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连接线双头装壳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04: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连接线双头装壳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连接线生产组装领域,存在以下不足:每次只能够对连接线的一头进行加工,无法同时实现对于连接线的双头加工,导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线双头装壳焊接系统,能够实现连接线的双头加工。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线双头装壳焊接系统,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传输机构,沿着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所述机体还设置有上料机构、插线机构、铆合机构以及焊接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装载两个连接线线头的载具,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把两个铁壳上料至同一载具,所述插线机构用于把两个连接线线头分别装入两个铁壳内,所述铆合机构用于把两个铁壳均进行铆合,所述焊接机构用于对经铆合后的铁壳进行焊接。
6.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上载具组件、传输驱动件、传输座以及设置于所述传输座的若干个传动组件,所述传输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座来回移动,所述上载具组件用于把装有连接线线头的载具上料至所述传输座,传动组件用于驱动载具随所述传输驱动件单向移动;
7.传动组件包括底座、复位件以及推动件,底座装设于所述传输座,推动件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复位件设置于推动件的另一端与底座之间;推动件的另一端用于抵触并推动载具,推动件自一端向另一端高度逐渐增加。
8.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座、上料振动盘、上料承托件、上料推动件、移料组件以及推料组件,所述上料振动盘、所述上料承托件以及所述上料推动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上料承托件活动设置于所述上料座,上料振动盘用于把铁壳上料至上料承托件,上料推动件用于推动上料承托件来回移动,所述移料组件用于拾起上料承托件上的铁壳并把铁壳移送至所述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用于把铁壳装入载具内。
9.更进一步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限位座、限位升降件、推料座、推料件以及推料驱动件,所述推料件和所述推料驱动件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限位升降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升降,所述限位座用于在升高后对载具进行定位,所述移料组件用于把铁壳移送至推料件,推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推料件来回移动,推料件用于把铁壳装入载具内。
10.进一步的,所述插线机构包括掀壳组件、用于把连接线的姿态进行调整的调整组件以及用于调整姿态后的连接线的线头插入铁壳的插线组件,所述掀壳组件包括掀壳驱动件以及两个掀壳件,所述掀壳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掀壳件来回移动,掀壳件靠近所述掀壳
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掀壳斜面,掀壳斜面用于用于铁壳抵触并把铁壳的顶部掀开。
11.更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限位组件、限位件、调整驱动件、调整升降件以及两个调整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升高后对载具进行限位,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件随所述限位组件升降;调整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把连接线压向限位槽的下压槽,所述调整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调整件来回移动,所述调整升降件用于驱动两个调整件升降。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插线组件包括插线驱动件、插线升降件、插线件、闭壳升降件以及闭壳件,所述插线件、所述闭壳升降件以及所述闭壳件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插线件设置有容线槽以及推头件,容线槽容易容设连接线,推头件用于与连接线线头抵触,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插线件来回移动,插线升降件用于驱动插线件升降;所述闭壳升降件用于驱动两个闭壳件升降以使得闭壳件把铁壳掀开部分闭合。
13.进一步的,所述铆合机构包括第一铆合组件、第二铆合组件、夹线件以及夹线升降件,所述第一铆合组件、所述第二铆合组件以及所述夹线件的数量均为两个,夹线件用于夹住连接线进行定位,所述夹线升降件用于驱动两个夹线件升降;所述第一铆合组件和所述第二铆合组件配合用于对铁壳进行铆压。
