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定位机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8: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零组件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2.手机注塑成型时,通常在成型工艺模温160℃~180℃时将成型嵌件嵌入模具中进行定位成型。现有技术中在放置嵌件进入模具时候以模具中的定位槽进行定位,但是嵌件的尺寸会存在尺寸公差的情况,在某一些情况中嵌件放置不到或者无法放置,这些都将导致嵌件无法起到精密定位的效果,影响成型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定位机构及具有该定位机构的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机构,包括本体,还包括:
5.定位件,包括:
6.第一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抵靠工件至所述本体;及
7.第二部,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所述第二部用于朝所述第二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端抵靠所述工件至所述本体。
8.在一些实施例中,
9.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的夹角为83
°
~85
°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11.第一抵压件,用于抵压所述第二部至所述本体。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13.第二抵压件,用于抵压所述第一部以使所述第二部朝所述第二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
14.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板,还包括:
15.定位件,包括:
16.第一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抵靠工件至所述第一模板;及
17.第二部,与所述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所述第二部用于朝所述第二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端抵靠所述工件至所述第一模板。
18.在一些实施例中,
19.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的夹角为83
°
~85
°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
21.第二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模板下方,包括斜槽,所述斜槽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部的中心轴线重合;
22.其中,所述第二部穿设于所述斜槽。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
24.第一抵压件,设于所述第二模板,用于抵压所述第二部至所述第二模板;及
25.第一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一抵压件。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
27.第三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模板上方;
28.第二抵压件,设于所述第三模板,用于抵压所述第一部以使所述第二部朝所述第二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及
29.第二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模板和所述第二抵压件。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
31.顶针,连接所述第二部,用于顶升所述定位件。
32.上述定位机构及具有该定位机构的模具,定位机构通过定位件将工件定位于本体,通过定位件的运动来实现抵靠工件于定位机构中,可以消除因工件的尺寸公差而带来的影响,也适应尺寸变化较大的多个工件的分别定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模具通过设计定位件,工件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联动作用下更容易嵌入模具中,且定位精度高,避免因工件的尺寸误差而造成影响,提高效率和良率。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图1中沿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图1中沿b

