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下料成型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9: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成型一体装置,属于冲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灯具后盖通常是由多个零件组装而成,而这多个零件涉及到多个工程模具且需要经多道工序成型。如此生产的成本高、工序复杂且不易保证产品品质。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下料成型一体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成型一体装置,减少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成型一体装置,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中设有内脱料板、环绕所述内脱料板设置的上成型公以及环绕所述上成型公设置的外脱料板,所述内脱料板、所述上成型公及所述外脱料板的下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上成型公靠近所述内脱料板一侧的棱角呈弧形,所述上成型公靠近所述外脱料板一侧的棱角为直角。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脱料板设有与所述上成型公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对所述上成型公进行限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和上夹板,所述内脱料板、所述上成型公和所述外脱料板均设置在所述上夹板的下方,所述上成型公固定在所述上夹板的底部,且所述内脱料板和所述外脱料板可相对于所述上成型公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脱料板和所述外脱料板均通过等高套筒与所述上夹板相连,所述内脱料板还设有与所述上模座相连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外脱料板还设有与所述上模座相连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贯穿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上夹板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脱料板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收容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冲针,所述冲针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夹板中,另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内脱料板可相对于所述冲针向上移动,以使所述冲针部分暴露在所述第一通孔外。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正对所述内脱料板设置的下成型公,所述下模板环绕所述下成型公设置,且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成型公的上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成型公之间形成有环绕所述下成型公设置的腔体,所述腔体中收容有环绕所述下成型公设置的内顶,所述内顶位于所述上成型公的正下方,且当所述上模组件冲压时,所述内顶的上底面用于与所述上成型公
的下底面相抵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顶可沿所述腔体上下移动,以便所述上成型公与所述内顶抵压时,所述上成型公凸伸至所述腔体中。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脱料板、所述上成型公、所述下成型公和所述内顶均呈圆形设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之间还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模组件中,另一端收容在所述下模组件中。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依赖人工操作,无需周转,可使灯具后盖下料成型一体化,简化了生产步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料成型一体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料成型一体装置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料成型一体装置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下料成型一体装置所生产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24.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下料成型一体装置100,所述下料成型一体装置100通过冲压来制备灯具的后盖200,并使灯具后盖200的成型可以一次成形完成,大大提高产品的品质并且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成型一体装置100也可以用于生产其他需要一体成型的部件,此处不做详细描述,也不做任何限制。
26.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下料成型一体装置100包括上模组件10和下模组件20,所述下模组件20设置在所述上模组件10的正下方且所述下模组件20固定不动,所述上模组件10可相对于所述下模组件20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使得所述上模组件10和所述下模组件20能够对物料进行冲压。
27.所述上模组件1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模座11、上垫板12、上夹板13和内脱料板14,所述内脱料板14外侧还设有上成型公15和外脱料板16,所述上模座11、所述上
垫板12和所述上夹板13之间通过等高螺丝(未标号)进行固定,所述上成型公15固定在所述上夹板13的底部,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均通过等高套筒(未标号)与所述上夹板13相连,以使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可相对于所述上成型公15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等高套筒用于对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上下位移的距离进行限位,当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均位于最低位置时,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的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28.具体地,所述上成型公15环绕所述内脱料板14设置,所述外脱料板16环绕所述上成型公15设置,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可相对于所述上成型公15沿所述等高套筒上下移动,当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均位于最低位置时,所述内脱料板14、所述上成型公15和所述外脱料板16的下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当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均位于最高位置时,所述上成型公15凸出于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的底面所在平面。特别地,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上成型公15之间、所述上成型公15和所述外脱料板16之间贴合设置,但并不抵接,以防止阻碍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
