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可控制料流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2:48: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控制料流机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注塑模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种注塑模具都具有不同的特定功能。
3.例如公开号为cn213291221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模具注塑流量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的搅拌机构,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和绞龙叶片转动,减少装置主体的内壁所粘附的材料,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注塑材料凝成固体块状物,绞龙叶无法搅动固体块状物,无法将固体块状物有效排出装置内部,又例如公开号为cn210880722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转杆的顶端穿过限位环的通孔,转动带动顶长刮片和底长刮片对注入管的内壁刮取,进而减少融化的塑料粘附在注入管的内壁,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注塑材料凝成固体块状物,可能堵塞限位槽,使驱动杆的顶端无法伸入限位槽的内部对注入管的内壁进行刮取,进而无法将固体块状物有效排出装置内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可控制料流机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控制料流机构的注塑模具,解决了若注塑材料凝成固体块状物,可能堵塞限位槽,使驱动杆的顶端无法伸入限位槽的内部对注入管的内壁进行刮取,进而无法将固体块状物有效排出装置内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具有可控制料流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底面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进模管;控流组件,所述控流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模管的内部,用于控制料流,所述控流组件包括控流管,所述控流管套接在所述进模管的内部,所述控流管的顶端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内部套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连接有刮片,所述刮片与所述控流管的内圆壁面贴合,所述控流管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套接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套接有扭柱,所述扭柱的底端连接有控流片,所述控流片与所述注料管的内圆壁面贴合;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进模管的外圆壁面,用于固定所述控流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刮片,刮片有利于将残留在控流管内部的固体块状物完全排出控流管。
8.较佳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紧箍环,所述紧箍环套设在所述进模管的外圆壁面,所述紧箍环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所述圆形通孔的内部套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紧箍环,紧箍环通过螺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对进模管施加压力,有利于将控流组件固定在进模管的内部。
10.较佳的,所述进模管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内部套接有液体流量传感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位置与液体流量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应,使液体流量传感器能够穿入进模管的内部。
12.较佳的,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两个注塑槽,两个所述注塑槽相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注塑槽,注塑槽开设在下模与上模的内部,液体质的注塑材料流入注塑槽并按注塑槽的形状凝固成型。
14.较佳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底面连接有若干个滑柱,若干个所述滑柱的顶端均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部顶面,若干个所述滑柱均贯穿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个滑柱,若干个滑柱均套接在上模与下模的内部,限制上模与下模只能在若干个滑柱的外圆壁面做上下往复运动。
16.较佳的,所述底座的内部顶面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电动液压推杆伸缩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模的顶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模,注塑材料首先注入上模且仅通过重力即可由流入下模,使结构简单化并节省操作时间。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设置控流组件,通过旋转控流组件中的扭柱,可改变注料管内部与注塑材料的接触面积,方便控制注塑材料的流速,且当注塑槽内部将满时,通过旋转扭柱使控流片的外圆壁面与注料管的内圆壁面完全贴合,能够及时阻止注塑材料的注入,通过设置刮片,刮片有利于将残留在控流管内部的固体块状物完全排出控流管。
