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零部件夹取移动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9: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零部件夹取移动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零部件即为汽车配件,现有的汽车配件种类很多,大小不一,但是汽车配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冷却,冷却在零部件移动的过程中完成,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是通过夹持机构进行夹取后移动,移动过程中冷却,从而需要使用冷却结构,而现有的冷却结构功能比较简单,且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夹取移动冷却结构,解决了现有冷却结构功能简单、且冷却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零部件夹取移动冷却结构,包括机械臂,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连接座、冷却水箱、循环泵、连接管一、固定管体一、导槽、导槽座、双头螺杆、夹持冷却板二、管接头二、活动管体二、夹持冷却板一、管接头一、固定管二、电机、端盖、连接管二、和活动管体一;所述连接座顶部中央与机械臂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下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所述连接座底部与导槽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下侧内部设有横向的导槽;所述导槽左右两侧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端盖,其中右侧的端盖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双头螺杆活动连接在导槽中央,所述双头螺杆右侧端部与电机左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冷却板二上侧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左侧,所述夹持冷却板二上侧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左侧左旋螺纹相连接;所述夹持冷却板一上侧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右侧,所述夹持冷却板一上侧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右侧右旋螺纹相连接;所述循环泵固定连接在冷却水箱前侧中央,所述循环泵入口与冷却水箱内部下侧相连通;所述固定管体一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管体一分别固定连接在导槽座左侧前后面上,两个所述固定管体一右侧内部均横向连接有活动管体一,且活动管体一右侧分别通过管接头一与夹持冷却板一上侧对应的输出口和输入口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管体一左侧开口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一与循环泵出口相连接以及与冷却水箱内部上侧相连通;所述固定管二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管二分别固定连接在导槽座右侧前后面上,两个所述固定管二左侧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管体二,且活动管体二左侧分别通过管接头二与夹持冷却板二上侧对应的输出口和输入口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管二右侧开口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二与循环泵出口相连接以及与冷却水箱内部上侧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冷却板二与夹持冷却板一的结构一致,所述夹持冷却板一的具体结构包括夹持板体、输入孔、冷却孔、输入口、输出孔和输出口;所述夹持板体一侧内部设有竖向的输入孔,且输入孔上侧设有输入口,所述夹持板体另一侧内部设有竖向的输出孔,且输出孔上侧设有输出口;所述输入孔与输出孔之间通过若干个冷却孔相连通。
5.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箱由导热材料制成。
6.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7.作为优选,所述导槽呈t形槽,且与夹持冷却板二和夹持冷却板一上侧外部相匹配。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电机,能够通过双头螺杆旋转驱使夹持冷却板二和夹持冷却板一向内侧移动对中夹住零部件,从而确保了零部件夹持的精度。
1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对夹持冷却板进行冷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移动夹持时候的冷却效果。
11.(3)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管体能够在固定管体内部移动,从而确保了夹持冷却板移动时活动管体也能够一起移动,也就满足了夹持不同大小零部件时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夹持冷却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

机械臂;2

连接座;3

冷却水箱;4

循环泵;5

连接管一;6

固定管体一;7

导槽;8

导槽座;9

双头螺杆;10

夹持冷却板二;11

管接头二;12

活动管体二;13

夹持冷却板一;14

管接头一;15

固定管二;16

电机;17

端盖;18

连接管二;19

活动管体一;131

夹持板体;132

输入孔;133

冷却孔;134

输入口;135

输出孔;136

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零部件夹取移动冷却结构,包括机械臂1,还包括连接座2、冷却水箱3、循环泵4、连接管一5、固定管体一6、导槽7、导槽座8、双头螺杆9、夹持冷却板二10、管接头二11、活动管体二12、夹持冷却板一13、管接头一14、固定管二15、电机16、端盖17、连接管二18、和活动管体一19;所述连接座2顶部中央与机械臂1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2下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3,所述连接座2底部与导槽座8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2下侧内部设有横向的导槽7;所述导槽7左右两侧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端盖17,其中右侧的端盖17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所述双头螺杆9活动连接在导槽7中央,所述双头螺杆9右侧端部与电机16左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冷却板二10上侧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7左侧,所述夹持冷却板二10上侧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9左侧左旋螺纹相连接;所述夹持冷却板一13上侧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7右侧,所述夹持冷却板一13上侧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9右侧右旋螺纹相连接;所述循环泵4固定连接在冷却水箱3前侧中央,所述循环泵4入口与冷却水箱3内部下侧相连通;所述固定管体一6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管体一6分别固定连接在导槽座8左侧前后面上,两个所述固定管体一6右侧内部均横向连接有活动管体一19,且活动管体一19右侧分别通过管接头一14与夹持冷却板一13上侧对应的输出口和输入口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管体一6左侧开口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一5与循环泵4出口
相连接以及与冷却水箱3内部上侧相连通;所述固定管二15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管二15分别固定连接在导槽座8右侧前后面上,两个所述固定管二15左侧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管体二12,且活动管体二12左侧分别通过管接头二11与夹持冷却板二10上侧对应的输出口和输入口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管二15右侧开口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二18与循环泵4出口相连接以及与冷却水箱3内部上侧相连通。
17.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冷却板二10与夹持冷却板一13的结构一致,所述夹持冷却板一13的具体结构包括夹持板体131、输入孔132、冷却孔133、输入口134、输出孔135和输出口136;所述夹持板体131一侧内部设有竖向的输入孔132,且输入孔132上侧设有输入口134,所述夹持板体131另一侧内部设有竖向的输出孔135,且输出孔135上侧设有输出口136;所述输入孔132与输出孔135之间通过若干个冷却孔133相连通。
18.其中,所述冷却水箱3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电机16为减速电机;所述导槽7呈t形槽,且与夹持冷却板二10和夹持冷却板一13上侧外部相匹配。
1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使用时,首先通过机械臂1将夹持冷却板二10和夹持冷却板一13移动到零部件位置,而后启动电机16带动双头螺杆9旋转驱使夹持冷却板二10和夹持冷却板一13向内侧移动夹住零部件,而后启动循环泵4,将冷却水箱3中的冷却水通过导槽座8前面对应的连接管一5、固定管体一6、活动管体一19、管接头一14和输入口134输入到输入孔132中,而后冷却水再通过若干个冷却孔133流入到输出孔135中,从而提高了夹持冷却板一13整体的冷却效果,也就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移动夹持时候的冷却效果,而吸热后的冷却水则通过输出口136和导槽座8后面对应的管接头一14活动管体一19固定管体一6和连接管一5流入到冷却水箱3,这里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对夹持冷却板进行冷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移动夹持时候的冷却效果,同理夹持冷却板二10也能够对汽车零部件另一侧进行冷却,另外活动管体能够在固定管体内部移动,从而确保了夹持冷却板移动时活动管体也能够一起移动,也就满足了夹持不同大小零部件时的冷却效果。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或通过现有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