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氧化镁物料输送带张紧及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6:50: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氧化镁物料输送带张紧及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2.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氧化镁(固体颗粒粉末)的用途十分广泛,在氧化镁生产时,需要采用传送带来完成原料的投送与传递,传送带式输送架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最有力的输送设备之一;
3.带式输送架在炼胶行业中广泛应用,起到运输物料的作用,带式输送架的输送带容易发生下面问题:
4.(1)跑偏:由于氧化镁物料在运输时对输送带各点受力不一样,输送带非常容易跑偏,这会造成输送带漏料、输送带磨边,严重时会使输送带断裂报废;
5.(2)松弛打滑:由于输送带是柔性体,有一定伸缩性,在长期使用中会发生伸长,伸长后输送带与驱动辊的摩擦力降低,发生打滑现象,导致物料输送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无法送料;
6.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氧化镁物料输送带张紧及纠偏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化镁物料输送带张紧及纠偏装置,该装置通过偏离检测装置实现实时对输送单元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对跑偏的输送单元实时进行纠偏,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操作, 使得输送单元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范围状态,可较好的避免输送单元因发生偏离而导致磨损严重甚至报废情况的发生。
8.氧化镁物料输送带张紧及纠偏装置,包括输送架且输送架上设有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单元之间的输送架纵向一侧转动安装有调节架且调节架之间转动安装有与输送单元相配合的调节辊,所述调节架纵向一端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与其转动部位同轴心设置的弧形齿条且弧形齿条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上的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经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有横向滑动安装于输送架上的传动装置;
9.所述输送架纵向两侧分别设有偏离检测装置且偏离检测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偏离检测装置与传动装置配合可满足:当偏离检测装置检测到输送单元发生偏离时可通过传动装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实现带动调节辊产生相应的转动;
10.所述输送架上设有与输送单元相配合的张紧装置。
11.优选的,所述偏离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架纵向两侧的安装筒且安装筒内竖向滑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方转动安装有与输送单元相配合的倒锥形板,安装杆与安装筒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且安装杆底部向下穿出安装筒一端一体设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上的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同轴转动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上的拉动装置且拉动装置与输送架之间连接有扭簧,两所述拉动装置分别与传动装置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于输送架上的传动齿条且传动齿条与输送架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拉动装置包括与扇形齿轮配合且转动安装于输送架上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同轴转动有线轮且线轮上缠绕有皮带绳,位于输送架纵向一侧的皮带绳缠自由一端与传动齿条横向一侧连接,纵向另一侧的皮带绳自由一端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上的导向轮且经导线轮导向后与传动齿条横向另一侧连接,所述传动齿条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与调节齿轮同轴转动的蜗轮且蜗轮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上的蜗杆,所述蜗杆同轴转动有与传动齿条啮合有传动齿轮。
14.优选的,所述调节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承载块且调节辊转动安装于两承载块之间,所述调节架底部固定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伸缩部位与承载块连接。
15.优选的,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输送架上且与输送单元配合的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与输送架之间连接有张紧弹簧。
