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9: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设备越来越先进,这样也会导致大量的零部件需要进行抛光作业,而我们国家还有部分抛光作业是人工完成的,或者是采用人机共同完成。这样的抛光方式存在弊端,一是抛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人吸收后容易得肺病,二是人工作业的效率无法得到保障,自动化机械可以实现一天24小时工作,而纯人工或者人机方式并不能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抛光设备。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自动抛光设备,包括机架、电气控制箱组、物料伺服转台、运动组件、换刀组件、抛光组件、调压过滤刹车组件吸尘组件,所述电气控制箱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物料伺服转台、换刀组件、吸尘组件和运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侧,所述调压过滤刹车组件设置在所述抛光组件上,所述抛光组件位于所述物料伺服转台的上侧,所述物料伺服转台、运动组件、抛光组件和吸尘组件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组电连接,所述换刀组件、调压过滤刹车组件和抛光组件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组气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垂直直线模组、横梁直线模组、右直线模组和左直线模组,所述右直线模组和所述左直线模组呈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横梁直线模组的一端与所述右直线模组相连,所述横梁直线模组的另一端与所述左直线模组相连,所述垂直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横梁直线模组上,所述垂直直线模组、横梁直线模组、右直线模组和左直线模组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组相连。
7.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伺服转台、换刀组件和吸尘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右直线模组与所述左直线模组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直线模组上设置有基恩士测距。
9.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伺服转台包括支撑架、伺服电机和工装支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工装支架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微调部件、转动部件、抛光部件、弯头和集尘端头,所述微调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垂直直线模组上,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微调部件固定相连,所述转动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抛光部件固定相连,所述弯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微调部件上,所述集尘端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抛光部件上,所述弯头的一端与所述集尘端头之间通过第一软管连接,所述弯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尘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软管连接,所述微调部件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组之间气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件和所述抛光部件均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组
电连接,所述调压过滤刹车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件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微调部件包括固定板、滑轨、滑块、滑动板和气压缸,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与所述垂直直线模组相连,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配合,所述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与所述转动部件相连,所述气压缸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弯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滑动板固定相连,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抛光部件相连。
13.进一步地,所述抛光部件包括抛光盘、抛光电机和护罩,所述抛光盘设置在所述抛光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抛光电机与所述转动部相连,所述护罩设置在所述抛光电机的外侧并与所述转动部固定相连。
14.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端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护罩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在本自动抛光设备中,整个抛光过程都是完全实现自动化,这样既能提高加工效率,也能避免工人吸入粉尘而得病。
17.2)在本自动抛光设备中,采用吸尘组件可以及时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而集尘端头直接靠近抛光盘处设置,可以更充分地处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18.3)在本自动抛光设备中,在抛光电机外侧设置护罩,可以有效的保护抛光电机,防止粉尘影响抛光电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自动抛光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20.图2为本自动抛光设备的主视结构图;
21.图3为本自动抛光设备的俯视结构图;
22.图4为抛光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23.图5为抛光组件的俯视结构图;
24.图6为物料伺服转台的结构图;
25.图中,1