20.通过设置紧箍环,紧箍环通过螺栓和螺帽的螺纹连接对进模管施加压力,有利于将控流组件固定在进模管的内部,通过设置注塑槽,注塑槽开设在下模与上模内部,液体质的注塑材料流入注塑槽并按注塑槽的形状凝固成型,通过设置进模管,进模管的一端连通位于上模内部的注塑槽,利于将注塑材料引流入两个注塑槽内部。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柱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刮片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流片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紧箍环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底座;2、滑柱;3、下模;4、上模;5、电动液压推杆;6、进模管;7、控流管;8、第一通孔;9、注料管;10、扭柱;11、压杆;12、第二通孔;13、刮片;14、第三通孔;15、控流片;16、第四通孔;17、液体流量传感器;18、螺栓;19、螺帽;20、紧箍环;21、注塑槽;22、第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考图1,一种具有可控制料流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u形结构,底座1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滑柱2,滑柱2为圆柱形结构,若干个滑柱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顶面,底座1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下模3,下模3为矩形块结构,下模3的上方设置有上模4,上模4为矩形块结构,下模3与上模4的顶面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圆形通孔,若干个滑柱2均均通过圆形通孔贯穿下模3与上模4,底座1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推杆5,电动液压推杆5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电动液压推杆5伸缩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模4的顶面,工作人员将润滑油涂抹在若干个滑柱2的外圆壁面,注塑完毕后,电动液压推杆5将上模4向上提起,此时工作人员可取出成品,上模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8,第一通孔8的内部设置有进模管6,进模管6的内部设置有控流组件,用于控制料流,进模管6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固定件,用于固定控流管7,控流管7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且底端为敞口。
29.参考图1、图3和图4,控流组件包括控流管7,控流管7活动套接在进模管6的内部,控流管7的顶端开设有第五通孔22,第五通孔22的内部活动活动套接有压杆11,压杆11为圆柱形结构,压杆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刮片13,刮片13为圆形柱结构,刮片13与控流管7的内圆壁面贴合,在注塑完毕后,工作人员握持控流管7的外圆壁面并向下推动11压杆,带动刮片13对控流管7的内圆壁面进行刮取,即使控流管7的内部残留固体块状物,刮片13也可通过控流管7的底端敞口设计将残留固体块状物推出控流管7的内部,控流管7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注料管9,注料管9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4,第三通孔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扭柱10,扭柱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控流片15,控流片15为圆形柱结构,控流片15与注料管9的内圆壁面贴合。
30.参考图2、图4和图5,若干个滑柱2的外圆壁面均涂有润滑油,下模3与上模4的位置相对应且尺寸相同,下模3与上模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两个注塑槽21,注塑槽21为矩形槽结构,两个注塑槽21相连通,进模管6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四通孔16,第四通孔1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液体流量传感器17,液体流量传感器17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工作人员读取液体流量传感器17显示的数据作出判断并通过旋转扭柱10控制注塑材料的流速与启停,进模管6的一端与上模4内部的注塑槽21相连通,固定件包括紧箍环20,紧箍环20活动套设在进模管6的外圆壁面,紧箍环2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栓18,螺栓1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19。
31.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5所示,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电动液压推杆5,电动液压推杆5将下模3向下推动并使下模3与上模4相挤压,注塑材料通过注料管9流入两个注塑槽21的内部并根据注塑槽21的形状凝固成型,通过设置液体流量传感器17,液体流量传感器17实时监测已流经进模管6内部的注塑材料的体积,通过旋转扭柱10,扭柱10带动控流片15旋转以改变注料管9内部与注塑材料接触的横截面积,工作人员读取液体流量传感器17显示的数据作出判断并通过旋转扭柱10控制注塑材料的流速与启停,通过设置刮片13,在注入注塑材料前将刮片13向上提至控流管7的内部顶面,此时刮片13的位置高于第二通孔12,注
塑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旋松螺帽19,将控流管7从进模管6的内部取下,握持控流管7的外圆壁面并向下推动11压杆,带动刮片13对控流管7的内圆壁面进行刮取,即使控流管7的内部残留固体块状物,刮片13也可通过控流管7的底端敞口设计将残留固体块状物推出控流管7的内部。
32.通过设置控流管7,在注塑前将控流管7套接在进模管6的内部,工作人员通过旋转套接在紧箍环20表面的螺栓18与螺帽19,以挤压进模管6,此时进模管6对控流管7施加压力,使控流管7与进模管6的位置更加固定,避免在注塑过程中控流管7从进模管6的内部脱落,注塑前,工作人员将润滑油涂抹在若干个滑柱2的外圆壁面,减少上模4、下模3与若干个滑柱2之间的摩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注塑完毕后,电动液压推杆5将上模4向上提起,此时工作人员可取出成品。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