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展开式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3:54: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展开式电容器。


背景技术:

2.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在电路上的作用有很多,更多的是对电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电容器的稳定性对电路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一般的电容器容易因极性接反,高温,高工作电流,内阻过高,漏电等情况,使得电容器内部产生气体而使压力过大膨胀,严重的会将密封的壳体冲破,容易造成电容器对其他元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展开式电容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可展开式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插接设置有可展出释压的电容机构,所述壳体底侧贯穿连接有次接组件,所述电容机构底侧插接于次接组件内部,所述壳体顶面连接有用于电容机构限位的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底面贴合于电容机构顶面。
6.进一步的,所述电容机构包括内接组件、固定块、导杆、第三套筒、弹簧以及螺栓,所述内接组件插接于壳体内部,所述内接组件底侧插接于次接组件内部,所述内接组件顶面与壳体顶面平齐,所述内接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内接组件之间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面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外侧套接有第三套筒,所述导杆底端与第三套筒内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三套筒底面贴合于壳体内侧底面,所述壳体底面贯穿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一端连接于第三套筒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内接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电容芯以及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套筒底侧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侧均固定有第一限位环,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环内部插接有电容芯,所述电容芯电性连接端外伸插接于第二套筒底面,所述电容芯电性连接端插接于次接组件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内接组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固定于第二套筒侧壁,所述壳体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插接于滑槽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次接组件包括导筒、第二限位环、压簧片以及触接柱,所述导筒贯穿连接于壳体底部,所述导筒外侧为阶梯型结构,所述导筒阶梯侧壁套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导筒底侧插接有用于与电路连接的触接柱,所述触接柱顶面固定有压簧片,所述电容芯电性连接端插接于导筒内部,所述电容芯电性连接端底端贴合于压簧片顶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套壳和限位柱,所述套壳一侧铰接于壳体顶面,所述限位柱一侧铰接于壳体顶面,所述壳体套接于限位柱外侧。
11.进一步的,所述套壳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限位柱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插接于卡槽内部。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在电容器内部出现膨胀增压时,在高压强作用的推动下,使电容机构从壳体的内部推动伸展出来,从而对壳体内部因膨胀产生的压强进行释放减压,避免因膨胀而造成爆炸,提高了电容器的安全性;
14.2、在电容机构从壳体内部展出时,会与次接组件分离,使电容器内部断开连接,避免因电路继续接通而持续膨胀增压,进一步保证了电容器内部的安全性;
15.3、在电容机构展出时会推动卡位组件进行分离,并在电容机构回收到壳体内部后,维修人员可通过分离的卡位组件直观确认出现问题的电容器,便于进行检测维修。
附图说明
16.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可展开式电容器整体内部连接结构剖面图;
17.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壳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电容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内接组件结构剖面图;
20.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所示:1、卡位组件;11、套壳;111、卡块;12、限位柱;121、卡槽;2、壳体;21、滑槽;3、电容机构;31、内接组件;311、第一套筒;3111、通孔;312、第二套筒;313、滑块;314、电容芯;315、第一限位环;32、固定块;33、导杆;34、第三套筒;35、弹簧;36、螺栓;4、次接组件;41、导筒;42、第二限位环;43、压簧片;44、触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一种可展开式电容器,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内部插接设置有可展出释压的电容机构3,所述壳体2底侧贯穿连接有次接组件4,所述电容机构3底侧插接于次接组件4内部,所述壳体2顶面连接有用于电容机构3限位的卡位组件1,所述卡位组件1底面贴合于电容机构3顶面;
