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条筒推动装置、条筒更换器和纺织机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0:1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条筒推动装置、一种借此配备的条筒更换器和一种纺织机器。


背景技术:

2.在条筒更换器中,条筒推动装置尤其作为纺织机器的组成部分,用于将满的条筒从填充位置移开,并且同时基于条筒更换器有利地将空条筒移动填充位置中。在填充位置上,条筒更换器以已知的方式使纤维条堆置到位于那里的条筒中,直至条筒填满。
3.为了移动条筒,已知多种机械装置。存在旋转条筒更换器,其沿着半圆移动条筒。在此,多个条筒推动器无依附地突出来。条筒推动器的无依附性尤其导致已填满的条筒的大小受限。此外必须有多个条筒推动器,这使构造复杂。
4.此外存在沿着笔直的移动路径移动条筒的条筒更换器。对此又存在多个条筒推动器,它们中的每一个都移动一个附属的条筒。
5.为了同样能够移动大的条筒,要在两端驱动条筒更换器,这又使构造复杂。
6.每个条筒能够可选地配有两个条筒推动器,所述条筒推动器接在各自的条筒的两侧并且移动条筒。在返回时,所述条筒推动器偏移经过下一个条筒并且在越过了后者时立即弹回。此处同样迫切需要许多条筒推动器,而这又导致构造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应对前述的缺点。
8.本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有利的变型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9.根据本发明,设有具有条筒推动器的条筒推动装置。该条筒推动器借助一个端部沿着预定的移动路径被引导。所述装置此外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段。该驱动部段与条筒推动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处于移动有效连接中。这表明,驱动部段的移动转化为条筒推动器的对应的移动。驱动机构设计用于移动驱动部段,从而通过前述的一个端部沿着所述移动路径移动所述条筒推动器。换而言之,根据本发明的条筒推动装置仅需要一个单独的条筒推动器,而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多个条筒推动器。这极大地简化了构造。此外,条筒推动器可像在旋转条筒更换器中那样无依附地构造,这又使构造进一步简化。
10.驱动机构可布置用于在两个终点位置之间来回移动驱动部段。换而言之,不同于所述旋转条筒更换器,现在也能够将在那里应用的条筒推动器投入到条筒更换器中使用,以便沿着笔直的移动路径移动条筒。
11.在最后提到的情形中,优选借助于气动的圆柱体构造驱动机构。在此借助于圆柱体的活塞的自由的端部构造前述的驱动部段。因此产生已知的可能性,即尽管端部是无依附的,但仅以一个条筒推动器移动条筒是可行的。
12.驱动部段接在条筒推动器的所述一个端部上,优选地由此构造驱动机构和条筒推动器之间的前述移动有效连接。换而言之,条筒推动器端部的简单的固定已足够,这使构造保持简单。
13.前述装置中的每一个装置此外优选地具有沿着移动路径延伸的引导部段。条筒推动器相应优选地在所述一个端部具有配合引导部段。该配合引导部段又优选形锁合地与引导部段处于嵌合状态,使得配合引导部段可沿着移动路径移动。换而言之,条筒推动器通过同一个端部来移动并沿着移动路径被引导。这使得能够相关于另一端部无依附地构造条筒推动器。
14.前述的条筒推动器中的每一个都优选地在其端部具有第一支承部段,第一支承部段设计成,使条筒推动器的其他部分沿着移动路径在所述一个端部上保持与至少一个附属的第一对应元件的距离。该对应元件例如是底部,条筒推动器在底部上面移动。支承部段使能够解除机械装置的耦合并且实现条筒推动器的无依附的端部。意外表现出的是,这样的结构能够同样移动具有1000mm直径的以及具有更大直径的大的、满的条筒。同样,被朝向满的条筒挤压的空条筒不会遭受大到使条筒不再适于填充的变形。
15.配合引导部段存在时,优选地正是借助于该配合引导部段来构造第一支承部段。换而言之,该引导部承担双重功能,这进一步简化构造。
16.前述的条筒推动器中的每一个都优选地在其另一端部上具有第二支承部段,第二支承部段设计成,使条筒推动器的其他部分在所述另一端部上保持与至少一个附属的第二对应元件的距离。该对应元件仍可以是底部。可选地或者额外地,所述对应元件同样可以是例如条筒更换器的面向条筒推动器的自由的端部的面。当存在第一支承部段时,这免去了所述第一支承部段的负荷或者使所述第一支承部段变得多余。
