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01 22:42: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投影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投影设备主要包括光学引擎和投影屏幕。其中,光学引擎的出光口朝向投影屏幕,以出射光束至投影屏幕,投影屏幕用于反射该光束,以实现画面的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用于解决投影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高温现象导致投影效果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收纳部、光学引擎、功能组件和投影屏幕;
5.所述收纳部用于支撑在支撑面上,所述收纳部具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
6.所述光学引擎和所述功能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所述第一容置部具有透光区,所述光学引擎与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所述光学引擎能够在所述功能组件的配合下出射光束,并透过所述透光区,所述第一容置部上远离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一侧具有通风孔;
7.所述第二容置部具有开口,所述投影屏幕能够基于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部,或者穿过所述开口并展开,所述投影屏幕展开时接收所述光束。
8.可选地,所述通风孔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光学引擎的两侧;
9.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所述散热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带动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的气流流动。
10.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排气扇,所述排气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且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光学引擎的同一侧,所述排气扇的出风侧背向所述光学引擎。
11.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距离。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部还具有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件;
13.所述第一导向部件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用于将流经所述出风口的气流导向至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与所述进风口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件用于将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的气流导向至所述进风口。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均为百叶窗。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部还具有支撑架;
16.所述支撑架包括支腿和网格状支撑板,所指支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支撑在所述支腿上,所述光学引擎位于所述支撑板上。
17.可选地,所述功能组件包括电源板、控制主板和显示板;
18.所述控制主板、所述显示板和所述电源板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所述控制
主板与所述显示板电连接,所述显示板与所述光学引擎电连接,所述电源板分别所述控制主板、所述显示板和所述光学引擎电连接,所述显示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容置部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平行。
19.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容置部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垂直,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光学引擎之间。
20.可选地,所述电源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容置部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
21.可选地,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光学引擎之间。
22.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光学引擎之间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24.本技术实施例中,未使用投影设备时,能够将投影屏幕收容于第二容置部,从而减小投影设备的整体外观尺寸;使用投影设备时,能够将投影屏幕穿过开口并展开,从而通过投影屏幕接收光学引擎出射的光束,实现投影屏幕上画面的显示,保证了投影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通过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对光学引擎和投影屏幕的限位,实现了光学引擎和投影屏幕的一体化,避免了光学引擎与投影屏幕之间相对移位的现象,保证了投影屏幕上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容置部上设置通风孔,从而便于第一容置部的散热,保证了光学引擎出射光束的稳定性,保证了投影设备的投影效果。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6.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投影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7.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收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
40.1:收纳部;2:光学引擎;3:功能组件;4:投影屏幕;5:散热装置;
41.11:第一容置部;12:第二容置部;13:第三容置部;
42.111:透光区;112:进风口;113:出风孔;114:滤网;115:第一隔板;116:第二隔板;
117:第三隔板;
43.31:控制主板;32:电源板;33:显示板;
44.51:排气扇;52:冷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6.图1示例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投影设备包括:收纳部1、光学引擎2、功能组件3和投影屏幕4。收纳部1用于支撑在支撑面上,收纳部1具有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光学引擎2和功能组件3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第一容置部11的出光侧具有透光区111,光学引擎2与功能组件3电连接,光学引擎2能够在功能组件3的配合下出射光束,并透过透光区111;第二容置部12具有开口,投影屏幕4能够基于开口收容于第二容置部12,或者穿过开口并展开,投影屏幕4展开时接收光束。
47.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未使用投影设备时,能够将投影屏幕4收容于第二容置部12,从而减小投影设备的整体外观尺寸;如图1所示,使用投影设备时,投影屏幕4能够穿过开口并展开,从而通过投影屏幕4接收光学引擎2出射的光束,实现投影屏幕4上画面的显示,保证了投影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通过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对光学引擎2和投影屏幕4的限位,实现了光学引擎2和投影屏幕4的一体化,避免了光学引擎2与投影屏幕4之间相对移位的现象,保证了投影屏幕4上画面的显示效果。