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7.模具
ꢀꢀꢀꢀꢀꢀꢀꢀꢀꢀꢀꢀꢀꢀꢀꢀꢀꢀꢀꢀꢀꢀꢀꢀꢀꢀ
100
38.本体
ꢀꢀꢀꢀꢀꢀꢀꢀꢀꢀꢀꢀꢀꢀꢀꢀꢀꢀꢀꢀꢀꢀꢀꢀꢀꢀ
10
39.第一模板
ꢀꢀꢀꢀꢀꢀꢀꢀꢀꢀꢀꢀꢀꢀꢀꢀꢀꢀꢀꢀꢀꢀ
12
40.第一嵌件
ꢀꢀꢀꢀꢀꢀꢀꢀꢀꢀꢀꢀꢀꢀꢀꢀꢀꢀꢀꢀꢀꢀ
14
41.第二模板
ꢀꢀꢀꢀꢀꢀꢀꢀꢀꢀꢀꢀꢀꢀꢀꢀꢀꢀꢀꢀꢀꢀ
16
42.斜槽
ꢀꢀꢀꢀꢀꢀꢀꢀꢀꢀꢀꢀꢀꢀꢀꢀꢀꢀꢀꢀꢀꢀꢀꢀꢀꢀ
162
43.第三模板
ꢀꢀꢀꢀꢀꢀꢀꢀꢀꢀꢀꢀꢀꢀꢀꢀꢀꢀꢀꢀꢀꢀ
18
44.定位机构
ꢀꢀꢀꢀꢀꢀꢀꢀꢀꢀꢀꢀꢀꢀꢀꢀꢀꢀꢀꢀꢀꢀ
20
45.定位件
ꢀꢀꢀꢀꢀꢀꢀꢀꢀꢀꢀꢀꢀꢀꢀꢀꢀꢀꢀꢀꢀꢀꢀꢀ
22
46.第一部
ꢀꢀꢀꢀꢀꢀꢀꢀꢀꢀꢀꢀꢀꢀꢀꢀꢀꢀꢀꢀꢀꢀꢀꢀ
222
47.第一端
ꢀꢀꢀꢀꢀꢀꢀꢀꢀꢀꢀꢀꢀꢀꢀꢀꢀꢀꢀꢀꢀꢀꢀꢀ
2222
48.第二端
ꢀꢀꢀꢀꢀꢀꢀꢀꢀꢀꢀꢀꢀꢀꢀꢀꢀꢀꢀꢀꢀꢀꢀꢀ
2224
49.第二部
ꢀꢀꢀꢀꢀꢀꢀꢀꢀꢀꢀꢀꢀꢀꢀꢀꢀꢀꢀꢀꢀꢀꢀꢀ
224
50.第一抵压件
ꢀꢀꢀꢀꢀꢀꢀꢀꢀꢀꢀꢀꢀꢀꢀꢀꢀꢀꢀꢀ
24
51.第一弹性件
ꢀꢀꢀꢀꢀꢀꢀꢀꢀꢀꢀꢀꢀꢀꢀꢀꢀꢀꢀꢀ
242
52.第二抵压件
ꢀꢀꢀꢀꢀꢀꢀꢀꢀꢀꢀꢀꢀꢀꢀꢀꢀꢀꢀꢀ
26
53.第二弹性件
ꢀꢀꢀꢀꢀꢀꢀꢀꢀꢀꢀꢀꢀꢀꢀꢀꢀꢀꢀꢀ
262
54.顶针
ꢀꢀꢀꢀꢀꢀꢀꢀꢀꢀꢀꢀꢀꢀꢀꢀꢀꢀꢀꢀꢀꢀꢀꢀꢀꢀ
30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9.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60.图1展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模具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可见,模具100包括第一模板12和定位机构20。第一模板12用于定位第一嵌件(如图2所示),定位机构20用于抵靠第一嵌件至第一模板12。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机构20也可为单独的定位机构,即在不是具体模具的应用中,定位机构20可以用于工件(即嵌件)的定位和夹持。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件也可包括两个嵌件,即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为不同的工件。在模具中,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需要接触,而使得在第一模板12中第一嵌件被抵靠至第二嵌件中,以进行注塑成型;当然也可以是多个嵌件组合在一起。在存在两个嵌件时,第一模板12首先用于定位第二嵌件,第二嵌件可以为板状结构,并且具有可以
用于容纳第一嵌件的一部分的凹槽,以当定位机构20抵靠第一嵌件在凹槽内贴紧第二嵌件时,实现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的接触以进行后续的注塑成型。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模板12在放入定位第一嵌件之前已经拥有了第二嵌件,可以理解,在第一嵌件放入第一模板12时,第二嵌件已经和第一模板12形成了定位的状态,从而第一嵌件和第二嵌件能够被定位机构20定位而接触在一起,这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模板12在放入第一嵌件前已经和第二嵌件形成了一体的结构,即已经将第二嵌件定位于第一模板12中。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嵌件和第一模板12可以预先制定为本体10,在使用时,通过定位机构20将第一嵌件定位于本体10即可。
62.以下以一个嵌件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该一个嵌件形成了手机的边框,并且具有突出的部位作为定位机构20定位该嵌件于第一模板12中的部位。图2展示了图1中a

a的剖视图,图2中可见,定位机构20包括定位件22。
63.定位件22包括第一部222和第二部224,第一部222包括第一端2222和与第一端2222相对的第二端2224,第一端2222用于抵靠第一嵌件14至第一模板12;第二部224与第二端2224连接,且第二部224相对第一部222倾斜设置,第二部224与第一部222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第二部224用于朝第二部22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部222的第一端2222抵靠第一嵌件14至第一模板12。
64.第一嵌件14大致为条形状,并且带有突出的部位,通过对突出的部位进行定位来将第一嵌件14定位在第一模板12中。在定位的过程中,大致是将第一嵌件14定位于第一模板12中,之后进行注塑成型。
65.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部224的中心轴线为自第二部224与第一部222的第二端2224连接的一端朝向第二部224的另一端的轴线,第二部224可沿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即第二部224可“上下”运动。由于第二部224与第一部222呈一定角度连接,第二部224背离第一部222的第一端2222的一表面为斜面,第二部224在带动第一部222运动的时候,受到斜面的影响,第一部222抵靠第一嵌件14至第一模板12的过程中,第一嵌件14逐渐缓慢地向第一模板12的凹槽靠近。
6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222和第二部224相连接,定位件22在受到由第二部224与第一部222连接的一端朝向第二部224远离第一部222的一端的作用力时,第一部222和第二部224是同时运动的。可以理解地,第二部224沿着作用力的方向运动,第一部222则在第二部224的斜面的影响下沿与第二部224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运动,从而第一部222能够逐级缓慢地将第一嵌件14定位于第一模板12中。
67.本实施例中,模具100还包括第二模板16,第二模板16位于第一模板12的下方,第二模板16中设有斜槽162,斜槽162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部224的中心轴线重合。其中,第二部224滑动穿设于斜槽162中。
68.在本实施例中,斜槽162相对于第一部222的倾斜角度与第二部224相对于第一部222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
69.本实施例中,模具100还包括第三模板18和第二抵压件26,第三模板18位于第一模板12的上方,第二抵压件26设于第三模板18上,第二抵压件26用于抵压第一部222从而使第二部224沿第二部224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且第二部224在第二模板16的斜槽162中运动。
70.本实施例中,在对第一嵌件14定位时,通过第三模板18带动第二抵压件26运动以
使第二抵压件26与第一部222接触,并施加作用力于第一部222,第一部222从而带动第二部224运动,第一部222与第二部224联动从而将第一嵌件14定位于第一模板12中。
71.在本实施例中,模具1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62,第二弹性件262用于连接第三模板18和第二抵压件26,以在第三模板18施加作用力于第二抵压件26时为第二抵压件26提供用于缓和的反作用力,避免第二抵压件26与第一部222之间的作用力偏大而使第一部222损坏第一嵌件14或使第一嵌件14的定位发生偏差。
7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模具100还包括顶针30,顶针30与第二部224背离第一部222的一端连接,顶针30用于顶升定位件22,在顶升定位件22之后,将第一嵌件14放置于第一模板12处,对第一嵌件14进行粗定位,之后再通过第二抵压件26抵持第一部222,以对第一嵌件14进行精准定位。
7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部224与第一部222的夹角α为83
°
~85
°
。当第二部224与第一部222的夹角α小于83
°
时,第二部224背离第一部222的第一端2222的一侧的表面相对于第一部222的第一端2222的倾斜角度偏小,在第二部224沿中心轴线运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第一部222运动的距离会偏大,不利于缓和精准定位第一嵌件14;当第二部224与第一部222的夹角α大于85
°
时,第二部224背离第一部222的第一端2222的一侧的表面相对于第一部222的第一端2222的倾斜角度偏大,第二部224背离第一部222的第一端2222的一侧的表面可以理解为大致为垂直于第一模板12的表面,在第二部224沿中心轴线运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第一部222运动的距离偏小,不利于将第一嵌件14紧密定位于第一模板12。
74.图3展示了图1中b

