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4:26: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有些分类为了明确表达使用性,会将建筑物与人们不长期占用的非建筑结构物区别。
3.在建筑物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个别组件进行临时性的固定,现有的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如果地面出现凹凸不平,往往会出现固定不牢靠的情况,或者对装置的辅助加固性能不理想从而造成设备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底筒、主旋转板和下压环,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四角均开有竖孔,且底筒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的底部外壁四角,底筒为中空圆柱形,底筒的圆周内壁与竖孔的圆周内壁相适配,底筒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辅助旋转机构,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且下压环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机构,连接板的另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中心板,弹簧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于中心板的底部外壁,下压环的底部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立柱,立柱均分别插接于竖孔以及底筒的圆周内壁。
7.优选的,所述辅助旋转机构包括主旋转板,且底筒的圆周外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板槽,板槽的底部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相对一端外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旋转杆,主旋转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与第三旋转杆的圆周外壁。
8.优选的,所述主旋转板的一端外壁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相对一端外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辅助转动杆。
9.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圆周外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四固定板,且第四固定板的相对一端外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撑杆。
10.优选的,所述主旋转板的另一端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且撑杆的另一端外壁两侧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外壁之间。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钉,且固定钉均通过螺纹插接于连接板的顶部外壁,支撑底板的顶部外壁开有与固定钉相适配的螺纹孔。
12.优选的,将所述辅助转动杆替换为插接杆,且插接杆的底部四周外壁套接有移动杆,插接杆和移动杆的两侧外壁之间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插孔,其中一个插孔的圆周内壁均插接有插销。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的支撑底板,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支撑底板以及底筒会起到对位于支撑底板上的建筑物的支撑效果,并且当底筒与地面接触时,通过固定钉调整下压环的位置,当下压环在带动四个立柱下移时,通过轴承连接于立柱外壁以及主旋转板内壁的撑杆会将主旋转板从板槽内撑开,并且主旋转板的底部与板槽相铰接,因此主旋转板会呈开花状向外扩散,此时可以利用辅助转动杆插接进地面中,对底筒起到辅助支撑的效果,实现了对建筑的支撑。
15.2.通过设置的插接杆,当将整体的辅助转动杆替换为插接杆和移动杆时,可以通过插销的插拔控制移动杆和插接杆之间的套接长度,从而根据地面的具体情况调整对底筒的具体支撑方式,实现了可选择性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的插接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支撑底板、2底筒、3第一固定板、4辅助转动杆、5主旋转板、6板槽、7连接板、8固定钉、9下压环、10螺纹孔、11立柱、12撑杆、13第二固定板、14第三固定板、15插接杆、16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2.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3.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1
25.参照图1-2,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底筒2、主旋转板5和下压环9,支撑底板1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四角均开有竖孔,且底筒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撑底板1的底部外壁四角,底筒2为中空圆柱形,底筒2的圆周内壁与竖孔的圆周内壁相适
配,底筒2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辅助旋转机构,支撑底板1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焊接有弹簧,且下压环9的圆周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连接板7,连接板7的顶部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机构,连接板7的另一端外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中心板,弹簧的顶部外壁焊接于中心板的底部外壁,下压环9的底部圆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立柱11,立柱11均分别插接于竖孔以及底筒2的圆周内壁。
26.其中,辅助旋转机构包括主旋转板5,且底筒2的圆周外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板槽6,板槽6的底部外壁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固定板14,第三固定板14的相对一端外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旋转杆,主旋转板5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与第三旋转杆的圆周外壁。
27.其中,主旋转板5的一端外壁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固定板3,且第一固定板3的相对一端外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辅助转动杆4。
28.其中,立柱11的圆周外壁顶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四固定板,且第四固定板的相对一端外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撑杆12。
29.其中,主旋转板5的另一端外壁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3,且撑杆12的另一端外壁两侧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13的相对一侧外壁之间。
30.其中,固定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钉8,且固定钉8均通过螺纹插接于连接板7的顶部外壁,支撑底板1的顶部外壁开有与固定钉8相适配的螺纹孔10。
31.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支撑底板1以及底筒2会起到对位于支撑底板1上的建筑物的支撑效果,并且当底筒2与地面接触时,通过固定钉8调整下压环9的位置,当下压环9在带动四个立柱11下移时,通过轴承连接于立柱11外壁以及主旋转板5内壁的撑杆12会将主旋转板5从板槽6内撑开,并且主旋转板5的底部与板槽6相铰接,因此主旋转板5会呈开花状向外扩散,此时可以利用辅助转动杆4插接进地面中,对底筒2起到辅助支撑的效果,实现了对建筑的支撑。
32.实施例2
33.参照图3,一种建构筑物用的支撑结构,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将辅助转动杆4替换为插接杆15,且插接杆15的底部四周外壁套接有移动杆16,插接杆15和移动杆16的两侧外壁之间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插孔,其中一个插孔的圆周内壁均插接有插销。
34.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将整体的辅助转动杆4替换为插接杆15和移动杆16时,可以通过插销的插拔控制移动杆16和插接杆15之间的套接长度,从而根据地面的具体情况调整对底筒2的具体支撑方式,实现了可选择性的支撑效果。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