14.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还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焊接后的铁壳进行检测。
15.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还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驱动件以及下料拾料件,所述下料拾料件用于拾起检测后的铁壳,所述下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拾料件移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载具一次性承载两个连接线线头,经传输机构传输依次对两个连接线线头进行装铁壳、插线、铆合铁壳以及焊接铁壳动作,提升了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机构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料组件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掀壳组件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组件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插线组件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合机构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机体,2—传输机构,3—上料机构,4—插线机构,5—铆合机构,6—焊接机构,7—载具,8—检测机构,9—下料机构,21—上载具组件,22—传输驱动件,23—传输座,24—传动组件,25—底座,26—复位件,27—推动件,31—上料座,32—上料振动盘,33—上料承托件,34—上料推动件,35—移料组件,36—推料组件,41—掀壳组件,42—调整组件,43—插线组件,51—第一铆合组件,52—第二铆合组件,53—夹线件,54—夹线升降
件,91—下料驱动件,92—下料拾料件,361—限位座,362—限位升降件,363—推料座,364—推料件,365—推料驱动件,411—掀壳驱动件,412—掀壳件,413—掀壳斜面,421—限位组件,422—限位件,423—调整驱动件,424—调整升降件,425—调整件,426—限位槽,427—下压槽,431—插线驱动件,432—插线升降件,433—插线件,434—闭壳升降件,435—闭壳件,436—容线槽,437—推头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8.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线双头装壳焊接系统,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的传输机构2,沿着所述传输机构2的传输方向,所述机体1还设置有上料机构3、插线机构4、铆合机构5以及焊接机构6,所述传输机构2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装载两个连接线线头的载具7,所述上料机构3用于把两个铁壳上料至同一载具7,所述插线机构4用于把两个连接线线头分别装入两个铁壳内,所述铆合机构5用于把两个铁壳均进行铆合,所述焊接机构6用于对经铆合后的铁壳进行焊接。
29.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载具7承载两个连接线线头,经传输机构2驱动载具7移动而以此经过上料机构3、插线机构4、铆合机构5以及焊接机构6,实现了一次性对于两个连接线线头的装铁壳以及焊接效果,提升了效率。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机构2包括上载具组件21、传输驱动件22、传输座23以及设置于所述传输座23的若干个传动组件24,所述传输驱动件22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座23来回移动,所述上载具组件21用于把装有连接线线头的载具7上料至所述传输座23,传动组件24用于驱动载具7随所述传输驱动件22单向移动。
31.实际使用中,该传动组件24包括底座25、复位件26以及推动件27,底座25装设于所述传输座23,推动件27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25,复位件26设置于推动件27的另一端与底座25之间;推动件27的另一端用于抵触并推动载具7,推动件27自一端向另一端高度逐渐增加。
32.该传输驱动件22为气缸,即连接线被固定值载具7后,由上载具组件21进行上料而输送至传输座23上,然后传输驱动件22驱动传输座23移动,由推动件27推动载具7移动一定距离后,传输驱动件22复位,随着传输驱动件22复位而使得传动组件24复位,此时推动件27顺着其斜面(即“推动件27自一端向另一端高度逐渐增加”所形成的斜面)而缩入载具7底部并使得复位件26被压缩,直至传动组件24经过载具7后,推动件27的另一端在复位件26的迫使下升起,从而能够对下一载具7进行驱动;具体的,该复位件26为弹簧。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上料座31、上料振动盘32、上料承托件33、上料推动件34、移料组件35以及推料组件36,所述上料振动盘32、所述上料承托件33以及所述上料推动件34的数量均为两个,上料承托件33活动设置于所述上料座31,上料振动盘32用于把铁壳上料至上料承托件33,上料推动件34用于推动上料承托件33来回移动,所述移料组件35用于拾起上料承托件33上的铁壳并把铁壳移送至所述推料组件36,所述推料组件36用于把铁壳装入载具7内。
