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USB-A公转TYPE-C母座的电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4:08: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usb-a公转type-c母座的电连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接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usb-a公转type-c 母座的电连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智能电子设备种类繁多,尤其是智能手机,随着其功能的强大和发展,手机上的接口功能集成度越来越强,现有的数据接口已经不单用于数据传输,还同时用于充电。
3.现有的type-c母座转usba公头必须有type-c母座和usb a公公头才能转换,然而现有的usb和type-c接口转接头往往都是通过在pcb板的一端焊接usb接口,在另一端焊接type-c接口,然后才能够形成usb和type
‑ꢀ
c接口之间的转换,这样往往在生产制造上,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且转接头的体积也存在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a公转type-c母座的电连结构,通过一体冲裁成型的端子本体结构,实现省略pcb板辅助,不需要焊接,品质更稳定,工艺简化,成本更低,效果更高,充电速度能达到5a超级快充,采用ab面端子线路,type-c公头插入type-c母座时无需分正反面,都能读取数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sb-a公转 type-c母座的电连结构,包括一结构主体,一结构主体一端插接有type-c母座,另一端插接有usb公头,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端子本体和一体成型胶芯,所述端子本体包括一体冲裁成型的usb端子组和type-c端子组,所述的usb 端子组包括并排设置的1p端子、2p端子、3p端子、4p端子,所述的type
‑ꢀ
c端子组包括a面端子和b面端子,所述a面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a1端子、a4端子、a6端子、a7端子、a9端子及a12端子,所述b面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b1端子、b4端子、b6端子、b7端子、b9端子及b12端子,所述1p端子分别与a4端子、a9端子、b4端子、b9端子导电连接,所述2p端子分别与a7端子、b7端子导电连接,所述3p端子分别与a6端子、b6端子导电连接,所述4p端子分别与a1端子、b1端子、a12端子、b 12端子导电连接。
6.选地,所述1p端子设置有第一本部、第一触头部、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触头部,第一延伸部位于第一本部一侧,第一延伸触头部位于第一延伸部上,第一触头部与第一延伸触头部位于第一本部同一端,第一触头部与a4 端子抵接,第一延伸部与a9端子抵接,第一触头部与b9端子抵触,第一延伸触头部与b4端子抵触,所述a4端子与所述a9端子之间在端头位置通过 1p端子连接通电。
7.选地,所述2p端子设置有第二本部、第二触头部,第二触头部与a7端子抵接,且与b7端子抵触,。
8.选地,所述3p端子设置有第三本部、第三触头部、第三延伸部,第三延伸部与a6端子抵接,第三触头部与b6端子抵触,
9.选地,所述4p端子与a12端子抵接,b12端子设于a1端子正下方且一体连通,b1端子设于a12端子正下方且一体连通,所述b1端子与所述端子之间在端头处同样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通电,从而4p端子分别与a1端子、b1端子、a12端子、b12端子通电。
10.优选地,所述b1端子和b12端子的表面凸设有有第一导电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a公转type-c母座的电连结构,采用一体冲裁成型端子本体,不需要借助pcb板,对端子本体的结构及端子对接方式进行改进从而省pcb板辅助,在制程工序上减少了一道,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sb公头、type-c母座以及注塑工件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sb插片、type-c插片以及注塑工件轴测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usb端子组和a面端子的组合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结构主体;2、usb公头外壳;3、卡槽;4、type-c母座外壳;5、type-c插片;6、usb插片;7、一体成型胶芯;8、端子本体; 81、1p端子;811、第一本部;812、第一触头部;813、第一延伸部;814、第一延伸触头部;82、2p端子;821、第二本部;822、第二触头部;83、3p 端子;831、第三本部;832、第三触头部;833、第三延伸部;84、4p端子;901、a1端子;902、b12端子;101、a4端子;102、b9端子;111、 a7端子;112、b6端子;121、a9端子;122、b4端子;131、a12端子; 132、b1端子;141、a6端子;142、b7端子;9、第一连接结构;10、第一导电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usb-a公转type-c母座的电连结构,包括一结构主体1,一结构主体1一端插接有type-c母座4,另一端插接有usb公头2,usb公头2的顶面开设有卡槽3,通过usb公头上的卡槽,能够便于插入接口,能够与对应接口对接且起到阻尼作用,以防止发生掉落,所述结构主体1包括端子本体8和一体成型胶芯7,所述端子本体8 包括一体冲裁成型的usb端子组和type-c端子组,usb端子组与一体成型胶芯7在usb公头2内成型为usb插片,type-c端子组与一体成型胶芯7在 type-c母座4内成型为type-c插片,端子本体8采用金属导电材料,usb 端子组、type-c端子组和一体成型胶芯7相互一体成型。一体成型胶芯7采用绝缘体材料。端子本体8和一体成型胶芯7采用模内注塑形成一体式构造。
23.usb端子组包括并排设置的1p端子81、2p端子82、3p端子83、4p端子84,type-c端子组包括a面端子和b面端子,所述a面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a1端子901、a4端子101、a6端子141、a7端子111、a9端子121及a12 端子131,所述b面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b1端子132、b4端子122、b6端子 112、b7端子142、b9端子102及b12端子902,
24.所述1p端子81设置有第一本部811、第一触头部812、第一延伸部 813、第一延伸触头部814,第一延伸部813位于第一本部811一侧,第一延伸触头部814位于第一延伸部813上,第一触头部812与第一延伸触头部 814位于第一本部811同一端,第一触头部812与a4端子101抵接,第一延伸部813与a9端子121抵接,第一触头部812与b9端子102抵触,第一延伸触头部814与b4端子122抵触,所述a4端子101与所述a9端子121之间在端头位置通过1p端子81连接通电,从而1p端子81与a4端子101、b9 端子102、a9端子121、b4端子122串联通电,即实现usb公头2内的1p 端子接type-c母座4内的a4端子、a9端子、b4端子、b9端子。
25.所述2p端子82设置有第二本部821、第二触头部822,第二触头部822 与a7端子111抵接,且与b7端子142抵触,即实现usb公头2内的2p端子接type-c母座4内的a7端子111、b7端子142。
26.所述3p端子83设置有第三本部831、第三触头部832、第三延伸部 833,第三延伸部833与a6端子141抵接,第三触头部832与b6端子112 抵触,即实现usb公头2内的3p端子接type-c母座4内的a6端子141、b6 端子112。
27.所述4p端子84与a12端子131抵接,b12端子902设于a1端子901正下方且一体连通,b1端子132设于a12端子131正下方且一体连通,所述 b1端子132与所述b12端子902之间在端头处同样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9 通电,从而4p端子84分别与a1端子901、b1端子132、a12端子131、b12 端子902通电,即实现usb公头2内的4p端子接type-c母座4内的a1端子、b1端子、a12端子、b 12端子。
28.b1端子132和b12端子902的表面凸设有有第一导电结构。
29.端子本体8是由单个冲床设备一体冲裁成型的金属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一体冲裁成型的端子本体8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通过单次操作即可同时获得组装usb公头2转type-c母座4所需的usb端子组和type-c端子组,减少了生产所需设备的数量,并优化了生产步骤,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再与一体成型胶芯7相互一体成型;所构成的usb
‑ꢀ
a公转type-c母座的电连结构即可达到现产品同样的效果,在制程工序上减少了一道,效率得到提高,不良率也得到降低,产品性能较现有的得到加强。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