机架,2

电气控制箱组,3

物料伺服转台,4

换刀组件,5

抛光组件,6

调压过滤刹车组件,7

吸尘组件,8

垂直直线模组,9

横梁直线模组,10

右直线模组,11

左直线模组,12

基恩士测距,13

支撑架,14

伺服电机,15

工装支架,16

弯头,17

集尘端头,18

固定板,19

滑轨,20

滑块,21

滑动板,22

气压缸,23

固定部,24

转动部,25

抛光盘,26

抛光电机,27

护罩,28

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8.一种自动抛光设备,包括机架1、电气控制箱组2、物料伺服转台3、运动组件、换刀组件4、抛光组件5、调压过滤刹车组件6和吸尘组件7,电气控制箱组2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物料伺服转台3、换刀组件4、吸尘组件7和运动组件均设置在机架1的上侧,调压过滤刹车组件6设置在抛光组件5上,抛光组件5位于物料伺服转台3的上侧,物料伺服转台3、运动组件、抛光组件5和吸尘组件7均与电气控制箱组2电连接,换刀组件4、调压过滤刹车组件6和抛光组件5均与电气控制箱组2气动连接。物料伺服转台3、换刀组件4和吸尘组件7均设置在右直线模组10与左直线模组11之间。其中,电气控制箱组2为本自动抛光设备的控制中心,既能控制电,也能控制气,物料伺服转台3的作用是让物料伺服转台3上的零部件转动,换刀组件4可以实现抛光盘25的自动更换。调压过滤刹车组件6控制抛光盘25的转停,吸尘组件7为高压风机,主要吸收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整个抛光过程都是完全实现自动化,这样既能提高加工效率,也能避免工人吸入粉尘而得病。
29.优选的,运动组件包括垂直直线模组8、横梁直线模组9、右直线模组10和左直线模组11,右直线模组10和左直线模组11呈对称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横梁直线模组9的一端与右直线模组10相连,横梁直线模组9的另一端与左直线模组11相连,垂直直线模组8设置在横梁直线模组9上,垂直直线模组8、横梁直线模组9、右直线模组10和左直线模组11均与电气控制箱组2相连。其中,运动组件的作用是实现抛光组件5在前后、左右及上下的运动功能,垂直直线模组8、横梁直线模组9、右直线模组10和左直线模组11均为现有技术,右直线模组10和左直线模组11实现横梁直线模组9的前后运动,横梁直线模组9的作用是实现垂直直线模组8左右运动,垂直直线模组8可以实现上下运动。
30.优选的,横梁直线模组9上设置有基恩士测距12。基恩士测距12为现有技术。
31.优选的,物料伺服转台3包括支撑架13、伺服电机14和工装支架15,支撑架13的下端与机架1相连,伺服电机14设置在支撑架13上,工装支架15设置在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上。物料伺服转台3可以实现零部件在工装支架15上转动,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抛光作业,尤其是圆形零部件抛光。
32.抛光组件5包括微调部件、转动部件、抛光部件、弯头16和集尘端头17,微调部件固定设置在垂直直线模组8上,转动部件的一端与微调部件固定相连,转动部件的另一端与抛光部件固定相连,弯头16固定设置在微调部件上,集尘端头17固定设置在抛光部件上,弯头16的一端与集尘端头17之间通过第一软管连接,弯头16的另一端与吸尘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软管连接,微调部件与电气控制箱组2之间气动连接,转动部件和抛光部件均与电气控制箱组2电连接,调压过滤刹车组件6设置在转动部件上。其中,设置微调部件使得抛光的零部件的尺寸更精确,设置转动部件使得抛光部件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
33.优选的,微调部件包括固定板18、滑轨19、滑块20、滑动板21和气压缸22,固定板18的一面与垂直直线模组8相连,固定板18的一面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滑轨19,滑轨19与滑块20配合,滑块20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1上,滑动板21与转动部件相连,气压缸22用于驱动滑动板21在滑轨19上滑动,弯头16设置在固定板18上。其中,固定板18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8,这样使得固定板18与滑动板21相对运动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气压缸22位于固定板18与滑动板21之间,气压缸22的缸体与固定板18相连,气压缸22的活塞杆与滑动板21相连。
34.优选的,转动部件包括固定部23和转动部24,固定部23与滑动板21固定相连,转动部24与抛光部件相连。通过转动部件使得抛光盘25可以绕转动部24的轴心线转动。
35.优选的,抛光部件包括抛光盘25、抛光电机26和护罩27,抛光盘25设置在抛光电机26的输出轴上,抛光电机26与转动部24相连,护罩27设置在抛光电机26的外侧并与转动部24固定相连。集尘端头17固定设置在护罩27上。采用吸尘组件可以及时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而集尘端头直接靠近抛光盘处设置,可以更充分地处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抛光电机外侧设置护罩,可以有效的保护抛光电机,防止粉尘影响抛光电机。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