24.在电容器内部出现膨胀增压时,在高压强作用的推动下,使电容机构从壳体的内部推动伸展出来,从而对壳体内部因膨胀产生的压强进行释放减压,避免因膨胀而造成爆炸,提高了电容器的安全性;
25.在电容机构从壳体内部展出时,会与次接组件分离,使电容器内部断开连接,避免因电路继续接通而持续膨胀增压,进一步保证了电容器内部的安全性;
26.在电容机构展出时会推动卡位组件进行分离,并在电容机构回收到壳体内部后,维修人员可通过分离的卡位组件直观确认出现问题的电容器,便于进行检测维修。
27.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电容机构3包括内接组件31、固定块32、导杆33、第三套筒34、弹簧35以及螺栓36,所述内接组件31插接于壳体2内部,所述内接组件31底侧插接于次
接组件4内部,所述内接组件31顶面与壳体2顶面平齐,所述内接组件31设置有两组,两组内接组件31之间固定有固定块32,所述固定块32底面固定有导杆33,所述导杆33外侧套接有第三套筒34,所述导杆33底端与第三套筒34内部之间连接有弹簧35,所述第三套筒34底面贴合于壳体2内侧底面,所述壳体2底面贯穿连接有螺栓36,所述螺栓36一端连接于第三套筒34内部;
28.在电容机构从壳体内部展开时,能够同时控制两组内接组件移动推出进行释压,并利用导杆和第三套筒的配合使内接组件导向移动,使内接组件与次接组件导向分离,在进行分离释压的同时,电容器所连接的电路的保护机制启动,然后在释压后,利用弹簧将固定块连接的两组内接组件拉回复位,并使能够正常行使电容器功能的内接组件进行连接,提高了电容器的稳定性。
29.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内接组件31包括第一套筒311、第二套筒312、电容芯314以及第一限位环315,所述第一套筒311底侧连接有第二套筒312,所述第一套筒311侧壁开设有通孔3111,所述第一套筒311和第二套筒312内侧均固定有第一限位环315,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环315内部插接有电容芯314,所述电容芯314电性连接端外伸插接于第二套筒312底面,所述电容芯314电性连接端插接于次接组件4内部;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连接形成的可拆卸结构,便于对内部的电容芯进行安装和更换。
30.所述内接组件31还包括滑块313,所述滑块313固定于第二套筒312侧壁,所述壳体2内侧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块313插接于滑槽21内部;在内接组件整体向壳体外侧移动展开时,利用滑块在滑槽内配合滑动,从而使内接组件的移动更稳定,提高了电容器释压的稳定性。
31.如图1所示,所述次接组件4包括导筒41、第二限位环42、压簧片43以及触接柱44,所述导筒41贯穿连接于壳体2底部,所述导筒41外侧为阶梯型结构,所述导筒41阶梯侧壁套接有第二限位环42,所述导筒41底侧插接有用于与电路连接的触接柱44,所述触接柱44顶面固定有压簧片43,所述电容芯314电性连接端插接于导筒41内部,所述电容芯314电性连接端底端贴合于压簧片43顶面;将电容芯电性连接端插接在导筒内部并与压簧片贴合夹紧,使得电容芯与通过压簧片和触接柱与外部电路进行电路连接,从而能够在电容器展开时,能够便于内部电容芯的分离,分离控制简单方便。
32.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卡位组件1包括套壳11和限位柱12,所述套壳11一侧铰接于壳体2顶面,所述限位柱12一侧铰接于壳体2顶面,所述壳体2套接于限位柱12外侧;将铰接在壳体顶面套壳套在限位柱的外侧对壳体的顶面进行限位,只有在出现碰撞将电容器内部展开时,推动套壳和限位柱转动分离,根据套壳和限位柱的连接情况,便于进行检修。
33.所述套壳11内侧设置有卡块111,所述限位柱12侧壁开设有卡槽121,所述卡块111插接于卡槽121内部;在套壳套接在限位柱的外侧时,利用卡块插接在卡槽的内部使卡位组件能够提供程度较小限位能力,能够避免因环境温度而受热膨胀使电容器展开的情况,从而限制因环境温度而展出的情况,提高了电容器的容错率。
34.本发明在实施时,
35.先按图3和图4对内接组件31进行组装,将电容芯314装入第一套筒311内部,然后转动第二套筒312将电容芯314闭合装入在第一套筒311和第二套筒312闭合的内部,在装入过程中,利用第一限位环315对电容芯314的固定位置进行限制,并使电容芯314的电性连接
端外伸出第二套筒312内部;
36.然后按图1将组装好电容芯314的电容机构3整体装入到壳体2内部,将两组通过固定块32连接的内接组件31插入到壳体2的内部,使得第三套筒34底端到达壳体2内部底面,此时的电容芯314电性连接端插入到次接组件4的导筒41内部,并与压簧片43接触电性连接,并压缩压簧片43,使得电容芯314通过压簧片43与触接柱44接通,在第二限位环42的固定作用下使得导筒41的固定位置更加稳定,然后通过在壳体2底部利用螺栓36将第三套筒34进行固定,此时的第一套筒311在弹簧35的拉动下与壳体2的顶面平齐,同时第二套筒312侧壁的滑块313插入到壳体2内壁的滑槽21内;
37.再按图2和图5在将电容机构3完全组装到壳体2内部后,将壳体2顶面铰接的卡位组件1的套壳11和限位柱12进行翻转,使得限位柱12底面与固定块32顶面贴合,然后将套壳11套在限位柱12的外侧,并利用卡块111卡接在卡槽121内部进行配合固定;
38.最后按图1在出现电容器内部发生膨胀时,向外膨胀的力会推动两组内接祖组件和固定块32向壳体2外部伸出,从而将闭合的套壳11和限位柱12冲开,然后通过滑块313在滑槽21内滑动,同时导杆33在第三套筒34内导向移动并拉伸弹簧35,直至第一套筒311上的通孔3111外伸出壳体2,从而是电容器内部与外界接通,从而降低内部气压,完成内部释压,同时内接组件31移动使电容芯314的电性连接端与压簧片43断开,从而与触接柱44连接的电路分离,从而能够启动电路的保护功能,再利用弹簧35拉回内接组件31,使得电容芯314插回到导筒41内部与压簧片43连接,使还能正常工作的电容芯314继续工作,其中故障的电容芯314不会再继续发热膨胀,对电容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安全性。在进行检修时,可以通过检查套壳11和限位柱12的连接情况,判断发生膨胀电容器的位置,便于维修。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