17.当存在时,所述支承部段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部段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的滚面滚动地构造在附属的对应元件上。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部段可选或者额外形锁合地与附属的对应元件处于嵌合状态。存在滚轮时,能够借助于凸球形的滚面和在横截面中呈弓形的、作为滑轨的凹部来实现所述嵌合。可设置滑块-槽的引导部。也能够可选地使用已知的线性引导部,例如燕尾形引导部。它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8.前述的条筒推动器中的每一个都可具有定位部段。定位部段设计成,当条筒推动器沿着所述移动路径在预定的方向上移动时,相向地阻碍在预定的方向上受压的、并且与条筒推动器接触的(空)条筒的朝着条筒推动器的一个端部或者两个端部的移动。换而言之,空条筒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旁侧移动受到妨碍。根据本发明,当空条筒被朝向满的条筒挤压时,该效果会增强。这提高了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此外可舍去用于条筒的成本高昂的侧面引导部,这使构造保持简单。
19.定位部段优选地具有内弯部,所述内弯部朝向所述预定的方向。这使得在圆形条筒的圆形周缘被视为滚面时,被挤压的条筒能够根据前述的凸球形滚面来侧面引导。或者,内弯部对于待移动的条筒的对应的外轮廓互补地构造。当条筒为矩形时,内弯部例如基本上呈矩形(之所以为基本上,是因为矩形条筒的各个角实际是经过倒圆角的)。该解决方案因此可普遍适用。
20.如同已知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条筒更换器设计成,使到来的纤维条在填充位置根据预定形式堆置在纺纱条筒中。条筒更换器此外具有前述装置中的其中之一。所述装置设置成,在条筒推动器移动时使空条筒沿预定的方向向其填充位置移动。填充位置以已知的方式位于圈条装置的转动盘下方。
21.条筒更换器优选设计成,只要条筒位于填充位置,就借助于条筒推动器在空条筒
向填充位置移动时同时从填充位置移开满的条筒。换而言之,单独的条筒推动器足以更换(各)条筒。
22.在此,空条筒借助于条筒推动器被朝向满的条筒挤压,优选地由此进行满的条筒的移动。
23.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具有前述条筒更换器中的一个条筒更换器,或者与这样的一个条筒更换器相连。最先提到的情形示例性地包括并条机、精梳机和粗纱机。第二提到的情形示例性地涉及具有设在下游的圈条装置的梳理机。因此“相连”是功能层面的表述,并且意味着关于纤维条生产过程的或者关于纱线生产过程的连接。
24.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驱动任一前述条筒更换器的方法或用于驱动前述纺织机器的条筒更换器的方法包括一种循环。该循环包括当条筒推动器位于初始位置以外时所实施的第一步骤,条筒推动器从所述初始位置出来,能够在前述的沿着移动路径的移动中基于驱动机构将空条筒带到填充位置。第一步骤包括将条筒推动器移动到所述的初始位置中。借此确保的是,条筒推动器处在用于条筒更换的正确位置上。循环包括当条筒更换器的预定的起动位置空出时所实施的第二步骤。在所述起动位置中,位于初始位置的条筒更换器能够在前述的沿着移动路径的移动中基于驱动机构将空条筒带到填充位置。第二步骤包括将空条筒移动到起动位置中。循环此外包括当填充位置空出或者满的条筒位于填充位置时所实施的第三步骤。“满的条筒”这一概念在此表示的是,相关的条筒根据情况被充“满”。当被填充的条筒例如在部分更换前仅需容纳之前生产的纤维条的剩余部分时,该条筒无需为了更换而被填满,这是本发明要表达的含义。在第三步骤中,将条筒推动器从初始位置向外移动,从而条筒推动器将位于起动位置中的条筒带到填充位置,使得只要在此存在空条筒就将满的条筒从填充位置挤走。因此得到更加简单的条筒更换过程,其此外可非常快速地实施。视乎条筒更换器的实施情况,所述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可在时间上彼此不相关地进行,或者可在时间上依次实施。
25.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此外还优选地包括以纤维材料填充位于填充位置的条筒的第四步骤。
26.在前述方法的每一方法中,优选地重复实施所述循环,从而产生连续的纤维材料堆置过程和条筒更换过程。
附图说明
27.后文对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给出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图中:
28.图1示出具有梳理机和设在下游的条筒更换器的设备,
29.图2示出处于圈条装置下方的条筒更换器的部分的俯视图,