48.其中,支撑面为电视柜的柜面或者地面等。
49.可选地,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位于同一平面,以便于投影屏幕4穿过第二容置部12上的开口并展开时,光学引擎2出射的光束透过透光区111后能够达到投影屏幕4,从而保证画面的正常显示。
50.其中,由于投影设备的大显示屏特性,收纳部1具有一定的长度,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均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矩形框,且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容置部12的长度方向平行。而对于超短焦投影设备,光学引擎2距离投影屏幕4的距离较近,因此收纳部1的宽度较窄,这样在收纳部1内的长度方向上设置隔板,通过隔板将收纳部分隔为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
51.可选地,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小于第二容置部12的长度,此时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构成的收纳部1呈t形结构。其中,为了便于第一容置部11内的光学引擎2出射的光束能够到达投影屏幕4的中心区域,透光区111的中心点和第二容置部12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点所在的直线与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垂直。
52.可选地,如图1或图2所示,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等于第二容置部12的长度,此时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构成的收纳部1呈矩形框结构。其中,为了便于第一容置部11内的光学引擎2出射的光束能够到达投影屏幕4的中心区域,透光区111的中心点和第二容置部12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点所在的直线与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垂直。
53.当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时,若投影屏幕4向朝上的方向伸出第二容置部12,则第一容置部11的出光侧即为朝上的一侧,第二容置部12上开口位于朝上的一侧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出光侧为自身的上侧,第二容置部12上的开口位于自身的上
侧。
54.本技术实施例中,投影设备为超短焦激光投影设备,相应地,光学引擎2为超短焦光学引擎。这样,光学引擎2与投影屏幕4之间能够设置成较短距离,从而实现投影设备的小型化设计。示例地,超短焦光学引擎为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on,数字光处理)光学引擎。
55.其中,光学引擎2包括光源系统、照明系统和镜头系统,光源系统与照明系统连接,镜头系统与照明系统连接;光源系统和照明系统均与功能组件3电连接,并在功能组件3的配合下完成光束的出射。当光学引擎2为超短焦光学引擎2时,镜头系统为超短焦投影镜头。
56.可选地,使用红、绿、蓝三基色固态激光器作为光源系统,或者使用固态激光器激发荧光物质作为光源系统,或者使用固态激光器结合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光源系统。光源系统发出的三基色光束通过照明系统中的镜片进行整合后,照射至照明系统中的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表面,通过dmd对该光束旋转反射后,再经过镜头系统后出射至投影屏幕4上,以形成多彩的画面。dmd是一种含有很多可快速翻转的小反射镜的显示芯片。
57.本技术实施例中,投影屏幕4包括幕片、卷曲组件和升降组件。卷曲组件可旋转地限位在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升降组件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幕片的第一侧边与卷曲组件固定连接,卷曲组件能够沿自身的圆周方向旋转以控制幕片收起至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幕片的第二侧边与升降组件固定连接,升降组件能够控制幕片穿过开口并展开。
58.其中,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对,卷曲组件和升降组件的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只要能够实现幕片的收起和展开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59.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功能组件3配合光学引擎2出射光束时,功能组件3会产生热量,且光学引擎2内部也会产生热量,这样功能组件3和光学引擎2产生的热量都会聚集在第一容置部11内,从而使得第一容置部11内的温度升高。这样,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影响光学引擎2出射的光束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投影屏幕4上的画面显示效果,降低投影设备的投影效果。为此,在使用投影设备时需要对第一容置部11进行散热。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具有通风孔,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底侧具有通风孔;或者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具有通风孔,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具有通风孔;或者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通风孔,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左侧和右侧均具有通风孔。这样,第一容置部11能够基于自身所具有的通风孔实现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与外部环境的自然对流,进而实现对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避免了第一容置部11内的温度较高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避免额外噪音产生对投影效果的影响。
61.当然,通风孔的设置也能够为上述至少两种方式的结合。示例地,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和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均具有通风孔,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和底侧均具有通风孔;或者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和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均具有通风孔,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底侧和左侧,或者底侧和右侧均具有通风孔;或者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和在长度方向的一侧均具有通孔,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和左侧,或者前侧和右侧均具有通风孔。
