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1: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微型(mini)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mini

led由于像素点距离较小,集合了高分辨率、低功耗、高亮度、高色彩饱和度等优点。和采用传统led背光的显示装置相比,采用miniled背光技术的显示装置在动态对比度、亮度、色域、可视角上的表现更佳,且具有轻薄、高画质、低功耗和节能等优势。
3.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通常采用蓝光led芯片配合量子点薄膜,利用高能量的蓝光激发量子点薄膜产生红绿色光,以混合成白光。但是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存在着显示画面四周发暗和发蓝的问题,对显示质量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所存在着显示画面四周发暗和发蓝的问题。
5.第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6.背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至少一侧的侧板;
7.底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
8.多个光源,设置在所述底反射片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9.侧反射片,设置在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且所述侧反射片靠近所述底板,所述侧反射片用于将射向所述背光模组边缘的蓝光反射至所述背光模组内。
10.可选的,所述光源包括mini

led,所述多个光源间隔设置并呈阵列排布,所述底反射片包括油墨涂布区,所述油墨涂布区靠近所述底反射片的四周,在所述油墨涂布区内多个所述光源的周围涂布有油墨。
11.可选的,所述油墨涂布区内包括4行或者4行以上所述光源;和/或,所述油墨涂布区内包括4列或者4列以上所述光源。
12.可选的,在所述油墨涂布区内,所述光源周围所涂布的油墨数量为多个,同一行所述光源的周围所涂布的油墨数量相同;和/或,同一列所述光源的周围所涂布的油墨数量相同。
13.可选的,在所述油墨涂布区内,靠近所述底板四周的光源周围所涂布的油墨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远离所述底板四周的光源周围所涂布的油墨数量。
14.可选的,在所述油墨涂布区内,同一行所述光源的周围所涂布的油墨尺寸相同;和/或,在所述油墨涂布区内,同一列所述光源的周围所涂布的油墨尺寸相同。
15.可选的,在所述油墨涂布区内,靠近所述底板四周的光源周围所涂布的油墨尺寸,大于或者等于远离所述底板周围的光源周围所涂布的油墨尺寸。
16.可选的,所述油墨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油墨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0.6毫米且小于或者等于2毫米。
17.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底反射片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扩散板,位于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底反射片一侧的量子点膜,以及位于所述量子点膜远离所述扩散板一侧的复合增亮膜。
18.可选的,所述复合增亮膜包括层叠设置的核心层、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所述第一棱镜层和所述第二棱镜层的透光轴垂直。
19.可选的,在所述油墨涂布区内,所述油墨的中心位于相邻两光源之间的光强最大处。
20.可选的,所述油墨的浓度大于或者等于8%且小于或者等于20%。
21.可选的,所述侧反射片远离所述侧板的表面涂布有荧光材料。
22.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底反射片相对设置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底反射片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底反射片之间的距离大于5毫米,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大于10毫米;
23.在所述侧反射片远离所述侧板的表面,沿所述底反射片至所述扩散片方向所述荧光材料的浓度逐渐减小。
24.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2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底反射片、侧反射片以及多个光源,背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至少一侧的侧板,底反射片设置在底板的一侧,多个光源设置在底反射片远离底板的一侧,侧反射片设置在侧板靠近底板的一侧。通过在侧板上设置侧反射片,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侧板上时,通过侧反射片将光线反射至背光模组内,因此能够使更多的蓝光穿过量子点膜后输出,减少了沿背光模组的边缘泄露的蓝光,另一方面通过侧反射片的反射也提高了底反射片四周的亮度,由此改善了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四周发蓝和发暗的问题。
27.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8.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蓝光泄露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反射片上油墨涂布区的示意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源周围涂布油墨的放大示意图;
33.图5为两光源之间油墨中心位置的示意图;
34.图6为侧反射片上涂布不同浓度荧光材料的区域示意图;
35.图7为沿显示区域中心至边缘区域未涂布油墨状态和涂布油墨状态的亮度变化对
比图;
3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
38.10

