的尾部进行封闭,方便物料进行运输,并且定位柱3会随着尾门23下降,最终定位柱3会穿过定位孔4,对尾门23进行辅助定位,使得尾门23更加稳定。
5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1.通过设计可升降的尾门23对自卸车车厢1的尾部进行封闭,既可以方便运输,又可以方便进行卸料,使得在卸料过程中尾门不会对物料造成阻挡,提升卸料的速度,避免当不需卸料时,定位柱3会穿过定位孔4,使得尾门23在自卸车车厢1移动时更加稳定,抗冲击能力更好。
52.第二实施例
53.请结合参阅图4,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基于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54.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还包括
55.卡紧组件8,所述卡紧组件8设置于所述自卸车车厢1的底部,所述卡紧组件8包括控制槽81,所述控制槽81的内部设置有张力弹簧82,所述张力弹簧8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倾斜卡板83,并且倾斜卡板8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杆84。
56.倾斜卡板83的顶部倾斜设置。
57.所述控制槽81开设于所述自卸车车厢1的底部,所述倾斜卡板83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定位孔4的内部,所述定位柱3的一侧开设有和所述倾斜卡板83配合使用的卡紧槽9。
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59.当定位柱3随着尾门23下降时,定位柱3会下压倾斜卡板83的斜面,使得倾斜卡板83压入到控制槽81的内部,当定位柱3穿过定位孔4后,张力弹簧82推动倾斜卡板83,使得倾斜卡板83穿过卡紧槽9,对定位柱3进行卡紧,避免定位柱3和尾门23产生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60.当需要上升尾门23时,手动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拉动控制杆84,带动倾斜卡板83脱离卡紧槽9,此时尾门23即可上升带动定位柱3脱离定位孔4。
6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的尾门连接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2.通过设置卡紧组件8方便在尾门23下降对自卸车车厢1进行闭合时,自动对定位柱3进行卡紧,完成对尾门23的定位,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振动导致尾门23的底部和自卸车车厢分离造成物料泄露,同时拉动控制杆84即可带动倾斜卡板83脱离卡紧槽9,不影响尾门23的使用。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