62.上述描述是建立在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容置部12的长度方向均与水平方向平行,且投影屏幕4向朝上的方向伸出第二容置的情况下限定的。当投影屏幕4向朝下的方向伸出第二容置部12,或者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容置部12的长度方向均与水平方向垂直,且投影屏幕4向朝左的方向伸出第二容置时,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对应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63.当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具有通风孔时,为了避免支撑面与第一容置部11的底侧的距离较近,影响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与外部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影响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效果,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与支撑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参考高度。
64.其中,参考高度能够根据光学引擎2的功率,以及第一容置部11的整体高度进行确定。光学引擎2的功率越大,则表明单位时长内光学引擎2产生的热量就会越多,此时为了快速散热,同时为了避免第一容置部11的高度较高,影响美观度,参考高度设置为较大的数值。示例地的,参考高度为12厘米,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与支撑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5厘米。
65.另外,当用于支撑第一容置部11的支撑面为地面时,为了避免地面供暖后,沿地面散发的热量影响第一容置部11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气体对流,第一容置部11还具有隔热板,隔热板固定在第一容置部11的下方,且隔热板与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参考高度。这样,能够通过隔热板隔绝地面散发的热量对第一容置的散热的影响,保证了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效果。
66.当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通风孔时,为了保证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效果,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与相应的墙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距离。其中,第二参考距离的确定方式可以与上述描述的参考高度的确定方式相同或相似,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第二参考距离为12厘米,此时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与相应的墙面之间的距离均为15厘米。
67.本技术实施例中,能够基于通风孔的自然对流实现散热。此时,第一容置部11上的通风孔呈网格状分布,这样能够增大气体的对流通道,保证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效果。
68.其中,第一容置部11上的通风孔呈网格状分布。示例地,当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具有通风孔时,通风孔呈网格状分布在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当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具有通风孔时,通风孔呈网格状分布在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当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通风孔时,通风孔呈网格状分布在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当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和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均具有通风孔时,第一容置部上远离第二容置部的一侧的通风孔和第一容置部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的通风孔均呈网格状分布。
69.当然,本技术实施例中,还能够基于通风孔通过散热装置5实现强制对流进行散热,也即是如图3-图8任一所示,投影设备还包括散热装置5,此时散热装置5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这样,当功能组件3和光学引擎2产生的热量较多时,能够通过散热装置5加快第一容置部11内的高温气体与外部环境的低温气体之间的对流速度,从而保证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效果。
70.在通过散热装置5进行散热时,第一容置部11上的通风孔包括进风口112和出风口
113,且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的两侧。这样散热装置5被配置为基于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带动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的气体流动,以实现外部环境的低温气体对第一容置部11内的高温气体进行替换,实现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
71.可选地,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左侧,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的右侧;或者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右侧,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的左侧。
72.如图3所示,当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具有通风孔时,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的通风孔包括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如图4所示,当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具有通风孔时,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的通风孔包括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如图5所示,当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具有通风孔时,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通风为进风口112,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通风为出风口113;如图6所示,当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和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均具有通风孔时,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的通风孔为进风口112,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的通风孔为出风口113;如图7所示,当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和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均具有通风孔时,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的通风孔为进风口112,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通风孔为出风口113;如图8所示,当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和在长度方向的一侧均具有通孔时,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的通风孔为进风口112,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通风孔为出风口113。
