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快递转运箱及快递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4:41: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递转运箱及快递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物流快递得到迅猛发展。电商行业为代表的快递发送人使用的快递包装一般采用纸板箱、泡沫箱、快递袋等,存在如下不足:
3.纸箱、塑料包装袋等一次性包装,同时包装需要使用大量胶带,在拆快递的时候需用利器,使纸箱回收困难、难以重复使用;
4.纸箱中常常需要填充许多泡沫纸以求固定物品,这些不可降解填充物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许多“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了许多伤害,同时快递纸箱抗撞击能力不强,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快递箱破裂,快递包装袋撕裂的情况,不能有效保护物品。
5.申请号为201711013754.0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共享快递盒,包括盒体,盒体的顶部设有可向上翻转打开的盒盖,盒体与盒盖之间设有智能锁,盒体和/或盒盖上设有快递盒识别二维码,快递盒识别二维码包含所述共享快递盒的唯一标识信息,智能锁包括锁壳,锁壳内设有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锁舌驱动机构。该共享快递盒可多次循环使用,不需要使用胶带封闭,进而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该申请同时提供了采用这种共享快递盒的快递方法。该共享快递盒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开锁指令,快递服务器发送开锁指令,共享快递盒上的智能锁即打开。该种共享快递盒的操作类似于目前的固定式快递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快递转运箱。
7.本发明包括箱体和侧门,侧门与箱体通过铰链连接。箱体顶面开设有通气口,侧壁开设有排气按键。侧门的边沿设置有电磁锁,侧门上设置有旋钮编码器、操控按键和显示屏。另设一橡胶气吹,其出气口与通气口相匹配。
8.箱体内设置有充放气总管,充放气总管的一端接注气口,另一端接四通分配器的一个通气口。充放气总管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按键接排气阀。箱体内的顶面、背面,以及一个内侧壁设置有气囊,三个气囊的进出气口分别通过充放气管接四通分配器的另外三个通气口。箱体内底面和另一个内侧壁,以及侧门的内侧设置有气帘。
9.本发明可进行多次充放气,在充气状态下,箱内物品各个方向均有气囊或气帘保护。当快递员将待邮寄物品放入转运箱内打包好后,通过橡胶气吹充气;当快递被送达到收件人手中时,通过按压排气阀放气;充放气操作简便易行。本发明有效固定了物品,不在箱中任意晃荡,可以缓解运输过程的冲击,保护运输物品。本发明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绿色环保。
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采用该快递转运箱的快递方法。
11.s1.寄件人在手持终端下单,填写好寄件信息,寄件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匹配
快递员。
12.s2.快递员读取信息,根据运送物品选择尺寸合适的转运箱;快递员到达寄件人处取件,将需要运送的物品称重后计算相应寄件费用,寄件人支付寄件费用或选择到付。
13.s3.快递员短按转运箱的操控按键,开启电磁锁,将运送物品放入转运箱内,连接橡胶气吹与通气口,反复挤压气吹,使转运箱内相互连通的三个气囊鼓起,直到将物品固定在转运箱内。
14.s4.快递员取下橡胶气吹,关闭侧门,电磁锁自动将侧门锁紧。
15.s5.快递员长按转运箱的操控按键,显示屏显示选择是否存储;快递员旋转旋钮编码器选择是或否,然后按下旋钮编码器的旋转按钮进行确认;如选择是,显示屏显示出该转运箱的单号信息和随机密码,快递员通过平台将密码发送至收件人手机;如果选择否,则侧门开启,重新操作。
16.s6.快递员将转运箱送至中转站,短按按转运箱的操控按键,显示屏显示该转运箱的单号信息,分拣器读取单号信息对转运箱进行分拣,然后进行装车,送往下一站。
17.s7.转运箱达到收件人处,收件人根据提示,长按按转运箱的操控按键,显示屏显示密码输入提醒,收件人通过旋钮编码器输入收到的密码;当密码完全正确时,控制器发出指令打开电磁锁,侧门打开;收件人按下转运箱的排气按键,将三个气囊进行放气,取出物品后关闭侧门,电磁锁再次锁闭,将转运箱交换快递员。
18.s8.收件人通过手持终端确认取件完毕,同时中央服务器确认订单完成。
19.s9.快递员将运箱回收至转运箱寄存站,等待下一次使用。
