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贴片机的偏光片揭膜胶带放卷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5:0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自动贴片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贴片机的偏光片揭膜胶带放卷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液晶显示器的制作工序中,需要把偏光片贴附到己经附有柔性电路板的玻璃基板上。现有偏光片贴合通过揭膜胶带粘附偏光片,当偏光片贴附到玻璃基板后,揭膜胶带将偏光片的离型膜撕除,从而实现偏光片的贴合工作。
3.现有技术中根据玻璃尺寸选择对应的揭膜胶带。一半揭膜胶带的选择需要根据玻璃基板的尺寸选择,通常玻璃基板的尺寸越大则需要选择宽度约宽的揭膜胶带,比如玻璃尺寸为70

90mm通常使用50mm的胶带,这样贴片成本比较高。而如果选用宽度规格较小的胶带,则容易出现粘片时掉片,不易撕膜,偏光片吸不上、吸歪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在保持揭膜胶带揭膜和贴片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贴片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贴片机的偏光片揭膜胶带放卷机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贴片机的偏光片揭膜胶带放卷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贴片机的偏光片揭膜胶带放卷机构,包括机架、收卷辊和放卷辊;所述放卷辊的外周面套设有两个用于安装胶带卷的安装套,两个所述安装套沿轴向错位设置,所述放卷辊设有用于限制两个安装套之间沿轴向的间距的限位件;所述收卷辊用于带动所述放卷辊旋转放卷。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贴片机通过胶带对偏光片进行揭膜贴片的过程中,通过以两个较小宽度规格的胶带代替大宽度规格的胶带,有利于节省成本;通过使两个胶带之间的间距根据玻璃板尺寸调节,不易出现因玻璃尺寸和胶带尺寸不匹配而导致掉片、不易撕膜等问题,从而有利于在保持揭膜胶带揭膜和贴片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贴片成本。
7.可选的,所述放卷辊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放卷辊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放卷辊的一端共同连接有辊架,所述辊架具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放卷辊平行,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辊架旋转的驱动件;所述机架设有胶贴辊,所述胶贴辊供胶带卷的胶带粘贴;两个所述放卷辊的其中一个作为工作辊,另一个作为备用辊,两个所述放卷辊交替作为工作辊和备用辊,所述胶贴辊位于所述备用辊远离工作辊的一侧,所述工作辊向靠近所述胶贴辊的方向放卷,所述胶贴辊与所述工作辊的放卷轨迹的间距大于所述备用辊与所述工作辊放卷轨迹的间距。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贴片机通过胶带进行偏光片贴合揭膜时,工作辊上的胶带卷持续放出胶带,工作辊上的胶带延伸至收卷辊,备用辊上放置的备用胶带卷的胶带预先粘接于胶贴辊,备用辊上的胶带与工作辊的胶带放卷路径保持一定间距;当工作辊上的胶带即将耗尽时,通过驱动件驱动辊架旋转,从而使备用辊的胶带逐渐与工作辊的胶
带粘接贴合,形成自动接续的作用,此时切断工作辊上连接备用辊的胶带,使工作辊上的胶带与接续后的胶带断开,当两个放卷辊旋转互换位置后,原备用辊作为新的工作辊继续放卷,从而使贴合机的工作过程尽可能保持连续。
9.可选的,所述胶贴辊的外周面设有圆周阵列排布的条状凸起。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备用辊的胶带与胶贴辊的条状凸起粘贴,可减少胶带与胶贴辊之间的有效粘接面积,从而随着备用辊逐渐旋转至原工作辊的位置以作为新的工作辊的过程中,备用辊上的预粘接于胶贴辊部分的胶带较为易于从胶贴辊上剥离。