30.图3示出图1的条筒更换器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31.图1示出设备1,其具有梳理机2、设在下游的圈条装置3和附属于它的条筒更换器100。
32.所述梳理机2和圈条装置3在此设置在底盘4上,用于所述圈条装置3的不可见的条筒转动盘的驱动器例如设置在所述底盘中。示出的示例中所涉及的是所谓的地下装配,其
中所述底盘4以其上侧与包围它的地面齐平地完成构造。它可选地能以所谓的明面方式装配,其中,在此处靠前一侧上额外地设有装卸台,以便能够将此处示出的空条筒5a推到所述条筒更换器100的此处在左侧示出的停搁面101上。所述梳理机2和设在下游的圈条装置3以常规方式构造并且不再进一步说明。
33.引导辊102位置固定地处于所述停搁面101的左侧,所述引导辊102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地面或者垂直于所述底盘4的上侧延伸。所述引导辊102用于使优选手动移动到所述停搁面101上的空条筒5a不再能进一步向左移动、也即不再能远离所述圈条装置3移动。借此可实现将所述空条筒5a安全可靠地推入所述停搁面101上。
34.随后进一步阐述的条筒推动装置120的条筒推动器121位于所述停搁面101的左侧。所述停搁面101的朝向梳理机2方向的背面邻接在所述条筒更换器100的驱动部段110上。
35.所述条筒更换器100连同所述圈条装置3以如下方式运行:开始时没有条筒位于所述圈条装置3的下方。将第一个空条筒5a推到所述停搁面101上。之后借助于所述驱动部段110在圈条装置3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条筒推动器121,从而所述空条筒5a来到所述圈条装置3的下方。使所述空条筒5a进入旋转状态,并且借助所述圈条装置3以纤维条6填充所述空条筒。该空条筒5a因此变为待填充的条筒5b。当所述条筒5b填满时,它变为满的条筒5c。在此期间将新的空条筒5a推到所述停搁面101上。为了现在以新的空条筒5a替换所述满的条筒5c,所述驱动部段110将所述条筒推动器121朝向所述停搁面101上的空条筒5a在圈条装置3的方向上挤压,其中,所述空条筒5a在此被朝向所述满的条筒5c挤压。换而言之,所述条筒推动器121通过所述空条筒5a将刚刚已填充的满的条筒5c从所述圈条装置3推出。如图1所示,满的条筒5c来到所述圈条装置3的右侧。所述驱动部段110之后再次将所述条筒推动器121送回图1中示出的初始位置。
36.图2示出处于所述圈条装置3下方的所述条筒更换器100的部分的俯视图。换而言之,看向此处两个条筒5a、5c的视野是开放的。在此示出的所述条筒更换器100的状态是,刚刚被推动的空条筒5a位于所述停搁面101上。
37.以纤维条6填充的满的条筒5c当前位于停搁部段8上,所述停搁部段定义用于分别布置的条筒5a、5b的填充位置。如可以看出的那样,所述引导辊102相对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具有距离。此处借助于杆状的部件构造所述条筒推动装置120的条筒推动器121。在此,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基本上横向于所述空条筒5a从所述停搁面101到所述停搁部段8的移动路径延伸。在此,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在其下方的自由的端部上配有滚轮128,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横向于所述停搁面101的平面以及横向于所述移动路径延伸。所述滚轮128的环绕的滚面在此贴靠在所述停搁面101上,从而所述滚轮128在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移动时在所述停搁面101上滚动。所述滚轮128用于保持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在其下方的自由的端部上与所述停搁面101的距离。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在大约中心处具有置中部段122,其示例性地借助于两个螺栓11固定在所述条筒推动器121上。所述置中部段122用于在所述条筒推动器121朝向所述空条筒5a移动时,将所述空条筒带到位置上,使得其在图二中的垂直的位置与所述满的条筒5c的垂直的位置相符。对此,所述置中部段122优选具有此处未标明的、朝向停搁部段8方向的内弯部或者凹部。
38.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在其上方的端部固定于连接元件123上或者与之一体式构造。