34.该上料推动件34优选为气缸或者电缸,而移料组件35为机械手结构。在工作时,上料振动盘32振动而把铁壳传输至上料承托件33进行承托,再由上料推动件34驱动上料承托件33前移,使得铁壳移动至移料组件35能够拾起的位置,铁壳经移料组件35拾起并放入推料组件36内,让推料组件36推动铁壳套住连接线并沿着连接线而装入载具7内,实现了初步安装。
35.具体的,所述推料组件36包括限位座361、限位升降件362、推料座363、推料件364以及推料驱动件365,所述推料件364和所述推料驱动件365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限位升降件362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361升降,所述限位座361用于在升高后对载具7进行定位,所述移料组件35用于把铁壳移送至推料件364,推料驱动件365用于驱动推料件364来回移动,推料件364用于把铁壳装入载具7内。
36.限位升降件362和推料驱动件365均优先为气缸或者电缸,即铁壳经移料组件35移送至推料座363且在载具7移动至特定位置时,由限位升降件362驱动限位座361升起而夹住载具7,以保证载具7位置不发生变化;此时连接线经由推料件364托住,然后推料驱动件365驱动推料件364前移,以使得推料件364能够把推料座363的铁壳推入载具7内,使得载具7包在连接线线头的外,实现了初步的装壳效果。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线机构4包括掀壳组件41、用于把连接线的姿态进行调整的调整组件42以及用于调整姿态后的连接线的线头插入铁壳的插线组件43,所述掀壳组件41包括掀壳驱动件411以及两个掀壳件412,所述掀壳驱动件411用于驱动两个掀壳件412来回移动,掀壳件412靠近所述掀壳驱动件411的一端设置有掀壳斜面413,掀壳斜面413用于用于铁壳抵触并把铁壳的顶部掀开。
38.该掀壳驱动件411优选为电缸或者气缸,即铁壳安装至载具7内以后,载具7移动至掀壳组件41处,由掀壳驱动件411驱动掀壳件412自铁壳后端把铁壳顶部掀开,并在掀开以后掀壳驱动件411驱动掀壳件412进行复位,以便于载具7能移动至调整组件42处进行连接线的调整,以及在调整完毕以后移动至插线组件43处实现把连接线的线头完全插入铁壳内。
39.具体的,所述调整组件42包括限位组件421、限位件422、调整驱动件423、调整升降件424以及两个调整件425,所述限位组件421用于升高后对载具7进行限位,所述限位件422设置有两个限位槽426,所述限位件422随所述限位组件421升降;调整件42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把连接线压向限位槽426的下压槽427,所述调整驱动件423用于驱动两个调整件425来回移动,所述调整升降件424用于驱动两个调整件425升降。该调整驱动件423和调整升降件424优选为电缸或者气缸,该限位组件421的结构与限位座361、限位升降件362所组成的结构类似。
40.在铁壳被掀开后,载具7移动至调整组件42处,由限位组件421升高而对载具7进行限位,此时限位件422随着限位组件421升高以使得连接线容设在限位槽426内或位于限位槽426附近;随后调整升降件424和调整驱动件423配合,控制调整件425移动而使得连接线容设在下压槽427内以确保连接线进入限位槽426,并把线头从而实现对于线头的定位调整。
41.具体的,所述插线组件43包括插线驱动件431、插线升降件432、插线件433、闭壳升降件434以及闭壳件435,所述插线件433、所述闭壳升降件434以及所述闭壳件435的数量分
别为两个,插线件433设置有容线槽436以及推头件437,容线槽436容易容设连接线,推头件437用于与连接线线头抵触,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插线件433来回移动,插线升降件432用于驱动插线件433升降;所述闭壳升降件434用于驱动两个闭壳件435升降以使得闭壳件435把铁壳掀开部分闭合。该插线驱动件431、插线升降件432和闭壳升降件434均优选为气缸或者电缸。
42.在调整连接线完毕后,载具7移动至插线组件43处,由闭壳升降件434驱动闭壳件435把铁壳进行闭合,且由插线驱动件431和插线升降件432配合驱动插线件433移动,使得插线件433移动至线头后端并让连接线容设在容线槽436内进行定位,再由推头件437把抵触线头背端并把线头推入铁壳内,实现了插线效果。
43.需要注意的是,闭壳和插线两个动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先后,以确保插线后线头位置的稳定性。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铆合机构5包括第一铆合组件51、第二铆合组件52、夹线件53以及夹线升降件54,所述第一铆合组件51、所述第二铆合组件52以及所述夹线件53的数量均为两个,夹线件53用于夹住连接线进行定位,所述夹线升降件54用于驱动两个夹线件53升降;所述第一铆合组件51和所述第二铆合组件52配合用于对铁壳进行铆压。即在插线以后,经铆合机构5把铁壳进行铆合,使得铁壳变形为适合的规格。具体的,该第一铆合组件51、第二铆合组件52均为常规的结构,而夹线升降件54则优选为电缸或者气缸。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还设置有检测机构8,所述检测机构8用于对焊接后的铁壳进行检测,便于后续对装壳后的连接线进行分类下料。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还设置有下料机构9,所述下料机构9包括下料驱动件91以及下料拾料件92,所述下料拾料件92用于拾起检测后的铁壳,所述下料驱动件91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拾料件92移动。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