73.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散热装置5包括排气扇51,排气扇51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且与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
74.当出风口113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时,排气扇51的出风侧朝向出风口113,且排气扇51的出风侧背向光学引擎2。这样能够通过排气扇51直接抽吸第一容置部11内的高温气体,并沿出风口113直接排出至外部环境。
75.当出风口113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时,排气扇51的出风侧朝向出风口113,或者排气扇51的出风侧背向光学引擎2。
76.排气扇51的出风侧朝向出风口113时,排气扇51能够将从第一容置部11内抽气的气体直接沿出风口113排出至外部环境。排气扇51的出风侧背向光学引擎2时,排气扇51位于光学引擎2与出风口113之间,排气扇51能够直接抽吸第一容置部11内的高温气体,并排出至出风口113所在的位置,进而沿出风口113排出。
77.其中,当通过排气扇51抽吸第一容置部11内的高位气体时,第一容置部11内会形成负压环境,此时外部环境的低温气体很容易沿进风口112进入第一容置部11内,从而实现第一容置部11内高温气体的替换,实现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
78.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散热装置5包括冷气扇52,冷气扇52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且与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
79.当进风口112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时,冷气扇52的出风侧朝向光学引擎2,且冷气扇52的出风侧背向进风口112。这样能够通过冷气扇52沿进风口112直接抽吸外部环境的低温气体,再将抽气的低温气体排出至第一容置部11内。
80.当进风口112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
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时,冷气扇52的出风侧背向进风口112,或者冷气扇52的出风侧朝向光学引擎2。
81.冷气扇52的出风侧背向进风口112时,冷气扇52能够沿进风口112直接抽吸外部环境的低温气体,再将抽吸的低温气体排出至第一容置部11内。冷气扇52的出风侧朝向光学引擎2时,冷气扇52位于光学引擎2与进风口112之间,此时冷气扇52能够抽吸进风口112位置处的低温气体,再将抽吸的低温气体直接排出至第一容置部11内。
82.其中,当冷气扇52将抽吸的低温气体排出至第一容置部11内时,第一容置部11内会形成高压环境,此时第一容置部11的高温气体很容易沿出风口113流出至外部环境,从而实现对第一容置部11内高温气体的替换,实现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
83.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或图10所示,散热装置5包括排气扇51和冷气扇52,冷气扇52和排气扇51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冷气扇52和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排气扇51与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的同一侧。
84.其中,冷气扇52的出风侧的朝向,以及排气扇51的出风侧的朝向为上述一些实施例中的任一中情况与上述另一些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情况的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冷气扇52的进风侧朝向进风口112,排气扇51的出风侧朝向光学引擎2。
85.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散热装置5包括排气扇51和/或冷气扇52的情况,排气扇51的数量和冷气扇5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86.可选地,在通过散热装置5对第一容置部11进行散热时,由于是强制对流,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速会很快,这样,进风口112处的气体流速也会很快,这样很容易将杂物吸入第一容置部11内。
87.为此,如图11所示,第一容置部11还具有滤网114,滤网114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且位于进风口112和光学引擎2之间,滤网114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这样,能够通过滤网114对流进第一容置部11的气体进行过滤,从而实现对杂物的阻挡,同时不会影响气体的流动。其中,气体的流动方向即为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
88.当散热装置5包括冷气扇52时,滤网114位于进风口112与冷气扇52之间,从而能够避免杂物被吸入冷气扇52,造成冷气扇52的卡顿等问题。
89.本技术书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1还具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腿和网格状支撑板,支腿的一端与第一容置部11的内壁连接,支撑板支撑在支腿上,光学引擎2位于支撑板上。这样,光学引擎2产生的热量还能够基于网格状支撑板向光学引擎2的下方扩散,从而增大了光学引擎2的散热面积。另外,由于支腿之间的孔隙较大,从而支腿也不会阻碍气体的流动。
90.可选地,支撑架还包括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一条侧边与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散热翅片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光学引擎2产生的热量还可以通过支撑板传递至散热翅片,进而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增大了光学引擎2的散热面积,提高了光学引擎2的散热效果。
91.可选地,散热翅片所在的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平行,从而能够避免散热翅片对气体流动的阻碍。
92.本技术实施例中,当通过散热装置5基于出风口113和进风口112对第一容置部11进行散热时,出风口113和进风口112可能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同一侧,也即是,出风口113
和进风口112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此时为了保证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13与进风口11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距离。这样,通过第一参考距离的限定,使得出风口113与进风口112之间的距离较远,从而能够避免沿出风口113流出第一容置部11的高温气体对进风口112处流入第一容置部11内的低温气体的影响。
93.其中,第一参考距离的确定方式可以与上述描述的参考高度的确定方式相同或相似,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第一参考距离为12厘米,此时出风口113与进风口112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
94.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容置部11具有第一隔板115,第一隔板115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外部,第一隔板115与第一容置部11上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所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一隔板115位于出风口113与进风口112之间。这样,能够通过第一隔板115阻隔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之间的气体对流,也即是能够避免出风口113的高温气体流向进风口112的方向,因而能够保证第一容置部11的散热效果。
