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梯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18 19:40: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悬挂装置主要为钢丝绳及复合钢带,与曳引轮作用产生曳引力来带动悬挂装置两侧的轿厢与对重做上下运动,现有的电梯悬挂装置的钢丝绳通常为平行设置于轿厢的左右两侧面,对轿厢的平稳支撑主要靠设置在轿厢的侧壁的滚轮来维持,长时间使用后会由于滚轮磨损导致轿厢倾斜,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电梯悬挂装置通常采用一个制动轮进行制动,制动性能有待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悬挂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悬挂结构,结构设计新颖,使轿厢运行平稳,制动效果好,性能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包括支架、轿厢、同步组件和制动组件;
5.支架: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支架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位于两个支架之间的端头外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轮,两个支架的相对外侧面上端均设有支撑板;
6.轿厢:其左右两侧面四角均设有固定板,与轿厢同一个侧面呈对角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之间均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与同一个支架转动连接且呈对角分布的两个导向轮外弧面与钢丝绳滑动连接;
7.同步组件:对称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的相对外侧面,同步组件与第一转轴配合安装;
8.制动组件:对称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结构设计新颖,使轿厢运行平稳,制动效果好,性能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
9.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右侧的支撑板上表面,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器的启动和停止。
10.进一步的,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同步轮、同步带、第二转轴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对称转动连接于支架的横梁中部,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远离轿厢的一端外弧面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横向相邻的两个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齿轮分别与第二转轴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齿轮啮合连接,控制导向轮同步转动,保证轿厢升降的平稳性。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曳引电机,所述曳引电机分别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曳引电机
的输出轴分别与左侧前侧上方的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曳引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驱动轿厢升降。
12.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立板、螺杆、制动板、滑块和刹车轮,所述立板对称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横向相邻的两个立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刹车轮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的外弧面,所述制动板分别与支撑板上表面设置的u型连接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制动板分别与相邻的刹车轮配合安装,所述制动板的上端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分别与横向对应的螺杆螺纹连接,对第二转轴进行制动,进而控制导向轮停止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组件还包括制动电机,所述制动电机分别设置于前侧的立板前侧面,制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横向对应的螺杆前端固定连接,制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驱动螺杆转动,
14.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电梯悬挂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16.通过plc控制器启动曳引电机,曳引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前侧上方的第一转轴转动,前侧上方的第一转轴通过同步带带动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同步轮转动,进而带动前侧的第二转轴转动,前侧的第二转轴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后侧相邻的第二转轴转动,最终实现后侧上方的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导向轮转动,导向轮通过钢丝绳使轿厢进行平稳升降,需要对轿厢进行制动时,启动制动电机,制动电机通过螺杆带动滑块移动,螺杆中部的螺纹方向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能够使与同一个刹车轮相对应的两个滑块相对运动,滑块在竖向对应的制动板内部滑动的同时带动制动板转动对刹车轮进行夹抱,从而通过第二转轴对中间的同步轮进行制动,该电梯悬挂结构,结构设计新颖,使轿厢运行平稳,制动效果好,性能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支架、2轿厢、3支撑板、4第一转轴、5plc控制器、6曳引电机、7同步组件、71同步轮、72同步带、73第二转轴、74齿轮、8制动组件、81立板、82制动电机、83螺杆、84制动板、85滑块、86刹车轮、9导向轮、10钢丝绳、11固定板、12u型连接器、13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包括支架1、轿厢2、同步组件7和制动组件8;
24.支架1: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支架1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位于两个支架1之间的端头外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轮9,两个支架1的相对外侧面上端均设有支撑板3;
25.轿厢2:其左右两侧面四角均设有固定板11,与轿厢2同一个侧面呈对角设置的两个固定板11之间均通过钢丝绳10固定连接,与同一个支架1转动连接且呈对角分布的两个导向轮9外弧面与钢丝绳10滑动连接,使轿厢2能够平稳进行升降,确保轿厢2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倾斜;
26.还包括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设置于右侧的支撑板3上表面,plc控制器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5用于控制电器的启动和停止;
27.同步组件7:对称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1的相对外侧面,同步组件7与第一转轴4配合安装,同步组件7包括同步轮71、同步带72、第二转轴73和齿轮74,第二转轴73对称转动连接于支架1的横梁中部,第二转轴73和第一转轴4远离轿厢2的一端外弧面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71,横向相邻的两个同步轮71之间通过同步带72传动连接,齿轮74分别与第二转轴73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齿轮74啮合连接,控制导向轮9同步转动,保证轿厢2升降的平稳性,还包括曳引电机6,曳引电机6分别设置于支撑板3的上表面,曳引电机6的输出轴分别与左侧前侧上方的第一转轴4固定连接,曳引电机6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5的输出端,曳引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前侧上方的第一转轴4转动,前侧上方的第一转轴4通过同步带72带动与第二转轴73固定连接的同步轮71转动,进而带动前侧的第二转轴73转动,前侧的第二转轴73通过齿轮74啮合带动后侧相邻的第二转轴73转动,最终实现后侧上方的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转轴4带动导向轮9转动,位于同一侧的四个导向轮9通过钢丝绳10使轿厢2进行平稳升降。
28.制动组件8:对称设置于支撑板3的上表面,制动组件8包括立板81、螺杆83、制动板84、滑块85和刹车轮86,立板81对称设置于支撑板3的上表面,横向相邻的两个立板81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杆83,刹车轮86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73的外弧面,制动板84分别与支撑板3上表面设置的u型连接器1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制动板84分别与相邻的刹车轮86配合安装,制动板84的上端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85,滑块85分别与横向对应的螺杆83螺纹连接,对第二转轴73进行制动,进而控制导向轮9停止转动,制动组件8还包括制动电机82,制动电机82分别设置于前侧的立板81前侧面,制动电机82的输出轴分别与横向对应的螺杆83前端固定连接,制动电机8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5的输出端,驱动螺杆83转动,启动制动电机82,制动电机82通过螺杆83带动滑块85移动,螺杆83中部的螺纹方向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能够使与同一个刹车轮86相对应的两个滑块85相对运动,滑块85在竖向对应的制动板84内部滑动的同时带动制动板84转动对刹车轮86进行夹抱,从而通过第二转轴73对中间的同步轮71进行制动。
29.其中:还包括连接梁13,连接梁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1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提高支架1的稳定性。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梯悬挂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31.通过plc控制器5启动曳引电机6,曳引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前侧上方的第一转轴4转动,前侧上方的第一转轴4通过同步带72带动与第二转轴73固定连接的同步轮71转动,进而带动前侧的第二转轴73转动,前侧的第二转轴73通过齿轮74啮合带动后侧相邻的第二转
轴73转动,最终实现后侧上方的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转轴4带动导向轮9转动,导向轮9通过钢丝绳10使轿厢2进行平稳升降,需要对轿厢2进行制动时,启动制动电机82,制动电机82通过螺杆83带动滑块85移动,螺杆83中部的螺纹方向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能够使与同一个刹车轮86相对应的两个滑块85相对运动,滑块85在竖向对应的制动板84内部滑动的同时带动制动板84转动对刹车轮86进行夹抱,从而通过第二转轴73对中间的同步轮71进行制动。
32.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曳引电机6和制动电机82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曳引电机6可选用yb3系列三相交流电动机,制动电机82可选用bbm刹车马达,plc控制器5控制曳引电机6和制动电机82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