16.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7.(1)该装置通过偏离检测装置实现实时对输送单元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对跑偏的输送单元实时进行纠偏,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操作, 使得输送单元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范围状态,可较好的避免输送单元因发生偏离而导致磨损严重甚至报废情况的发生;
18.(2)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张紧辊与输送单元相配合可避免因松弛而导致输送单元打滑或者传动效率降低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架、输送单元部分删去后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辊与输送单元配合关系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皮带绳与导向轮配合关系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块与调节架安装关系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杆与安装筒配合关系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输送单元部分删去后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8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28.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氧化镁物料输送带张紧及纠偏装置,参照附图1所示,包括输送架1且输送架1上设有输送单元2,其特征在于,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在位于输送单元2之间(我们将调节架3设置在输送单元2上下输送带与下行输送带之间的位置)的输送架1纵向一侧转动安装有调节架3且调节架3之间转动安装有与输送单元2相配合的调节辊4(在本方案中我们设置有三个调节辊4并且分别转动安装于调节架3之间,如附图8所示,三个调节辊4与输送单元2上下皮带的下端面滚动配合),参照附图7所示,我们在调节架3纵向
一端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与其转动部位同轴心设置的弧形齿条5(即,弧形齿条5与调节架3和输送架1转动安装部位同轴心设置),我们将弧形齿条5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1上的调节齿轮6;
29.参照附图2所示,我们在输送架1纵向两侧分别设有与输送单元2相配合的偏离检测装置,并且偏离检测装置与传动装置相配合可满足:当位于输送架1纵向一侧的偏离检测装置检测到输送单元2朝向该侧偏离时,可通过传动装置、蜗轮21蜗杆22传动机构实现带动调节齿轮6进行转动并且通过调节齿轮6实现带动与之啮合的弧形齿条5转动,伴随着弧形齿条5的转动便可实现带动与弧形齿条5连接的调节架3沿相应方向进行转动;
30.我们假设输送单元2沿着如附图5中所示箭头方向进行转动,如附图5中所示,我们假设输送单元2朝着纵向一侧的方向偏离时,安装在输送架1上相应一侧的偏离检测装置通过与之连接的传动装置、蜗轮21蜗杆22传动机构实现带动调节齿轮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调节架3固定安装的弧形齿条5进行转动,使得若干转动安装于调节架3之间的调节辊4与输送单元2产生一定夹角(如附图5、8中所示,当输送单元2向输送架1纵向不同侧偏离时,安装在相应侧的偏离检测装置通过与之连接的传动装置、蜗轮21蜗杆22传动机构实现带动调节齿轮6转动进而通过与之啮合的弧形齿条5实现带动调节金朝着相应方向进行转动一定角度的效果),此时调节辊4与输送单元2上行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会在纵向产生一个分力,进而可通过该分力实现调整输送单元2在纵向的位置,从而使得输送单元2朝着靠近输送架1中心位置的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最终将发生偏离的输送单元2进行纠偏的效果;
31.参照附图1所示,我们在输送架1上设有与输送单元2相配合的张紧装置,可实现对输送单元2的实时张紧的效果,以避免输送单元2长时间使用后产生松弛进而导致打滑情况的发生,之所以将调节齿轮6经蜗轮21蜗杆22传动机构与传动装置连接,是利用蜗轮21蜗杆22的单向传动原理,使得当输送单元2未产生偏离或者偏离在所允许的范围内时,调节架3不会因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误转动。
3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2所示,偏离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输送架1纵向两侧的安装筒7,参照附图7所示,我们在安装筒7内竖向滑动安装有安装杆8且安装杆8与安装筒7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10(我们设定安装杆8与安装筒7之间只可发生竖向移动而不可产生相对转动),我们在安装杆8向上伸出安装筒7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输送单元2相配合的倒锥形板9(我没设定初始时安装在输送单元2纵向两侧的倒锥形板9与输送单元2纵向两侧均不接触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之所以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是使得当输送单元2在纵向的偏离处于所允许的范围内时,方才实现对其进行纠偏处理),我们在安装杆8向下伸出安装筒7一端固定有竖向延伸的驱动齿条11且驱动齿条11啮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1上的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同轴转动安装有扇形齿轮13且扇形齿轮13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1上的拉动装置(我们设定在初始当输送单元2未产生偏离时或者其偏离在所允许的范围内时,输送单元2纵向两侧不会触碰到安装在输送架1纵向两侧的倒锥形板9);