95.为了保证投影设备的美观性,且避免第一隔板115影响投影设备的整体宽度,可以是在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均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时,第一容置部11具有第一隔板115。也即是在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均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时,第一容置部11不具有第一隔板115。其中,投影设备的整体宽度是指在投影屏幕4展开时,垂直投影屏幕4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
96.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1具有第一导向部件,或者第一容置部11具有第二导向部件,或者第一容置部11同时具有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
97.当第一容置部11具有第一导向部件时,第一导向部件与出风口113的边缘连接,第一导向部件用于将流经出风口113的气体导向至远离进风口112的方向。这样,能够通过第一导向部件对流出出风口113的高温气体进行导向,从而避免与进风口112处的低温气体相互对流。
98.其中,第一导向部件为百叶窗或导向管。当第一导向部件为导向管时,导向管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外部,当然为了不影响第一容置部11的美观度,导向管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
99.若导向管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外部,则导向管的第一端与出风口113的边缘连接,导向管的第二端朝向远离进风口112的方向,以实现将流出出风口113的高温气体导向至远离进风口112的方向。
100.若当导向管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则导向管的第一端与出风口113的边缘连接,导向管的第二端朝向靠近进风口112的方向,以实现将流出出风口113的高温气体导向至远离进风口112的方向。其中,导向管的第二端为喇叭口状结构。
101.当第一容置部11具有第二导向部,第二导向部件与进风口112的边缘连接,第二导向部件用于将远离出风口113的方向的气体导向至进风口112。这样,能够通过第二导向部件对远离出风口113方向的气体进行导向,从而避免与出风口113处的高温气体相互对流。
102.其中,第二导向部件为百叶窗或导向管。当第二导向部件为导向管时,导向管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外部,当然为了不影响第一容置部11的美观度,导向管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
103.若导向管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外部,则导向管的第一端与进风口112的边缘连接,导向管的第二端朝向远离出风口113的方向,以实现将远离出风口113的低温气体导向至进风口112。其中,导向管的第二端为喇叭口状结构。
104.若当导向管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则导向管的第一端与进风口112的边缘连接,导向管的第二端朝向靠近出风口113的方向,以实现将远离出风口113的低温气体导向至进风口112。
105.当第一容置部11同时具有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件时,第一导向部件的连接位置及连接方式为上述描述的单独包括第一导向部件时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第二导向部件的连接位置及连接方式为上述描述的单独包括第二导向部件时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06.可选地,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的结构相同,示例地,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均为百叶窗。或者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的结构不同,示例地,第一导向部件为百叶窗,第二导向部件为导向管。
107.对于上述第一容置部11具有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情况,为了保证投影设备的美观性,且避免影响投影设备的整体宽度,在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均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时,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为百叶窗或者导向管;在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均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时,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中的至少一者为百叶窗。
108.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的直接裸露,第一容置部11还具有第一装饰片和第二装饰片,第一装饰片和第二装饰片上均具有通孔,第一装饰片与进风口112的边缘连接,第二装饰片与出风口113的边缘连接。这样,通过第一装饰片和第二装饰片的装饰增加了投影设备的整体美观性。
109.需要说明的是,当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连接有导向部件时,基于导向部件的遮挡,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处不用设置装饰片,也即是进风口112不用设置第一装饰片,出风口113处不用设置第二装饰片。
110.接下来对功能组件3进行介绍。
111.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或图11所示,功能组件3包括电源板32和显示板33,电源板32和显示板33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电源板32和显示板33电连接,且显示板33和电源板32均与光学引擎2电连接,显示板33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平行。
112.其中,电源板32能够输出电压或电流驱动信号,进而便于为显示板33和光学引擎2等器件供电。显示板33接收视频信号,并将该视频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后传输至光学引擎2包括的dmd板,以便于dmd板基于该驱动信号驱动dmd上的微镜进行偏转,以便于dmd出射光束至投影屏幕4上,在投影屏幕4上实现画面的显示。
113.由于显示板33与光学引擎2的距离不可太远,同时又为了避免显示板33所在的面阻碍气体的流动,显示板33位于光学引擎2的上方偏左或偏右的位置,或者设置在光学引擎2靠近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也即是显示板33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靠近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设置在光学引擎2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也即是显示板33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与光学引擎2之间。当然,显示板33也可以设置
在其他位置,只要保证显示板33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且避免显示板33阻碍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的流动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14.在基于散热装置5对第一容置部11进行散热时,电源板3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或者平行。
