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1:58: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神经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下肢是由骨、肌肉、血管神经及浅、深筋膜和皮肤形成的多层次鞘状局部,在人体的下肢或者脊椎部分受到损伤的时候,通常都会导致人体下肢的运动神经受损,下肢运动神经受损造成的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及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走路发僵、拖步、易跌倒和手指活动不灵活等,传统治疗的方式相对单一,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不能达到同步,因为不能很好的综合各种疗法,导致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治疗周期长等问题。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既耗费了病人的精力,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为了帮助病人早日恢复正常和减少医务人员的负担,故而提出了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来解决问题。
3.经检索,专利(申请号:201821911958.6)公开了“一种人体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该装置通过拉动拉绳可以移动竖直板,竖直板移动的时候会推着支撑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处向上顶起,将病人的腿部抬起,在松开拉绳后,水平弹簧拉动竖直板复位,病人的腿部在重力作用下将装置复位,通过不断的拉动和松开拉绳可以由病人自主的完成下肢的弯曲和伸张,达到对下肢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在病人自主的意识下进行控制,安全性更高,但是该装置需要病人自己用手来带动装置运动从而实现人腿部的运动,长时间操作会导致人手的疲劳,不便于进行使用,同时,该装置无法进行尺寸的调节,病人中会存在成年人与儿童,由于腿的的长度不一样,从而造成有些人群不便于进行使用,该装置的适用性单一,不具有普遍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且底座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顶部之间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且固定板顶部开有凹槽,所述固定板顶部中间和一端位置处均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固定杆一侧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均与固定杆之间对夹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且两个调节组件之间对夹焊接有贯穿固定杆两侧外壁的转轴,所述转轴外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杆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转轴焊接的连接件,且连接件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开有移动槽,且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靠椅,且移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
7.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固定板之间均贯穿螺接有
固定螺栓,所述凹槽为弧形结构,且凹槽与弧形板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凹槽与弧形板的尺寸均小于人体小腿的尺寸。
8.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固定杆转动连接,且伸缩杆包括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滑动套一侧外壁贯穿螺接有紧固螺栓,且滑动套与连接杆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9.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位于固定杆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外界的电源进行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且滑槽一端外壁贯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滑杆两侧外壁,且调节螺栓与滑杆形成螺纹配合。
11.优选的,所述靠椅的椅面高度与固定杆顶部的高度相适配,且靠椅底部与底座顶部形成滑动配合。
12.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移动块位于底座的外侧,且螺杆与移动块形成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有转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以使调节组件围绕转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两个固定板进行转动,将人体的小腿通过弧形板固定在固定板内,固定板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人的下肢进行运动,节省了体力,便于进行使用;
15.2、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可以使滑杆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调节滑杆与转轴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固定板旋转的半径,同时,通过螺杆使移动块进行移动,进而调节靠椅与固定杆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根据人体下肢的长短进行调节的功能,增加了其适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的调节单元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的移动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的固定杆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的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支撑杆、3固定杆、4固定机构、5固定板、6凹槽、7弧形板、8伸缩杆、9调节组件、10转轴、11第一齿轮、12伺服电机、13第二齿轮、14连接件、15滑槽、16滑杆、17移动槽、18移动块、19靠椅、20螺杆、21固定块、22转把、23滑动套、2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

6,一种下肢运动神经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且底座1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2,且两个支撑杆2顶部之间焊接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板5,且固定板5顶部开有凹槽6,所述固定板5顶部中间和一端位置处均连接有弧形板7,所述固定板5靠近固定杆3一侧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8,两个所述固定机构4均与固定杆3之间对夹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9,且两个调节组件9之间对夹焊接有贯穿固定杆3两侧外壁的转轴10,所述转轴10外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固定杆3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2,且伺服电机1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3,所述弧形板7两侧均焊接有固定块21,且固定块21与固定板5之间均贯穿螺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凹槽6为弧形结构,且凹槽6与弧形板7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凹槽6与弧形板7的尺寸均小于人体小腿的尺寸,所述伸缩杆8的另一端均与固定杆3转动连接,且伸缩杆8包括与固定杆3转动连接的滑动套23,所述滑动套23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4,所述滑动套23一侧外壁贯穿螺接有紧固螺栓,且滑动套23与连接杆24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所述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3相互啮合,且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3均位于固定杆3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12通过导线与外界的电源进行连接,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通过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3可以使调节组件9围绕转轴10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两个固定板5进行转动,将人体的小腿通过弧形板7固定在固定板5内,固定板5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人的下肢进行运动,节省了体力,便于进行使用;
25.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与转轴10焊接的连接件14,且连接件14靠近固定板5的一侧开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滑杆16,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开有移动槽17,且移动槽17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8,所述移动块18顶部固定连接有靠椅19,且移动槽17内转动连接有螺杆20,所述滑杆16的一端与固定板5的中间位置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且滑槽15一端外壁贯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滑杆16两侧外壁,且调节螺栓与滑杆16形成螺纹配合,所述靠椅19的椅面高度与固定杆3顶部的高度相适配,且靠椅19底部与底座1顶部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螺杆20的一端贯穿移动块18位于底座1的外侧,且螺杆20与移动块18形成螺纹配合,所述螺杆20的一端连接有转把22,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9,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可以使滑杆16进行移动,从而可以调节滑杆16与转轴1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固定板5旋转的半径,同时,通过螺杆20使移动块18进行移动,进而调节靠椅19与固定杆3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根据人体下肢的长短进行调节的功能,增加了其适用性。
26.工作原理:首先将病人放在靠椅19上,将病人的两个腿部分布放在固定杆3两侧的固定板5内的凹槽6内,随后转动转把22使螺杆20转动从而通过移动块18使靠椅19进行移动,进而能够调节人与固定机构4之间的距离,随手转动调节螺栓使滑杆16进行移动,进而调节了滑杆16与转轴10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固定板5旋转半径的调节,随后使用紧固螺栓将伸缩杆8进行固定,将人体的小腿部位通过弧形板7进行固定之后启动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通过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3使转轴10转动,进而使固定杆3两侧的调节组件9开始旋转,最终使固定板5带动人的下肢进行运动。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