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05 04:2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
3.由于织带弹性佳且耐摩擦,一般在服饰生产中常常将织带应用于肩带上。然而,普通的织带表面较为光滑,人们在穿着时肩带容易从肩上滑落。并且,现有的织带虽然弹性好,但不具备透气功能,在夏季高温天气下使用起来舒适度较差。因此,亟需一种兼具防滑和透气功能且弹性好的织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兼具防滑、透气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弹性。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7.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竹纤维10~20份、氨纶纤维10~30份和涤纶纤维20~30份;
8.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9.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40份、竹纤维10~15份、氨纶纤维10~20份和涤纶纤维20~25份。
10.优选地,所述经纱的密度为350~400根/10cm,所述纬纱的密度为280~380根/10cm。
11.优选地,所述防滑纱的排布方式为沿径向每隔0.5~0.8cm设置4~5根。
12.优选地,所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宽度为1~5cm。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15.将纱线进行碱处理,得到防滑纱;
16.将经纱、纬纱和防滑纱进行织造,得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
17.优选地,所述碱处理包括:将纱线与碱液混合后加热。
18.优选地,所述碱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液的质量浓度为2~8%。
19.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30~35℃。
20.优选地,所述织造的织物组织为凸条组织。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按
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竹纤维10~20份、氨纶纤维10~30份和涤纶纤维20~30份;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本发明中的棉纤维和竹纤维提供主要的透气性能,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提供主要的弹性,同时涤纶纤维还保证了织带的强度,再结合防滑纱的使用,得到了一种兼具防滑和透气功能且弹性好的织带。本发明通过碱处理纱线,提高了纱线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织带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织带与人体皮肤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了防滑的目的。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拉伸断裂强力为46.5~47.8cn,弹性恢复率89.7~92.5%,并且透气性和防滑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23.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竹纤维10~20份、氨纶纤维10~30份和涤纶纤维20~30份;
24.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25.本发明提供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本发明在经纬纱的基础上增加防滑纱,在保证织带透气性和弹性的情况下达到了防滑的目的。
26.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棉纤维30~50份,优选为30~40份。在本发明中,所述棉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竹纤维一起为织带提供主要的透气性能。
27.以棉纤维的重量为30~40份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竹纤维10~20份,优选为10~15份。在本发明中,所述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具有抗菌、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28.以棉纤维的重量为30~40份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氨纶纤维10~30份,优选为10~20份。在本发明中,所述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涤纶纤维一起为织带提供主要的弹性。
29.以棉纤维的重量为30~40份计,制备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包括涤纶纤维20~30份,优选为20~25份。在本发明中,所述涤纶纤维弹性好、强韧度高,为织带提供弹性的同时保证了织带的强度。
30.在本发明中,所述经纱的密度优选为350~400根/10cm,更优选为380~400根/10cm。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纱的密度优选为280~380根/10cm,更优选为300~350根/10cm。本发明优选将所述经纱的密度和纬纱的密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有利于得到透气性良好的织带。
31.在本发明中,所述防滑纱的排布方式优选为沿径向每隔0.5~0.8cm设置4~5根,更优选为沿径向每隔0.5~0.6cm设置4~5根。
32.在本发明中,所述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本发明通过碱处理纱线,提高了纱线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织带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织带与人体皮肤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了防滑的目的。
33.在本发明中,所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宽度优选为1~5cm,更优选为2~4cm。
34.本发明中的棉纤维和竹纤维提供主要的透气性能,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提供主要的弹性,同时涤纶纤维还保证了织带的强度,再结合防滑纱的使用,得到了一种兼具防滑和透气功能且弹性好的织带。本发明通过碱处理纱线,提高了纱线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织带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织带与人体皮肤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了防滑的目的。
3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37.将纱线进行碱处理,得到防滑纱;
38.将经纱、纬纱和防滑纱进行织造,得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
39.本发明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40.本发明对所述纺纱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纺纱方法即可。
41.本发明将纱线进行碱处理,得到防滑纱。
42.在本发明中,所述碱处理优选包括:将纱线与碱液混合后加热。在本发明中,所述碱液优选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2~8%,更优选为2~5%。本发明优选将所述碱液的质量浓度控制在上述范围,达到膨胀纱线的同时又不会对纱线的强度造成严重的损伤。
43.在本发明中,所述纱线优选为涤纶纱。在本发明中,所述纱线的质量与碱液的体积比优选为(50~100)kg:(80~120)l,更优选为(50~60)kg:(80~90)l。
