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5 10:03: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EP 1 908 554 B1中已知此种研磨装置。这种研磨装置的研磨元件是具有圆形、椭圆形、方形或矩形的底部区域的片状设计,并通过吸力保持在衬垫上。研磨元件的底部区域在其尺寸上对应于衬垫的底部区域。

此外,所使用的研磨元件是单个片材的形式,当研磨元件磨损时必须对其进行更换。

特别是在工业应用中,即当需要连续的研磨操作时,由更换研磨元件导致的安装时间是不可接受的,特别是如果研磨装置要自动操作,例如通过机器人。

研磨结果本身也经常不符合要求,这主要是由于衬垫和研磨元件的底部区域尺寸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向非研磨区域的过渡过于突然,因此需要耗时的返工。

从前述EP 1 908 554 B1中已知的研磨装置设计用于手动使用,然而,这导致了许多对成本优化特别不利的必要操作。

更换研磨元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由于研磨元件必须以精确的配合、居中和正确的侧面附接到衬垫上。

总之,已知的普通研磨装置不适合满足要求,特别是在研磨结果的质量方面,以及在优化的处理时间方面。

在DE 102 22 956 A1中,公开了一种研磨装置,其中使用了研磨带,连续地将该研磨带拉过衬垫的载体表面。将由真空张力支撑研磨带对衬垫的粘附力,其中粘附力,即产生的摩擦力必须小于使研磨带连续移动的张力。

从DE 10 2017 108 191 A1还已知一种普通的研磨装置。原则上,这种研磨装置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明,但是在操作中也出现了EP 1 908 554 B1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开发一种普通类型的研磨装置,使得不需要研磨点的返工,并且缩短包括安装时间在内的加工时间。

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研磨装置来实现该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研磨装置提供了优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研磨装置的明显优点。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研磨元件的圆周边缘伸出意味着可在形成的边缘区域中更快地将加工的研磨点抛光掉,因为该边缘区域具有更低的粗糙度深度,导致更高质量的加工结果。

对于圆形衬垫,在边缘区域产生具有前述较低粗糙度深度的成矩形形成的研磨点,这主要是因为衬垫施加的接触压力只具有减弱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想法,衬垫是矩形的,而不是具有圆形底部,其中该矩形形状特别适合于研磨珠子。

根据本发明,将研磨带用作研磨元件,该研磨元件优选以卷的形式存在并且被展开,为此目的提供了合适的装置。

由于研磨带的进给,当研磨元件磨损时,以一定的间隔将新的研磨元件进给到衬垫,可以说,其结果是最小化了安装和更换时间。

这也是由于研磨带在接触区域与衬垫精确对齐,这优化了加工时间和研磨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想法,衬垫具有多层设计,优选由连接件组成,该连接件具有例如用于紧固到研磨机的螺纹孔,其中该连接件优选由塑料制成。

与此相对,面向研磨元件的是弹性中间层,特别是由泡沫材料制成,其由尺寸稳定的支撑板覆盖,该支撑板特别地由具有平坦支撑表面的弹性体制成,研磨元件通过吸力抵靠在该支撑板上。

除了由塑料制成的连接件的设计之外,连接件还可由另一种材料制成,特别是也可由金属制成,其中连接元件拧入螺纹孔中并且牢固地连接到驱动器。

连接元件/连接件的螺纹配对是自锁设计,因此一方面即使在操作过程中也能保证牢固的保持,并且另一方面可免工具更换。

连接元件以及连接件、弹性中间层和支撑板设置有中心空气管线,该中心空气管线在连接元件中成角度设计作为抽吸连接件。

这种横向抽吸连接件允许使用市售的轨道驱动的研磨机,其中这种设计允许衬垫与研磨机的驱动器分离。例如,可经由齿形带驱动器可操作地连接驱动电机和衬垫。

优选由泡沫组成的弹性中间层特别适合待研磨的轮廓,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这种研磨装置特别适合于加工涂漆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想法,衬垫在面向研磨元件的一侧上凸出地弯曲,即,其中保持研磨元件的一侧,其中,如已经示出的,可特别容易和有效地加工待研磨的珠子。

从属权利要求中确定了本发明的其他有利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以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研磨装置连接到研磨机;

图2以截面侧视图示出了研磨机的细节;

图3以不同的视图示出了研磨装置的细节;

图4也以不同的视图示出了研磨装置的其他细节;

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图4的细节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研磨装置1的研磨机,驱动器4连接到该研磨装置,通过该驱动器可驱动衬垫2。

研磨带形式的研磨元件3通过吸力保持在衬垫2的自由侧,其中抽吸连接件6(图2)横向附接到衬垫2的连接元件7,该抽吸连接件6连接到未示出的抽吸管线。

围绕平行布置并在衬垫2两侧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导向轮5引导研磨元件3。整个研磨机可附接到未示出的机器人等,并通过计算机控制被引导到待研磨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研磨元件3相对于衬垫2周向伸出,其中研磨元件3的有用侧由覆盖其整个表面的研磨颗粒形成,即研磨带的宽度大于衬垫2的相关尺寸。

在图2中,以截面侧视图示出了研磨机的一部分。在衬垫2中,只有一个连接元件7是可见的,其在图3中详细示出。

该连接元件7可借助于驱动器4在平面内沿轨道或偏心地移动,其中驱动装置优选为齿形带8,该齿形带被横向地引导到研磨装置1中。

还可看出的是,抽吸连接件6连接到连接元件7的抽吸管线10。

如上所述,在图3中可看到连接元件7,即在透视仰视图和截面侧视图中。

该连接元件7具有螺纹接头9,具有螺纹孔14的连接件11拧到该螺纹接头上。

抽吸管线10一度作为盲孔相对于连接元件7的中心轴线成角度地延伸,并从该盲孔开始沿轴向方向穿过螺纹接头9。

图4部分地再现了衬垫2。这里可看到,弹性中间层12附接到连接件11的背离连接元件7的端部,支撑板13又附接到该弹性中间层。

通孔15穿过三个部件并通向连接元件7的轴向孔。

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有效的抽吸作用,将研磨元件3牢固地保持在支撑板13上。

此外,螺纹孔14的螺纹具有与螺纹接头9的螺纹相对应的自锁设计,从而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就可松开衬垫2。

图5示出了衬垫2的另一个实施例变型。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板13和中间层12的面向研磨元件3的一侧具有矩形基面,其在示例中凸出地弯曲。衬垫2的这种形状特别适用于研磨珠子等。

附图标记列表

1 研磨装置

2 衬垫

3 研磨元件

4 驱动器

5 导向轮

6 抽吸连接件

7 连接元件

8 齿形带

9 螺纹接头

10 抽吸管线

11 连接件

12 中间层

13 支撑板

14 螺纹孔

15 通孔。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