115.电源板3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为了避免电源板32阻碍第一容置部11内气体的流动,电源板32与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且电源板3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大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也即是进风口112位于电源板32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电源板32与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且电源板3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大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也即是出风口113位于电源板32与光学引擎2之间。
116.如图9、图10或图11所示,电源板3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平行。电源板32与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且电源板3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小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也即是电源板32位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电源板32与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且电源板3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小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也即是电源板32位于出风口113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电源板32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电源板32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靠近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与光学引擎2之间。
117.当然,电源板32所在的平面除了与气体流动方向垂直或平行,也即是电源板32所在的平面与气体流动方向的夹角为90度或0度外,还可以为其他角度,只要电源板32不会阻碍第一容置部11内气体的流动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18.需要说明的是,当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中的至少一者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时,为了避免电源板32阻碍气体的流动,电源板32所在的平面不能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示例地,当进风口112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时,若电源板32与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则电源板32所在的平面不能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
119.可选地,如图9、图10或图11所示,功能组件3还包括控制主板31,控制主板31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控制主板31与显示板33电连接。
120.其中,控制主板31为电视(television,tv)主板,控制主板31具有外接端口,外阶端口用于连接电脑、手机、优盘等。这样,控制主板31能够接收电脑、手机、优盘等传输的音视频信号,并将音视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视频信号,进而将视频信号传给显示板33。
121.在基于散热装置5对第一容置部11进行散热时,控制主板3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或者平行。
122.如图9或图10所示,控制主板3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为了避免控制主板31阻碍第一容置部11内气体的流动,控制主板31与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且控制主板31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大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也即是进风口112位于控制主板31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控制主板31与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且控制主板31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大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也即是出风口113位于控制主板31与光学引擎2之间。
123.如图11所示,控制主板3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平行。控
制主板31与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且控制主板31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小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也即是控制主板31位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控制主板31与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且控制主板31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小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的距离,也即是控制主板31位于出风口113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控制主板31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控制主板31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靠近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与光学引擎2之间。
124.当然,控制主板31所在的平面除了与气体流动方向垂直或平行,也即是控制主板31所在的平面与气体流动方向的夹角为90度或0度外,还可以为其他角度,只要控制主板31不会阻碍第一容置部11内气体的流动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25.需要说明的是,当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中的至少一者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时,为了避免控制主板31阻碍气体的流动,控制主板31所在的平面不能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示例地,当进风口112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时,若控制主板31与进风口112位于光学引擎2的同一侧,则控制主板31所在的平面不能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
126.可选地,功能组件3还包括遥控控制器,遥控控制器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遥控控制器与控制主板31电连接。其中,遥控控制器能够确定遥控信号,并将确定的遥控信号传输至控制主板31,以便于控制主板31基于该遥控信号控制光学引擎2所成像的显示画面的切换。遥控控制器位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位于出风口113与光学引擎2之间。
127.其中,遥控控制器包括按键,按键与控制主板31电连接。这样,遥控控制器能够检测用户对按键的触发确定对应的遥控信号。按键包括电源键、音量键和画面切换键等,按键为实体按键,或者虚拟按键。