背光模组;11

背板;111

底板;112

侧板;
39.12

底反射片;13

侧反射片;14

光源;140

保护胶;a

油墨涂布区;100

油墨;
40.101

光学膜材;15

扩散板;16

量子点膜;17

复合增亮膜;171

核心层;172

棱镜层;
41.18

中框;21

液晶显示面板;2

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3.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4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45.本技术的发明人考虑到,在现有的采用背光模组的显示面板中,为了提高色域,背光模组中的光源采用蓝光mini

led,蓝光mini

led通过与量子点薄膜配合,利用高能量的蓝光激发量子点薄膜产生红绿色光,以混合成白光。然而在量子点薄膜的边缘处,蓝光会沿着边缘处泄露,即没有经过量子点薄膜的转换直接输出,在宏观上表现为在显示面板的四周画面发蓝和发暗,对显示质量造成了影响。
46.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上技术问题。
47.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该背光模组10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49.背板11,包括底板111和设置在底板111至少一侧的侧板112;
50.底反射片12,设置在底板111的一侧;
51.多个光源14,设置在底反射片12远离底板111的一侧;
52.侧反射片13,设置在侧板112靠近光源14的一侧,且侧反射片13靠近底板111,侧反
射片13用于将射向背光模组10边缘的蓝光反射至背光模组10内。
53.具体地,如图1所示,背板11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侧板112位于底板111的四周。底反射片12设置在底板111上,在底反射片12上设置有多个光源14。光源14的上方设置有光学膜材101,光源14发出的光线经过底反射片12的反射后透过光学膜材101射出,作为背光模组10的输出光线,以给液晶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提供背光。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光源14为蓝光mini

led,光学膜材101中包括量子点膜16,光源14发出的蓝光可以激发量子点膜16中的量子点材料产生绿光和红光,和蓝光混合后形成白光输出,以作为背光模组10的输出光线。
54.在理想的情况下,希望光源14发出的光能全部穿过量子点膜16后输出。但是在量子点膜16的边缘处(也是底板111的四周靠近侧板112处),会有部分蓝光泄露,即没有经过量子点膜16的转换后直接输出,因此造成背光模组10的边缘处,背光模组10输出的光线中蓝光的成分较多。另外,由于在靠近侧板112处,底反射片12上所反射的光线较靠近中心处更少,因此在底反射片12的四周光线较暗。综合以上因素,背光模组10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时在宏观视觉上表现为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四周发蓝发暗,影响了显示效果。结合图1和图2,背光模组10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显示区域的边缘(即显示画面四周)为蓝光泄露区域,宽度分别为l1、l2、l3和l4。蓝光泄露区域的宽度与光源14之间距离、以及底反射片12与光学膜材101之间的距离有关,通常底反射片12与光学膜材101之间的距离越大,蓝光泄露区域的宽度越小。
55.通过在侧板112上设置侧反射片13,光源14发出的光照射到侧板112上时,会通过侧反射片13将光线反射到量子点膜16上,因此能够使更多的蓝光穿过量子点膜16后输出,减少了从量子点膜16的边缘直接输出的蓝光;另一方面通过侧反射片13的反射也提高了底反射片12四周的亮度,由此改善了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四周发蓝和发暗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侧反射片13选择的颜色可以是白色,也可以是黄色,当侧反射片13为黄色时,可以增强对于光线中蓝光的吸收,有利于进一步地减少蓝光的泄露。侧反射片13的材料,尺寸和反射率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此处不作限定。
56.光源14的具体类型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为了减小像素点距离以提高分辨率,并且同时提高色彩饱和度、降低功耗,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mini

led作为光源14,mini

led芯片的尺寸通常为500微米(um)*100微米(u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4包括mini