20.本发明中的电子控制以及信息处理均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转运箱形式,具有安全、可靠环保等优点。通过操控按键以及旋钮编码器控制信息输入,及信息处理采用成熟的现有方法。本发明的快递方法简单快捷,密码由转运箱自身随机产生,开锁也是自身的处理器完成。相对于远程控制开锁,更为可靠。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转运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转运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转运箱中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5.如图1所示,一种快递转运箱,包括箱体1和侧门2,侧门1与箱体2通过铰链连接。箱体1顶面开设有通气口3,侧壁开设有排气按键4。侧门2的边沿设置有电磁锁5,侧门上设置有旋钮编码器6、操控按键7和显示屏8。另设一橡胶气吹9,其出气口与通气口3相匹配。
26.如图2所示,箱体1内设置有充放气总管10,充放气总管10的一端接注气口3,另一端接四通分配器11的一个通气口。充放气总管10上设置有排气阀12,排气按键4接排气阀12,通过按压排气按键4开启排气阀12。箱体1内顶面、背面,以及一个内侧壁设置有气囊13,三个气囊13的进出气口分别通过充放气管14接四通分配器11的另外三个通气口。箱体1内底面和另一个内侧壁,以及侧门2的内侧设置有气帘15。
27.侧门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电磁锁5、旋钮编码器6、操控按键7和显示屏8通过控制电路与主控芯片u连接。如图3所示,主控芯片u采用arduino nano,主控芯片u的一个信号输出脚d5通过电阻r(600欧姆)接pnp型三极管p的基极,pnp型三极管p的发射极接电磁锁5的电源脚,pnp型三极管p的集电极接主控芯片u的外部电源引脚vin。旋转编码器6的两个编码信号输入脚a和b分别接主控芯片u的两个信号输出脚d2和d4,旋转编码器6的编码按键push button接主控芯片u的一个输入脚d10。操控按键7的接入端接主控芯片u的控制引脚d6,常开端接主控芯片u的5v电源输出脚。显示屏8的scl总线引脚和sda总线引脚接主控芯片u的两个总线引脚a4和a5,电源脚vcc接主控芯片u的5v电源输出脚。电磁锁5的接地脚、旋钮编码器6的接地脚、显示屏8的接地脚、操控按键7的控制端接主控芯片u的接地脚。
28.使用流程是:寄件人下单后,快递员带着该转运箱取件。接收到物品后,按下操控按键7开启侧门2。关闭侧门后,将橡胶气吹9插入通气口3,不断挤压橡胶气吹9对三个气囊13进行充气,使待快递物品在x、y、z三个方向上压紧。关闭侧门2后,旋动旋钮编码器6,电磁锁5上锁,并随机产生一组取件密码,该密码发送收件人。收件人收到快递后,首先按下操控按键7启动开锁,旋转旋钮编码器6,即输入取件密码,侧门2开启。按压排气按键4,将三个气囊13进行放气,取出快递物品,将转运箱交换快递员。显示屏8用于显示快递信息以及密码等。更为具体的收发方法如下:
29.s0.快递服务公司在居民小区附近、写字楼附件或者大型商场附近设置智能可循环转运箱寄存站点,寄件人员使用手持终端注册,并实名认证后可以使用共享转运箱(第一次使用前需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
30.s1.寄件人在手持终端下单,填写好寄件信息(寄件信息包括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以及运送物品的种类及重量),该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后自动为其匹配一位快递员。
31.s2.快递员读取信息,根据运送物品在智能可循环转运箱寄存站点选择尺寸合适的智能可循环转运箱,到达寄件人处取件。短按转运箱正面的按钮,控制器发出指令使键盘与隔板之间的电磁锁以及箱体与箱盖之间的锁舌驱动机构均处于打开状态。快递员将需要运送的物品称重后计算相应寄件费用,寄件人(或收件人)支付后快递员将物品放入转运箱内,连接橡胶气吹与通气口,反复挤压气吹,使转运箱内相互连通的三个气囊鼓起,直到将物品牢牢地固定在转运箱内。取下橡胶气吹,关闭侧门,电磁锁会自动将门锁紧。
32.s3.长按转运箱正面的按钮,显示屏上显示“是否存储yes no”,快递员旋转转运箱正面的旋转按钮,选择“yes”再按下旋转按钮,显示屏上显示出该转运箱的单号(数字加条形码)和随机密码,快递员通过平台将密码发送至收件人手机(此时再短按转运箱正面的按钮不能打开转运箱)。
33.s4.快递员将转运箱送至中转站(转运箱内寄存物品可通过安检仪器安检,检查是否属于违禁物品),短按转运箱正面的按钮,显示屏显示该转运箱的单号(数字加条形码),分拣器读取条形码信息对转运箱进行分拣,然后进行装车,送往下一站(转运箱内安装gps,可将实时定位发生至中央服务器,由寄件人和收件人查询)。
34.s5.智能可循环转运箱达到收件人处,收件人根据提示,长按转运箱正面的按钮,显示屏显示“请输入密码”,收件人通过旋转按钮以此输入之前收到的密码。当密码完全正确时,控制器发出指令打开电磁锁,箱盖打开,收件人按下转运箱左侧放气按钮,转运箱内
的气囊放气,取出智能可循环快递盒中的物品,并再此关闭箱盖,电磁锁再次锁闭(此时短按转运箱正面的按钮能打开转运箱),智能可循环转运箱可重新投入使用。(若密码输入错误或是误触按钮,显示屏会自动熄灭,等待下一次输入密码)收件人通过手持终端确认取件完毕,同时中央服务器确认此订单完成。
35.s6.快递员将智能可循环转运箱回收至转运箱寄存站,等待下一次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