128.可选地,功能组件3还包括无线模块,无线模块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无线模块与控制主板31电连接。
129.其中,无线模块包括蓝牙模块和/或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模块。wifi模块用于将该投影设备接入无线互联网,进而将无线互联网传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控制主板31。无线模块位于进风口112与光学引擎2之间,或者位于出风口113与光学引擎2之间。
130.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当功能组件3不包括控制主板31时,显示板33连接有外接端口,以便于通过外接端口与电脑、手机、优盘等连接,从而接收电脑、手机、优盘等传输的视频信号。
1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功能组件3可以包括上述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每种结构的位置能够自由组合。
132.示例地,如图11所示,功能组件3包括控制主板31、显示板33和电源板32;控制主板31、显示板33和电源板32均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控制主板31与显示板33电连接,显示板33与光学引擎2电连接,电源板32分别与控制主板31、显示板33和光学引擎2电连接。控制主板31所在的平面、显示板33所在的平面和电源板32所在的平面均与第一容置部11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平行,且控制主板31和电源板32均位于出风口113与光学引擎2之间,显示板33位于光学引擎2上靠近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
133.当功能组件3包括多种结构时,为了便于多种结构之间的电连接,多种结构位于光
学引擎2的同一侧。当多种结构中同时存在两种结构所在的平面与气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时,为了避免两种结构相互阻碍气体的流动,两种结构分别位于光学引擎2的两侧。
134.若功能组件3包括的至少一个结构与进风口112位于同一侧,则在对第一容置部11进行散热时,会优先对至少一个结构进行降温,进而再对光学引擎2进行降温。这样,优先对至少一个结构进行降温,能够避免对至少一个结构二次加热的问题。若功能组件3包括的至少一个结构与出风口113位于同一侧,则在对第一容置部11进行散热时,会优先对光学引擎2进行降温,进而再对至少一个结构进行降温。这样,在光学引擎2包括的光源系统对温度比较敏感的情况,优先对光学引擎2进行散热,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光学引擎2出光的稳定性。
135.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投影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还会用到辅助器件,辅助器件包括音箱、机顶盒等。为了便于对辅助器件的收容,第一容置部11还具有储物空间。
136.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或图10所示,第一容置部11还具有第二隔板116和第三隔板117;第二隔板116和第三隔板117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第二隔板116和第一容置部11的内壁围成第一腔体,第二隔板116、第三隔板117和第一容置部11的内壁围成第二腔体,第三隔板117和第一容置部11的内壁围成第三腔体,光学引擎2和功能组件3位于第二腔体。
137.其中,辅助器件收容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光学引擎2和功能组件3散发的热量会聚集在第二腔体,此时上述描述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与第二腔体连通,且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均不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138.当功能组件3包括控制主板时,为了便于控制主板的外接端口与外接设备的连接,若控制主板与进风口112位于同一侧,则靠近进风口112的第二隔板116具有连接孔,控制主板的外接端口穿过连接孔且位于第一腔体。这样,收容于第一腔体的外接设备能够与控制主板的外接端口连接。
139.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1还具有第四隔板;第四隔板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第四隔板将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分隔为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光学引擎2和功能组件3位于第四腔体。
140.其中,辅助器件收容于第五腔体内。光学引擎2和功能组件3散发的热量会聚集在第四腔体,此时上述描述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均与第四腔体连通,且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中的一者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或者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均不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141.示例地,进风口112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出风口113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且出风口113位于光学引擎2与第四隔板之间。
142.当功能组件3包括控制主板,且靠近第四隔板的为出风口113时,为了便于控制主板的外接端口与外接设备的连接,则控制主板与出风口113位于同一侧,此时第四隔板具有连接孔,控制主板的外接端口穿过连接孔且位于第五腔体。这样收容于第一腔体的外接设备能够与控制主板的外接端口连接。
14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两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在第一容置部11内收容辅助器件,第一容置部11具有一定的长度。示例地,收纳部1呈矩形框结构,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与第二容置部12的长度相等。
144.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收纳部1还具有第三容置部13,第三容置部13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下方。这样,辅助器件能够收容于第三容置部13内。
145.此时,上述描述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与第四腔体连通。此时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均不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以避免沿出风口113流出的高温气体进入第三容置部13,造成第三容置部13内温度较高的现象。
146.当功能组件3包括控制主板,第一容置部11的底面具有连通第三容置部13的连接孔,控制主板的外接端口穿过连接孔且位于第三容置部13的内腔。这样收容于第三容置部13的外接设备能够与控制主板的外接端口连接。
147.本技术实施例中,未使用投影设备时,能够将投影屏幕收容于第二容置部,从而减小投影设备的整体外观尺寸;使用投影设备时,能够将投影屏幕穿过开口并展开,从而通过投影屏幕接收光学引擎出射的光束,实现投影屏幕上画面的显示,保证了投影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通过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对光学引擎和投影屏幕的限位,实现了光学引擎和投影屏幕的一体化,避免了光学引擎与投影屏幕之间相对移位的现象,保证了投影屏幕上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容置部上设置通风孔,从而在散热装置的作用下便于第一容置部的散热,保证了光学引擎出射光束的稳定性,保证了投影设备的投影效果。
14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