led,多个光源14间隔设置并呈阵列排布。
57.为了进一步地减少量子点膜16边缘处蓝光的泄露,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反射片12包括油墨涂布区,油墨涂布区靠近底反射片12的四周,在油墨涂布区内多个光源14的周围涂布有油墨100。
58.结合图1、图3和图4,在底反射片12的四周设置油墨涂布区a,油墨涂布区a靠近侧板112,与量子点膜16的边缘对应。每个光源14上覆盖有保护胶140,以避免光源14受到冲击后发生损坏。保护胶14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其直径范围通常在2.5毫米至2.8毫米之间,高度在0.5毫米至0.8毫米之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图4中的方形代表光源14,方形周围的内侧圆代表保护胶140,方形周围的外侧圆代表在底反射片上的挖孔,以放置光源14和保护胶140。在油墨涂布区a内,光源14的保护胶140四周涂覆油墨100,该油墨100可以是荧光油墨100,能够增强底反射片12对于光线的反射,改善底反射片12四周光线偏暗的
问题,并且能够吸收光线中的蓝光,以减少量子点膜16边缘蓝光的泄露。为了保证油墨100对蓝光的吸收效果,油墨100的浓度可以根据光源14的色度以及所发出光的波长进行确定,例如当光源14的波长在450纳米至460纳米时,对应的油墨100浓度为8%至20%。光源14的波长变化时,油墨100的浓度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光源14的波长越大,油墨100的浓度也越大。
59.在靠近底反射片12四周的光源14附近涂布油墨100后,光源14所发出的蓝光照射到底反射片12上时会有部分蓝光被所涂布的油墨100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底反射片12四周对应量子点膜16边缘处的蓝光,以减少从量子点膜16的边缘直接输出的蓝光。
60.需要说明的是,油墨涂布区a的大小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油墨涂布区a的范围越大,四周涂布有油墨100的光源14越多,有利于增加对蓝光的吸收,减少量子点膜16边缘蓝光的泄露。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油墨涂布区a内包括4行或者4行以上光源14;和/或,油墨涂布区a内包括4列或者4列以上光源14。结合图1、图3和图4,将靠近底反射片12四周的四行以及四列光源14所在区域设置为油墨涂布区a,在位于油墨涂布区a内光源14的保护胶140四周涂布油墨100。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圆圈代表反射片挖孔,并非是光源14,光源14以及油墨100未在图3中示出。
61.在油墨涂布区a内,每一行或者每一列中可以是部分光源14的四周涂布有油墨100,也可以是每一行或者每一列中的全部光源14四周均涂布有油墨100,光源14的四周可以涂布一个油墨100,也可以涂布多个油墨100,每一行或者每一列中四周涂布有油墨100的光源1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油墨涂布区a内光源14周围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为多个,同一行光源14的周围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相同;和/或,同一列光源14的周围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相同。通过使位于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多个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相同,可以简化油墨100涂布的工艺,使背光模组10的制作更加容易。另外,还能使油墨100的分布更加均匀,避免造成背光模组10边缘处光线颜色的不均。
62.光源14的四周可以涂布一个油墨100,也可以涂布多个油墨100。如图4所示,光源14四周所涂布油墨100的数量为8个,需要说明的是,光源14四周油墨1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越多,对蓝光的吸收效果越好。在油墨涂布区a内,不同的行和不同的列之间,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油墨涂布区a内靠近底板111四周的光源14周围涂布的油墨100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远离底板111四周的光源14周围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即越靠近底板111的边缘,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可以越多,越远离底板111的边缘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可以越少,在保证了量子点膜16边缘蓝光泄露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油墨100的数量,以节约成本。
