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纽扣电池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3:52: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纽扣电池。


背景技术:

2.纽扣电池也称扣式电池,是指外形尺寸像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特别是软包纽扣电池,其具有安全性能好(不像硬壳纽扣电池那样会发生爆炸)、重量轻等优点,故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现有软包纽扣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铝塑复合膜作为极芯的外壳,但是铝塑复合膜由于质地较软,生产过程中容易变形,产生外观不良;并且,安装软包纽扣电池时,软包纽扣电池也容易受力变形,从而造成组装上的不便,影响软包纽扣电池的电连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软包纽扣电池容易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纽扣电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纽扣电池,包括壳体和极芯,所述极芯容纳在所述壳体的腔体内,所述极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及设置在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片引出有正极耳,所述负极片引出有负极耳;
6.所述壳体包括硬质上盖和软质下盖,所述硬质上盖和所述软质下盖密封连接,所述正极耳的外端和所述负极耳的外端从所述硬质上盖和所述软质下盖的连接处穿出。
7.可选地,所述硬质上盖由钢塑复合膜制成,所述软质下盖由铝塑复合膜制成。
8.可选地,所述钢塑复合膜包括钢箔层和pp层,所述铝塑复合膜包括pp层、尼龙层及夹在所述pp层与所述尼龙层之间的铝箔层;所述硬质上盖和所述软质下盖通过热封工艺将所述硬质上盖的pp层和所述软质下盖的pp层连为一体。
9.可选地,所述硬质上盖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一筒状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状结构的开口处的第一环形凸缘;所述软质下盖设为平面片状结构;所述软质下盖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密封连接以密封所述第一筒状结构的开口。
10.可选地,所述硬质上盖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一筒状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状结构的开口处的第一环形凸缘;所述软质下盖包括开口向上的第二筒状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筒状结构的开口处的第二环形凸缘;
11.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缘对接,以在所述硬质上盖和所述软质下盖的内侧形成所述腔体;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对接缝隙处穿出。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筒状结构的筒深大于所述第二筒状结构的筒深。
13.可选地,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胶。
14.可选地,所述正极耳的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未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胶的一段以及位
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对接缝隙中的一段包覆有第一极耳胶,所述负极耳的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未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胶的一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对接缝隙中的一段包覆有第二极耳胶。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筒状结构包括第一圆形底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底部和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第一环状部,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圆形底部垂直;
16.所述第二筒状结构包括第二圆形底部及连接所述第二圆形底部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第二环状部,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圆形底部的夹角为钝角。
17.可选地,所述第一环状部与所述第一圆形底部平滑过渡;
18.所述第二环状部与所述第二圆形底部平滑过渡。
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纽扣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硬质上盖和软质下盖相结合,硬质上盖不易产生变形,提高了纽扣电池的强度,不仅有效降低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观不良,提高了纽扣电池的良品率;而且在安装时能够将硬质上盖漏出于安装糟外,大大方便了纽扣电池在终端安装的便捷性;同时软质下盖为极芯发热膨胀提供缓冲空间,避免发生爆炸,保证了纽扣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的剖视图;
22.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23.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24.1、壳体;11、腔体;
25.12、硬质上盖;121、第一环形凸缘;
26.122、第一筒状结构;1221、第一圆形底部;1222、第一环状部;
27.13、软质下盖;131、第二环形凸缘;
28.132、第二筒状结构;1321、第二圆形底部;1322、第二环状部;
29.2、极芯;21、正极片;22、第一隔膜;23、负极片;24、第二隔膜;
30.3、正极耳;4、负极耳;5、第一密封胶;6、第二密封胶;7、第一极耳胶;
31.8、第二极耳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3.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纽扣电池,包括壳体1和极芯2,极芯2容纳在壳体1的腔体11内,极芯2包括正极片21、负极片23及设置在正极片21与负极片23之间的
隔膜,正极片21引出有正极耳3,负极片23引出有负极耳4;