优选地通过所述连接元件123,所述驱动部段110能够使所述条筒推动器121沿其移动路径移动。所述驱动部段110此处由覆盖部111覆盖。在所述覆盖部111的右侧存在另一覆盖部14,引导部段或者导轨140部分可见地设置在所述另一覆盖部下方。
39.此外示出驱动马达9,其使不可见的、用于此处示出的满的条筒5c的条筒转动盘转动,所述圈条装置3借此能够借助于其圈条器将纤维条6呈摆线状地堆置在所述条筒5c中。固定元件以已知的方式负责使所述条筒5c保持其位置。
40.图3示出所述条筒更换器100的局部视图。在此仅示出所述条筒更换器100的主要部分。
41.图3a中示出底部元件13,其具有用于所述条筒转动盘的穿通开口13a。所述底部元件13在此优选地延伸通过所述停搁部段8的区域和所述停搁面101的区域。
42.已去掉所述覆盖部14,从而看向所述导轨140的视野是开放的。所述导轨140具有指向向上的滚面部段141并且用于沿着所述移动路径引导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具有内弯部的置中部段122是可明显看出的。根据此处示出的实施方式,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借助于三个螺栓11安装在所述连接元件123上。当然也可使用其它任何形式的连接方式,例如夹紧、焊接以及类似方式。
43.所述驱动部段110除了具有指向向上的所述覆盖部111外,还具有指向条筒推动器121方向的覆盖部113。示例性地借助于折边的型材构造所述覆盖部111,从而与所述覆盖部113相连地构造有内部空间,所述驱动部段110的气动圆柱体112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在此这样设置所述气动圆柱体112,使得其活塞112a在此处向右凸出。所述活塞112a与协动器125连接,所述协动器通过连接元件124与所述连接元件123相连。
44.借此,借助于移出所述活塞112a而使所述条筒推动器121沿其移动路径向右朝着穿通开口13a的方向移动,这对于所述气动圆柱体112是可能的。
45.图3b以立体图示出所述设备在图3a中的左侧端部。
46.隐含地示出具有置中部段122的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和连接元件123。所述气动圆柱体112优选地在其面向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的端部上借助于四个螺栓11固定在所述覆盖部111上。如此外可看出的那样,借助于螺栓螺母固定部11、12来实现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在所述连接元件123上的固定。
47.引导部段126安装在背对所述气动圆柱体112并且面向所述底盘13的一侧。所述引导部段126沿着所述移动路径被引导地容纳在所述导轨140上。
48.图3c和图3d主要示出所述气动圆柱体112的固定和它在所述协动器125上的连接。
49.所述协动器125固定在所述连接元件124上或者与其一体式地构造。
50.所述气动圆柱体112的活塞112a在其自由的端部112b上通入套筒状的容纳部,圆杆127穿通地推入所述容纳部。所述圆杆127在两端可自由旋转地或者位置固定地被此处呈u形的协动器125的自由的支脚容纳。薄片形的支承部段131借助于两个螺栓11安装在此处所述协动器125的前面的侧壁上,所述支承部段的上边缘嵌合在封闭元件129的槽状的凹部中,从而将此处所述杆127的右边的端部封闭。借此,所述协动器125在横向于所述移动路径并且平行于此处不可见的底盘13的表面的方向上锁止于其位置中。所述圆杆127使得能够在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移动时抵消底面的不平坦性。
51.如在图3d中可看出的那样,保持角架115在所述覆盖部111的垂直的内壁上安装于
所述覆盖部111上,在所述保持角架的自由端部上,所述气动圆柱体112此处借助于两个螺栓11安装在保持角架的半部上。在左侧的另一半部上,所述气动圆柱体112例如以类似的方式固定在此处未示出的覆盖部113上。示例性地借助于两个螺栓11和附属的各螺母12实现所述保持角架115的固定,其中,仅仅可见上方的所述螺栓11。
52.图3e以部分爆炸图示出所述条筒推动装置120。
53.如前文已说明的那样,所述连接元件123在其背对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的端部上与所述连接元件124在此处通过三个螺栓11旋在一起。对此,所述连接元件123在相应的位置具有三个穿通开口123a,附属的螺栓11穿过所述穿通开口旋入所述连接元件124的对应的固定开口124a,或者穿透引导地与附属的螺母12旋在一起。
