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造纸烘干部蒸汽余热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10: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烘干部蒸汽余热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代新式造纸机,纸张抄造过程水脱出情况:98.3%在网部脱掉,1.1%在压榨部脱掉,0.6%在烘缸部脱去;网部、压榨部、烘缸部脱去相同重量水的成本比较:1:70:330,在脱水过程中,传统烘缸部利用蒸汽烘干纸带,脱水量虽然最少,但是成本最高,同时也是影响纸张抄造质量的关键,在烘干过程中,蒸发出来的尾气流失到环境中造成浪费,生产成本极高,以及影响车间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烘干部蒸汽余热回用装置,以解决纸张抄造脱水过程中,烘缸部蒸发出来的尾气流失到环境中造成浪费,生产成本极高,以及影响车间工作环境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造纸烘干部蒸汽余热回用装置,包括压榨部和烘缸部,所述压榨部和所述烘缸部之间设置有余热收集机构、水循环预热机构和热空气预热机构,所述余热收集机构安装在所述烘缸部的外部,所述余热收集机构的出水端与所述水循环预热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循环预热机构与所述压榨部连通且形成闭环水路,所述余热收集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热空气预热机构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热空气预热机构的出气端对称设置在所述压榨部的出料端。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余热收集机构包括集气罩、蒸汽排风机和换热器,所述集气罩设置在所述烘缸部的外部,所述蒸汽排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集气罩的出气端连通,所述蒸汽排风机的出气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气端连通。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换热器包括水箱和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折流管。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压榨部为对称设置的导热辊。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循环预热机构包括f型出水管道、循环泵和f型回流管道,所述f型出水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连通,所述f型出水管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导热辊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导热辊的出水端与所述f型回流管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f型回流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连通。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热空气预热机构包括汽水分离器、均流板和喷头,所述汽水分离器的进气端与所述折流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均流板的进气端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均流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压榨部的出料端,若干个所述喷头的出气端朝向纸带设置,且均匀安装在所述均流板的出气端上。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均流板的进气端设置有增压泵。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折流管的最低端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流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造纸烘干部蒸汽余热回用装置,通过将纸张抄造过程中烘缸部产出的蒸汽尾气进行余热收集,将收集到的余热大部分用来与水体换热,然后加热后的水体循环流动经过压榨部进而预热正在被压榨的纸张,一边挤出纸张内的水,另一方面预热纸张,提高后序烘干部的烘干效果,少部分余热除去水汽后将干燥热尾气吹向纸张的两表面,一方面加热纸张,另一方面加快纸张局部气体流动,带走水汽,提高干燥效率。
15.2、此外,利用余热回用装置将烘缸部的蒸汽尾气进行回收利用,还有效改善了造纸车间湿热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的舒适度,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烘干部蒸汽余热回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压榨部;2、烘缸部;3、余热收集机构;31、集气罩;32、蒸汽排风机33、换热器;331、水箱;332、折流管;4、水循环预热机构;41、f型出水管道;42、循环泵;43、f型回流管道;5、热空气预热机构;51、汽水分离器;52、均流板;53、喷头;6、增压泵;7、泄流阀;8、纸带。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造纸烘干部蒸汽余热回用装置。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压榨部1(本技术中的压榨部1为对称设置的导热辊)和烘缸部2之间设置有余热收集机构3、水循环预热机构4和热空气预热机构5,余热收集机构3安装在烘缸部2的外部,将烘缸部2产出的蒸汽尾气进行收集,且将收集到的蒸汽尾气中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传递给其他介质(本技术中的介质为水),余热收集机构3的出水端与水循环预热机构4的进水端连通,水循环预热机构4与压榨部1连通且形成闭环水路,热交换后被加热的水体循环流动经过压榨部1进而预热正在被导热辊压榨的纸带8,一边挤出纸带8内的水,另一方面预热纸带8,提高后序烘干部2的烘干效果,另外,余热收集机构3的出气端与热空气预热机构5的进气端连通,热空气预热机构5的出气端对称设置在压榨部1的出料端。余热收集机构3中热交换后的蒸汽尾气通过管道送给热空气预热机构5,热空气预热机构5将含有少量热量的蒸汽尾气吹向纸张的两表面,一方面加热纸张,另一方面加快纸张局部气体流动,带走水汽,提高干燥效率。
26.实施例一:所述余热收集机构3包括集气罩31、蒸汽排风机32和换热器33,所述集气罩31设置在所述烘缸部2的外部,蒸汽排风机32的进气端与集气罩31的出气端连通,蒸汽排风机32的出气端与换热器33的进气端连通,集气罩31罩设在烘缸部2的外部,且不干涉纸带8的前进,一方面,方便了蒸汽排风机32收集蒸汽尾气,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蒸汽尾气散失到车间环境中,有效改善了造纸车间湿热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的舒适度,降低生产成本。
27.进一步的,换热器33包括水箱331和设置在水箱331内的折流管332。
28.实施例二:水循环预热机构4包括f型出水管道41、循环泵42和f型回流管道43,所述f型出水管道41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331的出水端连通,所述f型出水管道41的出水端通过所述循环泵42与所述导热辊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导热辊的出水端与所述f型回流管道43的进水端连通,所述f型回流管道43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331的进水端连通,f型出水管道41、循环泵42、f型回流管道43、水箱331和导热辊形成连通的循环水路,通过导热辊持续向纸带8进行余热。
29.实施例三:热空气预热机构5包括汽水分离器51、均流板52和喷头53,汽水分离器51的进气端与折流管332的出气端连通,均流板52的进气端与汽水分离器51的出气端连通,均流板52对称设置在所述压榨部1的出料端,若干个喷头53的出气端朝向纸带8设置,且均匀安装在均流板52的出气端上,将含有少量剩余热量的蒸汽尾气吹向纸带8的上下两表面上,一方面加热纸带8,另一方面加快纸带8局部气体流动,带走水汽,提高干燥效率。
30.进一步的,均流板52的进气端设置有增压泵6,将蒸汽尾气中的水汽除去,减少水汽进入纸带8。
31.进一步的,折流管332的最低端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流阀7,用于排出换热时,折流管332内冷凝积累的水体,防止干涉蒸汽尾气流动。
32.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
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33.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