44.在本发明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优选为30~35℃,更优选为30~32℃;所述加热的时间优选为30~50min,更优选为30~40min。本发明优选通过加热促进碱液对纱线的膨胀作用,提高纱线的比表面积。
45.得到经纱、纬纱和防滑纱后,本发明将所述经纱、纬纱和防滑纱进行织造,得到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
46.本发明对所述织造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织造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织造所用设备优选为织带机。
47.在本发明中,所述织造的织物组织优选为凸条组织。本发明优选采用凸条组织,有利于增加织带的凸起,从而增加皮肤与织带之间的摩擦面积,达到增加防滑效果的目的。
4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9.实施例1
50.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51.按重量份数计,制备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棉纤维35份、竹纤维15份、氨纶纤维25份和涤纶纤维25份;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52.经纱的密度为380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320根/10cm;沿径向每隔0.6cm设置5根防滑纱。
53.制备过程:
54.(1)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55.(2)将涤纶纱和质量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50kg:80ml的比例混合,然后在30℃下加热40min,得到防滑纱;
56.(3)沿径向每隔0.6cm设置5根步骤(2)得到的防滑纱,之后采用凸条组织在织带机上进行织造,得到宽度为5cm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
57.实施例2
58.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59.按重量份数计,制备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棉纤维40份、竹纤维15份、氨纶纤维20份和涤纶纤维25份;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60.经纱的密度为350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280根/10cm;沿径向每隔0.8cm设置5根防滑纱。
61.制备过程:
62.(1)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63.(2)将涤纶纱和质量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50kg:80ml的比例混合,然后在32℃下加热30min,得到防滑纱;
64.(3)沿径向每隔0.8cm设置5根步骤(2)得到的防滑纱,之后采用凸条组织在织带机上进行织造,得到宽度为2cm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
65.实施例3
66.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67.按重量份数计,制备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棉纤维30份、竹纤维20份、氨纶纤维25份和涤纶纤维25份;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68.经纱的密度为400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320根/10cm;沿径向每隔0.6cm设置4根防滑纱。
69.制备过程:
70.(1)以棉纤维、竹纤维、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纱,得到经纱和纬纱;
71.(2)将涤纶纱和质量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60kg:80ml的比例混合,然后在30℃下加热30min,得到防滑纱;
72.(3)沿径向每隔0.6cm设置4根步骤(2)得到的防滑纱,之后采用凸条组织在织带机上进行织造,得到宽度为3cm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
73.对比例1
74.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75.按重量份数计,制备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棉纤维35份、竹纤维15份和氨纶纤维50份;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76.经纱的密度为380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320根/10cm;沿径向每隔0.6cm设置5根防滑纱;
77.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78.对比例2
79.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80.按重量份数计,制备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棉纤维50份、氨纶纤维25份和涤纶纤维25份;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81.经纱的密度为380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320根/10cm;沿径向每隔0.6cm设置5根防滑纱;
82.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83.对比例3
84.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85.按重量份数计,制备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棉纤维35份、竹纤维15份、氨纶纤维25份和涤纶纤维25份;防滑纱为碱处理后的纱线;
86.经纱的密度为380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320根/10cm;沿径向每隔0.6cm设置2根防滑纱;
87.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88.对比例4
89.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由经纱、纬纱和防滑纱织造而成;
90.按重量份数计,制备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棉纤维35份、竹纤维15份、氨纶纤维25份和涤纶纤维25份;防滑纱为未经碱处理的涤纶纱;
91.经纱的密度为380根/10cm,纬纱的密度为320根/10cm;沿径向每隔0.6cm设置5根防滑纱。
92.测试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备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透气性、防滑性能、弹性和强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93.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3制备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的性能
[0094] 拉伸断裂强力/cn弹性恢复率/%防滑性能透气性能实施例146.589.7优优实施例247.890.1优优实施例346.992.5优优对比例138.593.9优优对比例244.788.9优良对比例345.989.9差优对比例446.387.2差优
[0095]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防滑透气型弹性混纺织带具防滑、透气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弹性。
[009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