54.所述协动器此外在两个穿通开口123a之间具有u形的凹部123b。在该凹部123b的区域中,另外两个螺栓11穿过所述连接元件124中的不可见的穿通开口引导,并且与所述引导部段126旋在一起。第二引导部段126位于所述连接元件124的后面的端部的区域中。两个引导部段126相同地构造。它们具有一个主体,该主体构造为引导套筒126a。所述引导套筒126a具有在所述移动路径的方向上延伸的凹部126c,该凹部在示出的示例中是部分开放的。滑动衬面126b置入所述凹部126c中。
55.另一连接元件114位置固定地置于所述连接元件124的上侧,或者与所述连接元件124一体式地构造。
56.所述导轨140具有固定部段142,所述固定部段利用此处指向向下的支承面143例如置于所述底盘13上。又借助于螺栓11示例性地进行所述导轨140的固定。在右上区域中,所述导轨141具有在横截面中呈圆形的滚面部段141,该滚面部段设计成,使得能够使所述引导部段126利用其滑动衬面126b形锁合地沿着所述移动路径推动。
57.借助于两个螺栓11,止挡元件130这样固定在所述连接元件114的此处指向向前的、垂直的外侧上,使得所述止挡元件130的下方的端部超过所述连接元件124而凸出,从而产生凸出部。
58.该种类型的凸出部使得所述条筒推动器121能够以某种方式围绕所述导轨140的纵向延伸发生偏斜。借此例如能够抵消底面的不平坦性。为了使所述条筒推动器121不以非可靠的方式抬起,设有所述止挡元件130。在图3e中,当所述条筒推动器121围绕所述滚面部段141的向上的偏转角最大时,所述止挡元件130贴靠于所述条筒更换器100的位置固定的部分并且借此限制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的偏转。优选地借助于所述导轨140的固定部段142构造该位置固定的部分。
59.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
60.除了所述气动圆柱体112,同样可应用其它的驱动机构,如例如线性马达形式的电马达。在此,所述导轨140例如可包括线圈组件,或者由线圈组件进行电励磁,且所述引导部段126能够示例性地构造该马达的转子。
61.除了来回移动,同样可规定使所述条筒推动器121仅在一个方向上移动。例如可设想环形通道,沿所述环形通道移动所述条筒推动器。
62.驱动部段110和条筒推动器121间的连接可不同地设计。例如所述气动圆柱体在图1中可向左推动,使得所述连接元件124变得多余。同样例如可通过刚性的固定部代替端部112b与杆127的连接。
63.除了引导部段126和导轨140间的形锁合,同样可设置其它任何形式的引导部。例如,所述引导部段126可具有引导辊,所述引导辊例如接在所述滑轨部段141的外侧上。
64.例如可通过滑块代替所述滚轮128,所述滑块受引导地容纳在构造于所述底盘13中的引导槽内。所述引导槽在此沿着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的移动路径延伸。
65.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类似旋转条筒更换器而具有弯折部,由此可替换掉所述置中部段122。
66.本发明可应用于任何具有圈条装置的纺织机器(集成式或下游连接式)。所述纺织机器在此处例如是并条机、精梳机和粗纱机。
67.所述滚轮128不是必须构造于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的自由的端部上。所述滚轮128或者其它任何引导部段例如可安装在所述条筒推动器121的面向所述底部元件13的一侧上,或者与之一体式地构造。
68.本发明最终提供了以较小成本和简单构造实现用于尤其大的条筒的条筒更换器的可能。
69.附图标记列表
70.1 设备
71.2 梳理机
72.3 圈条装置
73.4 底盘
74.5a 空条筒
75.5b 待填充的条筒
76.5c 满的条筒
77.6 纤维条
78.7 固定元件
79.8 停搁部段
80.9 驱动马达
81.10 引导部段
82.11 螺栓
83.12 螺母
84.13 底部元件
85.13a 穿通开口
86.14 覆盖部
87.100 条筒更换器
88.101 停搁面
89.102 引导辊
90.110 驱动部段
91.111 覆盖部
92.112 气动圆柱体
93.112a 活塞
94.112b 端部
95.113 覆盖部
96.114 连接元件
97.115 保持角架
98.120 条筒推动装置
99.121 条筒推动器
100.122 置中部段
101.123 连接元件
102.123a 穿通开口
103.123b 凹部
104.124 连接元件
105.124a 固定开口
106.125 协动器
107.126 引导部段
108.126a 引导套筒
109.126b 滑动衬面
110.126c 凹部
111.127 杆
112.128 滚轮
113.129 封闭元件
114.130 止挡元件
115.131 支承部段
116.140 导轨
117.141 滚面部段
118.142 固定部段
119.143 支承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