6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沿底反射片12边缘至底反射片12中心方向(参考图3和图4中的第一方向),第一行至第四行中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分别为8个、8个、8个和4个。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仅仅示出了第一行至第4行中油墨涂布数量分别为8、8、8和4的情况,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参考图3和图4中的第二方向),第一列至第四列中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8个、8个、8个和4个。
64.在油墨涂布区a内,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多个光源14中,不同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
油墨100的尺寸(即涂布油墨100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同一行光源14的周围所涂布的油墨100的尺寸相同;和/或,同一列光源14的周围所涂布的油墨100的尺寸相同。通过使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多个光源14中不同的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尺寸相同,在工艺上更加容易,另外也能使油墨100的分布更加均匀,避免油墨100分布不均时一些区域吸收蓝光多,另一部分区域吸收蓝光少造成显示不均。
65.需要说明的是,油墨100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工艺进行确定(例如油墨100喷嘴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油墨100的形状为圆形。在油墨涂布区a内,不同位置的油墨100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在油墨涂布区a内,靠近底板111四周的光源14周围所涂布的油墨100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远离底板111周围的光源14周围所涂布的油墨100的尺寸。即越靠近底板111的边缘,每一行或者每一列中光源14的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尺寸越大,越远离底板111的边缘,每一行或者每一列中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尺寸越小,在保证了量子点膜16边缘蓝光泄露的同时,也可以减小油墨100的面积,以节约成本。
66.当油墨100的形状为圆形时,其直径大小可以在0.6毫米至2毫米之间,以平衡蓝光吸收效果、制作成本以及底反射片12的反射率。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沿底反射片12边缘至底反射片12中心方向(参考图3和图4中的第一方向),第一行至第四行中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直径分别为1毫米、0.8毫米、0.6毫米和0.6毫米。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参考图3和图4中的第二方向),第一列至第四列中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直径分别为1毫米、0.8毫米、0.6毫米和0.6毫米。需要说明的是,在光源14的四周可以根据油墨100尺寸的大小对应调整油墨100的数量,油墨100的数量越多其尺寸可以越小,油墨100的数量越小其尺寸可以越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67.需要说明的是,光源14四周所涂布油墨100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可选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油墨涂布区a内油墨100的中心位于相邻两光源14之间的光强最大处,结合图1和图5,光源14发出的光照射到光学膜材101上,i0为光源14正上方光强最大处;光源14具有发光角(图5中的θ1和θ2),光学膜材101上的a点处为相邻两个光源14之间光学膜材101上光强最大的位置,该位置由相邻两个光源14的发光角,光源14和光学膜材101的距离(图5中h),相邻光源14之间i0位置到其中一个光源14的距离(图5中d),以及相邻两个光源14之间的距离(图5中d)决定,具体可以通过如下相关数学公式计算。
68.a点处的光强i
a
的计算公式为:
69.ia=i0*cosθ1 i0*cosθ2ꢀꢀꢀ
(1);
70.θ1、θ2、d、h以及d满足以下关系式:
71.tanθ1=d/h,tanθ2=(d