35.壳体1包括硬质上盖12和软质下盖13,硬质上盖12和软质下盖13密封连接,正极耳3的外端和负极耳4的外端从硬质上盖12和软质下盖13的连接处穿出。
3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纽扣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硬质上盖12和软质下盖13相结合,硬质上盖12不易产生变形,提高了纽扣电池的强度,不仅有效降低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观不良,提高了纽扣电池的良品率;而且在安装时能够将硬质上盖12漏出于安装糟外,大大方便了纽扣电池在终端安装的便捷性;同时软质下盖13为极芯2发热膨胀提供缓冲空间,避免发生爆炸,保证了纽扣电池的安全性。
37.具体地,如图2所示,隔膜包括第一隔膜22和第二隔膜24,第一隔膜22设置在正极片21与负极片23之间,第二隔膜24设置在负极片23的背离第一隔膜22的表面,或者是,第二隔膜24设置在正极片21的背离第一隔膜22的表面。
38.在一实施例中,硬质上盖12由钢塑复合膜制成,软质下盖13由铝塑复合膜制成;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39.较优地,钢塑复合膜包括钢箔层和pp层,铝塑复合膜包括pp层、尼龙层及夹在pp层与尼龙层之间的铝箔层;硬质上盖12和软质下盖13通过热封工艺将硬质上盖12的pp层和软质下盖13的pp层连为一体;硬质上盖12与软质下盖13的密封连接是通过硬质上盖12的pp层和软质下盖13的pp层密封连接实现的,从而硬质上盖12的pp层和软质下盖13的pp层之间形成墙体,pp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和可塑性,避免腔体11的腔壁被腐蚀,也便于硬质上盖12与软质下盖13的密封连接。
40.在一实施例中,极芯2为卷芯,充分利用壳体1内的空间,正极耳3和负极耳4均在卷芯的最外层引出,以方便将正极耳3的外端和负极耳4的外端穿出壳体1。
41.在另一实施例中,极芯2为叠芯。
4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硬质上盖12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一筒状结构122和设置在第一筒状结构122的开口处的第一环形凸缘121;软质下盖13设为平面片状结构;软质下盖13与第一环形凸缘121密封连接以密封第一筒状结构122的开口;极芯2容纳在硬质上盖12内,减少纽扣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形问题,提高纽扣电池组装的便捷性。
43.具体地,将铝塑复合膜热封在硬质上盖12的开口端,从而形成与硬质上盖12密封连接的软质下盖13;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44.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硬质上盖12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一筒状结构122和设置在第一筒状结构122的开口处的第一环形凸缘121;软质下盖13包括开口向上的第二筒状结构132和设置在第二筒状结构132的开口处的第二环形凸缘131;
45.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对接,以在硬质上盖12和软质下盖13的内侧形成腔体11;正极耳3和负极耳4从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的对接缝隙处穿出;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通过热封工艺密封连接,从而实现硬质上盖12和软质下盖13的密封连接,便于热封加工,也提高了硬质上盖12和软质下盖13之间的密封性。
46.较优地,第一筒状结构122的筒深大于第二筒状结构132的筒深;极芯2大部分容纳在硬质上盖12内,进一步提高纽扣电池的强度,减少纽扣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形问题,提高纽扣电池组装的便捷性。
4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正极耳3与正极片2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胶5;设
置第一密封胶5可以盖住正极耳3与正极片21之间的焊印,防止损伤正极片21。
4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负极耳4与负极片2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胶6;设置第二密封胶6可以盖住负极耳4与负极片23之间的焊印,防止损伤负极片23。
4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正极耳3的位于腔体11内的未设置有第一密封胶5的一段以及位于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的对接缝隙中的一段包覆有第一极耳胶7;设置第一极耳胶7使得正极耳3在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的对接缝隙处不会直接与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接触,从而防止正极耳3分别与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发生反应腐蚀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
50.负极耳4的位于腔体11内的未设置有第二密封胶6的一段以及位于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的对接缝隙中的一段包覆有第二极耳胶8;设置第二极耳胶8使得负极耳4在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的对接缝隙处不会直接与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接触,从而防止负极耳4分别与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发生反应腐蚀第一环形凸缘1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
5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筒状结构122包括第一圆形底部1221及连接第一圆形底部1221和第一环形凸缘121的第一环状部1222,第一环状部12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圆形底部1221垂直;
52.第二筒状结构132包括第二圆形底部1321及连接第二圆形底部1321和第二环形凸缘131的第二环状部1322,第二环状部132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圆形底部1321的夹角为钝角;极芯2能够更好地容纳在腔体11内,也便于引出正极耳3和负极耳4。
53.具体地,第一环状部1222与第一圆形底部1221平滑过渡。
54.具体地,第二环状部1322与第二圆形底部1321平滑过渡。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