29.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成型公15靠近所述内脱料板14一侧的棱角呈弧形,所述上成型公15靠近所述外脱料板16一侧的棱角为直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均用于压合物料,所述上成型公15的直角侧用于切断物料,该弧形侧用于与被切断物料的边缘进行抵接并挤压成型,如此以实现下料成型一体化。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脱料板16设有与所述上成型公15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161,所述第一限位部161为槽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161用于对所述上成型公15的相对位移进行限位,即,用于控制所述上成型公15向下凸伸的距离。
31.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脱料板14还设有与所述上模座11相连的第一弹性件141,所述外脱料板16还设有与所述上模座11相连的第二弹性件162,所述第一弹性件1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62均贯穿所述上垫板12和所述上夹板13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1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62可用于在所述内脱料板14和所述外脱料板16位移后进行复位,也可在冲压过程中进行缓冲。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件1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62可以是弹簧,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41具体设有6组,所述第二弹性件162具体设有14组。
32.进一步地,所述内脱料板14中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171,所述第一通孔171中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冲针17,所述冲针17用于对所述灯具的后盖200进行打孔,所述冲针17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夹板13中,另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一通孔171中,所述内脱料板14可相对于所述冲针17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冲针17部分凸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71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组件20中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71相通的第二通孔172,所述第二通孔17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171相通,且用于收容所述冲针17凸伸的部分。
33.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组件2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且固定设置的下模板21、下垫板22、下模座23、下垫脚24和下托板25,其中,所述下托板25固定安装在地面安装面上,所述下垫脚24用于支撑所述下模座23,所述下模板21中还设有正对所述内脱料板14设置的下成型公26,所述下模板21环绕所述下成型公26设置,且所述下模板21与所述下成型公26的上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34.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21和所述下成型公26之间形成有环绕所述下成型公26设置
的腔体27,所述腔体27中设有环绕所述下成型公26设置的内顶271,所述内顶271位于所述上成型公15的正下方,且当所述上模组件10冲压时,所述内顶271的上底面用于与所述上成型公15的下底面相抵接。所述内顶271可沿所述腔体27上下移动,以便所述上成型公15与所述内顶271抵压时凸伸至所述腔体27中。
35.所述内顶271下部还设有与所述内顶271相连的液压杆272,所述下模座23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液压杆272相连的下打板28,所述下打板28与所述下托板25之间还设有优力胶29。当所述上成型公15与所述内顶271低压时,所述下打板28受力下压使得所述优力胶29产生形变。待冲压完成后,所述内顶271在所述液压杆272的作用下复位,并推动后盖200弹出。
36.进一步地,所述腔体27中还设有第二限位部273,所述第二限位部273用于防止所述内顶271凸伸至所述下成型公26外侧。
37.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10和所述下模组件20之间还设有定位销30,所述定位销30用于在所述上模组件10和所述下模组件20压合时进行对位,以防止产生误差。所述定位销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模组件10中,另一端收容在所述下模组件20中,具体地,所述定位销30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上夹板13中,所述下模板21中设有收容所述定位销30下端的腔室,以便于对位。较佳地,所述定位销30分设在所述下料成型一体装置100的四角。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灯具的后盖200为圆形,所述内脱料板14、所述上成型公15、所述下成型公26和所述内顶271均相应呈圆形。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灯具的后盖20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39.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下料成型一体装置100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40.当上模组件10和下模组件20闭合时,第一弹性件141和第二弹性件162开始收缩,等高套筒分别带动内脱料板14和外脱料板16朝上夹板13靠近,内脱料板14与上夹板13之间的距离减小,上夹板13继续推动上成型公15和冲针17下行,使得上成型公15凸伸至内脱料板14和外脱料板16底面所在平面的外侧,以完成下料动作,同时冲针17也凸伸至第一通孔171外,以对灯具后盖200进行打孔。
41.当上模组件10继续下行时,上成型公15与内顶271抵接并带动内顶271继续下行,灯具在上、下成型公26的共同压力下,沿着下模组件20的腔体27慢慢向下成型,并且通过控制上成型公15与内顶271对材料的压力,可以使后盖200材料沿空隙均匀流动,最终使后盖200成型。
42.当成型完成后,上模组件10和下模组件20同时打开,内顶271在液压杆272的作用下复位,并推动后盖200的侧壁脱出。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依赖人工操作,无需周转,可使灯具后盖200下料成型一体化,简化了生产步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