d/)h
ꢀꢀꢀ
(2);
72.根据式(1)和式(2),当ia最大时可确定d的大小,即可确定a点的位置。a点在底反射片12上正投影处(图5中位置b处)为相邻两光源14之间底反射片12上的光强最大处,也就是油墨100中心的最佳位置。通过将油墨100的中心设置在相邻两光源14之间的光强最大处,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对于蓝光吸收,有利于减少蓝光的泄露。
73.为了进一步地增加对于量子点膜16边缘处蓝光的吸收,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侧反射片13远离侧板112的表面涂布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包括荧光粉,其颜色可以是黄色,以增强对于蓝光的吸收作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7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6,背光模组10还包括与底反射片12相对设置的扩散片,扩散片位于底反射片12远离底板111的一侧,扩散片与底反射片12之间的距离大于5毫米,光源14之间的距离大于10毫米;在侧反射片13远离侧板112的表面,沿底反射片12至扩散片方向荧光材料的浓度逐渐减小。
75.当扩散片与底反射片12之间的距离较大时,侧板112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也较大。侧反射片13上不同位置处的光强不同,随着高度的增加,光源14距离照射到侧反射片13上位置的距离远大,该位置的光强越小,相应的在该位置处所需要吸收蓝光越少。通过将侧反射片13表面的荧光材料浓度沿底反射片12至扩散片方向逐渐减小(即在侧反射片13上随着高度增加减小荧光材料的浓度),在保证了吸收蓝光的同时也节省了荧光材料,降低了成本。结合图1和图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将侧反射片13划分为a、b、c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对应的荧光材料浓度分别为20%、22.5%和25%。
76.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图2和图5,蓝光泄露区域的大小(图2中l1、l2、l3和l4大小)与光源14之间的距离(图5中d)以及光源14和光学膜材101的距离(图5中h)相关,通常光源14和光学膜材101的距离越大,蓝光泄露区域越小,光源之间的距离越大,蓝光泄露区域越大。针对不同的情况侧反射片和底反射片可以有不同的设置,以在保证防蓝光泄露的同时节约制造成本。当光源14和光学膜材101的距离在0至3毫米之间,光源14之间的距离在5至10毫米之间时,优先选用白色侧反射片13以及底反射片12上涂布油墨100的组合;当光源14和光学膜材101的距离在3至5毫米之间,光源14之间的距离在5至8毫米之间时,优先选用黄色侧反射片13,底反射片12上可以不涂布油墨100;当光源14和光学膜材101的距离在5毫米以上,光源14之间的距离在10毫米以上时,侧反射片13上所涂布黄色荧光粉的浓度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变化(如上文所述在侧反射片13上随着高度增加减小荧光材料的浓度)。底反射片12和侧反射片13的具体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77.如图7所示,和没有涂布油墨100的情况相比,在底反射片12上涂布油墨100后,沿显示区域的中心至显示区域的边缘亮度变化梯度较小,即在底反射片12上涂布油墨后可以改善显示画面四周的发暗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纵坐标为光强单位,横坐标越大表示越靠近显示区域的边缘。
7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0还包括位于底反射片12远离底板111一侧的扩散板15,位于扩散板15远离底反射片12一侧的量子点膜16,以及位于量子点膜16远离扩散板15一侧的复合增亮膜17。
79.具体地,扩散板15设置在光源14和底反射片12上方,量子点膜16设置在扩散板15上。扩散板15用于对光源14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以改善背光模组10的出光效果。在量子点膜16上方设置复合增亮膜17,可以提高光线的亮度。通过设置扩散板15和复合增亮膜17,扩散板15和复合增亮膜17所组成的光学膜片可以对光线进行扩散和增亮,以使背光模组10输出的光线更均匀,亮度更高。将量子点膜16设置在不同的光学膜材101之间,也降低了在背光模组10中设置量子点膜16的难度。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背光模组10输出光线的亮度,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合增亮膜17包括层叠设置的核心层171、和棱镜层172。其中,棱镜层172包括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图中均未示出),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的透光轴垂直。通过使棱镜层172中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的透光轴垂直,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复合增亮膜17的增亮效果。
8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如图8所示,该显示装置2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10以及液晶显示面板21,液晶显示面板21与背光模组10相对设置,背光模组10给液晶显示面板21提供背光,中框18用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21。由于显示装置2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10,因此该显示装置2具有与背光模组101相同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81.应用本技术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82.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中,通过在背板11中的侧板112上设置侧反射片13,光源14发出的光照射到侧板112上时,会通过侧反射片13将光线反射回背光模组10的中间区域,因此能够使更多的蓝光穿过量子点膜16后输出,减少了从量子点膜16的边缘直接输出的蓝光,另一方面通过侧反射片13的反射也提高了底反射片12四周的亮度,由此改善了液晶显示面板21的画面四周发蓝和发暗的问题。
83.2.在靠近底反射片12四周的光源14附近涂布油墨100,光源14所发出的蓝光照射到底反射片12上时会有部分蓝光被所涂布的油墨100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底反射片12四周对应量子点膜16边缘处的蓝光,以减少从量子点膜16的边缘直接输出的蓝光。
84.3.通过使位于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多个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相同,可以简化油墨100涂布的工艺,使背光模组10的制作更加容易。另外,还能使油墨100的分布更加均匀,避免造成背光模组10边缘处光线颜色的不均。
85.4.在靠近底板111的边缘,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较多,在远离底板111的边缘,光源14四周所涂布的油墨100数量较少,在保证了量子点膜16边缘蓝光泄露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油墨100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86.5.通过将油墨100的中心设置在相邻两光源14之间的光强最大处,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对于蓝光吸收,有利于减少蓝光的泄露。
87.6.将侧反射片13远离侧板112的表面涂布荧光材料,可以进一步增强对于蓝光的吸收,有利于改善蓝光泄露造成的显示面板画面四周发蓝和发暗的问题。
88.7.通过将侧反射片13表面的荧光材料浓度沿底反射片12至扩散片方向逐渐减小,即在侧反射片13上随着高度增加减小荧光材料的浓度,在保证了吸收蓝光的同时也节省了荧光材料,降低了成本。
89.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9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