33.参照附图5所示,我们设定输送单元2沿着图中 箭头所示方向运转,当输送单元2朝着靠近弧形齿条5一侧的方向偏离并且偏离程度超出所允许范围时,此时输送单元2靠近弧形齿条5一侧边缘位置便触碰到倒锥形板9上(由于倒锥形板9转动安装于安装杆8上进而会带动倒锥形板9进行转动),若输送单元2继续进行偏离则迫使倒锥形板9带动与之转动安装且竖向滑动安装于安装筒7内的安装杆8向上移动(如附图7中所示),进而使得连接于安
装杆8与安装筒7之间的伸缩弹簧10被拉伸,伴随着安装杆8的上移则通过与之连接的驱动齿条11同步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进而实现带动与第一齿轮12同轴转动的扇形齿轮13转动,伴随着扇形齿轮13的转动则开始与之配合的拉动装置进行啮合并且带动拉动装置进行运转,伴随着拉动装置的运转则带动传动装置动作进而实现带动调节齿轮6沿着如附图5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与弧形齿条5固定安装的调节架3沿着如附图5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相应角度(转动角度的大小取决于输送单元2的偏离程度大小),此时输送单元2上行输送带受到一个来自调节辊4施加的朝右斜下方延伸的摩擦力,进而通过该摩擦力带动输送单元2朝着远离弧形齿条5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对其进行纠偏的效果;
34.当输送单元2完成纠偏后,即,输送单元2不再与倒锥形板9接触,则此时倒锥形板9在伸缩弹簧10的作用下完成复位,即,处于初始位置处,伴随着倒锥形板9的范围则扇形齿轮13和与之的配合的拉动装置再次脱离,随后拉动装置在扭簧14的作用下也同步完成复位(我们设定初始时,拉动装置在和与之配合的扭簧14作用下保持在稳定状态,当扇形齿轮13带动拉动装置动作时,扭簧14同步产生扭力,该扭力为后续拉动装置的复位提供动力源),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拉动装置在扭簧14作用下完成复位时,传动装置也同步带动调节架3完成复位,使得调节架3也处于初始位置状态(即,调节架3与输送单元2上行输送带互相垂直);
35.同样,参照附图8所示,当输送单元2朝着如附图8中所示的远离弧形齿条5方向一端的方向偏离时,此时安装在输送架1上相应的倒锥形板9与输送单元2边缘位置相配合并且实现带动调节架3沿着如附图8中所示的方向进行转动,此时,输送单元2上行输送带受到调节辊4施加的沿右斜上方方向延伸的摩擦力,进而带动输送单元2朝着靠近弧形齿条5的方向移动并且最终带动输送单元2移动至正常范围内,整个过程同上,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36.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照附图3所示,传动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于输送架1上的传动齿条15且传动齿条15与输送架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6(初始当调节辊4与输送单元2处于垂直状态时,复位弹簧16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参照附图6所示,拉动装置包括与扇形齿轮13配合且转动安装于输送架1上的第二齿轮17(初始状态时,扇形齿轮13和与之对应的第二齿轮17均不啮合),第二齿轮17同轴转动有线轮18且线轮18上缠绕有皮带绳19,位于输送架1纵向一侧的皮带绳19缠自由一端与传动齿条15横向一侧连接(如附图7中所示),参照附图6所示,纵向另一侧的皮带绳19自由一端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1上的导向轮20且经导线轮18导向后与传动齿条15横向另一侧连接;
37.当输送单元2朝着靠近弧形齿条5的方向偏离时,则通过与相应的倒锥形板9相配合实现带动与安装杆8连接的驱动齿条11带动第一齿轮12沿着如附图7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同步带动扇形齿轮1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伴随着扇形齿轮13的逆时针转动则开始与第二齿轮17进行啮合并且带动第二齿轮1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同步带动与第二齿轮17同轴转动的线轮18做顺时针转动,通过缠绕在线轮18上的皮带绳19带动传动齿条15朝着压缩复位弹簧16的方向移动(此时线轮18不断的收缩皮带绳19),伴随着传动齿条15的移动进而通过与之连接的物料蜗杆22传动机构实现带动调节齿轮6转动,进而带动与调节架3固定安装的弧形齿条5转动,从而实现调整若干调节辊4与输送单元2之间角度的效果(如附图5中所示);
38.若输送单元2相对于输送架1的位置恢复至所要求范围内时,即,此时输送单元2纵
向两边缘部分不与倒锥形板9接触,此时倒锥形板9在伸缩弹簧10作用下完成复位,在倒锥形板9复位的同时,同步带动线轮18沿反方向转动(即,线轮18不断的将皮带绳19释放),此时传动齿条15不再受到皮带绳19的拉力开始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同步朝着初始位置移动,以至最终移动至初始位置后停止;