b的剖视图。图3中可见,定位机构20还包括第一抵压件24和第一弹性件242。
75.第一抵压件24设于第二模板16,第一抵压件24用于抵压第二部224于第二模板16,第一弹性件242用于连接第二模板16和第一抵压件24,以使第一抵压件24可以弹性抵持第二部224于第二模板16。
76.在使用时,第二抵压件26抵压第一部222时,第二部224受到沿中心轴线的作用力,第二部224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可能会发生偏移,影响定位件22对第一嵌件14定位于第一模板12的准确性。第一抵压件24和第一弹性件242可以抵持第二部224,使第二部224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保持受力状态,避免第二部224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发生偏移。
77.本实施例中,模具100设有两个定位机构20,两个定位机构沿b

b并不位于同一条线上,定位机构20需要根据第一模板12的结构做出适应性改变。
78.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定位机构20也可以位于同一条沿b

b的剖视线上。
79.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2、第二模板16、第三模板18可以预先制定为本体10,定位件22、第一抵压件24、第二抵压件26可以作为定位机构20将第一嵌件14定位于本体10。
80.具体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0可以单独使用,用于定位第一嵌件14,包括定位件22、第一抵压件24和第二抵压件26,定位机构20用于将第一嵌件14定位于本体10。
81.第一抵压件24、第二抵压件26与定位件22可以分开设置。第一抵压件24设于本体10,用于抵压第二部224至本体10上,第一抵压件24可以防止第二部224在垂直于中心轴线
的方向上偏移。第二抵压件26设于本体10,用于抵压第一部222以使第二部224朝第二部22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在第二抵压件26抵压第一部222时,第一部222和第二部224联动以将第一嵌件14定位于本体10。
82.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本体10还可以包含更多或更少的模板,或者某些模板的组合,或者不同的模板设置。
83.上述实施例及附图展示了本技术所提供定位机构及模具的多种实施方式及扩展可能性,通过上述方案,可嵌件的定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84.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利用顶针30顶升定位件22,使定位件22凸出第一模板12;将第一嵌件14放置于第一模板12的凹槽中,进行粗定位;通过第三模板18带动第二抵压件26抵压定位件22,定位件22凸出第一模板12的距离为零。通过定位件22的第一部222和第二部224联动配合,将定位件22压入模具中,从而对第一嵌件14进行精准定位,提高定位的精度,更容易成型,且可以面对不同尺寸的嵌件的定位,减少不良率,降低生成成本。
85.本技术提供的定位机构20及模具100,通过设计定位件22,工件在定位件22的第一部222和第二部224的联动作用下容易嵌入模具100中,且定位精度高,更容易成型,且可以面对不同尺寸的嵌件的定位,提高效率和良率,降低生成成本。
8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有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
8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