11.可选的,所述胶贴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环形板,所述辊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板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环形板的外径;辊体的外周面设有圆周阵列排布的圆弧槽,所述圆弧槽的圆弧角大于平角,所述圆弧槽的中心线与所述辊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圆弧槽贯穿所述辊体的两端面,所述圆弧槽内设有与圆弧槽适配的圆杆;所述圆杆部分突出所述胶贴辊的外周面作为所述条状凸起。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圆弧槽内侧的圆杆部分突出胶贴辊的外周面作为条状凸起,位于圆弧槽内的圆杆可相对圆弧槽的内壁内旋转,从而使备用辊上粘接于圆杆上的胶带更为易于与圆杆相互分离。
13.可选的,所述放卷辊设有第一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抵接辊架,所述胶贴辊设有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二阻尼件抵接机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阻尼件使放卷辊与辊架之间具有摩擦阻尼,第二阻尼件与机架之间具有摩擦阻尼,从而使备用辊上预粘接于胶贴辊的胶带较为易于保持绷直的状态,当备用辊与工作辊绕第一转轴旋转时,备用辊预粘接于胶贴辊的胶带较为易于与工作辊上的胶带粘接贴合。
15.可选的,所述机架固设有刀片,所述刀片位于两个所述放卷辊的扫掠路径的内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辊的胶带与备用辊的胶带经过接续后,工作辊上延伸至备用辊的胶带部位随放卷辊组件旋转的扫掠区域经过刀片,从而使刀片可以切断位于工作辊与备用辊之间的胶带,从而无须人工切断胶带,较为便捷。
17.可选的,所述刀片的刃口呈锯齿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的人口设为锯齿状,使刀片与胶带表面接触时,胶带表面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刀片的锯齿刺破胶带,从而使胶带更为易于受刀片切割断裂。
19.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三个限位套,三个所述限位套与所述放卷辊套设连接,三个所述限位套与两个所述安装套间隔交替排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安装套均与所述放卷辊键连接;所述放卷辊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套的内径,且小于所述限位套的外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使各限位套和安装套保持在放卷辊上,三个限位套共同限制位于同一放卷辊的两个安装套沿轴向的相对位置,并且通过调节三个限位套的长度尺寸,可调节两个安装套之间的间距,从而达到调节同一放卷辊的两个胶带卷之间的间距的目的。
21.可选的,所述安装套的外径小于所述限位套的外径,所述安装套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放卷辊的轴向,各所述卡接凸起形成的轮廓直径大于所述限位套的外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套通过卡接凸起卡紧胶带卷的芯筒,使胶带卷不易相对安装套旋转;各卡接凸起形成的轮廓直径大于限位套的直径,拆卸胶带卷时,可对胶带卷施加沿轴向的作用力,使胶带卷依次经过安装套、限位套和定位环后直接从放卷辊上脱出,较为便捷。
23.可选的,所述放卷辊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沿轴向错位设置,两个所述安装套中,一个所述安装套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另一个所述安装套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限位件为间隔套,所述间隔套与所述放卷辊套设连接,所述间隔套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套之间,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分别部分位于所述间隔套的内侧;两个所述安装套互相靠近的旋进方向与所述放卷辊的放卷时的旋转方向相同。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从而当两个安装套同向旋转时,两个安装套互相靠近或远离;当收卷辊带动放卷辊上的两个胶带卷放卷时,两个胶带卷对两个安装套产生的作用力使两个安装套相向旋紧,从而使两个安装套不易松动;间隔套分隔两个安装套,使两个安装套上的胶带卷保持间距,通过更换不同长度规格的间隔套可调节两个安装套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位于同一放卷辊上的两个胶带卷之间的间距。