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塑胶胶框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9:13: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胶框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3.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加工生产塑胶胶框后,由于注塑模具结构复杂,不方便机械手夹取料头,因此通常是通过人工将模具内部产生的料头夹取出来,人工取料头效率较慢,且也对工人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塑胶胶框注塑模具,解决了由于注塑模具结构复杂,不方便机械手夹取料头,因此通常是通过人工将模具内部产生的料头夹取出来,人工取料头效率较慢,且也对工人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胶胶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公模、与所述公模相对设置的母模,所述公模内设置有用于加工塑胶胶框的型腔,所述母模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面板、推板和a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底端延伸至推板的底端端面,所述a板内竖直设置有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所述a板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与所述注塑口底端连通的第三热流道,所述第三热流道位于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之间,且所述第三热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母模内的型腔连通,所述a板内设置有第四热流道,所述第四热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热流道远离第一热流道的一侧,所述第四热流道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三热流道连通的导向热流道。
7.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上且位于注塑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拉料针,所述拉料针的底端穿过推板延伸至第三热流道内,所述拉料针的底端设置有拉料球,所述拉料球底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和第四热流道的外径从上往下均依次减小。
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胶框注塑模具,通过在a板内设置有第四热流道,第四热流道设置在第二热流道远离第一热流道的一侧,第四热流道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三热流道连通的导向热流道,流至第四热流道内的注塑材料冷却后形成一竖杆,此时将料头取出时,通过机械手夹取料头上的竖杆方便将料头取出,同时提高料头取出效率。
附图说明
11.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主剖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侧剖视图。
1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5.1、底板;2、公模;3、母模;31、面板;32、推板;33、a板;4、型腔;5、注塑口;6、第一热流道;7、第二热流道;8、第三热流道;9、第四热流道;10、导向热流道;11、机械手;12、拉料针;13、拉料球;14、料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19.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胶胶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的公模2、与公模2相对设置的母模3,公模2内设置有用于加工塑胶胶框用的型腔4,母模3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面板31、推板32和a板33,面板31上设置有注塑口5,注塑口5的底端延伸至推板32的底端端面, a板33内竖直设置有第一热流道6和第二热流道7, a板33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与注塑口5底端连通的第三热流道8,第三热流道8位于第一热流道6和第二热流道7之间,且第三热流道8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热流道6、第二热流道7的顶端连通,第一热流道6和第二热流道7的底端分别与公模2内的型腔4连通, a板33内设置有第四热流道9,第四热流道9设置在第二热流道7远离第一热流道6的一侧,第四热流道9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三热流道8连通的导向热流道10。具体地,注塑材料由注塑口5进入到模具中,经第三热流道8分别流至第一热流道6、第二热流道7和第四热流道9内,其中流至第一热流道6和第二热流道7内的注塑材料进入到型腔4内,从而形成橡胶胶框,此后注塑模具开模并通过机械手11将橡胶胶框取出;流经第一热流道6、第二热流道7、第三热流道8、第四热流道9和导向热流道10内的注塑材料冷却后则形成一体式的料头14,此时需要将料头14取出,因此通过在a板33内设置有第四热流道9,在流至第四热流道9内的注塑材料冷却后形成一竖杆,此时将料头14取出时,通过机械手11夹取料头14上的竖杆方便将料头14取出,提高料头取出效率。
20.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在面板31上且位于注塑口4的两侧均设置有拉料针12,通过拉料针12方便将料头14从a板33内拉出,在拉料针12的底端穿过推板32延伸至第三热流道8内,拉料针12的底端设置有拉料球13,拉料球13底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注入到第三热流道8内的注塑材料冷却成型后包裹住拉料球13,在料头14脱模时通过拉料球13增大其与料头14之间的包紧力,方便料头14脱模。
21.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在拉料杆12带动料头14脱离a板33时,通过将第一热流道6、第二热流道7和第四热流道9的外径从上往下均依次减小,在拉料杆11带动料头14脱模较为容易,且脱模时方便、快捷。
2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塑胶胶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公模、与所述公模相对设置的母模,所述公模内设置有用于加工塑胶胶框的型腔,所述母模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面板、推板和a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底端延伸至推板的底端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内竖直设置有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所述a板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与所述注塑口底端连通的第三热流道,所述第三热流道位于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之间,且所述第三热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母模内的型腔连通,所述a板内设置有第四热流道,所述第四热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热流道远离第一热流道的一侧,所述第四热流道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三热流道连通的导向热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且位于注塑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拉料针,所述拉料针的底端穿过推板延伸至第三热流道内,所述拉料针的底端设置有拉料球,所述拉料球底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胶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和第四热流道的外径从上往下均依次减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胶框注塑模具,应用在注塑模具技术领域,解决了注塑模具结构复杂,不方便机械手夹取料头,因此通常是通过人工将模具内部产生的料头夹取出来,人工取料头效率较慢,且也对工人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母模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面板、推板和A板,面板上设置有注塑口,注塑口的底端延伸至推板的底端端面,A板内竖直设置有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A板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第三热流道,第三热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的顶端连通,第一热流道、第二热流道的底端分别与母模内的型腔连通,A板内设置有第四热流道,第四热流道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三热流道连通的导向热流道;具有方便夹取料头,效率提高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逸骏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