39.同样当输送单元2朝着远离弧形齿条5一侧的方向偏离时,通过相应的倒锥形板9最终实现带动安装在输送架(1)纵向另一侧的线轮18朝着收缩皮带绳19的方向转动,由于皮带绳19另一端经导向轮20导向后方才与传动齿条15连接,因此,当安装在输送架(1)纵向另一侧的线轮18朝着收缩皮带绳19的方向转动时,会通过皮带绳19带动传动齿条15朝着拉伸复位弹簧16的方向移动,即,通过与传动齿条15连接的蜗轮21蜗杆22传动机构实现带动调节架3沿相反方向进行转动的效果(如附图8中所示);
40.当输送单元2相对于输送架1的位置恢复至所要求范围内时,倒锥形板9、线轮18以及传动齿条15的复位方式与上述过程相同,再次不做过多描述。
41.实施例4,在实施例3基础上,参照附图7所示,蜗轮21蜗杆22传动机构包括与调节齿轮6同轴转动的蜗轮21且蜗轮21配合有转动安装于输送架1上的蜗杆22,蜗杆22同轴转动有与传动齿条15啮合有传动齿轮23,当传动齿条15字皮带绳19的作用下沿不同方向移动时,会带动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23进行转动(传动齿轮23也沿不同方向转动),伴随着传动齿轮23的转动进而带动蜗杆22转动,蜗杆22通过与之配合的蜗轮21实现带动调节齿轮6转动的效果,将调节齿轮6通过蜗轮21蜗杆22传动与传动齿轮23连接,是利用了蜗轮21蜗杆22的单向传动原理,防止输送单元2在正常运转时,调节架3因受到外界作用力而产生误转动,较好的,我们可将蜗杆22与输送架1转动安装部位设有摩擦阻尼环用于增大蜗杆22的转动阻力,使得蜗杆22不会轻易产生转动。
42.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在调节架3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承载块24且调节辊4转动安装于两承载块24之间,参照附图3、4所示,我们在调节架3底部固定有电动推杆25且电动推杆25伸缩部位与承载块24连接,较好的,我们在输送架1纵向两侧壁分别设有角度传感器且角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与电动推杆25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检测安装在输送架1纵向两侧的倒锥形板9,使得当其中一个倒锥形板9产生转动时,相应的角度传感器检测到该倒锥形板9转动并且通过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25进行动作,即,控制电动推杆25伸长一定距离进而实现带动若干调节辊4向上移动相应距离,使得若干调节辊4与输送单元2上行输送带之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增大(若干调节辊4与输送单元2上行输送带之间的抵触作用力增大,进而导致摩擦力增大),有助于实现对输送单元2快速纠偏,电动推杆25、微控制器、角度传感器经导线连接有外接电源。
43.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所示,张紧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输送架1上且与输送单元2配合的张紧辊26,张紧辊26与输送架1之间连接有张紧弹簧27,我们设定张紧弹簧27处于被拉伸状态,当输送单元2产生松弛时,在张紧弹簧27作用下会向下拉动张紧辊26进而使得输送单元2保持一个张紧的状态;
44.参照附图2所示,我们在输送架1纵向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y形架28且y形架28经固定安装于输送架1侧壁上的步进电机31驱动,我们在y形架28上横向间隔纵向滑动安装有滚轮29(滚轮29底部转动安装有滑块且滑块与y形架28之间连接有检测弹簧30,滑块图中未标号,初始时两滚轮29与输送单元2的边缘位置距离相同),我们将步进电机31控制器与微控
制器电性连接,当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25动作时,同步控制步进电机31启动并且控制步进电机31做往复转动,我们在y形架28上相应位置处设有限位开关(图中未示出,并且将限位开关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使得当步进电机31带动y形架28转动时,当其中一个滚轮29与输送单元2边缘位置接触并且迫使输送单元2朝着中心位置移动时(当滚轮29与输送单元2边缘位置接触时,势必会使得检测弹簧30受到压缩,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滚轮29也会在输送单元2的作用下带动滑块朝着压缩检测弹簧30的方向移动),以至当滑块与设置在y形架28上相应位置的限位开关接触时,步进电机31开始反转,随后使得另一滚轮29与输送单元2边缘位置接触(此时另一滚轮29与输送单元2边缘位置不接触,我们设定当输送单元2处于正常要求范围内时,两滚轮29与输送单元2边缘位置均不接触),以至当另一滚轮29在输送单元2抵触作用下带动与之配合的滑块与限位开关接触时,再次使得步进电机31反转,随后过程同上,以至最终实现将输送单元2纠偏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只有滑块和与之对应的限位开关接触时,方才使得步进电机31调整转向,若滑块和与之对应的限位开关不接触,则步进电机31一直带动y形架28朝一个方向转动,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在对输送单元2纠偏过程中,输送单元2与两滚轮29的位置会越来越远,因此每次步进电机31带动y形架28沿同一方向转动的角度也越大,以至当输送单元2恢复至所要求范围内时(即,此时输送单元2与倒锥形板9不再接触,此时微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31带动y形架28转动至初始位置时停止工作),即,此时两滚轮29与输送单元2边缘位置距离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步进电机31、触发开关经导线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
45.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