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以两个较小宽度规格的胶带代替大宽度规格的胶带,且两个胶带之间的间距根据玻璃板尺寸调节,不易出现因玻璃尺寸和胶带尺寸不匹配而导致掉片、不易撕膜等问题,从而有利于在保持揭膜胶带揭膜和贴片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贴片成本;通过设置两个放卷辊,当两个放卷辊旋转互换位置后,原备用辊作为新的工作辊继续放卷,从而使贴合机的工作过程尽可能保持连续。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放卷组件和胶贴辊结构的爆炸视图。
28.图3是实施例1的正视图。
29.图4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刀架与安装板安装关系的示意图。
30.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实施例2的放卷组件的爆炸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底座;12、安装板;2、放卷组件;21、辊架;211、第一转轴;22、放卷辊;2201、工作辊;2202、备用辊;221、第二转轴;222、第一外螺纹;223、第二外螺纹;23、驱动件;24、第一阻尼件;25、安装套;251、第一内螺纹;252、第二内螺纹;253、卡接凸起;26、限位件;261、限位套;262、间隔套;27、定位环;3、收卷组件;31、收卷辊;32、芯筒;4、胶贴辊;41、辊体;411、圆弧槽;42、第三转轴;43、环形板;44、圆杆;441、条状凸起;45、第二阻尼件;5、刀架;51、第一杆体;52、第二杆体;53、座板;531、插销;6、刀片;7、胶带卷。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贴片机的偏光片揭膜胶带放卷机构。参照图1,自动贴片机的偏光片揭膜胶带放卷机构,包括机架1、放卷组件2和收卷组件3;放卷组件2用于安装胶带卷7,收卷组件3用于带动位于放卷组件2上的胶带卷7放卷并收卷胶带。
35.参照图1和图2,机架1包括底座11和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2;放卷组件2包括辊架21和两个放卷辊22,辊架21设有第一转轴211,第一转轴211与安装板12转动连接;放卷辊22具有第二转轴221,放卷辊22的第二转轴221与辊架21转动连接,两个放卷辊22分别与第一转轴211平行。
36.参照图1、图2和图3,安装板12设有用于驱动辊架21旋转的驱动件23,驱动件23为伺服电机;两个放卷辊22中的一个设为工作辊2201,另一个设为备用辊2202,驱动件23驱动辊架21旋转,使两个放卷辊22交替作为工作辊2201和备用辊2202;安装板12转动连接有胶贴辊4,当放卷辊22中的工作辊2201处于工作状态时,备用辊2202位于工作辊2201和胶贴辊4之间,工作辊2201、备用辊2202和胶贴辊4沿工作辊2201的放卷方向依次排列,并且胶贴辊4与工作辊2201的放卷路径之间的间距大于备用辊2202与工作辊2201的放卷路径之间的间距。
37.进行胶带放卷时,工作辊2201上的胶带卷7持续放出胶带,备用辊2202上放置的备用胶带卷7的胶带预先粘接于胶贴辊4,当工作辊2201上的胶带即将耗尽时,通过使辊架21旋转,从而使备用辊2202的胶带与工作辊2201的胶带粘接,形成自动接续的作用,此时切断工作辊2201上连接备用辊2202的胶带,使工作辊2201上的胶带卷7与接续后的胶带断开,当两个放卷辊22旋转互换位置后,即完成两个放卷辊22的交替。之后将原放卷辊22的残留的胶带卷7的卷筒取下后,并套上新的胶带卷7以作为新的备用辊2202。
38.参照图2,胶贴辊4包括辊体41,辊体41具有第三转轴42,第三转轴42与安装板12转动连接,辊体41的两端分别设有环形板43,辊体41的直径大于环形板43的内径,且小于环形板43的外径,环形板43与辊体41通过螺栓连接,辊体41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圆周阵列设置的圆弧槽411,圆弧槽411的圆弧角大于平角,圆弧槽411的中心线与辊体41的轴线平行,圆弧槽411贯穿辊体41的两端面,圆弧槽411内设有与圆弧槽411适配的圆杆44,圆杆44部分突出辊体41的外周面形成条状凸起441。
39.备用辊2202上的胶带卷7的胶带与胶贴辊4粘接,当辊架21带动两个放卷辊22旋转使工作辊2201和备用辊2202交换位置时,原备用辊2202上的胶带逐渐从胶贴辊4上剥离,通过使胶带粘贴于圆杆44突出辊体41外周面的部位,因圆杆44可在圆弧槽411内转动,从而使胶带较为易于从胶贴辊4上剥离。
