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9:2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循环利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如农业秸秆、薪柴、林业废弃物以及城市垃圾等具有很高的价值。现有技术中将这些资源直接焚烧、排放入水体或堆积等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如果将生物质、废旧轮胎、废旧有机物和有机无机等为原料炭化后可以生产出油、气和固体炭,以替代部分煤、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为了确保经济效益,需要开发出含碳有机物热解的合适的工艺。
3.现在制备活性炭的工艺中,炭化、活化过程都是在外加热式装置中进行的,在制备过程中,气体产物和大量的热能资源不能充分的利用,形成资源极大的浪费,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对活性炭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进行二次利用已成为了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对于炭化装置产生的高温油气未能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热气流生成装置、干燥装置、炭化装置、活化装置、高温加热装置、水蒸气生成装置和第一冷凝装置,所述热气流生成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干燥装置进气口,所述干燥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炭化装置进料口,所述炭化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活化装置的进料口,所述活化装置进气口连接水蒸气生成装置的出气口,所述炭化装置通过油气管连接第一冷凝装置,所述油气管包括第一油气管和第二油气管,所述水蒸气生成装置设置于第一油气管上。
7.进一步的,还包括焦油收集装置,所述焦油收集装置的进料口连接第一冷凝装置的出料口。
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冷凝装置,所述第二冷凝装置的分别连接活化装置和水蒸气生成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水蒸气生成装置包括集水罐和加热装置,所述集水罐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冷凝装置的出水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一油气管上。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连接活化装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室包括隔离沉降室和吸收室。
12.进一步的,所述活化装置还包括出料口和废料口,所述废料口分别连接隔离沉降室和吸收室。
13.进一步的,还包括高温加热装置,所述高温加热装置连接炭化装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在炭化过程中,将炭化装置中产生的高温油气进入油气管后通过水蒸气生成装置和热气流生成装置,通过油气管内的高温对水蒸气生成装置和热气流生成装置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不仅充分利用了炭化产生的高温油气,还对需要冷却存储的油气进行了预冷却的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炭化过程的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0.实施例1
21.如图1,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热气流生成装置、干燥装置、炭化装置、活化装置、高温加热装置、水蒸气生成装置和第一冷凝装置,所述热气流生成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干燥装置进气口,所述干燥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炭化装置进料口,所述炭化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活化装置的进料口,所述活化装置进气口连接水蒸气生成装置的出气口,所述炭化装置通过油气管连接第一冷凝装置,所述油气管包括第一油气管和第二油气管,所述水蒸气生成装置设置于第一油气管上。
22.进一步的,还包括焦油收集装置,所述焦油收集装置的进料口连接第一冷凝装置的出料口。
23.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冷凝装置,所述第二冷凝装置的分别连接活化装置和水蒸气生成装置。
24.进一步的,所述水蒸气生成装置包括集水罐和加热装置,所述集水罐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冷凝装置的出水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一油气管上。
25.进一步的,还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连接活化装置。
26.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室包括隔离沉降室和吸收室。
27.进一步的,所述活化装置还包括出料口和废料口,所述废料口分别连接隔离沉降室和吸收室。
28.进一步的,还包括高温加热装置,所述高温加热装置连接炭化装置。
29.实施例2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出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31.进一步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32.湿物料经输送机与热气流生成装置生成的热气流一同进入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干燥完成后通过输送机进入炭化装置,炭化装置通过高温加热装置将炭化装置内的温度逐步升高至400
°
c,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油气经油气管道穿过水蒸气生成装置和热气流生成装置,对水蒸气生成装置内的循环水和热气流生成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了热能利用率,油气在预冷却后经第一冷凝装置再次冷却进入焦油收集装置进行回收,水蒸气生成装置内生成的水蒸气进入活化装置在活化装置内进行物理活化反应,其中炭化装置和活化装置中生成的烟气通过管道进入沉降室的吸收室进行吸收处理,废渣通过管道进入沉降室的隔离沉降室内进行沉降处理,活化装置内未能完全使用的水蒸气通过第二冷凝装置冷却后再次进入水蒸气生成装置的集水罐中等待再次加热使用。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气流生成装置、干燥装置、炭化装置、活化装置、高温加热装置、水蒸气生成装置和第一冷凝装置,所述热气流生成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干燥装置进气口,所述干燥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炭化装置进料口,所述炭化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活化装置的进料口,所述活化装置进气口连接水蒸气生成装置的出气口,所述炭化装置通过油气管连接第一冷凝装置,所述油气管包括第一油气管和第二油气管,所述水蒸气生成装置设置于第一油气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焦油收集装置,所述焦油收集装置的进料口连接第一冷凝装置的出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凝装置,所述第二冷凝装置的分别连接活化装置和水蒸气生成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生成装置包括集水罐和加热装置,所述集水罐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冷凝装置的出水口,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一油气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连接活化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包括隔离沉降室和吸收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装置还包括出料口和废料口,所述废料口分别连接隔离沉降室和吸收室。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温加热装置,所述高温加热装置连接炭化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活性炭生产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热气流生成装置、干燥装置、炭化装置、活化装置、高温加热装置、水蒸气生成装置和第一冷凝装置,所述热气流生成装置的出气口连接干燥装置进气口,所述干燥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炭化装置进料口,所述炭化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活化装置的进料口,所述活化装置进气口连接水蒸气生成装置的出气口,所述炭化装置通过油气管连接第一冷凝装置,所述油气管包括第一油气管和第二油气管,所述水蒸气生成装置设置于第一油气管上,本实用新型在炭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炭化产生的高温油气,还对需要冷却存储的油气进行了预冷却的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炭化过程的热能利用率。化过程的热能利用率。化过程的热能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进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天雄碳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