40.参照图1和图4,安装板12固设有刀架5,刀架5包括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第一杆体51与安装板12垂直,且第一杆体51位于放卷组件2的活动范围的外侧,第一杆体51与安装板12转动连接,第一杆体51的下端设有座板53,座板53与安装板12之间共同插设有插销531;第二杆体52固定于第一杆体51远离安装板12的一端,第二杆体52远离第一杆体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长条形的刀片6,刀片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杆体51,刀片6的刃口呈锯齿状,刀片6位于两个放卷辊22旋转扫略的路径的内侧。
41.连接于工作辊2201和备用辊2202之间的胶带随放卷辊22组件旋转而与刀片6相交,从而使刀片6可以切断连接于工作辊2201和备用辊2202之间的胶带,从而无须人工切断胶带,较为便捷;当两个放卷辊22互换位置后,新的工作辊2201放卷的胶带与刀片6的位置发生变化,需要通过插拔插销531后重新旋转定位刀架5的方式进行调整。
42.参照图1和图2,放卷辊22的第二转轴221穿过辊架21,第二转轴221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阻尼件24,第一阻尼件24呈盖体状,第一阻尼件24的周壁的边缘抵接辊架21的表面;胶贴辊4的第三转轴42穿过安装板12,第三转轴42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阻尼件45,第二阻尼件45呈盖体状,第二阻尼件45的周壁的边缘抵接安装板12的表面。
43.参照图2,放卷辊22的外周面套设有两个用于安装胶带卷7的安装套25,安装套25的外周面沿周向等角度设置有卡接凸起253,安装套25通过卡接凸起253卡紧胶带卷7的筒芯,放卷辊22设有用于限制两个安装套25之间沿轴向间距的限位件26;限位件26包括三个限位套261,三个限位套261的外径与安装套25的外径相等,三个限位套261与放卷辊22套设连接,三个限位套261与两个安装套25间隔交替排列,安装套25和限位套261分别与放卷辊22键连接;放卷辊22远离辊架21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定位环27,定位环27的外径大于限位套261的内径,且小于限位套261的外径。
44.通过调节各限位套261的长度尺寸,可以调节两个安装套25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位于同一放卷辊22的两个胶带卷7之间的间距。
45.参照图2,收卷辊31与安装板12转动连接,机架1设有用于驱动收卷辊31旋转的电机,收卷辊31为气胀辊轴,收卷辊31用于套设芯筒32,芯筒32用于收卷胶带,放卷辊22的两个胶带卷7的胶带收卷于同一芯筒3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卷辊31也可参照放卷辊22的结构设置为双辊交替工作的模式。
46.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自动贴片机通过胶带对偏光片进行揭膜贴片的过程中,通过以两个较小宽度规格的胶带代替大宽度规格的胶带,有利于节省成本;两个胶带之间的间距可根据玻璃板尺寸进行调节,不易出现因玻璃尺寸与胶带尺寸不匹配而导致掉片、不易撕膜等问题。
47.实施例2: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限位件26为间隔套262,间隔套262与放卷辊22套设连接,间隔套262位于两个安装套25之间;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间隔套262,可以调节位于同一放卷辊22的两个胶带卷7之间的间距。
48.参照图6,放卷辊22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222和第二外螺纹223,第一外螺纹222与第二外螺纹223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外螺纹222与第二外螺纹223沿轴向错位设置,第一外螺纹222与第二外螺纹223分别部分位于间隔套262的内侧;两个安装套25中,一个安装套25设有与第一外螺纹222适配的第一内螺纹251,另一个安装套25设有与第二外螺纹223适配的第二内螺纹252;两个安装套25互相靠近的旋进方向与放卷辊22的放卷时的旋转方向相同。从而,当收卷辊31带动放卷辊22上的两个胶带卷7放卷时,两个胶带卷7对两个安装套25产生的作用力使两个安装套25相向旋紧,从而使两个安装套25不易松动。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